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第一章 绪论. 1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1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2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4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4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像的发展.6第七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7第八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8第九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9第十章 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10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11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2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4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1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学1、名词解释: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漫长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更多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第三节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客观性原则1、简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应遵循的原则。(简答题)(1)客观性原则: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活动性原则: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并且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3)发展性原则: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3、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一节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1、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2、试分析谈儿童心理发展时为什么要强调年龄特征。(论述题)(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2)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3)另一方面,儿童的心理发展与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但儿童的心理年龄和儿童的实际年龄,并不是绝对对应的。3、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
4、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1、试论述如何看待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论述题)(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儿童的脑的发育是有一个稳定的顺序和阶段的。在头脑中建立神经联系是有一定次序的。 人类掌握知识经验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也要经过一个大体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会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这就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年
5、龄特征的可变性。(3) 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辩证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展开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1、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为什么?举例说明成人应如何应对。(论述题)(1)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2)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所以,也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自考押题 vx 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 顺通考试资料2(3)但事实上,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
6、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不是必然出现的。“危机”往往是由于儿童心理发展迅速,而导致心理发展上的不适应。(4)成人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情况下,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发展,化解其一时产生的尖锐矛盾,“危机”会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或者说,“危机”可以不出现。2、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初生到满月(01 月) 1、名词解释:蜷缩反射当新生儿的脚背碰到平面的、类似楼梯的边缘时,他本能地做出像小猫那样的蜷缩动作。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最佳期1、名词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
7、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1、名词解释:最近发展区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满月到半岁(16 月) 1、简述满月到半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简答题)(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3)主动招人;(4)开始认生。半岁到周岁(612 月)1、612 个月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简答题)(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3)言语开始萌芽。(4)依恋关系发展。学会直立行走1、直立行
8、走、使用工具和言语的发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论述题)表明儿童此阶段真正开始形成人类全部心理机能;使儿童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2、13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简答题)(1)学会直立行走;(2)学会使用工具;(3)言语和思维真正发生;(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34 岁1、联系实际谈谈 34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论述题)(1)34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最初步生活自理。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 (2)联系实际分别说明上述各点。45 岁1、联系实际谈谈 45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论述题)(1)更加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
9、己组织游戏。56 岁1、56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答题)(1)好问、好学。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第三章第三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一节注意在注意的概念1、名词解释: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论述题)(1)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选择性的反映,并接受更多信息。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事物构成一个源源不尽的信息流,不断地出现在儿童周围。但儿童在一定的时刻不可能对所有的事物作出同样的反映,而只是
10、有选择地指向那些重要的或符合需要的对象,并作出清晰的反映,从而可使儿童从周围环境中捕捉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注意使儿童的心理活动对所选择的对象保持一种比较紧张、持续的状态,从而维持着儿童的游戏、学习等活动的顺利进行。(3)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为应付外来刺激作出相应的准备,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定向性注意的发生1、简述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简答题)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2、名词解释:选择性注意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
11、少的现象。注意的发展和“客体永久性”的认识密不可分1、简述 13 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简答题)(1)注意的发展和“客体永久性”的认识密不可分;(2)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表象的影响;(3)注意的发展开始受言语的支配;(4)注意的时间延长,注意的事物增加。第四节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1、如何利用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幼儿园活动?(论述题)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规律:(1)注意的选择性随年龄增长而发展。(2)注意的选择性有赖于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3)注意的选择性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的兴趣和情绪。(结合规律论述组织活动)2、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幼儿教
12、育活动。(论述题)(1)注意的选择性:幼儿的知识经验有限,只能注意事物的外部较突出的特征:依赖于儿童的兴趣和情绪。教师要提高幼儿活动效果,必须了解,研究幼儿的兴趣及当时的情绪状态。(2)注意的范围:幼儿的注意范围较小。要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呈现挂图或其他直观教具时,排列应规律有序;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方法,帮助其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扩大其注意的范围。(3)注意的稳定性: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不强,尤其是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水平低,容易受外界无关信息的干扰。教育教学内容难易要适当:教育教学方法要新颖多样,富于变化;小、中、大班的作用时间应长短有别。(4)注意的分配:幼儿注意的分配较差,往往顾此失彼。通过
13、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所进行的活动比较熟练:要使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1、名词解释: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持续的时间越长,注意的稳定性就越高。4第四章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一节感觉与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1、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1)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两岁前儿童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界。(
14、3)感觉和知觉在 36 岁儿童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4)幼儿的记忆、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常受知觉的影响。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1、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阶段。(简答题)(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第五节学前儿童触觉、动觉和痛觉的发展学前儿童痛觉的发展1、儿童痛觉发展的规律及帮助幼儿减轻疼痛的方法有哪些?(简答题)规律:儿童的痛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帮助幼儿减轻疼痛的方法:成人的非消极情绪暗示;有效的分心。第七节幼儿观察的发展观察的目的性加强1、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1)
15、观察的目的性加强。(2)观察的持续性延长。(3)观察的细致性增加。(4)观察的概括性提高。(5)观察方法的形成。第八节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适应现象1、请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在幼儿教学中运用感知觉规律。(简答题)(1)适应现象。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做适应现象。例如在视觉方面的光适应现象和暗适应现象。(2)对比现象。先后对比是同一分析器所产生的前一感觉和后一感觉之间的为相互作用。例如,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发酸;同时对比是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灰色的图形,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比较暗一些,
16、而放在黑色背景上就显得亮一些,这叫明度对比或无彩色对比。(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同样清楚地感知所接触的事物,有些刺激物会成为知觉的对象。这是因为知觉的目的性对知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符合知觉目的的刺激物,紧密地组织在一起,好像凸现出来似的,被当作一个完整体而清楚地被感知。(结合实例说明)第五章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记忆发生的指标1、名词解释:重学记忆当儿童学习了一种知识或技能以后,经过一段记忆消逝的时间,重新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次数,比第一次学习要少些。5发展的趋势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1、
17、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有哪些?(简答题)(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3)记忆容量的增加。(4)记忆内容的变化。2、名词解释:幼年期健忘3 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3、名词解释:记忆的潜伏期从识记到能够再认或回忆之间的时间。记忆容量的增加1、名词解释:工作记忆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2、名词解释:记忆广度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第三节各学龄极端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1、13 岁儿童记忆发展有何特点?(简答题)(1)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2)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 岁以后,由
18、于语言的发展,儿童可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了符号表象记忆。(3)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短时记忆由于语言的发生发展而出现重要变化。(4)出现初步的回忆。出现初步的回忆1、名词解释:延迟模仿1 岁半至 2 岁的儿童,常常出现并非当时的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为,这就叫延迟模仿。延迟模仿也是记忆的一种明显表现。3-6 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1、名词解释:无意记忆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2、名词解释:有意记忆有明确记忆目的和意图的记忆叫有意记忆。2、简述 36 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简答题)(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19、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第四节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根据遗忘规律科学的组织复习1、名词解释:记忆恢复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2、如何利用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提高幼儿记忆的效果?(简答题)(1)记忆的保持规律: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有“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2)记忆的遗忘规律:先快后慢。(3)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科学地安排识记的材料,如材料之间疲劳的干扰;科学地组织复习,如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利用记忆恢复现象。什么是遗忘1、名词解
20、释: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时发生错误。遗忘的规律1、简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答题)艾宾浩斯首创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以重学法获得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出了一条反映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遗忘规律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排除影响学习材1、名词解释:倒摄抑制6料之间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2、名词解释: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第六章第六章 学前儿童想像的发展学前儿童想像的发展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一节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想
21、像的种类1、名词解释:创造想像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2、名词解释:有意想像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及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1、儿童最初的想像有哪些特点?(简答题)儿童最初的想像,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表现为下列特点:(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2)简单的相似联想。(3)没有情节的组合。第三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及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1、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论述题)(1)想像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像的主题不稳定。想像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以想像过程为满足。想像
22、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2)联系实际说明以上各点。有意想像的萌芽和发展1、简述学前儿童有意想像发展的表现。(简答题)有意想像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是:(1)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像;(2)想像的主题逐渐稳定;(3)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第四节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幼儿想像夸张性的表现1、简述幼儿想像夸张性的表现及原因。(简答题)表现:(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2)混淆假想与真实;原因:(1)认知水平的限制;(2)情绪对想像的影响;(3)想像表现能力的局限;幼儿创造想像的发展及其特点1、简述幼儿再造想像的主要特点。(简答题)
23、(1)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2)幼儿的想像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像的必要条件。第五节各学龄前儿童想象的特点想像活动完全没有目的1、举例说明 23 岁儿童想像的特点。(论述题)23 岁儿童想像的特点:(1)想像活动完全没有目的;(2)想像过程进行缓慢;(3)想像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4)想像内容简单贫乏;(5)想像依靠感知动作;(6)想像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成人语言提示作用在于: 使有关表象活跃起来;丰富想像内容。(各要点举例说明)想像仍以无意性为主1、简述 45 岁儿童想像的特点。(简答题)(1)想像仍以无意性为主;(2)想像出现了有意成分
24、;7(3)想像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4)想像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第七章第七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三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思维方式的变化1、名词解释: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思维是在直接感知或实际行动中进行的。2、名词解释: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思维工具的变化1、简述动作和语言在儿童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发生变化经过的三个阶段是什么?(简答题)(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2)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3)思维依靠语言
25、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第四节学前儿童思维发生的阶段反射练习阶段(01 个月)1、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论述题)皮亚杰提岀,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1)反射练习阶段(01 个月);2)最初习惯阶段(14 或 4 个半月);3)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4 或 4 个半月9 或 10 个月);4)方法和目的分化与协调阶段(9、10 个月11、12 个月);5)感知运动智慧阶段(11、1218 个月);6)智慧的综合阶段(1824 个月)。(2)前运算阶段(27 岁):1)前概念阶段或象征性
26、阶段(24 岁):2)直觉思维阶段(47 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第五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思维的具体形象性1、具体形象思维的具体特点有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片面性;固定性;近视性。第六节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学前儿童分类的类型1、幼儿的分类有哪些类型?(简答题)(1)不能分类。(2)依感知特点分类。(3)依生活情景分类。(4)依功用分类。(5)依概念分类。第七节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1、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及学前儿童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简答题)(1)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另外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也会
27、自发地形成一些概念。(2)学前儿童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内涵不精确,外延不适当。学前儿童掌握时间概念的特点1、简述学前儿童掌握时间概念的特点。(简答题)(1)学前儿童对时间顺序的概念明显地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2)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知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知,而对过去认知的发展水平又低于对未来的认知水平。8(3)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带有固定性。(4)学前儿童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5)学前儿童说出时间词语和时间概念的形成互相促进,但不同步。(6)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经过 4 个连续发展的阶段。第八节学前儿童判断与推理的发展判断形式间接化1、名词解释:直接判断根据感
28、知特征进行的判断。2、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简答题)(1)判断形式间接化。(2)判断内容深入化。(3)判断根据客观化。(4)判断论据明确化。最初的转导推理1、名词解释:转导推理从一些特殊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属于前概念的推理。第九节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1、学前儿童的理解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3)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4)从情绪性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29、第八章第八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一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阶段前言语阶段1、 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有哪些阶段及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怎样? (简答题)阶段:(1)前言语阶段(2)言语发生阶段(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表现:(1)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发生 (2)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3)讲述逻辑性的发展(4)掌握言语表达技巧第三节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1、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1)词汇数量的增加。(2)词类的扩大。(3)词义的深化。(4)不同词类词义的掌握。计算词汇量所用的指标不同1、名词解释:积极词
30、汇儿童自己能说能用的词汇,又可称为主动词汇。2、名词解释:消极词汇儿童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第四节学前儿童对语法的掌握从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1、简述学前儿童语句变化的一般趋势。(简答题)(1)从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3)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从简单句到复合句1、幼儿掌握复合句有何特点?(简答题)(1)数量较少,比例不大(2)结构松散。(3)联合复句出现较早(4)并列复句比例较大(5)偏正复句出现较晚。第五节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发生1、试述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论述题)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1)对话言
31、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发生;(2)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3)讲述逻辑性的发展;(4)言语表情技巧的初步掌握。(展开论述)9力的发展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1、名词解释:情境言语只有在结合具体情境时,才能使听者理解说话者的思想内容,并且往往还要用手势或面部表情甚至身段动作辅助和补充的言语。口吃的心理因素1、请找出口吃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纠正的方法。(论述题)具体的原因有:生理原因;孩子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 模仿口吃患者。矫治方法: 为孩子创设宽松的言语氛围,解除孩子的紧张情绪; 教育孩子说话时不要急躁,想好后再慢慢说出; 教育孩子不模仿别人的口吃; 对孩子说话的每一点进
32、步,应及时强化、鼓励。第六节学前儿童言语功能的发展内部言语的发生发展1、名词解释:出声的自言自语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内部言语的过渡形态。它既有外部言语说出声音的特点,又有内部言语对自己说话的特点。2、名词解释:问题言语常常在遇到困难时出现的,或表现困惑、怀疑、惊奇等的言语,特点是比较简单、零碎。第七节学前儿童书面言语的发生阅读的准备1、简述学前儿童掌握阅读准备和书写准备的内容。(简答题)(1)阅读的准备:掌握有关词汇;掌握语法和表达能力;掌握基本阅读技能;培养阅读兴趣。(2)书写的准备: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对字形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对笔顺的掌握;正确的
33、执笔姿势。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1、学前儿童的前书写活动应准备的方面。(简答题)(1)手的小肌肉协调性的发展;(2)对字形的空间知觉、方位知觉的发展;(3)对笔顺的掌握;(4)正确的执笔姿势。第八节幼儿口语的发展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需要1、论述幼儿口语能力培养的策略。(论述题)根据幼儿言语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幼儿口语时应注意:(1)激发幼儿言语交往的需要;(2)讲究教法;(3)鼓励言语创造性;(4)培养“前读写”的兴趣。(展开论述)第九章第九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一节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1、举例说明情绪在学前儿童心
34、理发展中的作用。(论述题)(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2)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3)情绪对学前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4)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联系实际说明以上各点第三节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1、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简答题)(1)情绪的社会化;(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第四节学前儿童的基压力感1、名词解释:压力感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的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其困境,由此产生的情绪体验。10本情绪表现第五节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道德感1、学前儿童道德感发展的具体特点有哪些??(简答题)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
35、的过程,三岁以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 岁后,道德感开始发展起来。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中班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大班幼儿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理智感1、名词解释:理智感理智感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第六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1、试述学前期儿童情绪培养的策略。(论述题)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重要,良好情绪的培养可注意:(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2)成人的情绪自控;(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展开论述)转
36、移法1、在儿童的情绪培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帮助儿童调控自己的情绪?(简答题)(1)转移法。(2)冷却法、消退法、反思法、自我说服法、想象法。第十章第十章 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一节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简答题)(1)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2)首尾规律(3)近远规律(4)大小规律(5)无有规律首尾规律1、名词解释:“首尾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的发展规律。2、名词解释: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是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 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
37、动作的发展规律。第二节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的步骤意志1、名词解释:意志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第四节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1、名词解释:直接动机动机与目的直接联系的被称为直接动机。2、幼儿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特点。(简答题)经过缺乏目的阶段、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阶段、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阶段、比较明确阶段等,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即动机和目的的不一致性出现。第六节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影响学前儿童动作和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1、试述影响学前儿童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论述题)(1)遗传因素;(2)成熟因素;(
38、3)教育和练习;(4)激发动机:11动的因素兴趣;鼓励和增加自信心;幼儿自己的态度。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一节个性形成的开始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1、举例说明幼儿个性形成的标志。(简答题)(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到了幼儿末期,幼儿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渐增强,开始能够按照一定目的、计划去活动。(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进行观察、学习、思考,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相对婴儿降低,而受自身控制的水平逐渐增高。(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幼儿的个性特征显示出明显的差异。(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兴趣性强的孩子会有更好
39、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第三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什么是自我意识1、名词解释:自我意识关于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自我感觉的发展(1 岁前)1、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哪些阶段及特点?(简答题)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的阶段及特点:(1)自我感觉的发展(1 岁前),其主要特点是能把自己和周围的客体区别开来。(2)自我认识的发展(12 岁),能够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即镜像自我的形成。(3)自我意识的萌芽(23 岁),即能用语言表达自我,即掌握代名词“我”。(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 岁以后),即儿童知道自己作为独立个体存在,并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
40、体验和自我控制。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1、名词解释: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2、简述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简答题)(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第四节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出现间接化1、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简答题)(1)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2)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3)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2、名词解释: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学前儿童兴
41、趣发展的阶段和特点1、简述学前儿童兴趣发展的阶段及特点。(简答题)(1)兴趣发展的初级阶段(出生-1 岁):对各种新异性刺激感兴趣。(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1-3 岁);兴趣逐渐丰富起来,对活动的、成人的动作等特感兴趣。(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阶段(3-6 岁);兴趣的范围继续扩大,出现占主导地位的兴趣,并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第五节学前儿童气质什么是气质1、名词解释: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不同气质特点可1、论述不同气质幼儿的培养。(论述题)12的发展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1)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
42、(2)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3)对粘液质的孩子: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4)对抑郁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学前儿童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1、学前儿童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有哪些?(简答题)学前儿童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1)儿童的气质是其个性发展的基础。对其智力和性格都有影响;(2)儿童的气质影响其父母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3)不同气质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接受培养。第六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1、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是什么
43、?(简答题)(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第七节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能力及其结构1、名词解释:能力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1、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简答题)(1)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2)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3)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4)智力发展迅速。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简答题)(1)亲子关系的发展;(2)
44、同伴关系的发展;(3)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4)亲社会行为的发展;(5)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名词解释:亲社会行为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社会性发展的概念1、名词解释:社会性发展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第二节学前儿童亲子关系的发展婴儿依恋发展的阶段1、名词解释: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2、亲子早期依恋发展的三阶段,并作简要解释。(简答题)(1)第一阶段(03 个月),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在这个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见到人的面孔或听到人的声
45、音就会微笑。(2)第二阶段(36 个月),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 这时期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3)第三阶段(6 个月3 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注。当依恋对象离开时,就会哭喊,不让离开;当依恋对象回来时,会显得十分高兴。民主型1、民主型亲子关系的表现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有哪些?(简答题)13(1)表现: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需要;同时将控制、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2)影响: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
46、等方面发展较好。放任型放任型亲子关系的表现及对幼儿发展的危害是什么?(论述题)(1)表现: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般关怀过度,百依百顺,宠爱娇惯;或是消极的,不关心,不信任,缺乏交谈,忽视要求;只看错误和缺点,否定过多;放任发展。(2)危害:放任型亲子关系使孩子形成不良品质好吃懒做,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第四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行为1、名词解释: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有一定影响1、联系实际,说明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论述题)(1)生物因
47、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有一定影响。(2)父母的行为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性别角色行为的引导者。父母是孩子性别角色行为的模仿对象。父母对孩子性别角色行为的强化。(联系实际说明)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 岁)1、简述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简答题)(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 岁)。(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 岁),对性别的认识还不明确,是以自我为中心的。(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 岁),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第五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学前儿童移情能力
48、的发展1、名词解释:移情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社会生活环境1、联系实际,说明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因素。(论述题)(1)社会生活环境:a.亲社会行为受社会文化的影响。b.亲社会行为受电视媒介的影响。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a.家庭的影响。b.同伴相互作用的影响。 (3)移情。(举例说明以上各点)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1、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有哪些特点?(简答题)(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2)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3)儿童移情能力的水平是随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的;(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 46 岁。第六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影响学前儿童
49、攻击性行为的因素1、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简答题)(1)父母的惩罚;(2)榜样;(3)强化;(4)挫折。攻击性行为的特点1、试论述学前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改善的策略。(论述题)(1)特点:攻击性行为频繁;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有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有明显的性别差异;(2)影响学前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挫折等;(3)改善的策略:根据影响其行为的因素而进行。 (展开论述)第七节学前期任性1、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论述题)14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1)突出问题有:任性;依赖性强;自私;不合群;胆
50、小。(2)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兄弟姐妹的缺失;成长经历的独特;家长对子女的焦虑关系。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1、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简答题)(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般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基本特点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有哪些基本特点?(简答题)(1)发展的高速度。(2)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3)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第五节活动和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