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二 近代历史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高考历史高考历史 (北京专用)五年高考考点一文艺复兴考点一文艺复兴A A组自主命题组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北京卷题组(2018北京文综,40,8分)(节选)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既是歌剧的发祥地,更是文艺复兴的重镇。(2)简述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8分)答案答案(2)背景:意大利保存了大量古罗马文化的遗存;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产生;新兴资产阶级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意义:文艺复兴运动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解析解析(2)本问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
2、学知识描述历史事物的能力。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要结合14世纪意大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分析;文艺复兴的意义要从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方面分析。B B组统一命题、省组统一命题、省( (区、市区、市) )卷题组卷题组1.(2019天津文综,4,4分)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
3、的能力。试题以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将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作为创作素材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明辨历史解释中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题干材料中的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黄金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的思想,这种绘画表现方式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A项正确;“一枚枚金币”体现的是物质层面的追求,不是精神和道德层面的追求,B、C两项排除;“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体现的是写实的绘画风格,D项错误。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1)人文主义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
4、煌的成就。(2)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的地位、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3)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4)人文主义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2.(2019江苏单科,15,3分)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答案答案B本
5、题以古罗马史诗中的主人公形象为切入点,考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历史信息、运用判断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历史思维。材料“罗马公民理想人格”“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表明,人文主义者通过对埃涅阿斯的形象进行神学解读来表达自己追求民主的诉求,B项正确。人文主义者推崇的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并非罗马神权统治,A项错误;材料并未反映人文主义者否定天主教会教义,C项错误;主张灵魂自我救赎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D项错误。3.(2019浙江4月选考,18,2分)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
6、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有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还有人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上述言论旨在表达()A.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C.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D.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天性答案答案B材料中的观点都是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观点。根据“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创造了我自己”可以看出,这是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神学世界观的否定,尤其是否定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观点,这些观点旨在表达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故B项正确。A项指的是古希腊智者运动,但这只是人文精神的滥觞,并没有高举“
7、人文主义”旗帜;C项指的是启蒙运动,矛头指向的是封建君主专制;D项是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与题干观点不吻合。4.(2017课标,33,4分)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答案答案A本题以欧洲中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市政府扩建教堂的公告作为背景材料,考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同时考查学生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政府公告中“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
8、息,它揭示出政府开始重视市民的呼声,而这背后正是该市工商业阶层的日益壮大,迫使政府不得不考虑市民的意愿。据此分析,A项符合题意。当时人文主义还没有广泛传播,故B项错误。题干主题是强调与市民意志保持一致,与教会权威提升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涉及新教理论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思维定势影响判断:本题中的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之一,受此影响,考生容易误选B项。这就提醒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从时间、“市民的意志”这些关键的信息入手进行分析,不能脱离材料。5.(2015天津文综,3,4分)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
9、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依据材料中“1415世纪意大利”“注重发展学生个性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等信息,可判断其反映出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A正确。C C组教师专用题组组教师专用题组1.(2014江苏单科,13,3分)“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10、)A.鄙视贫穷B.认为财富即道德C.揶揄上帝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答案答案D“反对对财富的谴责”“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表明人文主义者不反对对财富的追求,不主张过清贫的生活,故D项符合题意。“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说明贫穷只是显示品德的方法之一,不能说其鄙视贫穷,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财富与道德的关系,B项错误;人文主义者将自己建立的学说借上帝之名义说出,并未揶揄上帝,C项错误。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2.(2013广东文综,19,4分)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
11、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答案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当时欧洲既有教会资助艺术,又有富有阶级资助艺术。而富有阶级资助的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能够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肖像画,这些作品体现了对现实中“人”的关注,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据此可判断A项符合题意。考点二宗教改革考点二宗教改革A A组自主命题组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北京卷题组1.(2015北京文综,20,4分)1521年,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A
12、.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答案答案A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而教皇却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联系题干中的“1521年”“德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中对罗马教廷的抨击,故正确选项为A。审题方法审题方法该木板画的左侧取材于基督教圣经新约里基督为门徒洗脚的故事,表明耶稣基督的谦卑,提倡信徒之间友爱互助,而其右侧配上高高在上、脱离信徒的教皇形象,以强烈对比的方式,批判以教皇为代表的罗马教会的腐化。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审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521年)和空间信息(德国维登堡),从而推断出该木板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再结合所学,审明四个备选项所示内容哪个与题干要求相
13、符。2.(2019北京文综,40,6分)(节选)古往今来,社会关怀是一个重大议题。16世纪上半期,德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颁布法令,进行济贫改革。萨克森的莱斯尼希市设立济贫公共基金,将关闭的修道院的资产以及信徒捐给教会和修会的财物转入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他们还接管了城市的济贫事务,统筹管理,对接受救济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避免了教会和修会救济的弊端。(1)概述16世纪上半期德国济贫改革的内容及主要特点。(6分)答案答案(1)参考答案要点:内容:设立济贫公共基金;世俗人士负责救济事务;实施资格审查。特点:济贫由教会主导转向世俗主导。解析解析(1)本问以16世纪
14、上半期德国济贫改革为载体,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开阔的国际视野。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中“设立济贫公共基金”“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对接受救济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等信息入手,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可以从材料中“将关闭的修道院的资产转入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世俗人士负责”的信息入手,概括作答。3.(2012北京文综,40,8分)(节选)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
15、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1)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古代地图的功用。(4分)说明两种地图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背景。(4分)答案答案(1)欧洲中世纪地图主要用于宗教宣传;中国古代地图主要用于世俗事务。欧洲中世纪地图反映出当时基督教神权思想居于社会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地图反映出中国中心论的思想。解析解析(1)本问考查古代中外地图的不同功用及造成这种不同的社会思想背
16、景,考查考生解读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及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一小问应主要提取材料关键信息进行总结,答案要体现出中外之间的明显差异,语言一定要高度概括。第二小问要结合中世纪欧洲和古代中国的统治思想进行归纳,中世纪欧洲要联系基督教神学的地位,古代中国要联系闭关自守、盲目自大的心态。疑难突破疑难突破本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需要考生在阅读材料后进行归纳总结,而非直接引用材料作为答案。第一小问材料给予的提示较为明确,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材料中缺乏直接提示,在某种程度上,地图并非对世界的真实反映,而是体现了人们对世界的主观认识,同时地图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乃至主导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意无意地
17、成为强化统治思想的工具,因此不同时代的地图通常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当时思想、文化的体现。考生了解这些后,再联系所学,结合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的政治思想特征,才能回答第二小问。B B组统一命题、省组统一命题、省( (区、市区、市) )卷题组卷题组1.(2019课标,33,4分)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15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A.文化趋于活跃B.政治变革加速C.市民阶级出现D.新教传播广泛答案答案A本题以15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为切入点,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通过地图考查学生理解图文材料、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素养,引导学生理解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阶
18、段性特征。图片资料显示,15世纪在美因茨最早出现印书坊,并以此为中心迅速扩展到欧洲诸多城市,这说明当时欧洲文化趋于活跃,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化传播速度的加快,没有涉及政治变革和阶级结构变化,B、C两项错误;新教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形成的,与图中时间信息不符,D项错误。解题指导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印书坊的功能及其大范围扩展的意义。2.(2019课标,32,4分)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C.强化专制统治
19、D.落实权利法案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英国宗教改革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从材料信息看,16世纪,英国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这有利于王权的加强。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王查理二世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实际是在强化英国国王的至尊地位,而查理二世是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此举旨在强化专制统治,故选C项。查理二世旨在强化英国国教的地位,并非促进信仰自由,故A项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B、D两项可排除。易错提醒易错提醒
20、本题易错选A项,被表面现象迷惑导致失误。解答问题时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3.(2018江苏单科,15,3分)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答案答案C题干材料“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体现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这些谚语反映出人们对天主教会统治的不满,故C项正确。易错提醒易错提醒欧洲宗教改革并不反对对上帝的信仰欧洲宗教改革的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反对教会的精神压制和对人民的搜刮,主
21、张简化宗教仪式,其实质是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并不反对对上帝的虔诚信仰。4.(2017天津文综,3,4分)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题干信息表明,马丁路德改革既得到了下层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得到了上层王公贵族的认可。据此可以得出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王公贵族与下层民众的目标并不相同,
22、故A项错误。B项只强调了宗教改革对王公贵族的影响,并未涉及其他阶层,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5.(2015安徽文综,20,4分)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答案答案B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启蒙运动的中心是在法国,工业革命兴起于英国,由此可知A、C、D三项均与图片信息不符。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德意志北部、北欧地区是新教区域,法国是新教与天主教持续斗争的地区,故B项符合题意。考点三启蒙运动考点三启蒙运动A A组自主命题组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北京卷题组(2016北京文综,
23、41,8分)(节选)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8分)答案答案(2)参考答案要点: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倡导平等、自由,提倡天赋人权,倡导主权在民。原因:中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政治变革;政治变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西方民主思想成为中国政治变革的理论武器。解析解析(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两部著作,结合启蒙思想
24、的基本内容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应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从政治、思想两个方面分析。命题评审命题评审本题从中法文化交流的角度考查启蒙思想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概括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熟悉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把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是解题关键。B B组统一命题、省组统一命题、省( (区、市区、市) )卷题组卷题组1.(2019课标,34,4分)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
25、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答案答案D本题以英法美革命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通过展示史学家的观点,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信息、运用比较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同特征。法国史学家索布尔强调,法国大革命从某种角度而言,超过了英、美革命,其依据是法国大革命是在启蒙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以追求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故D项正确。美国革命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英、美革命都采用过暴力革命的方式,不能体现法国大革命对英、美革命的超越,A、B两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并没有根除专制复辟的危险,C项错误。2.(2019
26、浙江4月选考,19,2分)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君主制答案答案C依据材料“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要求打破贵族专权,主张人民主权,故C项符合题意。3.(2018课标,33,4分)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
27、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答案答案A材料表明,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知识分子热衷于各种沙龙聚会,谈论的话题广泛,突破了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活跃,这反映出启蒙思想逐渐流行的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思想的活跃,不能说明专制王权已经衰落,也不能说明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C、D两项错误。解题指导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围绕“18世纪前半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考分析。4.(2017课标,33,4分)雨果
28、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答案答案C本题以雨果的小说九三年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国民公会由人民的代表组成,既代表人民又受人民监督,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和法律至上理念,A、B、D三项错误。5.(2016江苏单科,15,3分)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
29、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答案答案C据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理性计划设计”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社会,故答案为C项。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6.(2015山东文综,20,4分)“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开宇宙
30、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答案答案D这场运动强调人类“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体现的是崇尚科学和理性,这是启蒙运动的特点,故D项符合题意。7.(2017江苏单科,23,14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31、。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7分)(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
32、的内容。(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3分)答案答案答案要点:(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3)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1)第一小问考查考生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理解。依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强调人性
33、,但未摆脱神学观;而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第二小问应从启蒙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角度进行分析。(2)由“科学的人文主义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可知,其内容为树立科学的自然观;由“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可知,其内容为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从“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可知,其内容为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从“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可知,其内容为提倡科学的人性化。(3)把握“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就可以准确地对其定性并做出评价。C C组教师专用题组组教师专用题组1.(2014海南单科,11,2分)卢梭和洛克
34、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卢梭和洛克的思想主张。洛克主张“国王及其政府应该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权力”,这是议会君主制的体现,故A项正确。B、C两项属于二人的共同主张;“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不符合题干中“国家政治”的角度限制,故D项与题意不符。2.(2016浙江文综,39,10分)(节选)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
35、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10分)答案答案(2)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解析解析(2)第一小问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实际考查卢梭的主要政治思想,回顾教材知识即可作答。3.(2016课标,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民
36、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答案说明:以下答案仅供参考。论题一:“三权分立”学说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得到实践,同时也有所发展。阐述: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37、的制度构想。其中“三权分立”学说作为制约权力的一项重要构想,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不过,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主张由国王行使行政权。而美国根据自身建立共和制国家的目标,不设君主,将行政权交付总统,且三者独立平等。可见,制度构想可以引导实践,实践对构想亦有所发展。论题二:“人民主权”说指导了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同时随着其实践深入不断得到加强。阐述:启蒙
38、运动中,思想家们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制度构想。其中“人民主权”说作为一项重要构想,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人民主权”说,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障议会的权力。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且树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这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不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之初,只有少数人拥有选举权,拥有被选举权的人更少。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使得符合年龄的公民都可以参加下院选举。“主权在民”的构想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得
39、到了加强。论题三:政治构想必须结合国情才能转换为可行的政治制度。阐述:政治构想是建立政治制度的指南,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正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确立起来的,其中人民主权、社会契约、民主法治、分权制衡等构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了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政党制度等。但不同的国家在同样的政治构想下却有不同的政治实践。如美国独立前没有经过封建社会,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独立后经过探索建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法国封建保守势力较强,经过法国大革命和随后的系列斗争,最终第三共和国确立了半总统、半议会制的共和政体。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走上统一并建立起代议
40、制的,因而其制度实践中体现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特点,出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综上所述,制度构想为理论上的探讨,要转化为政治实践还需与国情结合才能创造出有生命力的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能推动社会进步。解析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式论述题,解答前一定要认真审题,严格按试题要求作答。首先选定一个合适的论题,所选论题必须符合材料的主题,并且要观点鲜明、语言专业。然后用史实论证所选论题,史实的选取要有针对性,能够充分证明所选论题。同时注意不要单纯罗列史实,要体现出逻辑推理过程,做到有史有论、史论结合。4.(2015浙江文综,39,10分)(节选)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
41、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10分)答案答案(1)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
42、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的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解析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牛顿,发现“钥匙”的意义回顾教材知识作答。第二小问提炼材料的主旨,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其影响从对英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分析。A A组组2017201920172019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考点基础题组三年模拟考点一文艺复兴考点一文艺复兴1.(2019北京海淀一模,20)在中世纪,绘画、雕塑通常被视为实用性
43、和技术性的体力活动,艺术家也被看作手艺人。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卑微的手艺人上升为受人尊崇的“天才”。这种变化表明()A.艺术的思想性和创造性得到彰显B.艺术活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艺术的实用性和技术性基本丧失D.艺术创作与传统宗教题材相分离答案答案A题干材料信息表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地位上升,由过去的手艺人上升为受人尊崇的“天才”,这种变化表明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艺术的思想性和创造性得到彰显,因此A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无法体现艺术活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排除B项;无论是在中世纪还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实用性和技术性都存在,排除C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依然有许多宗教题材,
44、排除D项。疑难突破疑难突破题干材料中的这种变化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是解题的一个突破口,可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人文主义来分析。2.(2019北京东城期末,24)15世纪的佛罗伦萨有许多学校,包括一所大学,其识字人口比例是欧洲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10万人里有至少8000名儿童进入教会学校、市立学校以及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对其影响理解正确的是()A.学校教育发展利于古典文化的复兴B.人文主义思想在学校盛行C.市民摆脱了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影响D.基督教抑制西欧教育发展答案答案A题干材料表明,15世纪的佛罗伦萨有许多学校,受教育者众多,识字人口比例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说明这一时期佛罗伦萨学校
45、教育发展,有利于古典文化的复兴,因此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在学校盛行,材料中的学校也包括教会学校,无法证明市民摆脱了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影响,没有提到基督教抑制西欧教育发展,由此排除B、C、D三项。3.(2019北京海淀期末,22)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学者伊拉斯谟说:“假如上帝造人同陶工造瓦罐一样,或者同他造石头一样,那么人作为整体有什么价值呢?”这表明,伊拉斯谟()A.强调人的个性和尊严B.宣扬上帝和教会权威C.质疑人类存在的价值D.提倡人对上帝的服从答案答案A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他的这段话意在强调人的个性,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故选A项;文艺复兴抨击上帝和教会的权威,排
46、除B项;材料强调人存在的价值,排除C项;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性的解放,反对人对上帝的服从,排除D项。4.(2019北京朝阳期末,17)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具体表现在()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世幸福,探索自然奥秘反对禁欲主义,揭露教会堕落崇尚信仰自由,提倡勤劳节俭A.B.C.D.答案答案A文艺复兴时期宣扬人性,肯定人的价值,故正确;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教会束缚,追求现世幸福,故正确;文艺复兴时期通过文艺作品揭露教会的黑暗,故正确;宗教改革时期提倡信仰自由,提倡勤劳节俭,故错误。只有A项符合题意。5.(2018北京海淀期末,20)
47、但丁认为:人的尘世幸福的前提是和平,没有国家统一做保障,和平是不可想象的,而要实现国家统一,权力必须集中到君主手里;世俗君主的统治权直接来自上帝而非罗马教皇。这一主张体现了()人的意识的觉醒政教分离的主张强化王权的要求权力制衡的意识A.B.C.D.答案答案A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文艺复兴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正确;依据材料中“世俗君主的统治权直接来自上帝而非罗马教皇”可知正确;依据材料“要实现国家统一,权力必须集中到君主手里”可知正确;由“权力必须集中到君主手里”可知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6.(2017北京海淀期末,
48、27)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一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这一现象说明()A.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B.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C.艺术创作的题材由以宗教为主转向以世俗为主D.设计作品署名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答案答案B材料没有涉及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集体创作,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署名表明突出个人的价值,充分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的创作题材仍以宗教为主,故C项错误;设计作品署名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是对材料的过度推导,故D项错误。考点二宗教改革考点二
49、宗教改革7.(2019北京东城期末,29)诗人海涅说:“路德的语言在不到几年便普及全德意志,并被提升为共同的书面语言,并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这表明()A.“因信称义”瓦解了天主教会的信仰基础B.马丁路德改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用德语翻译圣经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D.宗教信仰的统一是语言统一的前提答案答案C由材料“路德的语言在不到几年便普及到全德意志,并被提升为共同的书面语言,并赋予这个政治上宗教上四分五裂的国家以一种语言上的统一”可知宗教改革中路德用德语翻译圣经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国家的统一,故选C项;“因信称义”瓦解了教会的权威而非天主教会的信仰
50、基础,排除A项;材料强调宗教改革对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而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并非强调宗教信仰与语言统一的关系,排除D项。8.(2019北京海淀期末,23)路德曾说,在他以前的改革者攻击的是教廷的腐朽生活,而他所攻击的是教会赖以存在的学说。这是因为路德的学说()A.主张人因信称义B.提出“君权神授”理论C.否定了基督教神学体系D.削弱了世俗君主的权威答案答案A由材料“在他以前的改革者攻击的是教廷的腐朽生活,而他所攻击的是教会赖以存在的学说”可知路德挑战教皇权威,反对教会的因行称义,提倡因信称义,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因信称义,“君权神授”理论并非路德提出,排除B项;路德反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