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说课说教材 本节课是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八章第二节,第十八章主要学习原子结构的发展历程,本节内容承上启下为同学们探索原子世界打开了一扇门。说学情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碰撞中的“一静一动”模型3.上节课学习了电子的发现过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2知道 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核式结构
2、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葡萄干布丁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三个物理学方法:模型方法,黑箱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教学难点 引
3、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葡萄干布丁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电子的发现汤姆孙设想原子内部一定有带正电的部分汤 姆 孙提 出 枣糕 模 型无 法 解 释 卢瑟福的粒子散 射 实 验结合动画介绍粒子散射实验的原理和装置共同讨论得出实验结果,突出绝大多数粒子、少数粒子、极少数粒子提 出 原子 核 式结 构 模型课堂小结教学过程原子复杂结构的发现过程1897年发现阴极射线是电子流都从物体中击出电子来原子(中性)电子正电荷如何分布?设想?1、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哲学家:物质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组成.2、100多年前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化学上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3、19世纪末20世纪初X射线使气体电离光电效应汤姆孙原子模型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由于电子是带负电的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由于电子是带负电的,而原子又是中性的,因此推断出原子而原子又是中性的,因此推断出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几乎占有原子的全部质量。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几乎占有原子的全部质量。 me=9.10910-31Kg e=1.60210-19C F库仑力电子原子核vAZ电荷数 2122q qmv(1)= krr 2r(2) T =v22e= kr1222kemv =2r q(3) I =t1vf =T2r3ek=2mreev=T2r23ek=2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