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439159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21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环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环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环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环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概述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分析区域环境容量分析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域环境管理计划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概述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1.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l战略性l复杂性l整体性l不确定性l超前性1.31.3区域环境影

2、响评价主要类型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类型l流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l开发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l城市建设与开发环境影响评价1.41.4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l战略性原则l整体性原则l综合性原则l公众参与原则l实用性原则l动态性原则1.5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目的意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目的意义l目的: 完善区域开发活动规划,保证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意义:宏观论证区域开发选址、规模、性质的可行性,避免决策失误,减少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为区域开发合理布局,筛选入区项目提供决策依据。了解区域环境状况和区域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助于制定区域环境污染总量控制计划和建立区域环境管理体系,促

3、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入区项目提供审批依据和开展单项工程环评的基础,使单项工程环评更具科学性、指导性,缩短单项工程建设周期。2.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2.12.1适用对象适用对象 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保税区 边境经济合作区 旅游度假区 工业园区等类似区域识别区域开发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2.2评价重点评价重点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

4、案(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2.3开发区区域环评工作程序开发区区域环评工作程序2.4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识别(1)按照开发区的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地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调查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定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以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确定主要评价因子;(2)从宏观角度进行环境影响识别,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环境影响分析;(3)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

5、虑对区外环境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大于10km2)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4) 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如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5) 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形法等。 2.52.5评价范围评价范围(1) 按不同环境要素及其区域开发建设可能影响的范围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区、开发区周边地域以及与开发建设活动直接涉及的区域(或设施)。(2) 区域开发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等重要区域必须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6、并应保持环境功能区的完整性。 2.6规划方案初步分析规划方案初步分析(1)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根据开发区性质、发展目标和生产力配置等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开发区生产力配置一般有十二个基本要素,即土地、水资源、矿产或原材料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资金。 (2)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按主要的规划要素,逐项比较分析开发区规划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其它专项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与所在区域总体规划中各专项规划的关系。2.7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l

7、 开发区规划简介;l 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描述;l 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l 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选择;l 评价范围确定和评价标准(指标)选择;l 评价专题设置。 2.8基本专题基本专题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固体废弃物管理与处置; 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 公众参与; 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 2.9报告书基本篇章报告书基本篇章 a. 总论 b. 开发区规划和开发现状 c. 区域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 d. 规划方案分析 e. 环境影响分析

8、与评价 f. 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g.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h. 公众参与 i 开发区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 j.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k. 结论与建议 3.3.区域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分析区域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分析3.1环境承载能力(1)概念 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2)研究对象和内容 对象: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象就是区域社会经济-区域环境结构系统。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环境系统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功能,一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规模。 内容: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区域环境承载力大小表征模型及求解;区域环境承

9、载力综合评估;与区域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规模和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对策措施。(3)环境承载能力指标体系 具体指标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自然资源供给类指标,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第二类,社会条件支持类指标,如经济实力、公用设施、交通条件等。第三类,污染承受能力类指标,如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转化能力,绿化状况等。 3.2生态适宜度分析生态适宜度分析(1)生态适宜度概念 在维持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生态环境功能不发生恶性变化的条件下,区域土地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适宜程度。(2)生态适宜度分析要点选择生态因子单因子分级评分生态适宜度分析综合分级4.

10、区域环境容量分析区域环境容量分析4.1环境容量概念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某一环境单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或者说在某一区域内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个限度称为环境容量。 水环境容量: 某种水污染物在某一纳污水域中的水环境容量是指人类和水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这种水污染物在此纳污水域中所能容纳的最大负荷。 大气环境容量: 某种大气污染物在某一环境单元中的大气环境容量,是指人类和大气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这种大气污染物在此环境单元中所能容纳的最大负荷。 4.2环境容量计算要点环境容量计算要点(1)水环境容量计算要点:l确定受纳水体的水质现状,分

11、析受纳水体水质达标程度。l 按水域功能划分,确定水质标准。l利用水质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和受纳水体水质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水质模型应按要求进行验证。l根据受纳水体水质达标程度,考虑相关区域排污的叠加影响,应用输入响应关系,确定合理的混合区,以受纳水体水质按功能达标为前提,估算相关污染物的环境容量。 (2)(2)大气环境容量计算要点大气环境容量计算要点大气环境容量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A-P值法反演法模拟法线形规划法5.5.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5.1基本概念 所谓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环境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计算或核定区域内主要污

12、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对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最终确定区域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5.25.2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分类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分类(1)容量总量控制: 在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区域排污总量,即在区域环境质量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所允许的区域污染物最大排放量。(2)指令性总量控制: 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按照一定原则在一定时期内所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对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目前尚无统一要求和方法,一般可按图示技术路线进行。5.3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路线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路线5.45.4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要点区

13、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要点 (1)选择合适的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选择:粉尘、烟尘和SO2;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选择:COD、NH3、TN、TP以及受纳水体最为敏感的特征因子。 (2)确证污染物达标排放 (3)确证环境质量是否达标 (4)确证是否符合指令性总量控制要求 (5)贯彻“增产不增污,以新带老,集中治理”原则 (6)经济技术可行6.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区域环境管理计划6.1机构设置和监控系统建立机构设置和监控系统建立(1)环境管理机构与环境监测站的主要职责环境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执行主管领导环保工作指令,接受上级下达的环境管理工作。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编制并组织实施环境保

14、护规划,协助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领导和组织区域环境监测。负责区内项目“三同时”验收,决定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推广、应用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和经验。组织环保培训。开展其它环保工作。环境监测站主要职责环境监测站主要职责制定区域环境监测计划,建立健全监测站规章制度。开展日常污染源和环境监测工作,编制相关报告。参加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的验收和测定工作,提供监测数据。参加区内污染治理工作。开展环境监测科学研究。承担上级下达和有关部门委托的监测任务。(2)环境管理机构和监测站的人员和仪器配备(3)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计划的内容要根据区域对环境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和经济条件而定,一般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5、选择合适的监测对象和环境因子;确定监测范围;选择监测方法;估算、筹集及分担监测经费;建立定期审核制度;明确监测实施机构。 6.2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6.3区域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区域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1)环境目标: 所谓环境目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期望确定区域,确定环境要素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境地(结果)或标准。 (2)确定原则: 要考虑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 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考虑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要同步协调。 从投资角度分析环境目标的可达性从提高环境管理技术和污染防治技术角度论述目标的可达性从污染负荷削减可行性的角度论述目标的可达性(3)可达性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环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