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密训高频考点汇总.pdf

上传人(卖家):雁南飞1234 文档编号:2500640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密训高频考点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密训高频考点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 录第一部分 极高频知识点.1第二部分 高频知识点.2第三部分 中频知识点.5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1极高频知识点极高频知识点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孔德,法国人,著有实证哲学教程 ,被称为“社会学之父” ,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的。孔德认为,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是社会静力学。社会学思想可从三方面进行把握:科学的分类。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 ,所有其他学科都为它的建立作了准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秩序”和“进步”是其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孔德创造的实

2、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卡尔马克思1818-1883:著有共产党宣言 、 资本论等。 (3)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人,著有社会静力学 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原理 。其社会学思想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论两个方面展开。 他认为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2.社会学的恢复重建: (1)正名:1979 年 3 月 15 日到 18 日,共同探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问题。第一个在会议上提出此观点的人是邓小平。在座谈会上,代表党中央为社会学正名的是胡乔木。 (2) “五脏六腑”说:由费孝通提出,借用中医学的术语,比喻社会学的建设。五脏:是指学会组织、专业研

3、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系、图书资料中心和出版物。六腑: 是指一个社会学专业至少要有六门基础课程, 它们是社会学概论、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社区概论) 、文化人类学和国外社会学说。 (3)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社会学本土化。含义:一种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3.研究对象: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齐美尔) (2)其他关于研究对象不同回答:孔德: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涂尔干:社会学好似研究社会事实的科学;韦伯: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动的科学;索罗金: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

4、科学。4.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主要包括: (1)描述性功能。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2)解释性功能。运用社会学的概念或范畴,将描述性的感性认识进行理论抽象,回答“为什么” 。 (3)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 预测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预测包含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涵义。 (4)规范性功能。社会学研究还应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问题。5.文化结构:(1)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例如一只茶杯、一张弓、一辆马车等。(2)文化集丛: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它们结合起来

5、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特质就组成了一个文化集丛。例如茶文化集丛、酒文化集丛。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文化集丛。 (3)文化模式:是指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例如中国文化模式、美国文化模式等。6.社会角色的类型:根据人们获得角色方式的不同,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例如一个人从出生就被赋予种族、 民族等角色。 自致角色, 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依角色规范化程度,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7.社会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

6、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8.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 (1)暗示(1)暗示:含义含义:暗示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以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2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所示意见、观点或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环节环节: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根据受动条件,一般可分: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反暗示。 (2 2)模仿模仿: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3 3)交换交换:含义

7、:交换是指在一定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要素:目标、付出、回报、效益。类型:物质的交换、非物质的交换。社会基础:交换主要是由社会差异引起的。 (4 4)竞争竞争:含义:竞争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最普遍可见的形式。(5 5)合作:)合作:含义:合作是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类型:A 自发性合作。例如,农村中的左邻右舍帮助乡里将病危老人送往山外医院救治,就是合作性的救治行为救治行为。B 制度化的传统合作。例如,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C 指导性

8、合作。例如,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在他们的老师的指导下,有序有效地进行的。D 契约式合作。例如,在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某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合作,都是契约式合作的例子。 (6 6)冲突冲突:含义:是指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根源:某种社会资源的稀缺。类型:A 从规模上,可分为:群体之间的冲突和个人之间的冲突;B 从性质上,可分为: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文化冲突、种族冲突以及阶级冲突等;C 从方式或程度上,可分为: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D 显性的冲突方式有:争论、拳斗和械斗、仇斗、诉讼和战争等。 (7 7)调适调适:含义:即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是对冲突情境加以适应的状

9、态或过程。产生原因:由冲突引起的调适;由社会发展或变迁引起的调适;由文化交流或迁移引起的调适。种类:A 由冲突而发生的调适有:和解、妥协、统治和服从等;B 由环境变化而发生的调适有:容忍、权变、突转、顺从等。9.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1)结构功能主义分析:社会化情感和陪伴性规则经济合作。 (2)社会冲突论:两性竞争冲突批判男权。10.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57) ,为平稳起步阶段。 (2)第二阶段(1958-1977) ,为大起大落阶段。 (3)第三阶段(1978 年至今) ,为加速发展阶段。11.社会控制的方式: (1)法律控制。 (2)道德控制。 (3)

10、习俗控制。 (4)宗教控制。高频知识点高频知识点1.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埃米尔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代表作有“三论” : 社会分工论 、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 自杀论 。 自杀论一书,就是涂尔干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整合)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自杀)的范例。其社会学观点如下:社会学的研究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团结理论。社会团结是指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涂尔干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类型。 机械团结是指建立在个人之间相同性与相似性特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 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

11、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 失范理论。 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功能分析将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 而历史分析则揭示出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其他现象能在当时发挥特定作用。 (2)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经济与社会等。其社会学观点如下:理解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社会行动类型:目的一手段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情感性行动、传统性行动。理想类型。理想类型是韦伯用以进行历史的和社会学的比较研究的根据, 也是他比较社会学的方

12、法论基础。科层制理论。科层制好似根据合理化原则组织的,它既是现代社会组织的一种结构方3式,又是一种管理方式。2.芝加哥学派: 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 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 首推芝加哥学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的,由 A.W.斯莫尔于 1892 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创办。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的。3.结构功能论: (1)结构功能论兴起于 20 世纪 30 年代,其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2)帕森斯:著有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 。AGIL 功能分析图式是理解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帕森斯认为任

13、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 这些必要功能条件包括了四个方面:适应;达鹄;整合;维模。 (3)默顿,著有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4.冲突理论:(1) 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理论。 (2)科塞的功能冲突论。他在其冲突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指出: 社会冲突不只是具有破坏性的反功能, 也具有正功能。 (3)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其代表作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5.交换理论: (1)霍曼斯,他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都是一种交换行为。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1910-1989)所建立的。 (2)布劳,著

14、有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他认为交换常常是在资源和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基础上展开的。6.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默和戈夫曼。7.社会批判理论:社会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法兰克福学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批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构成的学术群体,兴起于 20世纪 30-40 年代。8.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1)艾尔弗雷德舒茨,深受现象学哲学的影响,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著有社会世界的现象学 、 生活世界的结构 ,他强调日常世界的主体间性特点,世界是“我们的”而不是“我的” 。 (2)福柯,著有疯癫与文明 、 词与物 、 规

15、训与惩罚和性史等。 (3)安东尼吉登斯(英国) ,著有社会的构成 、 民族-国家与暴力 、现代性的后果 、第三条道路 等。 其理论因而被称为结构化理论。(4) 尤尔根 哈贝马斯,著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 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 、 合法性危机 、 交往行动理论等。他提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 (5)皮埃尔布迪厄,著有实践理论大纲 、区隔 、 国家精英 、 实践与反思等。9.谭嗣同在其所著仁学第一篇“仁学界说”里首次提出了“社会学”之名。10.我国最早译介西方社会学论著的是严复。1897 年,严复用古雅的文字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的前两章翻译为“砭愚篇”和“倡学篇” ,并在上海国闻报上发表。11.统

16、计调查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概述:含义: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常用方式: 普遍调查、 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2)普遍调查概述:含义: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指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是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之一。 (3)抽样调查概述:含义: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 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并据以对总体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4)统计报表概述:含义: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

17、表时间,自下而上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12.问卷的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13.实地研究:主要有个案研究、典型调查、访谈法与观察法等指导范式。(1)实地研究:含义: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 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 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2)个案研究:含义: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范例:林耀华的金翼 。 (3)典型调查:含义:典型调查是个案研究的扩展,具有个案4研究的特质,但又有所不同,它强调一定的代表性。试图通过深入地“解剖麻雀” ,达到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全面认识,

18、从个性发现共性,从特殊认识一般。性质:是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社会单位进行深入和周密的实地调查研究, 以推断调查总体的一种研究方法。 (4)访谈法:含义: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类别: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 (5)观察法:含义:指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事物或现象的知觉过程。类别: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指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 努力使自己真正地与被研究群体相通,通过亲身感受和观察,直接获取资料的方法。特点:自然性、直接性、广泛性。14.实验法:(1)含义:实验法是根据一定

19、研究假设在有控制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2)优缺点:优点:把实验变量与它带来的影响分离开来; 省时省力省钱。 缺点: 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实验过程的反应性;实验对象的有限性;实验结果的适应性。 (3)实验法的类型可从实验环境和方法上划分:前者有实地实验和实验室实验;后者可分为分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和双盲实验。15.文献法:(1)含义:又称文件法、文案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2)文献的来源:官方文献、个人

20、文献、大众传播媒介。16.个人空间: (1)含义:个人空间指的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人们可以利用它在社会互动中表达某种意义。 (2)理论:霍尔提出个人空间的理论。 (3)四种距离:亲密距离:18 英寸(约 45 厘米内) ,是亲密者之间求爱、安慰和保护的距离;个人距离:18 英寸(约 45 厘米)到 4 英尺(约 122 厘米) ,是为熟人或朋友保留的;社会距离:4英尺(约 122 厘米)到 12 英尺(约 365 厘米) ,是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例如会晤等一些交际场合;公众距离:12 英尺(365 厘米)以上,为一些类似演说家等公众人物保留的距离。17.社会网络的形态: (

21、1)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以个人进出该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同来区分。 (2)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 (3)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18.社会资本的分类: (1)以布朗等为代表,将社会资本分为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和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三大类。 (2)依据社会资本的性质,社会资本分为同质性社会资本和异质性社会资本。 (3)罗伯特科利尔把社会资本分为政府社会资本和民间社会资本。19.类型:(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划分: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是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这是社会学群体研究中最

22、经典的分类之一。提出者: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初级群体:又称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如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次级群体:又称作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划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3)内群体和外群体:划分: 内群体和外群体是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 。提出者:萨姆纳。(4)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划分: 参照群体和成员群体是以群体成员的归属感为标准而进行的

23、一种群体分类。提出者:美国社会学家海曼参照群体也称为“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 。(5)大群体和小群体:划分:大群体和小群体是以群体的规模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20.结构性助因:社会结构的构成方式必须满足集体行为形成的一般外部环境条件。促发性5因素:某种突发的事件导致了人们受到情绪上的强烈刺激,从而成为导火索,导致了集体行为的发生。一般化信念:人们对结构性紧张引发的怨恨情绪必须转化为一种共同的认识。结构性紧张: 社会结构中存在着缺陷和矛盾, 这些冲突性因素会引起人们的怨恨和不满。 例如,罢工这一集体行为的发生, 常常是由于经济不景气企业要裁员或降薪, 从而导致企业员工的愤怒,这种情绪是促

24、成集体行动的重要条件。中频知识点中频知识点1.当代社会学方法论主要流派: (1)后实证主义(2)新人文主义(3)批判诠释理论(4)后现代主义。2.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2)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 (3)认为社会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微观层面,从日常的、平凡的事物出发, 研究人类对社会现象作出的解释以及赋予它们的意义, 而不是简单地还原到自然规律的水平。3.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结构类型包括: (1)关系性社会结构; (2)实体性社会结构; (3)规范性社会结构。5.人口:(1)含义:人口是指特定地

25、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2)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人口数量和质量:人口数量,是对人口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6.自然资源:(1)含义: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2)类型:环境资源,包括自然界中的光、热、空气、水和土地等。生物资源,包括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矿产资源,包括铜、铁、锡、钨、铝等金属矿产和石油、天然气、黏土、石墨等

26、非金属矿产。 (3)特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无限性。自然资源的系统性。自然资源的不均匀性。7.环境功能:环境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环境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环境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环境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8.文化交流:(1)含义: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2)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3)文化冲突:指异质文化传播、接触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的倾向和状态。(4)文化采借:又译为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9.西方学者中首先给文化定

27、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0.基本社会化:含义: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预期社会化:社会化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例如,职业学校教育。11.继续社会化是给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12.再社会化:含义:也称重新社会化,是指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 建立起新的、 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式要求的知识结构、 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类型:主动再社会化、强制性再社会化。13.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

28、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又被称为文化反哺。14.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服从与惩罚阶段;第二阶段为相对功利主义阶段;第三阶段为好孩子阶段;第四阶段为法律秩序阶段;第五阶段为社会契约合法性阶段;第六阶段为普遍伦理原则阶段。615.社会角色的扮演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三个阶段。16.家庭含义: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17.婚姻含义: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婚姻制度。1 18 8. .家庭的类型家庭的类型:

29、 (1)重组家庭。重组不仅意味着配偶双方或配偶一方曾有过婚史,而且配偶双方或一方有可能将与前妻或前夫所生的子女带到新的家庭。 (2)失独家庭。是指失去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 (3)同性恋家庭。是同性恋者因婚姻压力选择同性婚姻的家庭。 (4)丁克家庭。即“无孩家庭” ,有“双收入,无子女”之意。 (5)留守家庭。指夫妻一方在外流动打工,一方留守的“半流动”家庭以及夫妻双方都在外流动打工的“双流动”家庭。 (6)核心家庭:一般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7)联合家庭: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8)主干家庭: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30、 主干家庭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式, 如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都是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还有夫妇或父母缺损一方的单亲主干家庭。19.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20.组织过程:(1)组织决策,是指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四个阶段:情报阶段、设计阶段、抉择阶段、审查阶段。 (2)组织沟通。 (3)组织控制。三个过程:A 预先控制 B 现场控制 C 反馈控制。21.组织的科层制理论:合法性统治类型:科层制,又译为官僚制。提出者:韦伯。类型:A 超凡魅力型。典型的超凡魅力型权威在先知、圣徒和宗教领袖所建立的组

31、织中可以看到。B 传统型。最典型的形式是家长制、世袭制和封建制。C 法理型。典型形式就是科层制。22.管理组织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观点: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须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代表:泰罗、法约尔。(2)人际关系理论:基本观点: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 在生产组织中, 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原因并不主要是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在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代表:人际关系理论是在哈佛大学教授梅约和罗伊斯里斯伯格等人指导的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逐步形成的。主要观点:A 要求组织管理重视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32、B 强调组织成员的群体身份对组织管理的作用 C 要求组织管理重视人际沟通。(3)组织行为理论:代表:巴纳德、麦克雷戈巴纳德:提出了“组织平衡论” ,认为组织的存在和成功取决于在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之间所维护的平衡。 麦克雷戈: 提出了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对不同管理模式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区别和分析。组织行为理论呼吁组织采取民主而非集权专制的领导方式, 认为民主型领导比专制型领导的组织效果更好。(4)权变理论:观点:又称情势理论,认为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组织的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 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方式、领导方式和行动方式。代表

33、:摩尔斯、洛斯奇(权变理论中较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杰伊洛斯奇提出的超“Y”理论。 )超“Y”理论,是对 X 理论和 Y理论的发展,其基本观点为:A 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的。B 不同的人对组织管理方式的要求是不同的。C 组织目标、工作性质、职工素质等因素对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的效率有很大影响。23.工业时代的劳动过程:(1)福特主义:源起:葛兰西,指以泰勒制原则(一种使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业管7理方法)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2)后福特主义:含义:是指以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等非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新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及其对社会经济结构的

34、生产劳动方式。42.就业:(1)影响求职成功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社会网络;社会制度;社会偏见。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一个人教育程度越高,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越强。(2)失业:类别:A 摩擦性失业,指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如跳槽。B 结构性失业,指由于生产结构或者生产技术的改变,使得原有的工作机会消失而造成的失业。C 周期性失业,指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失业。D 季节性失业,指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的失业。如农业、营建业与旅游业等。E 残余性失业,指因无就业能力的失业。25.从个体对教育的需求而言,可以把教育分为生存教育和地位教育。26.在题为去学校化的社会一书中,伊里奇对学校教育进行了

35、激烈的批判,认为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化教育,其实无法改变社会的不平等;恰恰相反,它的基本逻辑还正在强化和再生产着这种不平等。27.消费社会特征:(1)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2)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3)消费主义盛行。28.社区的概念和功能:(1)概念: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提出:滕尼斯在 1887 年所著社区与社会一书中得到经典阐述。(3)社区功能:经济生活功能: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通过生产或进口,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社会化功能: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

36、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 社会控制功能: 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社会参与功能:社区可以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社会保障的功能:如社会救济。29.人文区位学理论:(1)同心圆理论:提出:美国学者伯吉斯内容:他把城市划分为五个同心圆区域(中心商业区、过渡区、工人居住区、较高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 。(2)扇形理论:提出:霍伊特;(3)多核心理论:提出:哈里斯、厄尔。 (4)人文区位学之后的理论发展。30.城镇化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城镇化

37、亦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或城市聚集,生产方式、文化模式和社会角色发生变更,使城乡接近、融合的过程。(2)世界城镇化演进模式:欧美模式:属于市场主导型城镇化,其起始和演进是产业革命引导的工业发展、 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化的自然结果。 墨印模式: 属于政治主导型城镇化。是发展经济学中所谓的“无工业化的城镇化” ,是与西欧资本主义城镇化截然相反的低水准的城镇化。31.城镇化的类型: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关系来考察,城镇化可分同步城镇化、过度城镇化、滞后城镇化、低度城镇化和逆城镇化五种类型。32.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概念:(1)种姓、种族和等级:种性或种姓制度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

38、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等级制度。种族:亦称人种,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8活遗传特征的人群。 等级: 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2)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二是泛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33.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与社会分工。阶级分析与分层研究构成了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34.古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理论:(1)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韦伯认为,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这三个维度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是相对独立的,并有着各自不同的来源。(2)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于 1916 年出版了 普通社会学总论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

39、精英阶级理论,帕累托是开创西方社会分层研究的另一位先驱。35.当代社会分层理论: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A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 社会分层之所以在各个时代、 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 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B 提出者:戴维斯和摩尔发表的分层的若干原理一文,阐述了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观。冲突论社会分层理论 A 代表:达伦多夫 B 观点:强调冲突在不平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社会所固有的。折中的社会分层理论 A 代表:格尔哈特伦斯基,著有权利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 。36.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中国成立前阶级阶层结构分类: (1)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40、 (3)小资产阶级。 (4)半无产阶级。 (5)无产阶级。 (6)游民无产者阶层。 (7)农民阶级。37.社会流动的类型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A 垂直流动,如农民成为企业家,就是一种垂直流动。B 水平流动。如农民因拆迁离开了原来的村子,迁到另一个村子继续务农,就是一种水平流动。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A 代内流动,指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中的社会地位变化。以某农民为例,在 20 岁时他可能是一个农民,两三年后进入工厂工作,就称为一个工人。B代际流动,指的是子女相对于父母的地位的变动。比如,某人的父亲在 30 岁的时候还在务农,但其子女在 30 岁时已经大学毕业称为一个白领,这种代际流动所表明的是

41、子女相对于父母来说,是向上流动了。结构性流动与自由流动: A 结构式流动, 如工业革命后,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等。B 自由流动,指那种不是由于体制的变化而是由于个人特殊的原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是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某些社会成员阶层地位的变化。竞争式流动与赞助式流动:A 在竞争式流动中,作为公开竞争目标的较高的社会地位,需要通过追求者自身努力去获得。B 赞助式流动,指较高的社会地位不是个人通过竞争可以直接获得,而由已经获得了较高地位的人根据某种既定的标准来授予。38.偏差行为类型:(1)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偏差习惯,指个人行为嗜好因不为社会认可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42、。 偏差心理, 指因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偏差文化, 指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行为。偏差文化可以是外来文化,也可以是社会中存在的亚文化。(2)按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的标准可分为:违法行为,指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包括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违章行为,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违规行为,泛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39.偏差行为的心理学: (1)类别:心理学解释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理论。 (2)代表:弗洛伊德。40.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1)失范理论:代表:默顿。五种适

43、应方式:遵从、革新、形式主义、退宿主义、反9叛。A 遵从者,是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获得社会鼓励的目标。B 革新者,即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社会不被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C 形式主义,是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D 退缩主义,是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E 反叛,是指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代替。(2)文化传递理论:代表:弗洛伊德;类型:主流文化和亚文化。(3)标签理论:观点: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的权力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

44、。41.社会控制: (1)提出者: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其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42.社会控制的类型:(1)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2)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制度化控制,是指按照一整套条文规定,有某种组织体系加以推行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 非制度化控制, 是指社会控制的形式并不以明文规定的条文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成员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共识来实现。(3)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外在控制,是指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内在控制,是指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点,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4)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积极性控制,是指利用奖赏性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

45、按照社会规范行事。如学校为了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建立奖学金、跳级等激励机制来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消极性控制,是指利用惩罚性手段来防治社会成员的偏差行为。刑法就是通过明确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来取得一种禁止犯罪的威慑力。 学校也会设置一些惩罚机制, 比如记过、开除学籍等手段。43.社会病理学(在于加强社会对个人的道德教育) :理论基础:社会有机体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将社会比作为生物有机体,并按照医学模式,把符合自然法则因而也符合人们道德期望的社会安排视为“健康的” ,而把违背道德期望的人和事物视为“病态的” ,也就是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病理学来说,社会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都是人的社会化的失败,个人

46、的社会化结果违背了社会的道德期望。44.社会解组理论:观点:社会解组,是指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对约束个人的行为失去了效力,社会既不能提供给人们以预期的奖赏和回报,也不能对违规的行为加以惩罚。社会问题就是由此造成的人们违背社会期望的一系列行为。社会解组的三种形式:无序状态、文化冲突、价值崩溃。无序状态,即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套统一的合适的社会规范来指导人们的行动。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至少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和规则,使人们无所适从。价值崩溃,即社会的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完全混乱。社会解组理论认为,社会解组源于社会变迁。该理论还认为,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建立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

47、。45.行为偏差理论:行为偏差理论把社会问题看作偏离社会规范的偏差行为的结果。46.价值冲突理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著作。观点:价值冲突理论认为,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既得利益的不同, 人们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因此在采取某种行为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矛盾和冲突,而这种矛盾和冲突往往发生在群体之间。 这一理论的持有者认为, 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倡研究社会实际存在的利益关系。47.社会构建理论:观点:不存在客观意义上的社会问题,所谓社会问题是人们主观建构出来的, 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某种社会情况的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

48、 因此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家真正面对的研究对象不是社会问题本身, 而是某种情况如何被定义为社会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及其客观条件。48.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 (1)全球性思想(2)全局性思想(3)长期性思想。1049.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把社会问题视作公众问题,认为公众问题与个人困扰不同。 米尔斯说:“也许社会学想象力最有成效的工作就是区分 局部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问题 。 ”50.社会变迁的涵义: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51.社会变迁的特征:(1)按照社会变迁的发展方向,分为社会进化和社会倒退;(2)按照社会变迁的性质与特点,分为社会

49、改革与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是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 社会革命, 是一种急剧的、对全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3)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可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4)按照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与控制程度,分为自发变迁与有计划变迁。自发变迁,是指被动地参与或盲目地顺从社会变迁。有计划变迁,是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或控制社会变迁。现代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就是人类参与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52.中国的社会现代化: (1)现代化起步阶段(18401911) 。 (2)局部现代化阶段(19121949) 。 (3)全面现代化探索期(19491977) 。 (

50、4)全面现代化发展期(1978 年至今) 。53.经典现代化理论:代表:帕森斯、列维、勒纳、摩尔、英格尔斯、麦克勒兰德、布莱克、艾森斯塔德等。54.依附理论:代表: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克、阿明、卡多索、法莱图等。55.世界体系理论:代表: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56.信息社会论:代表著作:1980 年法国的施赖贝尔根据巴黎小组研究成果写出的世界面临挑战 、美国学者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美国学者纳斯比特的大趋势是系统论述信息化社会的代表著作。 “信息社会论”认为,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特征:A 信息成为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B 整个社会以知识价值论为基础,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各类题库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自考00034社会学概论密训高频考点汇总.pdf)为本站会员(雁南飞1234)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