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高三4月二轮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青草 文档编号:2452849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7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高三4月二轮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高三4月二轮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高三4月二轮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高三4月二轮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高三4月二轮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高三4月二轮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高尔基体TGN区是蛋白质包装分选的关键枢纽,如图是发生在该区的3条分选途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组成型分泌过程存在生物膜成分的更新B. 可调节性分泌往往受细胞外信号分子的影响C.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从高尔基体TGN区运输而来D. 图中蛋白质分选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显示高尔基体蛋白质包装分选的3条途径:组成型分泌,可调节性分泌和溶酶体酶的包装和分选。【详解】A、组成型分泌形成蛋白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整个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的合成,该途径需要囊泡和高尔基体或细胞膜的融合

2、,所以存在生物成分的更新,A正确;B、从图中看出细胞膜接受外界信号后发生可调节性分泌,所以该途径也受到外界信号的影响,B正确;C、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从高尔基体TGN区运输而来,C正确;D、图中蛋白质分选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D。2. 核被膜主要由外核膜、内核膜、核孔复合体和核纤层构成。核纤层紧贴内核膜,是一层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状结构。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被膜发生规律性的解体和重建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核孔复合体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 核纤层蛋白的磷酸化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C. 核纤层蛋白形成骨架结构支撑于内、外核膜之间,维持

3、细胞核的正常形态D. 分裂末期,结合有核纤层蛋白的核膜小泡在染色质周围聚集并融合成新的核膜【答案】C【解析】【分析】1、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据图可知:纤维蛋白磷酸化的同事会使核纤层降解,同事生成核膜小泡,同时染色质螺旋变粗称为染色体;在晚末期,染色体重新成为染色质。【详解】A、核孔是一种选择透过性结构,作用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核纤层蛋白发生磷酸化使核纤层降解,同时,核被膜破裂成大小不等的核膜小泡,核被膜解体,该过程发生于有丝分裂的前期,B正确;C、据题干信息可知:核纤层紧贴内核膜,是一层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状结构,C错

4、误;D、在分裂末期,去磷酸化的核纤层蛋白与核膜小泡融合,逐渐形成包裹着染色质的新的核膜,D正确。故选C。3.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使其向着肿瘤位置生长。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微泡”膜的组成成分中可能含有少量的脂肪B. “癌症蛋白”是血管上皮细胞的化学致癌因子C. “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的融合具有特异性D. “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

5、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使其向着肿瘤位置生长,由此说明该物质为信号分子;并且该信号分子存在于“微泡”,属于分泌蛋白的一种,核糖体为该蛋白的合成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该蛋白进行加工和运输,线粒体在全过程中供能。【详解】A、“微泡”膜属于生物膜的一种,其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蛋白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故其不可能含有少量的脂肪,A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号分子,不是化学致癌因子,B错误;C、“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其靶细胞是血管上皮细胞,故“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具有特异性,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癌症

6、蛋白”是信息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即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故选C。4. 一种蔬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这种蔬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以下的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这种蔬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推断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C. F1的基因型为AaBb,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卵圆形13D. F2三角

7、形果实的个体中,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比例为7/15【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F2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是“9:3:3:1”的变式,说明三角形和卵圆形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此还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三角形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卵圆形的基因型为aabb。据此答题。【详解】A、F2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是“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荠菜果实形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B、亲本三角

8、形和卵圆形果实均为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和aabb,B错误;C、F1的基因型是AaBb,若用F1三角形果实与亲代的卵圆形果实测交,AaBbaabb1AaBb(三角形):1Aabb(三角形):1aaBb(三角形):1aabb(卵圆形),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为三角形卵圆形3:1,C错误;D、F2三角形果实的个体中,部分个体自交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即后代出现卵圆形aabb,则这些个体为_a_b,有4/15AaBb、2/15Aabb、2/15aaBb,共8/15。因此在F2三角形果实的个体中,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比例为7/15,D正确。故选D。5. 家鸽(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羽色受一对等位基

9、因(A/a)控制,有灰白羽、瓦灰羽和银色羽三种类型。用不同羽色的雌雄个体杂交,对后代羽色进行统计的结果如下表(不考虑基因位于Z和W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情况;灰白羽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亲代子代一灰白羽瓦灰羽灰白羽:瓦灰羽=1:1二灰白羽银色羽瓦灰羽:瓦灰羽=1:1三银色羽瓦灰羽瓦灰羽:银色羽=1:1A. 控制家鸽羽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 家鸽决定羽色的基因型共有5种C. 灰白羽鸽的基因型为ZAZA,银色羽鸽的基因型为ZaZa、ZaWD. 若选用瓦灰羽雌雄个体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白羽:瓦灰羽=1: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表格信息可知,家鸽的

10、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性为ZW,雄性为ZZ型;由三组杂交结果分析发现,灰白羽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雌性个体无灰白羽个体,说明羽色性状与性别有关,即羽色性状遗传为伴性遗传。【详解】A、灰白羽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雌性个体无灰白羽个体,说明羽色性状的遗传为伴性遗传,又因为控制羽色性状的基因不在Z、W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即控制家鸽羽色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A正确;B、家鸽决定羽色的基因型有ZAZA、ZAZa、ZaZa、ZAW、ZaW共5种,B正确;C、灰白羽鸽只在雄性个体出现,可知灰白羽鸽的基因型为ZAZA,即同时存在两个A基因时为灰白色鸽,含一个A基因时(ZAW、ZAZa)表现为瓦灰羽鸽,不含A时(

11、ZaZa、ZaW)表现为银色羽鸽,C正确;D、瓦灰羽雌雄个体杂交,基因型组合为ZAZaZAW,后代有ZAZA(灰白羽):ZAZa(瓦灰羽):ZAW(瓦灰羽):ZaW(银色羽)=1:1:1:1,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是家鸽羽色的伴性遗传,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某昆虫(性别决定方式为XY)存在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两种体色,分别为天蓝色(BB、Bb)和墨绿色(bb),它们在幼年期被天敌捕食的概率分别为40、80。若第一代种群全为杂合子,群体自由交配,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第二代种群刚孵化的个体中天

12、蓝色雄性个体占3/4B. 第二代种群成年个体中墨绿色个体所占比例为10C. 第二代种群成年个体中B基因频率为40D. 该群体基因频率变化速度较快,若年后一定进化形成新的物种【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2、基因型比率法:某基因频率=纯合子基因型比率+1/2杂合子基因型比率。3、产生新物种的标志:出现生殖隔离。【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第一代种群中只有中间色个体,则第二代种群刚孵化的个体中AA:Aa:aa=1:2:1,深色(基因型AA)比例为1/4,A错误;B、由于第二代种群刚孵化的个体中AA:Aa:aa=1:2:1,且它们在幼年期

13、被天敌捕食的概率分别为40%,40%,80%,则第二代种群成年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60%):(260%):(120%)=3:6:1,故浅色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1/10,B正确;C、由于第二代种群成年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3:6:1,即AA=30%、Aa=60%,因此A=30%+1/260%=60%,C错误;D、由于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了,但形成新物种需要出现生殖隔离,因此该种昆虫不一定会进化为新物种,D错误。故选B。【点睛】7. 生物学家利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将细胞分裂素(CK)直接涂于侧芽,可使休眠的侧芽恢复生长状态,研究表明,生长素在运输

14、过程中具有降低CK合成的作用,从而限制其对侧芽的促进作用,进而抑制它们的生长(如图)。腺苷磷酸异戊烯基转移酶(IPT)是催化CK合成的酶,豌豆去顶之前检测不到IPT基因的表达,而去顶后该基因就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幼茎中的运输方式都是极性运输B. 生长素通过催化IPT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豌豆茎节处CK合成分C.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生长具有协同作用D.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1、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运输:(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15、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横向运输:影响因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3、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A、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生长素在幼茎中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A错误;B、由题干信息可知,“豌豆去顶之前检测不到IPT基因的表达,而去顶后该基因就表达”,说明生长素通过抑制IPT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豌豆茎节处CK的合成,B错误;C、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可使休眠的侧芽恢复生长状态,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生长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D、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细胞分裂素主

16、要由根尖合成,D正确。故选D。8. 某脑血栓患者出现了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症状,检查后发现该患者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16 mmol/L(正常范围为135145 mmol/L),最终确诊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能引起脑细胞水肿B. 血栓可能影响了下丘脑的功能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C. 该患者神经元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高于正常人D. 该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可能比患病前低【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

17、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A、该患者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16 mmol/L,低于正常值,说明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脑细胞可能会吸水胀大,A正确。B、下丘脑是渗透压调节中枢,且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血栓可能影响了下丘脑的功能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B正确。C、患者血液中钠离子浓度较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时,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峰值会低于正常人,C错误。D、由患者出现了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委靡等症状,推测该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可能比患病前低,D正确。故选C。9

18、. GLUT-4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仅存在于胰岛素敏感的骨骼肌、心肌和脂肪细胞中。细胞膜上GLUT-4的量受胰岛素调节,在没有胰岛素刺激时主要位于细胞内的贮存囊泡内。在胰岛素刺激下,细胞内会激发一系列生理反应,使细胞膜上的GLUT-4增加,进而引起血糖浓度下降,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后会通过一定的途径作用于下丘脑,从而使胰岛素含量升高,这是一种神经体液调节B. 某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正常,该病人脂肪细胞中GLUT-4的合成体系和转运体系均正常,据图分析其患病的可能原因是信号传导过程受阻C. 由图可知,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经过一

19、系列的信号传导,促进GLUT-4基因表达和含GLUT-4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D. 若体内的某种抗体会识别和结合胰岛素受体,则该病人免疫功能过强【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上的受体,信号传导促进GLUT-4的基因表达,细胞内贮存GLUT-4的囊泡增加,还能促进贮存GLUT-4的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使细胞膜上的GLUT-4增加,加快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等,进而引起血糖浓度下降。详解】A、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通过血管内侧等部位的感受器,作用于下丘脑中的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这种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A错误;B、某糖

20、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正常,该病人脂肪细胞中GLUT-4的合成体系和转运体系均正常,患病的可能原因是胰岛素受体结构异常、信号传导过程受阻,无法降低血糖,B正确;C、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经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途径,通过促进GLUT-4基因表达和GLUT-4 的囊泡向细胞膜移动,使细胞膜上的GLUT-4增加,进而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C正确;D、若体内的某种抗体会识别和结合胰岛素受体,则该病人免疫功能过强,属于自身免疫病,D正确。故选A。10. 对某芦苇地区的研究发现,东方大苇莺为当地留鸟,繁殖较早,棕头鸦雀为迁徙鸟,繁殖较晚。大杜鹃通常将卵产于东方大苇莺和棕头鸦雀的巢中,大杜鹃

21、幼鸟先于宿主的子女孵化出来并把其它卵推出巢穴,造成宿主无法繁殖后代。该地90%以上的大杜鹃卵发现于东方大苇莺巢中,大杜鹃卵的大小和卵色高度模拟东方大苇莺。而东方大苇莺一旦发现大杜鹃就会攻击,其中87%的攻击行为中有邻居的参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远离邻居的东方大苇莺巢更容易被大杜鹃成功寄生B. 大杜鹃更倾向于选择攻击性强的宿主来进行巢寄生C. 不同宿主的种群数量差异会影响大杜鹃对宿主的利用D. 邻里互助防御行为是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反寄生策略【答案】B【解析】【分析】1、东方大苇莺一旦发现大杜鹃就会攻击,其中87%的攻击行为中有邻居的参与,呈现出一种社会化邻里互助行为,可推测出东方

22、大苇莺的邻里互助防御行为可降低寄生风险。2、该地90%以上的大杜鹃卵发现于东方大苇莺巢中,说明面对种群数量差异显著的多种宿主,大杜鹃对宿主的利用呈现出一种为主其余为补充的形式。3、协同进化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详解】A、由分析可知,远离邻居的东方大苇莺攻击大杜鹃时缺少邻居帮忙,其巢更容易被大杜鹃成功寄生,A正确;B、生物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大杜鹃更倾向于选择攻击性弱的宿主来进行巢寄生,B错误;C、因为东方大苇莺巢会邻里互助攻击大杜鹃,而该地90%以上的大杜鹃卵发现于东方大苇莺巢中,所以不同宿主的种群数量差异会影响大杜鹃对宿主的利用,C正确;D、东方大苇莺

23、的邻里互助防御行为可降低寄生风险,是与大杜鹃长期协同进化中形成的反寄生策略,D正确。故选B。11. 科学家在南极洲近海大陆架下850 m处的泥床盆地发现超过100万只巨型帝王蟹。在帝王蟹所在水域的上方,生活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其中棘皮动物包括海蛇尾、海百合和海参,这些棘皮动物都没有生活在海蟹所在水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南极水域所在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C. 帝王蟹的入侵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减少D. 要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不被帝王蟹破坏,可以采用合理的有计划的捕捞措施【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

24、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A、南极水域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错误;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之间、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B正确;C、据题干可知,这些棘皮动物都没有生活在海蟹所在水域,故说明帝王蟹的入侵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D、要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不被帝王蟹破坏,就要适当减少帝王蟹的数量,可以采用合理的有计划的捕捞措施,D正确。故选A

25、。12. 资料1: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时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资料2: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据资料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数罟不入洿池”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 “斧斤以时入山林”是考虑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的平衡C. 长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后,流域内许多种群的K值将提高D. 人类应该按照大自然的生态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答案】A【解析】【分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

26、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详解】A、数罟不入洿池目的在于使鱼塘中的幼年鱼类能够保留,保证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错误;B、“斧斤以时入山林”是适时适度的取用,考虑了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的平衡,B正确;C、长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后,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使得流域内许多种群的K值将提高,C正确;D、人类应该按照大自然的生态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使得人类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选A。13. EV71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一种人肠道病毒。为制备抗EV71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用小鼠进行实验。将EV71灭活病毒、EV71外壳蛋白

27、VP1和VP2作为抗原分别注射到3组小鼠体内,引发小鼠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多次免疫后,分别取上述3组小鼠的血清和未免疫小鼠血清,测定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强度,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可以结合EV71、VP1和VP2多种抗原B. 制备抗EV71单克隆抗体时,选用VP2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效果最佳C. 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与非EV71蛋白结合强度,目的是排除抗体与其他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 取小鼠的脾脏中相应的B淋巴细胞,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答案】B【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

28、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详解】A、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与EV71、VP1和VP2三种抗原结合强度都有一定的相对值,说明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可以结合EV71、VP1和VP2多种抗原,A正确;B、制备抗EV71单克隆抗体时,选用VP1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效果最佳,依据是第2组血清抗体可以结合EV

29、71病毒(和VP1蛋白),第3组血清抗体无法特异性结合EV71病毒,仅能结合VP2,B错误;C、血清中存在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与非EV71蛋白结合强度,目的是排除抗体与其他蛋白的非特异性结合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D、取小鼠的脾脏中相应的B淋巴细胞,用灭活的病毒诱导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能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株,D正确。故选B。14. 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B. 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C. 对冲卵获得的胚胎可以取饲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D. 胚胎移植的动物都是有性生

30、殖的产物【答案】B【解析】【分析】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对供体和受体的选择和处理(同期发情处理,超数排卵处理)、配种或进行人工授精、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进行胚胎移植。【详解】A、对供体和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所用激素相同,但对供体母牛进行超数排卵要用促性腺激素,受体母牛则不需要,A错误;B、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可以获得两个基因型完全相同的胚胎,B正确;C、对冲卵获得的胚胎可以取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31、,C错误;D、克隆得到的早期胚胎,经胚胎移植后产生后代属于无性繁殖,D错误。故选B。15.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了链霉素或者伊红美兰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C. 对培养皿进行编号或对菌种进行标注时,应使用记号笔在皿底标记D. 利用平板划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接种纯化、分离和计数【答案】C【解析】【分析】尿素分解菌能够产生脲酶,在脲酶的作用下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使pH升高与酚红指示剂反应呈红色。刚果红染液可以与纤维素反应呈红色,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将纤维素分解而出现无色的透明圈。伊红美蓝指示剂能够专一鉴别

32、大肠杆菌菌落,其菌落呈蓝紫色或黑色的且有金属光泽。淀粉与碘反应呈蓝色,淀粉分解菌能够分解淀粉而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详解】A、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而加入伊红美兰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A错误;B、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红,说明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B错误;C、对培养皿进行编号或对菌种进行标注时,为了便于观察应使用记号笔在皿底标记,因为培养皿是倒置培养的,C正确;D、利用平板划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接种纯化、分离,但不能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接种纯化、分离和计数,D错误。故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16. 物质进入细胞的“载体假说”

33、认为:载体首先与待输送的膜外物质结合成复合体,然后此复合体转向膜内,将输送的物质释放到膜内,载体再恢复原状,继续与新的待运输物质结合,其运输过程如图所示(图中R为载体;Mo为膜外物质;MR为载体复合体;Mi为膜内物质)。以下支持该假说的事实是( )A. 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速率具有饱和效应B. 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植物根细胞液浓度C. 静息电位时K+外流,动作电位时Na+内流D. 植物体内阴、阳离子总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平衡【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可以看出,物质通过“载体假说”运输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消耗能量,类似于物质跨膜运输中的主动运输。【详解】A、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属于主动运

34、输,当运输的物质达到最大量时,即运输速率达到饱和效应,而据“载体假说”可以看出,运输物质时有ATP的水解,即需要能量,同时植物通过载体运输物质(M0)时需要先与载体(R)结合,形成MR复合物,当载体R无法再结合物质(M0)时,运输速率达到饱和,因此A项支持该假说,A正确;B、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植物根细胞液浓度时,植物容易脱水死亡,而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不支持该假说,B错误;C、K+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Na+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但是两种离子跨膜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因此不支持该假说,C错误;D、植物体内阴、阳离子总量之间可以达到某种平衡,但是题干

35、假说描述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使植物体内细胞内外的阴阳离子趋于不平衡,因此不支持该假说,D错误。故选A。17. BrdU(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酸)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类似,可与碱基A配对。将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2n20)放入含BrdU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可出现色差染色体。(已知双链DNA分子不掺或一条单链掺有BrdU时呈深蓝色,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呈浅蓝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用BrdU可探究DNA的半保留复制,且操作比15N同位素标记法简单B. 亲代染色体直接染色呈深蓝色,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也呈深蓝色C. 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

36、代细胞彼此之间染色体相同,遗传性状与亲代一致D. 在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深蓝色染色体数范围为0,20(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20),浅蓝色染色体数范围为20,40(大于等于20,小于等于40)【答案】ABD【解析】【分析】DNA的复制:1、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2、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

37、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详解】A、由题文“BrdU可与碱基A配对,双链DNA分子不掺或一条单链掺有BrdU时呈深蓝色,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呈浅蓝色。”可知,用BrdU可探究DNA的半保留复制,且不需要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操作比15N同位素标记法简单,A正确;B、亲代染色体由于DNA的两条链都没有掺BrdU直接染色呈深蓝色,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由于是半保留复制,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染色也呈深蓝色,B正确;C、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彼此之间染色体相同,但遗传性状也受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控制,故不一定与亲代一致,C错误;D、在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时,由于

38、在第二次有丝分裂时,进入两个新细胞的未掺入BruU的DNA数目可能范围是020,故在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深蓝色染色体数范围为020,浅蓝色染色体数范围为2040,D正确。故选ABD。18. 以下图一表示神经纤维上K跨膜运输过程图二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1中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 图2中兴奋传导方向标错,应该是从右往左C. 图2处是Na内流导致的膜电位变化,结果会使细胞内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D. 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不变【答案】AD【解析】【分析】神经纤维在静息时膜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造成的,钾离

39、子的外流是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由钠离子内流造成的,也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过程。钠离子从神经细胞膜内运输到膜外,钾离子从膜外运输到膜内都是主动运输的过程。【详解】A、据图分析,图示钾离子从B侧运输到A侧是通过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完成的,所以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A正确;B、图 二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向右,图2中处达到动作电位峰值,处恢复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处形成动作电位,Na+通道开放,B错误;C、图二处是Na内流导致的膜电位变化,不会使细胞内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C错误;D、图二兴奋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不会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因此兴奋的传导

40、具有相当不疲劳性,D正确。故选AD。19. 某生态系统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包括分解者)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食物网关系如图一,戊的食物有1/2来自乙,1/4来自丙,1/4来自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下图二中的B表示种群乙同化的能量,其中表示能量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A. 图2中的C表示乙种群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数值为同化量与呼吸散失量的差值B. 表示乙种群粪便中有机物所含的能量C. 若戊体重增加20g,需要消耗植物1750gD. 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每种生物都限定在一条食物链的固定位置上【答案】CD

41、【解析】【分析】分析图一:甲为生产者;乙、丙为初级消费者;丁为三级消费者,戊为三级消费者或四级消费者。分析图二:A表示摄入的能量,B表示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二中的C表示乙种群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数值为同化量与呼吸散失量的差值,A正确;B、由分析可知,=乙摄入的能量-乙同化的能量,即表示粪便量,因此表示乙种群粪便中有机物所含的能量,B正确;C、在甲乙 戊食物链中,需要植物:1/22020%10%=500;在甲丙戊食物链中,需要植物:1/42020%10%=250;在

42、甲丙丁戊食物链中,需要植物:1/42020%20%10%=1250;所以共需要植物为:500+250+1250=2000g,C错误;D、在食物网中,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同时存在多种种间关系,如捕食和竞争,因此可以处于多个营养级上,D错误。故选CD。20. 如图为某种质粒的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EcoR、 BamH的酶切位点,P为转录的启动部位。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有 EcoR、 BamH的酶切位点,受体细胞为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分别用EcoR酶切,在DNA连接酶作用下,生成由两个DNA片段连接

43、形成的产物有两种B. 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酶切后得到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重组质粒时形成两个磷酸二酯键C. 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反向粘连和质粒自行环化,酶切时可选用的酶是 EcoR和 BamHD. 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受体细胞表明该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该细胞【答案】ABD【解析】【分析】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选择限制酶的种类时,要保证所选的限制酶能切割质粒和获取目的基因,又要保证使用DNA连接酶连接时,既能让质粒与目的基因相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又能有效避免质粒自身环化或目的基因自身环化;本题中若单独使用EcoR或BamH处理,虽然都能保证质粒与目的基因相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但都

44、不能有效避免质粒自身环化或目的基因自身环化,因此要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应同时使用 EcoR和BamH处理。【详解】A、根据题意,目的基因的两端有EcoR、BamH的酶切位点,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用EcoR酶切,会得到目的基因片段;根据质粒的简图可知,将质粒用EcoR酶切,会得到与质粒周长等长的链状DNA;因此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分别用EcoR酶切,在DNA连接酶作用下,可生成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片段、目的基因-质粒片段、质粒-质粒片段三种产物,A错误;B、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酶切后得到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重组质粒,该过程形成四个磷酸二酯键,B错误;C、EcoR和BamH的识别

45、序列不同,获取目的基因和切割质粒时,同时选用EcoR和BamH切割,目的基因两端形成的末端不同,切割开的质粒两端形成的末端不同,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可以防止目的基因反向连接和质粒自身环化,C正确;D、题图显示,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质粒中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都不会被破坏,因此能在含青霉素和四环素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受体细胞不能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该细胞,D错误。故选ABD。三、非选择题21. 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其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所转运的两种物质严格按照11的量进行;图乙研究光照强度变化对某植物叶肉细胞的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影响(

46、单位:mol/m2s);表一是科研人员用番茄大棚和草莓大棚研究不同空气污染情况对大棚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番茄大棚草莓大棚空气质量级别棚温光合有效辐射mol/m2s光合速率mol/m2s棚温光合有效辐射mol/m2s光合速率mol/m2s二级良2569872042739942011三级轻度污染2347461962617851872四级中度污染2354771712614281741五级重度污染2313251182464281010表一(注光合有效辐射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被光合色素吸收并转化太阳能辐射能量。)(1)图甲碳同化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的反应属于_过程;据表格信息,当空气质量由三级升为四级时,导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_,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填图甲中数字标号)减少。当污染进一步加剧到五级时,导致草莓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_。因此,当存在空气质量严重污染时,番茄棚和草莓棚应分别采取_措施来维持植物的光合速率以提高产量。(2)图甲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每转入一分子磷酸必定同时运出一分子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各科综合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高三4月二轮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青草)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