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解剖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424212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4.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解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解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解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解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解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Page 2主要内容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第三节 自然区划第四节 土地类型研究第五节 人地关系研究Page 3本章的内容提要总体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特征、地域分异规律和自然区划,了解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等级系统;基本掌握目前的土地类型研究和人地关系研究情况;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综合研究。在诸如人口剧增、资源趋向枯竭、环境遭受污染与破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困扰着人们的今天,这种综合研究不仅重要,而且非常迫切。Page 4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 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与地理耗散

2、结构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2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Page 5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n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空间组合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其中某一要素影响另外要素,某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分。n独特性;整体性n 地理环境整体性观念发展的三阶段n自然综合体阶段n地理系统阶段n地理耗散结构阶段Page 61 1 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与地理耗散结构n 自然地域综合体n自然地理学以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中的“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这个“整体”的名称就是自然地域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或地理

3、耗散结构。n 地理系统n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系统。Page 71 1 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与地理耗散结构地理系统的逻辑原则(E.索恰瓦) 地理系统各组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有某种自由度; 地理系统中各种过程或现象之间总是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因果关系; 分异(differentiation)与整化(integration)相互补偿的原则; 地理系统尺度理论; 地理系统中存在关键要素; 地理系统的稳定动态。Page 81 1 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与地理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任何远

4、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Page 92 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n 物质组成n化学元素组成n圈层组成n要素组成n 能量基础n地理环境主要和稳定的能量供给来自太阳辐射;n次要能源包括宇宙射线,月球-太阳重力场引起的潮汐能,构造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太阳辐射通过蒸发作用转化而成的势能等。Page 102 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 太阳的短波辐太阳的短波辐射占地表全部能量射占地表全部能量输入的输入的99.986%99.986%,是地球表层系统的是地球表层系统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最

5、主要的能量来源。 太阳的短波辐太阳的短波辐射占地表全部能量射占地表全部能量输入的输入的99.986%99.986%,是地球表层系统的是地球表层系统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能量来源。Page 112 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自然地理环境中的能量转换 太阳辐射进入地理环境后,被大气、水、地面和土壤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并最终返回宇宙空间,而地理环境则始终保持能量收支平衡。Page 122 2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 大气圈水圈:热能、动能、化学能和势能的传输与交换。 大气圈岩石圈:热能、化学能、动能的交换。 水圈岩石圈:热能、动能、势能与化学能的交换。 生物圈其他三

6、个圈层:普遍存在着热能与化学能的交换。势能势能化学能化学能动能动能热能热能Page 133 3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物质交换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因此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递总是同时进行的。Page 14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1 地带性分异规律2 非地带性规律3 地域分异的尺度4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Page 15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一般公认的地理分异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

7、和非(纬度)地带性两类。Page 16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n 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原因n一是太阳辐射,一是地球内能。他们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空间上或时间上是作用都是不平衡的,其作用的效应呈现出显著的矛盾性。两者在地表自然界中的异质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地域分异的两个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性,即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n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是地域分异规律的最基本规律,而其他的分异规律则是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Page 171 1 地带性分异规律n 地带性规律学说的形成背景n中国、俄罗斯和欧洲很早就出现了地带性学说的思想萌芽。n 地带性规律学说的本质含义n道库恰耶夫是地带学说的创立者,自然地带学说是地

8、理学的经典理论之一,是用来表征空间地域分异规律的重要学说。Page 181 1 地带性分异规律n 道库恰耶夫学说的要点:n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n由宇宙行星因素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动力学原因。n带和地带只在理想状态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分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n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客观上应存在另一种规律。Page 191 1 地带性分异规律n 地带性规律研究的近期发展n查明了不仅各自然地理要素具有地带性特征,而且由这些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也具有地带性,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大致呈东西向延伸的地带性

9、自然区域。n对地带性规律的研究由陆地扩展到海洋,并在海洋上发现大量地理地带性证据n突破了单纯考虑热量的局限性,发现了水分尤其是水热组合关系在地带和亚地带地域分异中的重要作用。Page 201 1 地带性分异规律n揭示了沿岸和内陆腹地纬度地带谱完全不同的事实。n确认了非地带性区域内仍有地带性分异存在。n许多学者致力于地带性规律的量化和模型化研究。根据蒋忠信(1982)提出的正态频率分布函数曲线模型的计算结果绘出的自然地带分布高度H随纬度的变化Page 212 2 非地带性规律n 地球的内能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能量基础。n 非地带性规律主要包括:n海陆分异n陆地干湿度分带性n具有构造地貌成因的区域

10、性分异n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n垂直带性分异Page 222 2 非地带性规律n 海陆分异n海陆分布是地球表面最大尺度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n海陆分异的外在表现形式n海洋与陆地的分化过程n海陆平面形态n海陆面积比n大陆瓣组合形式n海洋平均深度n大陆平均高度Page 232 2 非地带性规律n 陆地干湿分带性n主要指在热量背景相同或近似的各纬度区域内部,以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大陆腹地方向递减为契机,所引发的区域自然景观及其各组成要素的变化。n中纬度地区的表现:n沿海地区多为森林地带n森林草原地带n草原地带n荒漠草原地带n荒漠地带Page 242 2 非地带性规律n 具有构造地貌成因的区域性分异n大

11、地构造的地貌表现n强烈隆升的地块表现为大高原n相对下沉的地块表现为盆地或平原n巨大的板块缝合带或地槽褶皱带表现为大山系n自然区(具有特殊构造地貌分异背景)n天山山地n塔里木盆地n青藏高原n东欧平原n蒙古高原n密西西比平原n巴西高原等Page 252 2 非地带性规律n次级分异n大高原或大平原几何平面性质的差异;n大山系在其延伸的距离上相异的海拔、走向和其他山文结构特征。n山地、高原和平原内部的次级构造地貌分异,可形成次级自然区。Page 262 2 非地带性规律n 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n近海岸区、湖区、森林区、灌区和城市都有其气候特点这类地方气候造成的地域分异,涉及范围不大,但是作用却不

12、可忽视。n在有些地区,地方风也是一个重要的地域分异因素。Page 272 2 非地带性规律n 垂直带性分异n具体表现:随着地面高度的增加n气温递降;n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递增;n不同高度层带水热组合特征各异。Page 283 3 地域分异的尺度v地域分异的尺度地域分异的尺度 全球性地域分异全球性地域分异 大尺度分异大尺度分异 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 区域性地域分异区域性地域分异 中尺度分异中尺度分异 小尺度分异小尺度分异 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间,具有从属关系。大尺度分异构成较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间,具有从属关系。大尺度分异构成较小尺度分异的背景,小尺度分异则是大尺度分异的基础小尺

13、度分异的背景,小尺度分异则是大尺度分异的基础v地域分异的尺度地域分异的尺度 全球性地域分异全球性地域分异 大尺度分异大尺度分异 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 区域性地域分异区域性地域分异 中尺度分异中尺度分异 小尺度分异小尺度分异 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间,具有从属关系。大尺度分异构成较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间,具有从属关系。大尺度分异构成较小尺度分异的背景,小尺度分异则是大尺度分异的基础小尺度分异的背景,小尺度分异则是大尺度分异的基础Page 293 3 地域分异的尺度n 全球地域性分异n地带性地域分异(热量带及气候带)n非地带性n海陆分异:形成了海洋系统和陆地系统;n海陆起伏:导致

14、海洋内部形成海沟、洋盆、洋中脊、大陆坡、大陆架,陆地表面形成平原、盆地、山地与高原。Page 303 3 地域分异的尺度n 全球海洋和全大陆分异n纬度地带性分异使海洋和陆地各自分化为若干自然带和地带,但海洋自然带并不延伸到陆地,陆地自然带总是在大陆东西边缘被海洋切断。因此,纬度地带性既是全海洋的,也是全大陆的地域分异。n干湿度分带性在陆地最广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在其他纬度区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应属全大陆地域分异范畴。n陆地上巨大的南北向、东西向或其他走向大地构造单元或这类构造单元的集合体,在地貌上表现为巨大山系或高原,如科迪勒拉山系、伊朗高原帕米尔青藏高原,或纵贯南北美洲,或横贯亚洲

15、大陆,也是全大陆地域分异。Page 313 3 地域分异的尺度n 区域性地域分异n区域性分异包括:n区域性大地构造地貌分异(如青藏高原)n地带性区域内的非地带性分异n非地带性区域内的地带性分异n三种地域分异,都是大尺度分异。Page 323 3 地域分异的尺度中尺度地域分异由高原、山地、平原内部地貌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地方气候(如林区气候、灌区气候、海岸气候、湖区气候、城市气候)和地方风引起的地域分异山地垂直带性分异Page 333 3 地域分异的尺度n 小尺度地域分异n定义: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地貌部位的变化导致水分与热量的重新分配而形成不同的小气候和植物群落。n引起小尺度地域分异的原因:n局

16、部地势起伏n小气候差异n岩性与土质差异n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聚积n排水条件不同Page 344 4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n 自然地带更替的特点如下:n地带谱在南北半球基本对称。n环球分布的自然地带只限于极地高纬和赤道带,其他纬度则出现所谓干湿度地带性的变化,即从沿岸森林经草原到内陆荒漠的经度变化。n除寒洋流经过的地方外,大陆两岸基本上分布着各种森林地带,并向极地过渡到草甸冻原地带。这种更替方式属于海洋性地带谱。Page 354 4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大陆内部 大陆内部则分布大陆性地带谱,即自荒漠地带开始,经草原、泰加林和冻原地带过渡到极地冰雪长寒地带。泰加林是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森林

17、,因此在西岸发生尖灭,东岸则变窄。沿岸地带 在寒暖洋流发生分歧的沿岸,出现特殊的地中海地带。这是一种特殊的海洋性地带,具有冬湿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以及与之相应的常绿灌丛和夏季落叶的灌木混交林与典型褐土。Page 36n .C.马克耶夫以欧亚大陆作为理想大陆,划分出27个自然带,并对其相互关系做了图解Page 374 4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n 布迪科与格里高里耶夫为了阐明自然地带分布与水热对比的关系,做图如下:Page 38第三节 自然区划1 自然区划原则2 自然区划方法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学说为理论依据划分自然区,并力求反映客观实际的方法,就是自然区划。Page 3

18、91 1 自然区划原则n 研究原因:为使自然区划尽可能真实地反应地域分异的客观实际,必须进行区划方法研究,其中包括为正确解决分区与划界问题而确立区划原则。n发生统一性原则n相对一致性原则n空间连续性原则n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Page 401 1 自然区划原则n 发生统一性原则n涵义:必须保证每一个自然区具有发生上的统一性。n区域发展的共同性:指作为整体的自然区之最基本和最本质特点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具有共同性。因此应以区域发展的共同性作为区划的基础。n发生统一性明显具有相对性质。Page 411 1 自然区划原则n 相对一致性原则n涵义:必须保证每个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n强调区

19、内特征的相对一致性,也即强调区间特征的差别性;n区域特征一致性的相对性质,表明自然区本身存在着一个等级系统, 高级区可以划分为若干中等区,而后者又可进一步划分一系列低级区;n不同等级自然区的一致性有不同标准。 Page 421 1 自然区划原则n 空间连续性原则(亦称为:区域共轭性原则)n涵义:要求所划分的区域作为个体保持空间连续性,不可分离,也不可重复。n这是区划与地域类型划分的本质区别。n依照该原则,两个自然特征相对一致,但空间上彼此分离的自然区,不能划为个区,即至少在陆地上,不容许自然区出现“飞地”。Page 431 1 自然区划原则n 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n涵义:任何自然区有别于其

20、它同级自然区,都表现在地域分异因素及整体自然特征的差异上。n进行区划时必须全面分析区域整体特征和各自然要素的区间差异性、区内相对一致性,以及作为其根源的地域分异因素,尤其是主导因素。n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Page 442 2 自然区划方法n 顺序划分法或顺序合并法n这两种方法是贯彻相对一致性原则与空间连续性原则的重要方法。n其中,顺序划分法尤其被广泛采用Page 452 2 自然区划方法n顺序划分法:尤其被广泛采用,其实质是在拟进行区划的区域,依据中尺度地域分异规律,按照区间差异和区内相对一致性原则,从高级区开始逐级向下划分中低级自然区;Page 462 2 自然

21、区划方法n顺序合并法:从确定基本土地类型开发,依据土地类型分布状况合并为低级自然区,而后再顺序合并为中级和高级自然区。n适合于范围小、精度要求高的详细区划,在大范围自然区划中较少采用。Page 472 2 自然区划方法n 部门区划图叠置法n通过叠置同比例尺地貌区划、气候区划、水文区划、土壤区划和植被区划图,分析和比较其区界,确定自然区界线。n 地理相关分析法n利用资料、文献、统计数据和专门地图分析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区划的方法,在区划实践中运用很广。n 主导标志法Page 48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n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是地域分异规律的客观反映目前存在着两类区划等级的观点:n“双列

22、系统”观点:尽管任何一级自然区都是同时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作用下形成的,但其中一部分主要取决于地带性规律,另一部分则主要取决于非地带性规律。因此,客观上应该存在两类区域单位和两种等级系统。n“单列系统”观点:自然区划等级系统应同时反映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类地域分异因素和规律的作用,由“完全综合的”区域单位构成,即应是一种“单列系统”。Page 49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n 地带性区划单位n地带性分异因素决定了地带性区域单位及其等级系统的客观存在,因此,这类单位应主要依据区域的地带性属性划分。n主要地带性区域单位包括四级:n带n地带n亚地带n次亚地带Page 50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n

23、带:带是最高级的地带性区划单位。n在区划中,带是作为自然综合体的地理带或景观带而非单纯的热量带。n具体指标有:10积温、辐射平衡值,以及土壤、植被所反应的气候特点等。n全球被划分为15个带:n一个赤道带n两个热带n两个亚热带n两个暖温带n两个中温带n两个寒温带n两个亚寒带n两个寒带Page 51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不同作者所划分的带的图式比较Page 52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n 地带n地带性分异规律是通过地带集中表现的,因此地带是最基本的地带性区划单位。n地带界线:通常以土类、植被型或景观型的分布界线作为依据。n其他参考:某些气候指标,如生长季积温、降水蒸发比等。n对地带间过渡地带

24、的处理:n将其平分归入两个地带;n将其上升为独立的地带,或降低为亚地带;n地带内部存在南北差异时,可进一步划分为南、中、北三个亚地带。Page 53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某些地带进一步划分的可能图式Page 54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n 亚地带和次地带n亚地带:地带内部各自然要素进一步发生地带性变化,而其中部分要素的变化属于质变时,就形成若干亚地带。n次亚地带:亚地带内自然要素和整体特征的更次级的、局部地带性变化,则形成次亚地带。Page 55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n 非地带性区划单位 目前常用的非地带性区划单位有:n大区:大区是与基本地质构造单元相关的,具有独特大气环流特征和纬度

25、地带性结构的“大陆的巨大部分”。n我国综合自然区划中的三个自然大区:n东部季风区;n内蒙古新疆(西北)干旱区;n青藏高原区。Page 56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Page 57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Page 58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n 地区n地区是“大陆的宽广部分”和大区的组成部分, 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二级地质构造单元。n同一地区一般具有统一的地质基础和地质发展共同性,大地貌特征相对一致,边界明显;降水量、气候大陆度、植被群系组合及土壤变种组合特征近似,纬度地带性结构相对一致。n地区划分主要以地质基础与地貌特征为依据。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 稿)中的地区直接在热量带内依据湿度差异划分,有

26、些不妥,由于是近半个世纪前的首次探索,故完全可以理解。Page 59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地区的划分(1959)Page 60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亚地区是地区在最近地质历史时期中因构造运动差异、气候省性差异等非地带性因素作用分化而成的。亚地区 州是低级非地带性单位,主要以亚地区内的地质地貌差异及由它引起的其它自然条件的变化为依据划分。州Page 61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n 自然区划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示意图Page 62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n 综合性区划单位n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类区划单位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运用双列系统进行自然区划殊非易事。于是,通过双列系统中等级相当的地带性区域与

27、非地带性区域单位的叠置,建立完全综合的等级系统就成为必然趋势。n具体做法:带与大区重叠得到带段,带段与地区叠置得到所谓“自然国”,国与地带叠置得到地带段,地带段与亚地区叠置得到“自然省”,省内划分亚地带段,亚地带段内划分州,州与次亚地带叠置得到次亚地带段,最后直到划分出自然地理区,即狭义理解的景观。Page 633 3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n 由双列系统获得单列系统的顺序示意图Page 64第四节 土地类型研究1 土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2 土地的分类3 土地评价Page 651 1 土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n 土地的含义n土地与土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n各种关于土地定义的共同点:n土地是由各自然要素组成

28、的自然地理综合体或自然地域综合体;n土地具有一定的范围和厚度,且两者均因土地级别高低而异;n作为自然客体,土地必然受自然规律制约;n作为人类活动场所和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也必然受人类影响。n分歧点:多数学者总是针对某个特定地段使用土地概念,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土地单位可以占据极广大的空间。Page 661 1 土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n 土地的分级n分级:土地是自然地理系统的低级单位,其本身也是一个多级系统,包括立地、土地单元和土地系统三级土地单位和若干过渡单位。n分级的目的:土地分级是进行土地研究的基础和首要任务,目的在于通过地域系统方法自上而下逐级划分或自下而上逐级合并具体的土地单位。Page

29、 671 1 土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n 土地的分级单位n立地(site):它是最简单的自然地域单位即最低土地分级单位。n土地单元(land unit):土地单元是中级土地单位, 也称限区等。由与某种特定地形有关、组合形式相同,因而相互联系的一组立地构成。n土地系统(land system):它是在地貌剖面上具有明显独特性的土地单元综合体,是相关土地单元的有规律的结合。Page 681 1 土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n 土地单位相互关系示意图Page 692 2 土地的分类n 土地分类是对同级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土地分类通常应该在一个自然地带或亚地带内进行。n 立地(相)的分类n从人类影响程度看,立地可

30、分为三类:n天然立地(原生相):受人类影响最小;n衍生立地(衍生相):停止干扰仍可恢复原貌;n人源立地(文化相):深深打下人类活动的烙印。Page 702 2 土地的分类n 土地单元(限区)的分类 n须首先考虑地表切割及正负地貌分布情况;n其次考虑地貌发展过程;n以水分状况、沉积物分布状况、土壤、植被标志作为补充。n 土地系统(地方)的分类 n 应从研究土地单元的复域分布入手,并以此为依据。Page 713 3 土地评价n 土地评价对象n土地类型及其质量是土地评价的对象。n土地评价应针对适当级别的土地类型进行,且评价单位应与制图单位保持一致,即评价单位为土地系统或土地单元时,土地类型图亦应以土

31、地系统或土地单元为制图单位。n土地评价既可为农业生产服务,也可为城市规划、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交通建设与旅游开发服务。Page 723 3 土地评价n 土地评价的原则n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n适宜性是指在土地属性不致退化甚至恶化的前提下,土地对一般或特殊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n限制性原则指土地在某些不利因素影响下,不适宜某种利用方式的程度。n效益与投入比较原则:n效益好而投入少为好地,效益差而投入高为坏地。Page 733 3 土地评价n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n要求比较多宜性土地的各种用途,确定最佳利用途径并综合评定土地质量。n永续利用原则:n要求从长远利益考虑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重视保护

32、生态与环境。n因地制宜原则:n指既要考虑制约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也须顾及当地劳力、市场、资 金等社会经济因素。Page 743 3 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平行法和两段法土壤诊断-土地潜力分等法Page 753 3 土地评价定性方法指以土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潜力为依据,同时考虑其社会经济背景、凭借知识与经验进行土地评价,一般只在研究范围较广时应用。定量方法须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指标数量化,计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投入产出比、纯收入及其他经济效益,以便用最小投入换取最大收益。常用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多元分析法、模糊数学法Page 763 3 土地评价平行法与两

33、段法 同时应用定性与定量方法进行土地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分析为平行法,先定性而后进行定量评价为两段法。土壤诊断土地潜力分等法 以土地组成要素之一的土壤生长作物的潜力为衡量标准。 依据: 可耕地持续生产一般作物的潜力与限制性因素; 不宜耕土地生长天然植物的潜力与限制性因素; 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壤破坏的可能性等,划分土壤潜力级、亚级和单元。Page 773 3 土地评价v用土壤诊断土地潜力分等法对土地利用可能性分级Page 783 3 土地评价n 土地评价结果n土地评价的最终结果是进行土地分等。n农用土地分等的依据:n土地类型适宜性广窄程度n水土保持能力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n地貌特点及其对耕作方式的

34、影响n利用方式及采取措施后提高质量的可能性n利用水利设施的可能性Page 79第五节 人地关系研究1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3 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Page 801 1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从总体上看,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但是,过度的对大自然的索取,已经招致了大自然对人类严厉的报复。Page 812 2 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n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对人类本身不利的方面:n由滥垦、滥牧、过度开采等掠夺性土地利用方式导致的植被破坏、森林锐减和水土流失加剧;n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利用不合理引起的土地荒漠化;n灌溉

35、不合理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n捕杀和人为改变栖居环境造成的物种灭绝;n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臭氧层破坏、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n 如果不给予高度重视,它们有可能最终毁灭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乃至人类本身。Page 823 3 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当代人与自然环境的主要问题人口爆炸性增长耕地和粮食缺乏淡水供应日益紧张能源和矿产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Page 833 3 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n 人地关系理论(回顾地理学概述的内容)n地理环境决定论:代表学者-拉采尔;n或然论和可能论:代表学者-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吕纳;n协调论或和谐论:代表学者-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n近三四十年来,由于许多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协调论逐渐深入人心,并逐渐形成了人地关系上的和谐论Page 843 3 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n 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n人类活动包括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和人类本身的发展,必须适应自然地理环境的承受力和容量;n人类所谓“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行动,必须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而不是以其个别组成要素为出发点;n人类活动必须遵循,而不能违背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n必须根除人与自然对抗,树立两者协调发展的观念,也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念。 Page 85本章内容回顾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自然区划土地类型研究人地关系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解剖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