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说 课题马说 课型新总课时主备人授课日期主讲人审核人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理解短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2.掌握常见实词,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2掌握重点词语意思。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本单元学习精读,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注意积累常用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还要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马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论说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形象的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伯乐不识马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写千里马的遭遇,不如说
2、是写人才的遭遇,表达作者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控诉。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吗?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相信学习本课,大家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一定会有进一步的认识。【设计意图】创设
3、情境,向学生提问,通过故事引起学习兴趣,进入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欲望,为学生深入学习文本打下基础。二、走进文本,讲授新课第一学程: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任务: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读出感情。主问题1:根据音频文件的提示朗读原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把握情感。学法指导:自学: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2)注意词句停顿。互学:小组内相互交流体会,组长做好指导、分工,为展学做准备;展学:各小组选代表依次展示,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注意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和气势,其他小组可针对性补充或质疑。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并
4、逐步理解所蕴含的感情。第二学程: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学习任务: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主问题2: 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翻译原文,把握重点词语和句子,并了解文章内容。学法指导自学:请同学们自学完成翻译,知晓其义,如有疑问圈点做标记。互学:把自己的理解与小组成员交流,相互启迪,组员补充;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展学: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翻译课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通过概括主要内容和朗读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第三学
5、程:赏读课文,把握写作手法,体悟情感。 学习任务:通过赏读体悟作者的写作手法,理解短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主问题3:(1) 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分别指什么?(2) 作者借助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作者什么情感? 学法指导:自学: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再次思考,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有疑问处做好标记。互学:(1)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解,相互学习、启发。(2)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展学: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对“食马者”“伯乐”“千里马”的寓意的分析,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体
6、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第四学程:品味语言,熟读成诵。学习任务:学生再次放声朗读课文,品味并理解文章语言。主问题4: 同学们全文共151个字,作者却用了11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请找出一句含“不”的句子,细细品读!示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批注:品读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千里马渴望遇到伯乐时的焦急不安,我仿佛听到了千里马因没有遇到伯乐而整天唉声叹气的样子。跟大家说说?学法指导:互学:(1)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解,相互学习、启发。(2)根据屏幕提示试背课文。展学:(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自己的见解。(2)背诵原文。设计意图:通过品味语言,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无奈、悲凉、辛酸、抑郁
7、、苦闷 、感伤等思想感情,并能够背诵课文内容。三、盘点收获 学生谈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总结: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知遇之难,是因为它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能够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壮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以后,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说:天下谁人不识我!四、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课后阅读课后第四大题,谈谈你对人次问题的看法。师生共写课题及作者。展示与点拨预设:1. 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2. 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3.教师范读、正音。祇( )骈( )槽枥( )辱
8、( )食( )策( )见( )邪( )石( )粟( )展示与点拨预设:1.通假字食马者:“食”通“饲”,喂养。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2.一词多义根据语境,辨清一个词的不同义项,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执策而临之:表修饰。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饲养。一食或尽粟一旦:吃。一食:一顿。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即使。学生活动:朗读课文,识记重点词,归纳笔记。3.重点句子翻译(课后第三大题)展示与点拨预设:学生展示,教师进行指导评价。“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板书设计 马说 千里马 人才 伯乐 赏识人才的人 托物寓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