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冀教冀教版版四四年级年级数学下数学下册册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2020 年 01 月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套教材第三次安排观察物体的内容。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知道了从不同方向观察 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经历了从不同方向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球和由三个小正方体组 成的立体, 并能辨认所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 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辨认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图形。二、观察由四个、五个小立方体 组成的立体,辨认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图形。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能辨认
2、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2.经历按要求搭立体的过程,能按要求用若干个小立方体搭成立体,能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 立体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平面图形来判断对应物体和观察方向,获得立体和平面视图的直观经验,发展学生 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挑战性,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 学的信心和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 【教学重点】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简单物体组合的形状,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 系。 2、 难点: 能辨认由 4 个或 5 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不同物体的正面、 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 3、关键:组织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和交
3、流的过程,获得亲手操作实践的经历。 【单元教学安排】 共 2 课时 第第一一课时课时 【教学内容】 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的过程。 2能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由两个实物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 3感受实物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对于一般物体,能分辨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不同的画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向力。 【教具准备】 杯子、画笔、图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狗贝贝特别爱交朋友,每天都到别的小动物家里去串门,和别的小动物们玩,这不,这天 太阳落山了贝贝才往家走,贝贝不知道
4、这时小狗毛毛,小熊哈利和多多也来找贝贝,准备和贝贝 一起吃晚饭,下面是他们四个人看到的贝贝家的房子的照片,请你辨认一下,各是从谁的位置看 到的 二、自主探究 1、师:今天,是这个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先一起看一幅有趣的图。打开课本第 1 页,观察 上面的图,你看图上有什么? 2、呈现 4 幅图,让学生判断分别是谁看到的? 三、合作交流 师: 现在我们来画一幅图。 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组准备的暖壶和杯子, 照老师这样摆好。 2 请每个同学画出你看到的暖壶和杯子。 四、巩固拓展 1、师:判断一下,下面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要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2、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从上面看,会看到什么形状?
5、 3、师:现在,请同学们亲自观察一下,各组桌上的暖壶和杯子,看一看从上面会看到什么形 状,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五、检测小结 1、师:同学们请看练一练第 1 题,自己读一读题,然后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判 断的。 2、根据同学们的体会,同一个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现在请同学们看 3 页“练 一练“第 2 个问题,先想一想,再用小正方体搭一搭、看一看 3、师:通过刚才的判断,我发现我们每一位同学都长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接下来就请我 们的小组长拿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暖壶和杯子这两个物体在小组中间摆放好。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麽收获? 先个人思考,再与同伴交流,说一说自
6、己是怎样想的? 1、学生可能会说: 图上有 4 只小狗,它们的名字叫多多、毛毛、贝贝、哈利,它们正准备回家。 有一座房子和一棵树。 房子的正面有门、窗户、信箱。 侧面的上面是一个圆形的窗户,房顶是尖的。 2、学生可能会说: 毛毛看到的是房子的正面,有门、窗户、一个信箱,还能看到右边的树。 贝贝从房子的右侧回家,会看到一棵树,树后面是房子的侧面。 哈利从房子的后面回家,会看到房子后面和树。树在哈利的左面。 多多从房子左边回家,会看到房子的侧面,树的上半部分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观察由四个和五个小立方体组成的立体 【教学目标】 1经历按要求用四、五个立方块搭成立体和观察交
7、流的过程。 2能按要求搭成立体,能够描述、判断从不同方位观察看到的图形的形状。 3 积极参加操作和交流活动, 体验立体和相应的平面图形的联系, 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学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和描绘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 学会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比较,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小立方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3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班也组织两项搭积木比赛 二、自主探究 1、让我们用手中的四个小立方体搭出你喜欢的立体图形 2、请同学们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自己搭的是什么图形? 三、合作交流 1.现在,请同学们继续用这 4 块正方体搭立体,但是老师提一个要求,搭
8、出的立体从正面、 左面看是下面有 2 个小正方形,上面有 1 个小正方形。 2.现在请同学们用 5 块正方体搭一个从前面、左面看都是下面 2 个,上面 1 个的立体。 搭的过程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鼓励。 四、巩固拓展 第 1 题,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交流。 第 2 题,先让学生照样子搭一搭,然后找出从前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图形。 五、检测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第一种搭法:四个小立方体并排搭成一排; 第二种搭法:四个小立方体竖着摞在一起; 第三种搭法:三个小立方体横着搭成一排,第四块摞在上面 重点说说自己搭的过程 重点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出示的两种搭法 1、学生动手搭立
9、体。 全班交流。学生边展示搭的立体,边说搭的过程。 学生自己试着搭一搭,也可以和同学一起搭。 展示交流。并说一说是怎么搭的。 1.生自己观察判断,然后和同桌说一说是怎样观察判断的 2、学生先自己照样子搭一搭,然后找出从前面、上面、右面看到的图形。全班交流。 学生归纳。 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进入学习。 使学生经历用 4 个立方块搭立体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展示学生打出的不同立体,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多样化的搭法。 让学生经历按要求用 4 个立方体搭成一个立体的过程, 感受体验立体和相应平面图形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让学生分享、 学习他人的学
10、习成果, 获得自主探究的积极体验。 使学生经历按要求用 5 个立方块搭成立体的过程,感受数学活动的挑战性。 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描述、判断从不同方位观察看到的图形的形状。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用字母表示数,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背景下,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抽象出简单 数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的过程,经历由数的计算、图形代数、字母代数等探索用字母表示加法运 算定律的数学化过程。新教材的用字母表示数,不单是用字母代数运算的基础,更加强使学生初 步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用字母表示加法运 算定律及长方形、
11、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 4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简单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过程。 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加法运算定律, 能用字母表示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在具体情境中,能对含有字母的式子所 表示的意思作出说明,能根据给定的字母表示的数,求出式子的值。 3.在探索、验证运算定律和解决用字母表示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 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
12、表示并可 以借助含有字母的式子来交流。 【教学重难点】 1.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加法运算定律,能用字母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 积。 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在具体情境中,能对含有字母的式子所 表示的意思作出说明,能根据给定的字母表示的数,求出式子的值。 【单元教学安排】 共 3 课时 第 1 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第 2 课时: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 第 3 课时:根据给定的字母表示的数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并用含有字母的式
13、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 2.会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便写法 3.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趣味性,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 初步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教具准备】 情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生谈话,学生老师说出自己的年龄,然后引出丫丫和妞妞对话的情境。 师生交流年龄的问题,然后提出书中丫丫和妞妞的对话。 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你今年几岁了? 师:老师今年 42 岁了,你们算一算,老师 43 岁时你们几岁? 师:老师 44 岁时
14、你们几岁呢? 二、自主探究 师:我们的小伙伴丫丫和妞妞也在谈年龄的事,我们听听她们在说什么? 1呈现情境,了解信息,知道妞妞 1 岁时丫丫几岁,会用式子表示。 师:谁知道她们说什么了? 师:妞妞 1 岁时,丫丫几岁? 师: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能用算式表示吗? 2师生对话,说出妞妞 2 岁、3 岁、4 岁10 岁时,丫丫几岁? 师:那么你再想一想:妞妞 2 岁时,丫丫几岁?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师:妞妞 3 岁时,丫丫几岁? 5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妞妞 4 岁时,丫丫几岁?师:如果妞妞 11 岁、12 岁、13 岁时, 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丫丫的年龄吗? 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三、合
15、作交流 提出“妞妞 a 岁时,丫丫几岁”的问题,师生对话,让学生解答,并说明理由。 师:如果我们用字母 a 表示,妞妞的岁数,那么丫丫的岁数是多少呢? 师:你是怎样想的? 师:a 可以表示任意数,a+3 既表示了丫丫的岁数,又表示了丫丫和妞妞岁数的关系。 四、巩固拓展 师:观察课本第 6 页铅笔盒图,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小黑板出示: 买 3 个铅笔盒()元 买 5 个铅笔盒()元 买 18 个铅笔盒()元 师:买 X 个铅笔盒需要多少钱呢? 师:9X 可以写成 9X 或 9X。当 1 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 省略不写,直接简写成 X。 板书:买 X 个铅笔盒需要 9X 元。 购买牛奶 1 看图说
16、一说发现了什么?弄清图中每个字母表示的意义。 提出让学生自己试着填空的要求, 学生独立解答。 师: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请同学们自己完成教材中的(1) (2) (3)题。 第(3)题中含有字母的式子 X2Y 用两个运算符号,是对前面用字母表示数量内容的整合, 学生可能有些难度,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想说一说你填的结果,要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买 3 大箱和 4 小箱牛奶,一共需要多少元? 课堂练习 师:同学们,观察练一练第 1 题,发现了哪些信息?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同学们跑 800 米是不变的,而跑过的路程是不断变化的。你能根据 这些信息计算出每次剩下的路程吗?如何列式
17、呢?自己做一做。 师:观察第题的图并读题,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师:请你根据这些信息,解决(1) (2) (3)题 师: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只要合理的教师应给予鼓励。 五、检测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后记】 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并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和用字母表示已学过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 2.知道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含义,会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及正方形、长方形周长和面 6 积的计算公式。 3.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
18、验,发展简单的推理 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结合律、交换律的含义,会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结合律、交换律的含义, ,学会用字母表示公式,发展简单的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正方形彩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用字母表示数。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出示(1)57+1857+30 (2)91+1261+12 不计算,能填上合适的符合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的第(1)小题。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充分感受加法交换律。 出示第(2)小题。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用字母 a、b 表示加法交换律。 如果 a 表示一个
19、数,b 表示一个数, 上面的关系式该怎么表示? 说明:这叫加法交换律 小结: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合作交流 用字母 a、b、c 表示加法结合律 a+b+c=a+(b+c), 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吗?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写的式子?说说是怎样想的? 两个相同字母相乘,可以写成,读作的平方。 用表示周长,用表示面积,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为: =4=或= 四、巩固拓展 第 1 题:先自己试试再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第 2 题:先说说根据的是哪个加法运算定律,再填空。 第 3 题。先弄清图形之间的关系,再填空。 五、检测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根据给
20、定的字母表示的数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根据给定的字母表示的数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的过程。 7 2.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含义, 会根据字母表示的数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积极参加数学问题讨论,能表达思考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教学重点】 能理解式子的含义,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 能表达思考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缺少了水,我们的生活、生产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所以,我们时时刻刻注意节约用水。我们学校是如何节
21、约用水的,打开课本第 10 页。 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每个月计划用水 a 吨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呈现 4 个字母表示的式子, (1)a-b(2)3a(3)3b(4)12(a-b) 鼓励学生说出每个式子表示的意义。 请想一想,每个式子表示什么? 还可以怎么说? 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和生活经验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 师提示 a 和 b 可能是 0 吗?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师:在上面的式子中,只要知道了字母表示的数,就能算出这些式子的值。比如这个学校原 计划用水 60 吨,也就是 a=60,实际用水 48 吨,也就是 b=48,那么 a-b 的值是
22、多少? 师:把式子中的 a 换成 60,把式子中的 b 换成 48 来计算: 板书:a-b =60-48 =12 师:请同学们试着求其他三个式子的值。 教师强调书写问题,像 3a、3b 这样的式子,导入具体的数进行计算时,乘号不能省略,计算 结果不用写单位。 三.巩固拓展 谁来说说你写的式子,并说说式子表示的意义? 提出大头蛙的问题,给电视机定个单价,并求出式子的值。 四、检测小结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打开课本第 10 页,看书。 【教学后记】 8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乘法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 上学习的。在小学阶
23、段对整数的要求是“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因此,本单元是最后一 次安排乘法。主要内容有: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乘法估算,探索乘法运算定律和积商的变 化规律等。 【教学目标】 1.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解决集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并养成 估算的习惯。 2.探索并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和积商的变化规律,能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会应用乘法运 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5.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
24、所得结果。 6.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和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 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1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探索并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和积商的变化规律,能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会应用乘法运 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教学安排】 共 12 课时 第 1 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 2 课时: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第 3 课时:乘法估算 第 4 课时:解决简单问题 第 5 课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第 6 课时:乘法分配律
25、及简单应用 第 7 课时:乘法的简便运算 第 8 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过程。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在运用已有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培养迁移、 类推的能力, 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位应写在什麽位置上。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今天早晨
26、吃的什么饭? 师: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面包、馒头等食物都是由什么做的吗? 9 师:对,我们每天吃的馒头、面条等首先是农民伯伯种的小麦,然后还要经过工人叔叔把小 麦磨成面粉,才能做出来。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面粉加工的问题,请同学们看课本第 14 页。 师: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这台面粉机一天可以磨面多少千克?”的问题,怎样列式?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要求先用竖式 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2.师:结合我们刚才的计算,谁能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 师:谁来说一
27、说你总结的方法 3.总结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 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 的数加起来。 三、合作交流 提出:这台面粉机一星期能磨面粉多少千克?的问题,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教师板书出 有关算式。然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四巩固拓展 1、试着完成第 1 题,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上表格中。 2、第 3 题:观察情境图,先说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需要解决的问题,再自己解答。 3、第 4 题: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读读书中的问题,自己列式计算。 4、第 5 题:说说你了解到哪些
28、数学信息? 师:你能计算出红红打了多少字?张阿姨打了多少字吗? 五检测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后记】 乘数末尾有乘数末尾有 0 0 的乘法的乘法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乘数末尾有 0 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简便算法的过 程。 2会计算乘数末尾有 0 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口算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算 6030=3023=
29、 270=4022=4070= 4090=5027=850= 10 2、笔算 427=5428=7086= 7908=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问:说一说问题中的“各需要多少元钱”如何理解? 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课题补充;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2.自己试一试。 三、合作交流 小结:乘数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是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 尾填写几个 0) 四、巩固拓展试一试。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计算? 1、第 1 题:你了解到哪
30、些数学信息?自己算一算处理每天的垃圾需要多少元? 2、第 2 题:想知道一头鲸重多少千克?自己算一算,再交流。 3、第 3 题:基础笔算练习: 230401355843218 217233602514050 教师重点指导竖式对位。 4、第 4 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后再自己解答。 五、检测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乘法估算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 2.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3.在估算、计算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的习惯,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会进行三位数乘两
31、位数的估算。 【教学难点】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具准备】 旧报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把你乘火车的经过和常识说给大家听。 (出示文字和情境图)请同学们读题并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 题? 什么叫“定员 118 人” 师: “定员 118 人”是指一节车厢的座位数。 11 二、自主探究 1、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教师巡视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估算的? 3、这列火车到底有多少个座位?实际算算。 4.这三种估算方法比实际座位数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三、合作交流 1.出示教材试一试,先让学生讨
32、论一下把“把 19 看成多少进行估算合适,然后让学生独立完 成。 师:好,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 师:实际计算 19 节车厢有多少个座位。 四、巩固拓展 1、第 1 题:从小女孩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们能估算出 5 号看台大约能坐多少人?试一试。 2、第 2 题。小组合作,估算一版报纸大约有多少字? 3、第 3 题:小组讨论:怎样估计一堆钉子的个数? 说说估算的方法? 【教学后记】 解决简单问题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到数 学就在身边。 3
33、让学生通过算一算、议一议、等活动探索新知。 【教学重点】 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教学难点】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计算 2351643085 (2)口算 师: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运算时应注意什麽?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用乘法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图及文字。根据情景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先尝试:估一估这本书有多少字,有的页只有半行怎样算?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计算大约有多少个字? 三、合作交流 12 全班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明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即时练习出示情景图 指导学
34、生完成课本第 20 页中的试一试。 4归纳小结。通过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你有什麽体会? 四、巩固拓展 五、第 1 题:说说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试着完成问题(1) (2) 谁愿意把你计算的结果和同学们汇报一下。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并解决。 1.第 2 题:自己读读第 2 题,试着做一做。 2.第 3 题: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4.第 4 题: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试着做做,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五、检测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教学后记】 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乘法分配律及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的数学活动
35、,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2.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在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 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并能对获得的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并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作简单的简算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出示屏风图,仔细观察,屏风是什么样子的? 二、自主探究 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做这个屏风一共用多少块玻璃? 交流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观察这两个算式和计算结果,你发现什么? 计算结果相
36、等,可以写成一个等式。 (12+9)5=125+95 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吗? 师:好,下面咱们再做几道题,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的两个算式得数就真的相等。做书 24 页“试一试” !先观察竖着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下面给同学们 3 分钟做一下这 3 组题,看一看每一组算式是否相等。 师:谁把你的计算结果告诉大家? 能不能用语言描述一下? 13 师: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可以用这个数分别承两个加数, 再把两个积相加, 结果不变。 这就叫做乘法分配律。如果我们用 a、b 和 c 分别表示 3 个数,那么刚才我们总结的规律就可以写 成: (a+b)c=ac+bc 请同学们做 25 页练一练
37、1 题,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三、合作交流 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出示: 3853+5362 (25+18)4 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再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四、巩固拓展 1、练一练 2 题。请同学们做练一练第 2 题,看谁的算法简便。 2、第 3 题:读题并观察图,说说一套桌椅指什么? 五、检测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后记】 乘法的简便运算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3、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
38、问题中的价值,增 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能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谁来说一说春游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出示情境图及文字。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 1、算一算,他们这次春游一共需要多少元?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2、在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便?为什么? 3、在这次春游活动中,有 4 位老师,98 名学生,算一算学生一共需要多少钱?用简单的方 法试一试。 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你
39、认为哪种方法更好? 4、其中有 36 名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同学应交多少钱? 14 三、合作交流 1、做试一试中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四、巩固拓展 1、第 1 题:自己读题后,试着算算。 2、第 2 题:看谁的方法更快更简便。 3、第 3 题:自己读题,再进行计算。 师:48021 没有特别简便的计算方法,所以简便算法需要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用。 4.问题讨论。 先用计算器算算。 师:比较各题的因数和积,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五、检测小结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教学后记】 积的变化规律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
40、、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2、 知道扩大几倍、 缩小几倍的意义。 理解积变化的规律, 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教学重点】 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 口算卡、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书中练习:3710 3710040010400100 师:观察 3710370。我们还可以说“把 37 扩大 10 倍后是 370。 ”那 37100 我们还可以 怎么说? 师:说得不错,你还能举出类
41、似的例子吗? 师:你能不能举出不同的例子? 师:再看 4001040,试着说一下。那 400100 呢? 师: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师:能举出不同的例子吗? 二、自主探究 出示两组算式: (1)42=8(2)2540=1000 402=802520=500 4002=8002510=250 15 师:这两组题首先我们先看第一组。竖着观察你发现什么? 师:再看第二组你有发现什么? 师:说得不错。好同学们当我们发现这些之后我们能不能把我们刚才的话总结一下? 三、合作交流 师:下面我们运用这一规律做几道题。 (师板书 15690)根据 15690 老师再写一个算 式让你算一算得数,看看谁算得又快
42、又好准。板书:1524=,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师:继续做试一试中的题。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巩固拓展 1、第 1 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第 2 题:判断各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第 3 题:自己读题,指名回答。重点说说题(2)是怎么想的。 4、第 4 题:请同学们自己列出表格,并计算出结果。同座可以商量。 师:谁愿意把你列的表格和计算结果告诉大家? 五、检测小结: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多边形多边形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初步认识 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角,知道平面上两条直
43、线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 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简单的组合图形。最后安排了“我的拼图” 的综合应用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 通过观察、 操作, 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组合图形。 4.在探索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6、感受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
44、体验数学问题的探 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认识各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组合图形,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 角形内角和是 180。 【教学安排】 共 10 课时 第 1 课时:认识三角形 第 2 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第 3 课时:三角形内角和是 180 第 4 课时: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第 5 课时:认识平行四边形 第 6 课时:认识梯形 第 7 课时:组合图形 16 认识三角形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会画三角形的高; 3、感受图形与现
45、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三角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课前准备】 四幅物体图课件,做三角形、四边形的塑料条 7 根,按扣 7 个;学生准备 4 厘米、5 厘米、8 厘米、10 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谈话:同学们家里都有自行车吧,说说自行车有哪些部件?你能用手比一比或说出它们的 形状么? 2、出示教材的四幅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是什么?你能在这些物体中找出三角形么?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谈话: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还是挺广泛的,那谁知道上面这些物体中的
46、三角 形有什么作用? (2)教师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谈话: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谈了三角形的作用,在这些事物中三角形起了稳固的作用。三角 形是不是有这样的本领呢?我们来做个试验。 教师拿出自制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学生动手拉一拉这个三角形和四边形,说一说:你有什 么感受?发现了什么? (3)谈话:这就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性稳定性。生活中许多事物都运用到三角形的稳 定性,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么?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1)谈话: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还知道关于三角形的什么知识? (2)谈话:三角形除了顶点、边和角之外,还有两个名称,那就是底和高,什么是它的底和 高呢? 课件演示,边演示边
47、说: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这 条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就叫做三角形的底。 观察三角形:谁知道这个三角形能画出几条高?为什么? (3)认识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 出示直角三角形,谈话:大家看这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直角,你能指出它的底和 高么? 教师明确:在这个三角形中,组成直角的两条边互相垂直,所以其中一条直角边就是另一条 直角边的高,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底。 三、合作交流 讨论:这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4)出示钝角三角形,提出:这个三角形,可以怎么画高? 四、巩固拓展 1、练一练的 1 题,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 2、练一练第 2 题,教师
48、提出问题,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3、练一练的 3 题,教师提出要求,自己做一个标志牌。 五、检测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17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测量活动,经历认识各种三角形的过程; 2、 认识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了解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3、在探索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点,理解根据角和边把三角形分成哪几类。 【教学难点】 正确的进行三角形的分类。 【课前准备】 书中的 7 个三角形,尺子、量角器、红领巾图片、交通标志牌等图
49、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你对三角形有哪些了解? 2、观察教材 127 页的 7 个三角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让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自主探究 1、 让学生剪下附页中的三角形, 谈话: 你能根据它们角的特点给这 7 个图形分类吗?试一试。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是什么? 观察:有两个锐角的这四个三角形,你发现他们的另一个角有什么不同? 教师:也就是说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有一个直角的,一类是有一 个是钝角的。请同学们再动手分一分。 教师明确: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一类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叫锐角 三角形;一类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叫做直角三角形;还有一类是有一个角是钝角的,那你们能 给他起个名字么? 3、让学生任意拿出一个三角形,同桌说说它的名字。 三、特殊的三角形 1、谈话: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三角形的物体。看这条红领巾和交通标志牌,谁来说 说他们是什么三角形? 2、教师把这两个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