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教实习与指导》教学课件—第三章-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453394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PPTX 页数:115 大小:5.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保教实习与指导》教学课件—第三章-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幼儿园保教实习与指导》教学课件—第三章-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幼儿园保教实习与指导》教学课件—第三章-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幼儿园保教实习与指导》教学课件—第三章-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幼儿园保教实习与指导》教学课件—第三章-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 幼儿园保教实习与指导第三章目录第一节第一节 集体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活动区域活动 第三节第三节 主题活动主题活动 第四节第四节 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本章知识结构【导入案例】 大班,某个星期一早上,有个幼儿说到自己周末上超市购物的经历,马上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大家争相回忆起自己上超市的有关经历。于是,从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结合大班教育目标的需要,教师设计组织了以“超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到超市参观 ;在教室里布置超市角,让幼儿自己担任超市售货员、收银员、顾客,开展超市游戏;和幼儿

2、开展了“有趣的超市”的谈话活动当谈到各自购买的食物时,有个幼儿说 :“我喜欢吃超市的饺子,和我奶奶做的一样好吃。”孩子们的新问题又来了 :“我买的东西是从哪儿来的?”面对幼儿的新问题,教师调整自己的方案,开始新的教学设计 问题 : 幼儿园的教学有什么特点?以什么形式呈现?教师和幼儿在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除了集体教学之外,还有哪些方式呢? 【本章学习要点】1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指导策略 ;3主题活动的方案设计与实施步骤 ;4游戏的种类与开展。 本章重点介绍的是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的重点内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有自己的特殊性,幼儿园的“课”是由

3、一个个有趣生动的活动构成的,不仅包括集体教学活动,也包括区域活动、游戏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 第一节第一节 集体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 一、集体教学活动的功能和价值 集体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班级所有幼儿都参加的教育活动。 集体教学的最大优点是高效率,对一些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由一位教师同时组织指导30 位左右的幼儿进行学习,可以节约教育成本,提高效率 ;幼儿从生活中所获得的都是比较简单、零碎、缺乏概括和系统性的知识和技能,集体教学活动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概括化,以促进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围绕同一内容展开的集体教学,有利于师生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同伴之间的差异成为一种资源,

4、让大家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团体生活的乐趣,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感。在集体教学中产生的是教师与幼儿的双向互动以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等复杂的关系网,这种复杂性正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所在。因此,集体教学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也是主要的组织形式。 二、集体教学活动准备与设计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备课”,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设计和优化教学方案,保证幼儿有效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一)备幼儿 一般来说,幼儿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了解幼儿。(1)幼儿的年龄特征、最近发展区、认知过程和学习需要。(2)幼儿的个性差异、兴

5、趣爱好和性格气质。(3)幼儿的已有经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二)备活动内容 通常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主题活动以及幼儿的日常生活与游戏。从教材入手体现了教学活动的预设性。幼儿园教材种类繁多,多数幼儿园都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教材,这些教材为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指南,但还需教师的再次筛选、加工和设计,才能作为适合幼儿需要、促进幼儿发展的活动内容。从主题活动入手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整体性。 幼儿园教育内容分为五大领域,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需要教师把握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和内在联系,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从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出发,体现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 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综合思

6、考几个问题 :这些内容是否正确,是否科学 ; 哪些内容对幼儿有价值 ; 哪些内容能被幼儿接受,跟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多大差异 ; 哪些内容适合组织集体教学活动 ; 哪些内容能吸引幼儿,让幼儿有兴趣去学。 (三)备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指某一次具体活动中幼儿应获得哪些情感体验,掌握怎样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得到哪些方面的能力发展,增进哪些知识与技能等。目标是教学活动预计要达到的标准,是活动完成的结果。幼儿教学活动目标制定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育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组织形式的选择,同时也是评价和检验活动是否成功、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因此,在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好”的活动目标,

7、 一方面要求教师对活动的目标把握准确, 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能够把活动目标清晰地表述出来。 在制定目标时,教师要考虑目标的全面性、适切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性是指要依据纲要中的精神,自然地渗透和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 在制定具体目标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幼儿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经验。 在活动目标的表述上,要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1)从情感与态度、能力、认知三个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2)站在幼儿的角度而不是教师的角度来表述目标。 (3)应该是本次活动中确实想要达到的要求,即可操作可检测的目标,而不是大而

8、空的 套话。(4)应该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并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5)应参照活动所属类别的总目标。 (四)备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般指教材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发展幼儿知识和技能,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确定重点、难点后, 还要考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 (五)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不仅仅是活动材料的投放,更是如何挖掘与内容、目标相关的各种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达成教 育目标。它还应包括幼儿经验的准备(知识、能力),学习情境的创设, 课件的制

9、作,以及教师自身经验和物质准备。活动材料的准备可以是教师准备,也可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 (六)备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教师应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活动环节 ;二是各个环节的活动方式。1活动环节的安排 一般性而言,集体教学活动的步骤一般是由导入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组成的,在这三个部分中又可以演变出唤醒、呈现、练习、巩固、结束部分等各小环节。 教学活动环节的安排有很多种方式,目前常见的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讲授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比较普通的教学活动模式,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是教师直接控制教学活动过程,使幼儿从感知到达领会,再通过练习来运用所学知识或技能的一种教学程序。其环节的

10、流程设计通常为 :导入呈现(示范)练习巩固(交流)结束。 另一种为发现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目前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积极倡导的教学活动模式。它由教师创设情境抛出问题,让幼儿通过主动体验和发现,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让他们在认知发生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其环节的设计通常为 :唤醒(设疑)探索交流巩固结束。 在步骤之间的过渡环节,教师的安排要自然,促进幼儿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保证活动目标的有效实现。 2各环节中活动方式的采用 活动方式是指活动环境和条件、活动方法、活动形式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综合体现。 采用的活动方式既要适应教育内容的类型特点,又要激发幼儿对学习内容产生的浓厚兴趣,从而激起 幼儿参加

11、语言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环境和条件。这是指幼儿活动的空间和教具、学具、教学设备的提供,要考虑提供的内容、形式、数量、出示时间和方法等。 (2)活动方式。要保证每个幼儿基本掌握所教内容,达到预定的活动目标,要充分调动每个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如创设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 ;观察比较,让幼儿在寻找相同和不同中获得感性的经验 ;提问讨论,在同伴的分享中获得经验的提升 ;收集调查,拓展幼儿思考的空间 ;实验操作,帮助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 ;分享交流,展现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想等,教师都可根据各个活动步骤内容的需要,恰当地选择,灵活地运用。教师通常是几种方法交替

12、使用,使活动的效果最佳。(3)活动组织形式。集体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全班或大组的集体活动(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比较松散的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如集体活动中分组进行故事表演和个别的自由练习等。 三、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一)导入策略 导入活动的目的是吸引幼儿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或了解幼儿原有经验,或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同时又起到了顺利过渡的作用。因此精彩的导入活动是活动成功的第一步。1问题导入法 2前经验导入法 3游戏导入法 4演示导入法 (二)直接指导和间接引导相结合 直接指导是教师通过语言示范、启发提问、讲解、评价等手段,直接指导幼儿的活动

13、。 间接引导则是教师通过自身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的提示、眼神或手势的暗示等手段,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直接教学与间接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运用间接教学方式时,教师应注意灵活地协调物质环境、幼儿同伴和教师自身的关系,准确把握和抓住幼儿的兴趣所在,给予及时有效的支持。 (三)有效提问 1提问要把握关键,紧扣目标 2提问要难易适度,具有层次性 3提问要有明确的问题指向,准确发问 4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启发性 教师要在幼儿思维或想象比较单一、狭窄时或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提出有价值的开放性、启发性问题,给幼儿充分思考的空间,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引发其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究。5

14、积极回应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幼儿的某些具体的情况积极地做出回应,有利于“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 敢说、 喜欢说、 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的环境”,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让幼儿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四、集体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评价(一)集体教学活动的反思 教学活动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实践后,通过回顾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对教学活动的目的、教学行为的后果、教学背景以及教育方法等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对相关信息进行评估决策,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目的。 1教学活动反思的内容 教学活动是由几个关键部分组成的系统结构。 要让整个系统运作协调

15、, 就必须保障各个部分设置科学合理。所以对教学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进行反思,是提高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方面。(1)教学活动目标达成情况。(2)教学活动实施状况。 (3)幼儿的行为。 2教学活动反思的途径 实习教师应养成随时随手记录、 每天反思的习惯。(1)活动小结。 (2)写教学日记。 (3)制作幼儿成长档案。 (二)听课与评课 听课与评课是教育实习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活动,是促进实习教师向经验丰富教师学习,以及实习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实习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听课过程中,实习教师要集中精力、勤于思考,要认真观察授课者如何教、教什么,并且思考授课者为什么这样教;在听课时,还应该做

16、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授课者、授课对象、授课时间、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活动气氛、活动时间的分配等。 评课就是对教学活动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实习教师可以通过评课总结经验教训,把教学实践进行科学抽象,明白是非优劣,不断进步。 那么从哪些方面对活动进行评价呢?(1)评教学目标。 (2)评选材。 (3)评教学程序。 (4)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5)评师生关系。 (6)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7)评教学特色(整个活动的亮点体现在哪里)。 集体教学活动评价如表 3-1 所示。 五、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一)为什么在活

17、动中幼儿都不爱听我说话 应对策略 :(1)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2)注意语言的表达艺术。 (3)要善于观察。 (二)为什么幼儿总是对活动不感兴趣 应对策略 :(1) 选择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 (2) 选择更适应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经验的活动内容 (3) 创设情境,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4)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要让幼儿充分活动起来 (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何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 1教师要多观察,了解幼儿的个性和学习特点 2 教师应在活动设计、材料投放等过程中体现选择性特点 (四) 撰写活动设计 1活动名称 2设计意图 3活动目标 4活动准备 5活动过程 6活动延伸 7活动反

18、思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活动区域活动 一、区域活动的含义与价值(一)区域活动的含义 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等,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将活动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美工区、阅读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并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 区域活动是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与同伴的交流合作实现自主学习。活动的类型是幼儿感兴趣的,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幼儿是活动的“主人翁”,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因此,区域活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中难以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主动参与

19、性较少的不足,是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二)区域活动的价值 1有利于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2培养幼儿的关键经验与动手操作能力 3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 (一)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 1布局合理 区域活动只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幼儿园的教室要同时满足幼儿学习、游戏、生活等需要。活动区空间的布局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空间利用的效率与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区域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合理的空间布局应注意和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动静分开 (2)方便安全 2分隔适宜 各活动区都应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范围,教师根据活动的不同类别,用不同的分隔方式把活动室分

20、隔成若干区域,将玩具和材料分别固定在各个区域里,便于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游戏和自主学习。 幼儿园常用的区隔物有以下几种。(1)矮柜。 (2)屏风、布帘。 教师在区域设置时,要利用这些物品的高矮搭配、物品不同摆放方向,或采用在两个区域中放一个隔断物等不同方法,根据区域需要的空间大小以及区域活动是否需要隐蔽、安静、开放等特点进行隔断划分。 3空间的拓展使用 教室里的空间面积是有限的,因为活动室除了开展区域活动外,还要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和一日生活常规活动。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园各种显性的和潜在的空间,有效利用这些空间资源,还可以将区域的空间拓展到室外,充分利用走廊、阳台、楼梯等公共区域。这些空间

21、的有效利用不但可以实现空间资源的价值,而且有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 (二)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区域活动是否发挥了应有作用关键在于材料。一方面, 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 ; 另一方面, 教师也通过材料实现对幼儿区域活动的间接指导。总之,材料是幼儿隐形的教师,是幼儿认知的中介和桥梁,更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幼儿教师在保证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数量充足的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性 首先,在选择材料时要回避可能影响幼儿健康的物品。 其次,在投放材料前要尽可能排除会对幼儿造成伤害的因素。 最后,帮助幼儿培养与提升应对材料中潜在危险的意识

22、与能力。 2层次性 个性化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特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按照自己的需要与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材料以及材料使用的方式与层次,获得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满足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的需要,体现材料的层次性。 3探究性 活动区的材料应富于探究性,给幼儿留下大量参与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 教师在注重投放材料的结构性的同时,也要关注材料的不同组合方式,尽量充分挖掘与利用每一材料的多种潜在价值。对材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改变了原本材料的操作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玩

23、法,生成新的活动内容和游戏情境。 4动态性 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时调整、补充材料。 首先要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来适当增添材料,拓展原本的知识空间,提高材料的探究性。 其次,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对材料做出调整。 5丰富性 在区域活动中,为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应投放丰富的材料。材料的丰富性体现在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的充足性上。(1)种类的多样性 (2)数量的充足性 材料的具体数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不同活动区要求、幼儿对材料的熟悉程度等来决定,如同一类活动,小班材料投放量应多于中大班的材料数量,因为数量偏少的材料能促使中大班的幼儿去探索

24、材料的多种操作方式,并促使他们去互动交流。一般来说,材料的数量应满足大多数幼儿的需要。 三、区域活动中的教师定位和指导策略(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协作者,将教育目标藏而不见,可以和幼儿在某个区域一起玩,并把握好介入及退出的时机和程度。教师要明确自身在区域活动中的位置和作用,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的活动。 1教师的观察策略 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区域活动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帮助幼儿获得发展,使活动得以延伸。 教师还应该做好观察记录,在观察中可用观察记录表(见表 3-3)、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进行。记录内容主要是从幼儿在活动区内的材料使用情况、情绪

25、的变化及在整个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探索性、自主性的具体行为。同时, 教师还要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同伴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分享能力的发展情况。记录的应是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而不是突发性的行为动作。 2教师的指导策略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主要借助于材料和自身两种媒介实现对活动的指导。关于对材料 投放的指导,前面已有详细阐述,此处就只讨论教师以自身为媒介如何对区域活动进行指导。 区域活动的多样性、自主性、个性化等特点,决定了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必然是以间接指导为主,直接指导为辅。 (二)区域活动各阶段的指导要点 1准备阶段 在区域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是要制订活动计划、环境创设和材

26、料投放。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前文已有较详细的介绍,现主要谈谈区域活动计划的撰写。区域活动计划主要分为学期活动计划和月活动计划。 2初始阶段 初始阶段是单次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包括教师介绍和计划活动两个基本活动。 3展开阶段 区域活动的展开环节是幼儿操作各种材料以达成活动目标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是认真观察幼儿活动,及时判断、捕捉幼儿的所需,为幼儿提供积极的支持,促使区域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在幼儿的活动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区分出其中哪些可以由幼儿自己独立解决,哪些需要得到教师的介入帮助,及时抓住介入时机,为幼儿提供有力支持,使其能顺利越过障碍,继续探索学习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创造出新的

27、玩法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积极回应,适度的鼓励和表扬能使幼儿更加投入,增强自信。教师还可以图像、文字方式做好记录。 4结束阶段 教师在区域活动时间快到时,提醒幼儿游戏时间快要结束了,组织幼儿收拾材料,放置在规定地方。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小班以教师评价为主,中大班可以幼儿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就“今天玩了什么”“会玩吗”“玩得开心吗”“遇到了哪些问题”等进行讨论,巩固学习的成果。在活动中,幼儿在原有材料玩法基础上有了心得发现或拓展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幼儿进行集体交流,促使新的内容得到共享 ;还可以搭建展示的平台,展示游戏中幼儿完成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

28、喜悦。 四、区域活动的评价 评价作为开展区域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现状,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或策略,最终促进区域活动不断完善,促进幼儿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区域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环境创设两个方面,其中环境创设主要涉及活动区的空间设置和材料投放,这些在前面已有相关阐述,此处就重点分析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问题。 1 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态度 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态度表现在幼儿的规则意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对活动的坚持性三个方面。 2 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评价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主要是观察活动区中幼儿的操作情况以及与同伴的交流情况。 3 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 幼儿的社会

29、交往水平主要看以下表现 :幼儿是喜欢单独活动还是常与他人合作?是否喜欢与同伴分享?在团队中处于什么位置?是否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怎么解决的? 五、区域活动中的常见问题(一)区域活动中的活动区设置 1活动区的种类 幼儿园的活动区种类大致可以分为户外活动区域和室内活动区域,教师最常面对的往往是室内活动区域的创设。 (1)角色体验区 角色体验区包括娃娃家、超市、餐厅、医院、银行等。一般来说,角色体验区的材料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用于搭建基本框架的材料,如桌子、柜子和床等基本家具、餐具等操作工具、身份标识工具等 ;一类是用于丰富幼儿活动的半成品材料 ;一类是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象征类材料。 (2)

30、语言阅读区 语言阅读区的创设能激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符号的兴趣,培养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语言阅读区一般设置成相对封闭的区域,适宜设置在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的地方,设备的安放要有利于幼儿一起阅读和交流,最好能同时容纳 4 6 名幼儿参与活动。 语言阅读区中可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听读、阅读、讲述、创编、写画等,需投放的材料一般包括 :图文类, 如各类图书、图片卡片等 ;表演类, 如手偶、指偶、背景图等 ;工具材料, 如录音机、 CD、耳机、故事盒、语言棋、相册、固体胶、彩色笔等。 (3)科学探索区 科学探索区的创设对引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探索,养成初步的科学思维态度、习惯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探

31、索区包括两大类别 :一是自然探索区,如种植植物、喂养动物并尝试初步记录 ;二是实验探索区,如认识简单的自然、科学现象,学习量与自然测量,识别形与体等。 (4)美术创意区 美术创意区的创设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和情感用色彩、造型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处理。美术创意区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等方面的内容,教师一般可提供以下四类材料 :一类是各种作画工具和材料,如纸张、油画棒、颜料、海绵等 ;一类是各种手工活动工具,如剪刀、固体胶、彩色纸、废纸盒等 ;一类是各种废旧材料,如鞋盒、饮料瓶、瓶盖、包装袋等 ;一类是各种清洁用具,如抹布、水盆等。 (5)益智操作区 益智操作区能激发幼

32、儿思维潜能,有效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益智操作区包括棋牌、迷宫、数学、拼图、电脑、动手操作等内容。益智操作区的材料包括感知操作类材料,如套筒、穿孔类材料、镶嵌板、拼图、迷宫玩具、触摸类材料、编织类材料 ;逻辑关系类材料,如棋类玩具、分类盒、排序推理玩具等。 (6)建构区 积木、沙土、纸盒、瓶瓶罐罐等都是幼儿百玩不厌的游戏材料,他们运用这些材料搭建自己喜欢的各种物品及情境,表现他们眼中的世界。建构区类型包括搭建类、拼插类、沙土建构类等 。 (7)表演区 幼儿在表演区里,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去表现音乐和故事中所展现的形象,演绎他们心中的童话世界。表演区包括音乐区、戏剧表演区等。教师可在表演区投放

33、各种风格的歌曲 CD、乐器、锅碗罐杯、手偶、指偶、 头饰、服装、表演道具、小舞台等。 2不同年龄阶段活动区的设置要点 (1)小班活动区的设置要点 (2)中班活动区的设置要点 (3)大班活动区的设置要点 (二)观察幼儿的活动状况 1进行分析性观察,掌握幼儿行为心理特点 2进行扫描式观察,动态把握幼儿活动情况 (三)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介入时机 (四)制定活动规则,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活动区的规则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1限定人数的规则 2取放、使用、收拾材料物品的规则 3相互交往的规则 第三节第三节 主题活动主题活动 一、主题活动的特点与价值(一)主题教育活动的含义 主题教育活动是目前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

34、种课程模式。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教师与幼儿围绕一个核心话题,即主题,开展多种活动的过程。由此可见,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与领域教学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的,是由多个有关联的活动组成的,渗透多个领域目标的,让幼儿获得整体新经验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二)主题活动的特点1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及兴趣紧密相连 2是多领域、多内容、多形式的整合活动 3内容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三)主题活动的价值 主题活动建立起各领域之间自然有机的联系,使幼儿零散的经验获得整合,使片段化的知识得到组织,幼儿可以从活动中学习事物的综合性关联,学习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表现事物,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主题内容的选择

35、与开发 “主题”是主题教育活动的核心,它表明幼儿将要参与的系列活动,又揭示他们将从中所获得的关键经验 ;它也是教师设计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活动的核心。因此,“主题”是单元主题教育活动设计的起点和灵魂。 (一)主题内容的一般来源 主题活动的来源多种多样,需要教师细心观察,抓住教育契机,实现教育价值。活动内容的来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源于课程目标 2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3源于幼儿生活中的事件 4源于社会大背景 (二)主题的选择依据 教师选择活动主题时,应该考虑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选这个主题? 首先,这个主题当前是否必要? 幼儿是否有相关经验基础?这时开展活动是否适时?它蕴涵着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它可

36、能有助于达成哪些教育目标? 一个幼儿喜欢的或能够调动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的主题,应该是幼儿当前关心的、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问题或事物。同时,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应该蕴涵着多种教育价值,有助于达成多方面的教育目标。幼儿园课程要以增进幼儿身体动作、智力、社会情感、语言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因此,教育活动主题的选择要能支持、帮助、引导幼儿达到上述的发展目标。 其次,它的可行性如何?主题所需要的材料容易获得吗?是否容易转化成让幼儿直接参与的具体活动? 一个具有可行性的主题,其所需要的活动材料必须容易获得,必须容易转化成具体的活动,让幼儿能够直接参与其中。 最后,各单元主题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有相

37、关的经验进行衔接与连贯? 选择主题时,教师还应该尽量考虑到主题之间的连续性。 由于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学习的,因此,一个主题活动单元与另一个单元之间在学习内容上常常没有什么联系。前后单元之间缺乏衔接与连贯性,是主题教育活动受到的主要缺陷。 就目前情况来看,加强这种联系的方法似乎不在主题内容本身,而在幼儿前后学习 经验和能力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上。也就是说,后面的主题活动能否考虑到幼儿在前一个单元主题中所获得的经验和能力。只有考虑到前后的衔接和连贯才能做到,尽管主题变了,但课程组织还是符合幼儿前后的发展顺序的,还是前面经验的延续和提高。 三、主题活动的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

38、要任务是确定主题,收集资料,为具体组织实施做好准备。1确定主题以及内容构成 主题网络图的呈现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如图 3-2、图 3-3 所示。 2收集资料(1)教师与幼儿根据主题网络,确定所要收集资料的类型和数量,可以是照片、视频、图画、实物、音频等。 (2)收集资料的方式有很多,如实地访问、查阅书刊、向家长或相关专家请教、向教师请教、网上查找等方式,这都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3)收集来的资料还需要分类和归纳整理。在分类过程中,幼儿可与教师一起讨论,制定分类标准,边分类边记录。 (二)实施阶段1确定主题活动目标 2主题环境创设 (1)主题墙的设计 主题墙相当于主题教育活动中的“

39、隐性”课程,是主题活动环境创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观地展示了幼儿在一个主题活动中的学习现状。 作为一个开放的教育活动环境,主题墙能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幼儿成长和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服务。 主题墙可以利用班级的墙面、走廊的墙面及立体画面等来进行整体设计。 (2)活动区域设计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个主要形式,也是主题教育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环境的创设包括区域空间创设和区域材料投放。 区域活动的材料也要随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而变化。 3主题教学活动 主题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教育活动计划组织的相对集中的活动,一般会以全体或分组的形式进行。 主题教学活动大多是教师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的

40、预设活动,涵盖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内容。 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或分组教学活动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活动目标要与主题活动目标相一致 ;(2)教学活动内容要多领域渗透 ;(3)教学的不同活动形式要有效融合 ;(4)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应有序递进。 4家园共育 如何与幼儿园互相配合进行幼儿教育等。在主题活动中,家园共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长参与主题资料的收集。 (2)家长助教活动。 (3)亲子活动。 家园共育的内容设计应具体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其需要的环境和材料应该是低结构且易于获得的。同时,教师对于家长的引导应该有一定的理论支持和说明,帮助家长结合主题教育活动目标有效

41、地进行家庭教育。 (三)总结阶段 幼儿园主题活动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主题进行总结、反思、资料整理归档、活动延伸等。总结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活动形式。1集体讨论活动 2成果展示 3教师反思 四、主题活动设计方案的书写 主题活动设计方案的书写应包括大主题设计与教学活动设计两方面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前面已有详细介绍,本节就只对大主题设计方案进行分析。 (一)主题的产生背景 主题的产生背景其实就是阐明“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主题”开展活动,主要表述主题设计的出发点在哪里,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以及主题产生的过程。 (二)主题说明 主题说明主要表述该主题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哪些活动内容和形式来完成的, 幼儿在此方

42、面的学习发展特点, 开展主题大致需要的时间等。 主题说明要逻辑清晰、言简意赅,便于其他人看到后能大致了解主题的脉络与思路,对主题的内容及目标有一个心理预期。 (三)主题目标 主题目标主要描述主题实施的预期结果,将主题的教育价值表述成具体目标,特别要注意目标的准确性、全面性,要归纳和概括地描述围绕主题开展的各领域教育活动的目标。 确定主题目标一定要涵盖各领域活动的主要目标,同时还要善于有机整合,不能只是将各教育活动目标简单拼凑起来,要围绕主题,体现出逻辑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要在目标中体现出学习品质、能力、习惯等智力因素, (四)主题网络图 主题网络图主要是拟定主题纲要,考虑主题教育活动都有

43、哪些,涉及哪些领域根据这些要素来编订主题网络图。它是由许多与主题有关的教育活动编织成的放射状图形,能够明确 主题探索的范围, 这往往由教师先设定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然后再由教师和幼儿在主题探索过程中共同完成。主题活动展开的结果便是幼儿新经验的获得和主题网络的完成。真正的主题网络不是事先设计好的方案,而是事后的总结。完整的主题网络只能诞生于一个主题结束之时。 五、主题活动开展中的常见问题(一)怎样设计主题和架构主题网络 1选择主题 教师可以自己选择设计主题内容,也可以从他人开发的主题中选择。自己选择设计的话,就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可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及其教育价值入手。 从幼儿生理方面入

44、手。 从幼儿心理方面入手。 从幼儿的社会环境入手。 与幼儿周围自然界的现象或变化内容相关的活动,也是幼儿非常热衷的。 其次, 可根据整合的教育内容和资源。 再次,就是学前教育目标。 2主题架构 主题架构的主要方式有主题网络式和主题流程式两种。 主题网络的编制技巧主要采用头脑风暴式,即首先把与该主题有关的事物罗列出来,然后选择适合幼儿认识和操作的内容,按主次、先后的顺序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二)主题活动怎样生成新的活动 教师在主题实践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幼儿的动向,观察其反应,发现其新的兴趣源泉,通过有意义的互动、协商与合作,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更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和方法,与幼儿共同“衍

45、生”出新思路或新方案,这就是主题教育活动的生成策略。 第四节第四节 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游戏是幼儿感兴趣的、自发自主的、“重过程”的自娱活动。我国学者一般把游戏概括为“是幼儿主动发起、自愿参与,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并常伴有幼儿愉悦情绪的活动”。 幼儿游戏没有社会实用价值和强制的社会义务,且不能创造社会财富。 我国长期以来受到国外教育的影响,国外的学前教育理论一直强调把游戏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强调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巨大教育作用。因此,我国常见的游戏分类中,也侧重于从游戏的教育作用角度对游戏进行分类。我国幼儿园在教育实践中也可从以下角度对游戏进行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创造

46、性游戏,主要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规则性游戏,主要有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其他游戏,主要有亲子游戏、民间游戏等。 一、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主要是为了促进幼儿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其主要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一)角色游戏1角色游戏的概念及价值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幼儿借助模仿与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 角色游戏随着幼儿的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产生,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性游戏。 角色游戏能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摆脱自我中心,是使幼儿实现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从角色游戏的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三个阶段展开。(1)游戏

47、前的组织指导 角色游戏前,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游戏的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为保证幼儿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幼儿游戏所需时间一般都较长,每次一般不能少于30 分钟。二是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拓展角色游戏的情节。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认知经验越充分,角色游戏的材料运用和主题情节也就越充实、越新颖。三是提供材料丰富、富有趣味的游戏场地。 (2)游戏中的指导 在幼儿角色游戏的活动过程中,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原则下进行科学指导,教师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组织和进行游戏。需要教师指导的具体环节主要有游戏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角色的分配、游戏

48、情节的深入与展开、游戏规则的建立与执行、游戏的合作程度等方面。 教师可在观察的基础上采用询问、建议、启发、提供玩具和材料等指导方法来介入这些环节。 (3) 游戏后的指导 让幼儿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游戏,有助于保持幼儿下次继续游戏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做好游戏后的整理工作,整理收拾玩具为下次游戏做准备,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最后教师还应该对角色游戏进行讲评,可就幼儿游戏情节、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制作与使用、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进行讲评。在讲评中让幼儿分享、交流游戏经验、游戏体会,讨论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归纳后做好游戏小结。 2不同年龄段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1)小班 (2

49、)中班 (3)大班 (二)结构游戏1结构游戏的概念及价值 结构游戏是幼儿园最常见的游戏类型之一,它是借助积木、积塑等结构材料创造性地建构物体的游戏,又称为建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想法进行搭建、构造,表现一定事物的形态,而这些事物的形态都直 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现实生活。结构游戏对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2不同年龄班结构游戏的组织指导 在结构游戏中, 幼儿从确定建构造型、选择建构材料、善用建构技巧,到建筑造型的构成,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因此,教师应明确自己在整个结构游戏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游戏前应对整个活动的发

50、展事先做好周密的安排,避免放任自流。但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并不是指包办代替。 教师应认识到,教师的指导是以幼儿为中心,紧紧围绕幼儿进行的,对游戏的指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游戏,从而更好地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感性认知 ;为幼儿提供结构游戏的相关材料、充足的时间和一定的场地 ;针对各年龄班幼儿的水平,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结构知识和技能 ;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培养建构活动的坚持性和目的性 ;引导幼儿养成对待建构成果的正确态度。 (三)表演游戏1表演游戏的概念及价值 表演游戏又称戏剧游戏,是指幼儿通过表演故事、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运用语言、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幼儿园保教实习与指导》教学课件—第三章-幼儿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