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 专题一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专题二专题三专题四专题五 社会基本要素与教育 社区与教育 社会与学校教育 家庭与教育 专题六个体与教育专题一 教育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教育社会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 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一、教育社会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 对人类社会进行总体综合研究的社会科社会学: 学。具体说,就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综合型社会学科。 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学科界定: 方法,对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教育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学科性质 1. 传统教育社会学派
2、的观点 1)研究教育的社会功能,把教育视作社会化的别名 布朗,裴恩,涂尔干,雷通群2)研究教育的社会学价值以及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苏则罗 3)社会学原理的教育应用 教育学分支应用社会学部门 史密斯,韦伯2. 新型教育社会学派的观点 社会学分支 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目的是将教育体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即把教育体系作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研究以发现新的理论观念,有利于社会学理论更趋完备。 郎特里,米切尔,华勒,班克斯 3. 苏联的教育社会学观点 肯定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强调教育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肯定教育的社会决定性和对教育作功能性的分析,从宏观角度对教育进行社会学研究
3、 4. 我国的教育社会学观点 辞海 厉以贤 裴时英二、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萌生阶段(19c末到20c初) 传统孔德 教斯宾塞 育华德 社杜威 会涂尔干 学 扩展时期(苏则罗 韦伯 华勒 研究内容 1. 教育引导社会进步 2. 理想社会教育目标 20c初到20c中叶) 3. 社会学原理的教育应用 4. 人的社会化 5. 教育人员问题 6. 教育社会地位和区域地位 7. 学校内部和学校与社区交互作用 从传统教育社会学到新兴教育社会学(20c中叶以后) 5060年代:教育社会学是理论社会学的分支,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对其做社会学的分析。 6070年代:对教育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研
4、究。对学校社会学的进一步研究。 7080年代:社会学家参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的研究。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苏联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1. 科技发展条件下教育系统的社会功能和变化 2. 教育的社会决定性、教育和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 3. 社会结构和职业结构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4.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5. 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6. 学生集体的教育影响作用 7. 青年学生的社会定向、劳动就业与继续教育 东欧各国教育社会学研究 1. 微观环境和教育的目的定向对个性形成的影响 2. 家庭结构、物质条件、教育水平等对儿童社会观念形成的影响 3. 中学毕业生的社会化
5、准备水平 4. 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下教师职能的变化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1. 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 2. 出版了一些教育社会学专著和研究论文 3. 1989年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 研究课题 1. 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2. 学科理论自身的建设 3. 针对地区热点的研究 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研究范围 1. 研究教育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相关 2. 研究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相关 3. 研究学校体系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 4. 研究班级组织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 研究发展新动向 1. 越来越多参与制订和评价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的活动 2. 越来越重视国际间教育的
6、比较研究,加强与比较教育的协作 3. 政治学、经济学等也将参与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进行协作 4. 研究领域日趋扩展,从宏观到微观 5.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将日益普及,由美国扩大到世界各国 研究方法 教育社会学方法论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规范性研究 证验性研究 规范性研究 规范:也称社会规范,是指一切已建立的群体中引导成员作出反应的那种共同的标准或思想 规范研究:以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社会规范或行为通则为依据,来分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知识的教育应用”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传统的教育社会学 证验性研究 实证主义
7、社会学者倡导,重在社会学理论的建立,着眼于教育系统与过程里面的群体关系 研究领域:教育制度与社会结构中其他因素的关系 学校内的人际关系 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学校与其组成分子行为与人格的影响 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新兴教育社会学 研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资料: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收集资料:普查法,抽样法,个案法,典型法,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二次分析,实验法,区位法,社会测量法,功能探究法,系统工程法,数学法 : 全面调查法,对调查对象的总体的全部单位逐一不漏的进行调查,以收集某一教育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全部情况的资料。公共机构采用,最接近真实。 普查法抽样法:按一定方式从被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部 分做
8、样本进行调查,将研究结果推论到总体上去,从而得出总的结论。关键是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缩小抽样误差。 偶遇抽样 非机率抽样 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 简单几率抽样 分层几率抽样 机率抽样 整群几率抽样 系统几率抽样 用于横剖式比较研究和追踪式研究 步骤:获取有关凭证,搜集资料 将 某一个具体单位作为案例,对它的若干现象、特征和过程作全面的、深入的、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摸清它的来龙去脉。运用广泛,定性研究,结果不宜推论。 作出初步诊断,分析找问题 进行治疗,提出改进 个案法:在对所研究的对象全貌有基本了解的 基础上,根据研究任务需要,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其中一个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板,进行周
9、密、系统、深入的调查。解剖麻雀。关键是正确选择典型,基础是充分搜集和占有材料。 典型法: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被观察者活动免受观察者影响观察法: 调查者通过有目的的谈话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分为结构性访问和非结构性访问。访问法: 用经过周密设计而形成的一套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而收集资料的方法。关键是问卷设计,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 问卷法: 史法,文献法,利用第二手材料 二次分析:历或以前的研究材料,对其进行提炼和重新组合。注意材料的真伪。在尽可能严密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事物 发生变化的因果关系的科学方法,用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较小范围内进行,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避免危害被试身心健
10、康的做法。 实验法:将某一区域作为一个体系,从其全部 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区域与外界的关系中综合考察区域生活、区域结构、功能、价值体系、社会问题、区域发展变化的趋势等等情况的一种方法。 区位法:步骤:调查阶段,问卷 分析:几种特殊人物在团体中的地位分析 研究社会团体、组织中人际关系的 方法,预测团体或组织的发展趋势 汇总阶段 绘图阶段 团体结构的统整程度的分析 团体成员间相互关系的脉络分析 社会测量法: 假定某一事物的整个体系是由许多 相互依存的部分组成,而每一部分都有一种功能对整个事物集体的存在和活动是必需的。 功能探究法:分解再组合,大系统测试 系统工程法: 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找出一
11、些教育现象在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正比,反比,开方等) 数学法:研究的具体技术 调查研究的技术:计划制定技术 资料收集技术 资料整理技术 资料分析技术 研究工具使用技术:传统工具和现代化工具 研究程序和步骤 提出研究课题:选题意义和选题可行性 计划阶段:初步探索,形成假设,理论解释,拟 定提纲,设计调查研究表,决定研究 方法,研究组织,实验研究 实施阶段: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 总结阶段:统计分析,研究和检验假设,撰写研 究论文 专题二 社会基本要素与教育 经济与教育 政治与教育 文化与教育 青年文化与教育 人口与教育 生态环境与教育 社会变迁与教育 一、经济与教育 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教教育具有
12、劳动力增值的功能:长效性和高效性 育的生教育具有科学知识增值的功能 产性功全面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 能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质的规定性相适应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量的规定性相适应 教育与生产力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相适应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商品经济与教育 响商品经济对教育影 教育外层人才培养 教育中层学校内部 教育深层教育观念和意识 单纯计划分配 单纯市场调节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学校分配体制的改革宏观指导下的市场调节 教育商品化辨析 1. 从教育性质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不是一种经济活动。 2. 从教育的根本目的看,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 3. 从影响教育的因素以及教育的功能看,教育受社会各种因素
13、的制约。 4. 从教育效益看,教育应讲求经济效益,也要讲求社会效益,两者冲突时,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 教育有竞争 教育的竞争(活动),竞争的教育(事业)商品经济引入教育 教育与商品经济下的竞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与教育 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教育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教育现状的落后性 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东、中、西部教育发展不平衡 各地区间教育机会不均等 城乡之间不平衡 二、政治与教育 政治:经济的集中体现,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 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给予经济的发 展以巨大影响。包括“意识”和“物质”。 政治文化: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选择的各种内 在因素的复合体。包括政治认识、 政治情感、政治价值
14、观、政治理想 个体政治社会化:个体逐渐学会被现有政治体 系所倡导或认可的政治规范 和政治行为方式的过程。 统治阶级利用立法权颁布法律执行教育目的 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统治阶级利用组织人事权控制教育人员的教育行为使符合教育目的 统治阶级通过国家公职录用政策来左右教育方向 统治阶级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教育方向 政政治制度与教育制度相配合 治对教育制度的影政治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定向、驱响动和支持的作用 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1. 政治与教育经费的份额的增减 2. 政治与教育经费的筹措 3. 政治与教育经费的有效使用 政治对受教育权的影响 教育在实现社会政治目标中的作用 教育与社会职业结构 教社政治的延续 教育在发展社会政育治关系中的作用 会对文化资本 层政面提高统治阶级文化素质使管治教育在推进社会政理科学化 的提高国民政治素质使参与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反治大众化 作面个用体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 层 三、文化与教育 文化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社会的精神文化,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