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四篇课文。有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有戍边将士建立军功、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是三年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本册教材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
2、么,再把几件事情连起来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 认识“崛、范”等8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3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6个词语。2. 默读课文,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能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课件、预习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预习单1、 标注段落,圈画生字词。2、 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按照表格内容,梳理思考。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教学流程:一、 齐读课题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咱们一起来读题目,齐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二、 结合预习,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周恩来少年时
3、期的读书志向)师:挺不错的,读得很整齐,能结合预习,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吗?生:我认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是:为了我们中国的崛起而读书师:好的,你把那个中华就变成了我们中国,挺好的,那崛起是什么意思呢?生:我觉得为中华而崛起而读书中的崛起,他的意思应该是赶走一些外国的一些侵略势力,让中国走向繁荣。师:说的多好啊,说明他的预习很认真,那我就继续问你了,这是谁说的话?生:这是周恩来说的话三、读读生字词所在的段落1、自由练习-指名读文段师:真好,课题是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志向,谢谢你,看样子同学们预习的不错,下面老师把这节课生字词所在的段落放大,放大以后,你自己读一读,看看这些生字词所在的段,你能不能
4、读正确。没有听到声音,自己练读生:练读片段1) 在这些读书志向中,不大好理解的是哪一个?(门楣指的是大门上的横梁,家族的象征。光耀门楣是为了家族的光耀)师:读好了吗,愿意读给大家听的请举手生:读课文师:挺好的,一点错误都没有,在这些读书志向当中,不太好理解的有哪一个?生:光耀门楣师:我听到有同学说了光耀门楣,光耀门楣什么意思?生:(沉默)师:可能大家之前预习没有预习到,老师查了字典,门楣指的是大门上的横梁,它是大户人家才有的,是这个家族的象征,那你想一想光耀门楣是什么意思呢?生:我觉得光耀门楣是光耀的家族,因为您刚才说了,门楣是代表整个家族的意思,所以就是为了光耀家族。师:是的,就是为了家族的
5、光耀而读书,感谢。2) 魏校长在这些读书志向中,更赞赏哪一个?(周恩来的)师:下一部分,谁来读读看,只有一句话生:读文师:你很了不起,不仅在预习的时候做到了正确和流利,还带有自己的情感来读。(如果没有读得很坚定,多抽几个人)。最后一部分,谁来试试看。生:读文你也不错,老师来问问,魏校长更赞赏哪一个?生:周恩来3) 当效此生:效的意思是仿效师:当效此生,此生指的是谁?生:周恩来师:那么这个当效此生,这个效是什么意思呢?生:有这个志向的人,要向周恩来学习师:对,这个效在这里的意思就是仿效,2、练读文段-指名读文段第二页,自己练读这个部分。生:练读师:你很棒,往后读就越读越好了,这个部分的同学们练读
6、一下,谁来试试看,这段特别陌生的词很多生:读文师:你很了不起,很多词都是在这一节课第一次看见,但是你都读的很准,只是这个词不太肯定,这个词读作:肇事。通过读刚才生字词所在的段落,老师觉得你们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四、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1、用手势表示学习结果现在老师把刚刚读的多有段落送回到课文当中去。这一次,请同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那几件事(课后第一题)这一次的读,不再是逐字逐句的读,而是带着问题有思考,有选择地读,明白了吗?请开始。生:读文师:我想现在我们同学有两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已经能够清晰地判断能有几件事了,第二种就是脑子里还是乱哄哄的。如果你能判断好,就举手显示你的
7、数字,如果乱哄哄的,就比抱拳手势。现在老师发现,现在有的同学比着三,有的同学比着二,我想请同学代表说一说,这个男同学,你代表同意三件事的同学发言,哪位同学你代表同意两件事的同学发言。其它脑子乱哄哄的没更要认真听啦,2、指名回答生回答师:现在我的脑子也是乱哄哄的了,我们现在有了三种答案,但是都比较一致的是第一件事,一点争议都没有。我们来琢磨一下,为什么一点争议都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它很清晰,我能很清晰的找到时间地点和这些人,他们就发生在这个时间地点里(在屏幕中圈出),你就带着这种思维,再来读读这一部分,看看有没有思考?再来读一读3、带着思考再读有争议的部分,有没有新的想法生:再读教师边走边询问师:
8、有没有新的想法,用手势告诉我。有的人有比出二,有的人还是三。这个部分,按照时间特别不好数,感觉整片都是12岁奉天的事情,所以你很难区分,为了把我们乱哄哄的脑子捋顺清楚,我们可以用这个办法(屏幕中出现任务卡片,教师进行拖拽,把第一个故事中的人物放在一起),第一件事我们特别清晰,是因为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地点发生的。接下来这一部分就是乱哄哄的部分,你来尝试一下,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发生的人物放在一起。4、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物放到一起师:一定记住是抓住主要人物来说的,周恩来听到中华不振(板书)接着我们来思考第三件事,人好多,首先做一个工作,谁来说说看。5、把事情说清楚(板书:主要人物 周恩来)1
9、)指名说第一件事(板书:立下读书志向)抓住了主要内容,周恩来立下了读书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你们可以按照刚才的方法自己来尝试一下,第三件事人物很多,但是你可以围绕主要人物来说,把干扰你的这些人物去掉。2)同桌互相说说第二件事-指名回答(板书:听到中华不振)3)指名说说第三件事(板书:体会中华不振)4)自己试试把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师:三件事是不是都能说清楚了,有一大半的孩子能知道每件事的主要内容,下面我提高一点要求,把三件事连起来说,要不你试一试?生:12岁那年周恩来的伯父对周恩来说中华不振,刚开始周恩来不明白,后来周恩来在修身课时候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为他在外
10、国人的地盘上真正体会到了伯父说的中华崛起而不振。师:说的挺好的,但是你说的这个顺序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今天你们很考验老师啊,总有一些出其不意的,我要表扬他的是,这个同学知道,这三件事一定有关系,所以他在试着联系这三件事的关系,这点很好。但是这三件事到底什么关系呢?我们还得捋顺一下,6、读读最后一段,思考:三件事的关系是什么?(板书:原因 结果)我们再回到课文,我们尝试把每一件事最后一段读一读。自己读,思考:三件事的关系是什么?回到文章中读一读。想到了吗?生: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二件事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前面,是伯父提醒他的话师:我抓住你的一个词,你说这个是第一件事的前面,这个
11、前面,就是这个事情的原因。生:对,二三件事都是第一件事的原因,听到这件事就要证实一下,这是原因,那第一件事就是什么?师:原因对着的就是生:结果师:没错因果关系,那你就用因果关系来说说行不行?来同学们就用崇拜的眼光看着他看一会,然后他就有信心了。生:伯父告诉周恩来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能随便去玩,告诉他中国不振,有一天周恩来背着伯父去和朋友相约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一位女人在哭,去了解事情以后,体会到了中国不振,然后最后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先说原因,再说结果)师:这是一种说法,还有吗?生:周恩来之所以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是因为他在12岁那年,听到伯父说中华
12、不振,后来看见了一个女人在租界被欺负却无处说理,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先说结果,后说原因)。五、总结课堂师:回顾一下,这篇课文总共讲了三件事PPT,其中第一件是结果,后两件事是原因PPT,这是它们的关系,我们再来说一说主要内容PPT。你现在知道如果一篇课文有几件事,可以怎么说主要内容了吗?先弄清楚每件事说的什么,然后理清它们的关系,最后再连起来。师:今天我们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按照主要内容和主要事件的方法,但是这篇与我们相距一百多年的文章,我们只能把握内容,初步理解周恩来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经历,为了更深入的理解这篇文章,我们要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课后第二题,PPT),再
13、去感受,少年周恩来立志,青年周恩来为之努力,最后成为我们新中国第一任总理,被人们成为中国的好总理。板书:主要人物 事件周恩来 1 立下读书志向 结果 2 听到中华不振 原因 3 体会中华不振 原因一、课题导入1.齐读课题2. 结合预习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生:为了让中华变得更加强大才读书(把“崛起”的意思说得很好)3. 这句话是谁说的?(周恩来)二、检查预习1.练读生字词所在的段落2.抽生读生1读(读出了自己理解的停顿)生2读(你也真棒。)3.三个同学的读书志向:为家父读书、为明理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前两个好理解,光耀门楣是什么意思?我来告诉你门楣就是大门上的横栏,象征着一个家族。生:就是为
14、了光耀自己的家族而读书师:魏校长更赞赏谁的志向?谁来读?生读师:“当效”是什么意思?生:应该效仿。师:这就是魏校长赞赏的志向。为什么会有这个志向呢?咱们接着往下读。4.抽生读。师:伯父叙述的感觉出来了,挺好的。往下传,继续读生读师:读得挺好,往下传生读三、默读课文,尝试把握主要内容师:我突然觉得这个部分读得很好,说明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现在把生字词送回课文中去。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件事?提示:不再一字一字地读,而是有选择地读。(生带着问题默读)2.生交流分享师:此时应该有两种情况,有些有自己想法的,用手指表示自己看出了几件事。有些脑子可能乱哄哄的,可以做一个手势。(把握学情)(有想
15、法的又分为两件事和三件事,请代表发言)生1:我认为这篇文章有三件事情,在课堂上回答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第二件是伯父告诉他不能去奉天玩,第三件是周恩来和同学去被占的地方看见的事情。(师在PPT上做记号)师:举三的同学和她是不是一样的?(不是)生2:第一件和前面的同学是一样的,11-14自然段,我认为是周恩来对“中华不振”而疑惑,15-17自然段是周恩来真正看到中华不振。师:那是一样的呀?生2:意思不一样。师:哦,看来老师的指向不明确。有没有认为不是一样的呢?生3:我有补充,我认为第三件事时还有周恩来的想法师:再听要求,有没有同样举3但是分法不一样的?举手示意生4: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一
16、样,第三部分是15-16自然段,而不是17自然段师:那后面这段呢?生4:因为我觉得17是在回答魏校长的问题。师:她实际上找了四件事情。有没有不一样的?生5:我认为11-16是第二件事,剩下的是第三件事。师:举2的呢?生6:第一件一样,第二件事是周恩来去奉天,后面都是去奉天看到的,这不是事。师:她的说法能够代表举2的孩子的想法吗?生7:第一件一样,11-17都是第二件事,就是他明白中华不振。3.师总结:第一件事情都是相同的,说法一样,乱哄哄的地方就在于后面了。为什么这边让所有人都那么乱呢?四、方法示例,尝试说清主要内容1.看第一部分。新学年、修身课、魏校长、周恩来,时间、地点、人物都很清楚,后面
17、部分就有点乱。大家再看看混乱的部分,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区分事情呢?2.关键时间、关键人物。12岁那年,离开家乡到奉天上学。随着文章的叙述,很多很多的人出现了,时间不明晰,所以我们糊涂了。(1)现在,我们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人放在一起,谁能上来试试看。(生移动)(2)这样一分,哪一种分法更合适?(三件事)3.三件事,每件事讲了什么?先自己试试看。(生自己练习说)4.谁来说说第一件事讲了什么?生1: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有人说为家父读书,有的说为明理读书,有的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周恩来的回答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师:我们把主要人物的事情保留,不重要的人物不说。再试试生1:魏校长问
18、大家为什么读书,周恩来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5.第二件事呢?生2:伯父让周恩来不要去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不信。师:虽然有两个人物,但是要说清楚还真不容易。你刚才这个说法就感觉周恩来好不听话,但是真正的是什么让周恩来很困惑?再找找。生2:伯父沉郁的表情让他难以忘怀。师:还有什么?生2:中华不振师: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表现。你再说说生2:这里有很多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伯父说中华不振,这几个字和伯父沉郁的表情让周恩来难以忘怀。师:把不重要的再删去,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的事儿生2:周恩来听说中华不振,这让他难以忘怀。师:有进步。是的,周恩来总是想着国家,所以他总是记住伯父说的关于国家的事儿。6.
19、第三件事情呢?生3:第三件事写了周恩来真正看到了中华不振。师:这个小姑娘太厉害了,简洁!把多余的人都删了,留下了最主要的人,最主要的地方。7.三件事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谁能来试试看。生:新学年开始了,魏校长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师:能不能继续下去?为什么不能继续下去呢?我相信你第二件和第三件都能说清楚,那到底难在哪里?没有连起来,是不是?8.理清事件关系师:把三件连起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其实三件事有关系,你把每件事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三件事是什么关系?生:我觉得是听到伯父说中华不振后才当了总理,而且此时的周恩来才知道这四
20、个字的重要分量。师:你说得很好,郭老师帮你捋一捋。第二件和第三件事什么关系?生:因为有了第二件事才会有第三件事。师:那第一件事呢?生:因为听到了、看到了中华不振,所以才会有第一件事。师:你已经很清楚了,当结果在前原因在后时,我们可以用一个连接语: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志向呢?因为再试试。生说师:挺好,我再请一位同学说说。生:魏校长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为听伯父说中华不振而且自己也看到了中华不振,所以他立下了这样的志向师:可不可以有其他的顺序生:可以先说后面两件,再说志向师:很好,你来试试看生:周恩来12岁那年,听伯父说中华不振,而且自己也亲眼看到了中华不振,所以当魏校长问他们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接连请了两个开课不愿意举手而现在愿意尝试的孩子)五、结课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我们把握了这样一篇复杂文本的主要内容。但是这样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离我们有100多年,仅凭我们的想象是无法感受到当时的状况的,要想真正读懂,单靠把握主要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建议大家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再去理解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