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0 10 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童话集稻草人,小说集隔膜火灾,长篇小说倪焕之等。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本文主要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向上爬的怎样向上爬的。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主要写了爬山虎的_、_、_三方面的内容。生长位置叶子脚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课文讲解课文讲解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呢?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
2、地方。 “墙”“西墙”:爬山虎的生长位置。暗示它是一种善于攀爬的植物。“满是”“一大片地方”写出了爬山虎多而茂盛,表现了爬山虎的勃勃生机。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呢?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嫩红”“嫩绿”:叶子颜色的变化。引人注意:引起别人的注意。连续认真观察。嫩红的嫩绿的嫩红的嫩绿的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既写出了叶子的鲜亮,又表现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一顺儿”具体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
3、点。“没有重叠”“不留一点儿空隙”写爬山虎的叶子铺得均匀。静态描写。写出了叶子的特点:绿,多而密。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属于直接抒情。动态描写。风让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呈现出勃勃生机。 思考:“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在这两句话中的“铺”“漾”有什么妙用吗? “铺”字将叶子又多又密的特点表现得十分形象,满墙的叶子就像一幅浓绿的图画。 “漾”字则使句子有了动感。生动地再现了满墙的绿叶随风起伏,就如绿色的海洋荡起了波纹。作者巧妙地写出了叶子的勃勃生机。 朗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脚?它又是怎样向上爬的呢? 以前
4、,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说明作者进行了仔细观察。 课文35自然段介绍爬山虎的脚以及它又是怎样向上爬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第1-3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点明了要描述的对象。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补充。这里把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形象逼真。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作者运
5、用“触、变、巴、拉、贴”等动词,通过脚触着墙时的一系列变化,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形象地描写出爬山虎脚的外形特点。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作者在连续观察后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触着墙就会生长,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表现了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非常结实。课文结构课文结构爬山虎的脚生长位置叶子的特点颜色好看排列整齐脚的特点位置 样子 颜色爬墙过程:触、巴、拉、贴对墙的依赖触着墙活触不着萎抓住特点观察细致墙上 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表达出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告诉我们:只有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课文主题课文主题 1.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2.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课后作业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