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师生代表座谈会以“五四”之名与广大青年学生“相约”心得体会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并主持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以“五四”之名与广大青年学生“相约”。五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百年,但其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共赴这场“五四”之约。以身许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负“五四”青春之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
2、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一个人不爱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是可耻的,是没有立足之地的。爱国主义精神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鲜明地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树立与中国梦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不负“五四”青春之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国家和民族危急时刻,有一批杰出的青
3、年,深入思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下救国救民的理想和追求。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日趋广泛,毛泽东“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周恩来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随后远赴欧洲勤工俭学,通过反复比较,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刘少奇在五四爱国运动洗礼下,走上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坚信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确能救中国”。16岁的邓小平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苦练本领,开拓创新,永久奋斗,不负“五四”青春之约。“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当今时代,
4、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年时期正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脑力和体力都处在巅峰时期。青年要惜时如金,就像挤海绵里的水一样,挤出尽量多的时间读书治学;还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用知识充盈自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修身立德,走向群众,实干担当,不负“五四”青春之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新时代青年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道德,从而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德行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持之以恒、相伴终身的事,必须时时注意雕琢自己、反躬自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无人监督时,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一种慎独的修身方式。当代青年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要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面对外部诱惑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