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2 年年中考模拟中考模拟 语文语文 2022022 2. .0505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1 题,满分 13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 2B 铅笔认真填涂考试号。 3答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5保持答题卷
2、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2020 分)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8 分) 1949 年 4 月 27 日拂晓,人民解放军在枫桥西端打响了解放古城苏州的第一枪,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枫桥桥面,鲜艳的红旗插上了扼守城西的重要屏障铁铃关,人民解放军【甲】 ,各部从阊门、金门、平门、娄门分别入城。4 月 27 日凌晨 6 点 40 分胜利会师于市中心察院场,古城苏州正式宣告解放。解放苏州作为渡江战役中的重要一环,为随后解放上海乃至华东全境创造了重要条件。 “天亮哉,解放哉! ”千年古城回到人民的怀抱,民众的欢呼声【乙】 ,响彻云霄,苏州历史从此翻开新的篇章。 历史的
3、车轮滚滚前行。硝烟散去,73 年的【丙】 ,岁月峥嵘、华章日新,我们在这座古城里工作、学习、生活和奋斗。今天的苏州在古今辉映的双面绣中,奋力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2022 年非比寻常,但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yu) ,在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时,依旧会热血沸腾。胜利解放的枪声犹在耳边,与开放再出发(qng)脆的发令枪声一起,共同演(y) 出时空的交响。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当身体力行,践行与传承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以此告 wi 先烈:锦绣苏州,定当如你所愿! 根据汉语拼音,给最后一段画横线的四处填上恰当的字。 (4 分) 逾(yu) (qng)脆 演(y) 告(wi) 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
4、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势如破竹 震耳欲聋 风餐露宿 B.一泻千里 振聋发聩 风餐露宿 C.势如破竹 震耳欲聋 栉风沐雨 D.一泻千里 振聋发聩 栉风沐雨 这篇短文有正、副两个标题,请根据要求把正标题补写完整。 (2 分) 切合短文内容;用词不要与副标题重复;字数要求:6 个字。 重温红色历史重温红色历史 纪念苏州解放 73 周年 2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 分) 蒹霞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水击三千里,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 )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
5、煜相见欢)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3.在某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一次宣传活动中,有工作人员绘制了一下这幅海报。这幅海报想达到的宣传目的用以下哪个成语来形容最贴切?( )(2 分) A.噤若寒蝉 B.缄口结舌 C.谨言慎行 D.守口如瓶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5050 分)分) (一)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6 6 分)分) 4.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常使用“旁敲侧击”的笔法,请从朝花夕拾的狗猫鼠中任选一个动物,说说鲁迅先生是如何通过写动物来“旁敲侧击”的。(2
6、分) _ _ 5.下面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读水浒传漫题(七首)中的一首,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4 分) 读水浒传漫题(七) 汪曾祺 凤凰踏碎玉玲珑,发髻穿心一点红。 乞得赦书真浪子,吹箫直出五云中。 请概括“乞得赦书”故事情节,或体现该人物“义”的其他事迹。(2 分) _ _ 有人认为,该人物的事迹与“浪子”的绰号不合,谈一谈你的观点并用相关情节佐证。(2 分) _ _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1818 分)分)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6 6- -7 7 题。 (题。 (7 7 分)分) 淇上别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
7、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注此诗是王维贬谪济州时,为友人祖咏离开济州赴官送行到齐州而作。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所设的帐幕。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中短暂的“笑”对“泣”起到反衬、加强的作用,表明友情的真挚与深厚。 B.“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写诗人因友人离去而伤感落寞,此刻他又谪居于济州,在荒城中更加发愁,这里也含有不甘于这种境遇的意思。 C.“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的景物描写,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样,画面开阔壮丽,意境雄浑,体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8、特点。 D.诗歌第三联直抒胸臆, 诗人借寒天、 山、 暮日、 长河等凄清景象, 传达了他的感伤之情。 7.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 。 在你读过的送别诗中, “ , ”两句和它意境相近。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81 12 2 题。题。 (1 11 1 分)分) 陆九龄,字子寿,幼颖悟端重。稍长,补郡学弟子员。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签之说。 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
9、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慑。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曰:“是固男子之事也。”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 九龄尝继其父志, 益修礼学, 治家有法。 九龄与弟九渊相为师友, 和而不同, 学者号 “二陆”。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节选自 宋史 陆九龄传 ) 注黄老:“黄”,指上古的黄帝;“老”,指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黄老”,也称
10、黄老学说,是我国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改兴国军:改任兴国军教授。剽:抢劫。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闻新博士学黄老 闻:听说。 B.与语大说 说:通“悦”,喜悦。 C.士而耻此 耻:以为耻。 D.有剽劫者过其门 过:拜访。 4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陆九龄的学问和修养,得到当时著名学者许忻的赞赏,许忻把当代文献都告诉他, 这对陆九龄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帮助。 B.湖南茶寇横行的消息传来,人心惶惶,郡县长官应众人请求,让德高望重的陆九龄 主持防御盗寇的义社,这个明智的安排当即得到陆九龄所有门人弟子的支持。 C.陆九
11、龄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他不但精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而且擅 长射箭,并懂得调遣屯兵防御的法度。 D.陆九龄继承父亲的志向,重视研修礼学,治家有法;他与弟弟陆九渊亦师亦友,相 处和睦,被称为“二陆”。 10.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2 分) (2)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2 分) 11.陆九龄稍年长,不愿跟随老师而回家学习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1 分) 12.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某某学校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的读书研讨活动。活动结束时,小苏说:不管读书还是做事,我们应该学习宋濂的“勤且艰”“心之专”的品质,这样
12、才能有所收获。小州说:文中的陆九龄、卖油翁中的卖油翁能够做到“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两人都能体现宋濂的“勤且艰”“心之专”的品质,请你分析一下小州的说法是否合理。(2 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2 26 6 分)分) 阅读下面阅读下面四四则材料,完成则材料,完成 1 13 31 15 5 题。题。 (1010 分)分) 材料一:材料一: CT 值(Cycle Threshold)称为“循环数阈y值” ,这个值代表了人体内的病毒含量的多少。简单地说,在做核酸检测的时候,检测仪器需要把体内的病毒基因放大到一定程度才能侦测到病毒。CT 值越高,说明检测到新冠病毒放大的倍数越大,循环
13、的次数越多,用的时间越长。显而易见,CT 值越高,代表病毒含量较少,传染力越弱,甚至没有传染力。反之,CT 值越低,意味着不用放大太多倍就能检测到病毒,循环次数越少,用的时间越短。这代表病毒浓度越高,传染力越强。直观地说,CT 值的意思是“放大两倍” ,CT 值40 就是该检体病毒基因放大 2 的 40 次方。意思是,该检体历经 40 回合的几何级数放大后,侦测到荧光值可达到阈值。 那么,CT 值多少算是阴性呢?答案是:没有标准答案,各国和各地区各有各的标准,无法统一。这就像全国的本科线划分,有些自主命题的地方 420 就能上本科,但有的地方 550才能读本科。据加拿大广播公司 CBC Spo
14、rts 报道, “加拿大大多地方的标准为 CT 值 35。5 在德国,CT 值 30 及以上的人被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美国和日本的 CT 值是 35。在中国,CT值为 40.显而易见,2 的 35 次方和 2 的 40 次方得出的结果的差距不是一点点。即便是同一个国家,CT 值也会不尽相同。如中国的台湾地区,早些时期,CT 值达到 30 就可以解除隔离了, 现在升到了 34.为什么台湾早期 CT 值达到 30 就解除隔离呢?那是因为台湾指挥中心医疗应变组副组长罗一钧说:之所以调降隔离标准为 CT 值 30,是经过专家会议讨论并参考国外资料。当 Ct 值30 时,体内病毒量已下降到几乎不具传染
15、力,因此无需集中检疫隔离,可回到社区进行自主健康管理,或进行其他医疗处置。总体来说,CT 值越高就越安全,中国目前执行的 CT 值 40 是世界上最高的标准。虽然有些国外媒体批评中国在认为设置高门槛,但不得不说,正是我们高标准要求自己,才有效控制了疫情。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核酸检测阳性有一个重要标准:测出了冠状病毒的 N 蛋白。有些人没有感染新冠,但是也能够测出新冠病毒的 N 蛋白,核酸检测结果是阳性。这种情况通常是发生在灭活疫苗注射不久。原因就是灭活疫苗是死病毒,所谓注射灭活疫苗,就是把病毒的尸体注射到体内。如果间隔的时间太短,肯定能在体内检测出病毒的 N 蛋白。所以,如果你打完灭活疫苗
16、不久, 最好不要去做核酸, 以防结果出现阳性, 被拉去隔离。 有意思的是,假如一个人的免疫力比较差,又注射了灭活疫苗,很容易出现核酸阳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变成阴性,可以大量喝水+补充高蛋白。喝水可以把病毒尽快代谢掉排除体外,补充高蛋白可以增加体内的蛋白含量,压制住病毒蛋白。 (摘编自起点人文 plus 公众号 2022 年 3 月 12 号推文) 材料二:材料二: 现在,PCR 用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上,是通过快速扩增新冠病毒的特定基因片段来确认受检者是否被病毒感染的。目前常用的是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研发的试剂盒。尽管 RT-PCR 试剂盒检测比较可靠,但是在最开始也有假
17、阴性,即检测不出实际上已被病毒入侵的感染者。 出现核酸检测假阴性的原因有多方面。 一是刚开始研发的试剂盒质量不是很高,但后来经过改进,这一质量短板得到解决。另一个原因是,患者在做前几次检测的时候,病毒还没有充分感染人体细胞,病毒有一个逐渐进入细胞的过程。因此,有的人经过多次检测才查出病毒核酸阳性。 需要说明的是, 确诊新冠病毒感染与确诊新冠肺炎并不是一回事儿, 前者只是病毒感染,后者则是在病毒感染后出现症状。目前确认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还是核酸检测。同时,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可以作为补充证据。如果要确诊为新冠肺炎,还得加上 CT 片证据,以及临床上出现的症状,如是否发热、咳嗽,呼吸是否困难等来确
18、诊新冠肺炎,并判断是轻症还是重症,抑或是无症状感染,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摘编自北京日报 2021 年 08 月 18 日核酸检测是怎么发现新冠病毒的 ) 材料材料三三: 3 月 15 日,国家卫健委医政管理局发布最新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方案中对我国防疫政策首次作出重大调整。 方案修订内容主要包括: 1.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不再收入定点医院,避免造成医疗机构床位紧张。 2.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修改,由核酸检测阴性改为核酸检测 Ct 值35。 3.出院后隔离 14 天改为 7 天居家健康检测。 6 4.核酸检测 Ct 值大于 35 时,不算作核酸阳性。 (摘编自新华网)
19、阈值又叫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13.根据几则材料,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在美国反复测核酸都是阴性但在中国反复检测却有可能阳性。 B只要核酸监测为阳性,就等于感染了新冠病毒。 C多次核酸监测为阴性的,依然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 D核酸监测的阴性与阳性都没有绝对标准。 14.材料一所阐述的虽然是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知识, 读起来却并不枯燥, 请阐明原因。(2 分) _ _ 15.一居民 2 月 2 号在社区进行核酸检测的结果如下, 请依据三则材料提出你的建议 (6 分) _ 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 16 62020 题。题。 (
20、1616 分)分) 一个农民走在田埂上一个农民走在田埂上 芦苇泉 他终于直起腰。 这是一片无边的稻田。 他那样弯着腰, 向左右扩展、 向前移动的姿势,已经持续很久了。他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朝远处看,远处是蒙河黑色的树林,那片树林子太大,太茂盛,就像一片黑夜。他的头发是湿的,大滴的汗顺着脸往下淌,一直淌进衣服的里面。他的左手臂抱着大把的青草和稗子。我们也许还不太了解他,不过是刚才的那条鱼,让他想起了一条大河。那条鱼打着他的左脚,快速地游走了,碰到稻子时弄出了“啪啪”的挣扎声。他没有去捉它,相反却站起了身。这条鱼显然是从河里和河水一起流进来的,只不过在刚进入这片稻田的时候, 它比一条小蝌蚪也大不了多
21、少。 它几乎有两寸多长了, 真是奇迹。好长时间,他的脑子里只有那片流水。他还听到了那种好听的流淌声。他还看见了一群鱼,像影子一样在水里一闪一闪的鱼。他想鱼的命运可真叫命运,如果不来到这片稻田,仍旧在河里,也许都见到海了。他重新弯下腰,向左向右向前移动 他今年五十四岁。AA不远处的村庄里,有他的一所房子,十一棵树,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不喜欢城市,甚至可以说他敌视城市。他一共去过两次城里,两次都是去卖西瓜。他的西瓜那么好,可城里人却说这个不熟,那个不甜,左挑鼻子右挑眼,一大堆瓜一个也没卖上好价钱。每一个瓜都是他的好孩子,都是他一眼一眼地看着长大的,没有一个次的。后来,为了避免和城里人打
22、交道,他就把瓜直接批给那些瓜贩子,不再去城里受7 煎熬。城市是另一个世界,他在城里行走,要多么别扭有多么别扭,怎么走也走不好,走的总是和别人不一样。在城里,他是多余的,那种反差,和城里人的反差,让他生出了一种被追逃的错觉。在城里,他是逃出来的。回到村庄,他沉思了很多天,自己就这么没有出息?但没有办法。他始终没有消除那种对城市的恐惧。他清楚地记得,城里人目光的冷漠,他们把钱扔到地上抱走西瓜时的蛮横劲。BB那时他浑身哆嗦,就像一棵草独自站在一片庄稼地里,那么孤独和耻辱。他做错了什么?他不知道。他只想逃走。 一会儿,他就在一条田埂上走着了。田埂上长满草,一只草叶子般的蚂蚱飞起来。他赤着脚,卷上去的裤
23、腿湿了的部分,溅上了几星泥。他把草集中起来,然后坐在上面,掏出他的旱烟袋,抽烟。他黑红色的脸上,放着一种光芒,眼睛里像有一个世界。身体里藏着的力量在等待着什么。他给我们的印象是,没有一点苍老的感觉,就像二十岁的演员,扮演一位五十岁的农民,那种老也是掩饰着的老,是装出来的。他那么自然,一点也不孤独。一会儿看看自己的脚,一会儿看看稻田,远处的村庄就像不存在一样。其实,此刻他正在想着村庄,想着等到秋天把这片稻子弄回去时的喜悦场面。想起了粮仓,想起了妻子的手,想起了孩子们的傻笑。他笑了,那种笑是从里面一点点地笑出来的,好像从昨天就开始在深处或远方笑了,今天才笑出来。他磕去烟锅里的灰烬,重新把烟袋别到腰
24、上,那姿势像极了一位将军在别一枝手枪,也有那番威武、尊严!我看到了他的尊严,这种尊严似乎是天生的,谁见了谁都会敬畏的。然而,在城里,他的尊严呢?他把尊严留在了村庄,留在了庄稼地里。这种尊严原来是带不走的,是只属于村庄和土地的。 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他又在那片稻田里,用那种姿势移动了。那是一架机器,一点一点地向前,没有大的动作,也不会消失。在他站起身来的时候,又一堆草抱在了他身体的左边。他看到了那辆邮车。他竟能从邮车的速度上,看出了今天这辆车同往日的不同。他又躬下腰,但不多会儿,他就站直了,朝村庄看。他几乎不是在劳动了,也许他累了,或是饿了。但他仍能准确地把稗子从稻子中分辨出来,拔出来,一会儿又
25、是一抱。村庄那边跑出一个人,像一只风筝,一晃一晃的,被风刮着。他早就认出来了,那是他的女儿,她考上大学了,肯定考上了。用一种优美的舞蹈跑在路上的人,一定是有了幸福装在心里的人。女儿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他只不过是笑了笑,并没有走出稻田。女儿站在田埂上扬了扬手中的信。 他想, 女儿真幸福。 继而又想到, 女儿要走了, 就要失去她了。 女儿的快乐和他的快乐,有些是一样的,有些却不同。他自然地想到了城市。但他却没生出一点痛苦或去阻拦女儿的感觉。他在心里替女儿高兴。 “爸爸,咱回家。 ” 他却摆了摆手,说: “干完这点,我就回去。 ” 他又弯下腰,向前移动了。 绿油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把他托起来,想让
26、他飞,但他却紧紧地抓住那些草,抓住一棵,松开,再去抓另一棵,永远也不离开这片土地,永远也不飞起来。CC天黑了,那个移动着的影子,还在移动。接着,我们看到了大地上空的星星 (有删节) 16.下面是关于文中“他”的心理活动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将它补充完整。 (3 分) 恐惧孤独 8 17.下列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文中第 1 段写到“那条鱼打着他的左脚,快速地游走了,碰到稻子时弄出了“啪啪”的挣扎声。他没有去捉它,相反却站起了身” 。他没去抓它是因为他要抓后面出现的一群鱼。 B 文章反复写“向前移动” ,运用动作描写,是文章的线索。 C “女儿的快乐和他的快乐,有
27、些是一样的,有些却不同” ,表明他清醒地认识到女儿和自己的命运是不一样的。 D 全文用第三人称写一个走在田埂上的农民,更有利于作者对农民内心的困惑与无奈的把握与理解。 18在文中画线的ABCABC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4 分) 19.父亲这一形象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试结合文中句子和课内链接分析两位父亲形象的异同点。 (3 分) 他磕去烟锅里的灰烬,重新把烟袋别到腰上,那姿势像极了一位将军在别一枝手枪,也有那番威武、尊严!我看到了他的尊严,这种尊严似乎是天生的,谁见了谁都会敬畏的。 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
28、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李森祥台阶 20.文章末尾“他”的女儿考上了大学, “他”心里替女儿高兴,甲同学认为作者设计这一情节主要表现“他”对女儿的爱,乙同学认为这一情节的设计有更丰富的内涵,你如何理解,试作简要分析。 (3 分)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6060 分)分) 21.作文。 (60 分) 鲁迅先生曾说 “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古往今来, “中国的脊梁”们并不都取得了世俗意义或者长久的成功,有的甚至还成为他人眼中的“失败者” 。请结合你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思考,以“中国的脊梁中国的脊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