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生态文明 社会和谐3.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学习目标.1课前学案.2课堂导案 .3随堂训练 .45课后练案 .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学习重点】1深入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知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核心思想。2知道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3培养亲近自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理念和相关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与提高人口素质。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1人口问题与_发展息息相关,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_的发展。2我国在20世纪_年代把_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内容是提
2、倡_、晚育,少生、_,有计划地_。3中国面临新的人口问题:_加速、_不合理、_失衡等。经济社会晚婚经济社会80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优生控制人口性别比人口结构和分布课前学案4目前已经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_的政策,促进人口_发展。5人口问题,除了控制_,还要提高_。6 人 口 素 质 是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人 口 总 体 的_素质、_素质和_素质的综合表现。7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_发展阶段,人口素质的_和_的提高变得尤为重要。数量两个孩子长期均衡身体人口素质提升科学文化思想道德高质量劳动生产率课堂导案合作与探究探究一:拓展互动“人口红利”(教材P55)关于人口问题:据统计,2015年
3、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预计到2020年 , 老 年 人 口 达 到 2 . 4 8 亿 , 老 龄 化 水 平 达 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课堂导案思考:人口老岭化将会带来哪些后果? 养老负担不断加重;健康、医疗负担加剧;现有劳动力养老负担沉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等等。课堂导案探究二:主题调查:从身边看人口素质(教材P57P58)思考:根据主题调查结果,做一个简单分析,偿试提出提高本地人口素质的设想。人口素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4、和思想道徳素质的综合表现。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口素质的提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课堂导案变得尤为重要。每个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缓解未来劳动力短缺的压力,也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通过本地区的人口素质调查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有待提高,本地区公民特别缺乏良好的社会风气及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要提高这方面素质,政府必须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公民要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等。随堂训练1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_的发展。( )A人口结构合理
5、性 B计划生育协调 C综合国力 D经济社会2我国现有总人口数约为13.7亿(含港澳台地区),面对人口数量的巨大压力,我们应继续实施( )A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B人才强国重大战略C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D节约资源基本国策DC随堂训练3目前,我国人口面临新的人口问题是( )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结构和分布不合理性别比失衡新增人口多,农村人口少A B C DA随堂训练4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04亿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长20.69%,流动人口超过3 000多万,已成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第一大省。对此,正确认识是( )A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人口快速增长 B广东人口基数大,
6、人口形势严峻C人口问题的本质是人口数量问题 D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增长B随堂训练5目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控制人口增长C增加就业机会,减少人口出生率 D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有计划地控制人口D随堂训练6下列关于提升人口素质的意义的表达错误的是( ) A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口素质的提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变得尤为重要 B每个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缓解未来劳动力短缺的压力, C每个人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及人民的生活质量 D实行计划
7、生育就是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越少越好D随堂训练1计划生育,就是对人口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不可简单地认为只是节制生育。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如: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挑战,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随堂训练2“实行计划生育就是减少人口数量,人越少越好”的观点是错误的。在一定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和规模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两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随堂训练我国启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说明我国国正视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表明不必坚
8、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表明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 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A B C D 精例 B随堂训练【答案】B【解析】说法错误,因为计划生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与题目提供的信息不符。人口问题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间题之一,“全面二孩”政策是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可见符合题意。故选B。课后练案达标检测,学习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计划生育”的认识,正确的是()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有效地緩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目的是控制人回数量,提提高人口素质A B C DB课后练案2目前,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实行计划生育,其目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
9、提高人口素质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增加就业机会 D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课后练案3我国首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是()A保护环境 B保护资源 C计划生育 D科教兴国C课后练案4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的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发展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有()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人口结构构和分布不合理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 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A B C DA课后练案5我国人口众多,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要将这种人口负担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提高劳
10、动生产率依赖高素质人力 着力提高人口的素质A B C DB课后练案6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这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都与我国的人口国情直接相关没有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难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人口众多,素质偏低,决定了我国的社会管理亟待加强 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完成A B C DB课后练案7启动实施右图漫画政策()其依据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说明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不合适宜了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A B C DD课后练案8人类
11、社会发展到今天,直接威胁到我们子孙后代生存问题的有()人口的剧增 资源的短缺 环境的恶化 世界大战A B C DA课后练案9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计划生育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A B C DA课后练案1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八次全国委员会代表大会暨先进表彰会上指出,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计划
12、生育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其依据是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不会得以根本改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公民的人口忧患意识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A B C DB课后练案11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全面二胎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国实施全面二胎政策()A表明计划生育目的发生根本变化B有利于减轻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C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我国人口结构 D导致人口剧增,不利于经济发展C课后练案二、简答题。12材料一:20世纪纪7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
13、孩子。现在,我国人口出现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养老负担加大等问题,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课后练案材料二:2018年2月23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实施5年来,第一阶段全国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目前已经全面实现。但总体来看,我国空气污染情况依然严峻。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再次对人口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课后练案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有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减轻家庭养者负担。有利于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尽快补充新生人口,改善和优化人口结构。有利于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促进家庭幸福等。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