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体会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一学一评” 的整体育人观念。“教” 主要体现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内容载体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决定育人方向和基本方式,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学”主要体现为基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决定育人效果;“评” 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要注重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教师要注重各教学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设计并实施目标、活动、评价相统一的教学。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
2、怎么教、怎么评等方面的内涵和要求,建立相互间的关联,体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使评价镶嵌于教学之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直接从教材和常用的课堂活动入手,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思考需要做什么,需要使用哪些材料,以及需要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和活动,而这样的教学设计只是片面地关注了教师的教,只注重输入的过程,而忽视了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学,以及学生的语言输出。其实,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可以遵循Backward Design的理论,以终为始,从结果出发,反向设计教学,从而确保学生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和语言输出。那么什么是Backward Design呢?Backward Design就
3、是教师从最终的结果预期的目标或标准出发,然后根据目标或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以及为达到此要求而实施的教学(如手段和措施等)来设计课程。围绕目标开展教学能够确保教学过程不偏离、不松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Backward Design挑战了传统的课程设计措施,从目标入手,然后选择评价方式,最后设计教学过程。Backward Design提倡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指导下设计教学,教学过程和活动、教学措施和资源是最后才确定的,而且是可以适时调整的,目的是让教师少走弯路,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教学就好比是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便直接上路了,希望能最终到达目的地,但是很多情况下可能会迷失方向
4、。而Backward Design就像是拿到了地图,先找到目的地,然后再跟着地图的指引上路,这样便能确保顺利地到达。那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运用Backward Design来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呢?我将以PEP六年级下册Unit 4 Then and now为例,在单元整体设计理念下,把这个单元的教学如何运用Backward Design的想法记录下来。第一阶段: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统整后的单元教学目标为:学生能正确理解、认读、拼写并运用核心词汇:star, easy, race, felt, trip, woke, gym, ago, cycling, badminton及核心句型Ther
5、e was ./There were .来描述过去某个地方的样子。能正确理解并运用核心句型Before,I was . Now, I am .描述自己与他人在性格、爱好、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学生能够理解、领悟核心词汇及句型的基本含义并运用其描述事物和地点,能根据图片、词语和句子的提示写一篇关于自己梦境的小作文。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述小语段,能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能在小组活动中和其他同学积极配合。预期的迁移是以话题情景引入,通过Wu Binbin的爷爷、爸爸参观学校校史展览馆的情景引出There was/were (no/not). ago./You were (not) ./I di
6、d (not) ./I could (not) .等句型谈论学校以及人物过去的情况, 学生能够迁移到自己身边的事物和人物的今昔对比并且进行表述。通过描述Wu Yifan梦境的文段,结合自己的实际,模仿课文文本,迁移到自己平时的梦境,并能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梦的小语篇。学生要获得哪些技能呢?A. 能够通过讨论动物的速度和自己的情绪回忆已知的相关话题背景知识及话题词汇。B. 能够在短文中捕捉不同类型的信息,提炼主旨大意,并进行简单的推理。C. 能够根据阅读所获取的信息完成短文梗概,将短文转化为对话形式。D. 能够从短文中找到核心词汇与句型,仿写自己的梦。第二阶段: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单词认读能够正确认读
7、本单元的核心词汇。课本朗读能够朗读课本内容,做到语音、语调正确。师生问答能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并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今昔对比分享能够与同伴分享自己身边的事物或任务的过去与现在的不同。第三阶段: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看图片、欣赏视频及师生问答等方式,学习本单元的核心词汇并正确认读及书写。试听文本,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来理解文本,尝试朗读文本,注重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开展师生问答引人本单元话题,创设语境,为去游玩做准备。通过浏览网页和查阅资料,让学生更了解过去人们与现在生活的不同,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开展小组讨论会,分析身边的事物和人物的变化。利用语段表达来检验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之
8、间开展互评。学生通过听录音填空的方式对课本内容进行巩固,从课堂参与度和课堂关注度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查看掌握情况。传统的英语教学通常按照教材中某个单元各板块的顺序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单元整体并进行整合。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减少、克服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强调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英语的综合性、实践性。Backward design教学设计强调教学目标、评价与教学活动的一致性,提倡教师进行教材结构分析,深挖教材中的育人价值,明确教材各板块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让学习形式和教学活动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记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
9、准(2022年版学习心得体会近些年,忙碌于教育一线的我深感目前英语课堂教学变化发展之快,如“双减”、“大单元”等教育新政策、新理念层出不穷,甚至已触及旧版课标(2011版)天花板,新版课程标准呼之欲出。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正式颁布。新课标“窥一斑不知全豹”课标(2022版)中课标理念的第4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正与我们目前实际英语教学十分贴切,既有共鸣,又给予了更深层次的指导,将课标(2022版)与时俱进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提到,“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
10、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对此,我深感认同,的确在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的今天,“怎样培养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结合实例新魔法英语3A Unit 3 Lets go to the park来谈谈个人对课标(2022版)这部分的解读。本单元的重点短语是climb the trees, ride a bicycle, pick the flowers, take photos, feed the fish, walk on the grass, play ball games。重点句型是May I . ?
11、 Yes, you may. / No, you may not. You may / Do not .单元学习的第一步:学习理解。应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学完这些短语和句型等理解类知识后,在不提前出现标题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对话是发生在哪个场景的,除了公园,还有其它地方吗?在公园里,除了这些活动之外,还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在这些活动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为什么?通过一系列的问答,逐步将学生从理解类知识的学习中引到梳理和思考相关知识上来,从横向学习往纵向学习上延伸。课后可以布置相关口语作业:自选某一个特定地点,和爸爸妈妈一起运用重点短语
12、和句型May I . ? Yes, you may. / No, you may not.练习对话,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why?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做到学思结合。单元学习的第二步:应用实践。要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重点短语和句型等理解类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完成一个相对系统、完整的表达。通过课堂教师的引导与示范,课后布置相关口语作业:自选一个特定的场景,用主句型You may / Do not .描述可以和不可以做的事,形成一个完整的篇章。如上面的视频所示,学生能运用主句型简单地描述公园的规则,
13、做到学用结合。一直以为本单元的学习到此已画上完美的句号,在学习了课标(2022版)后,发现自己欠缺了这个单元学习中最重要、最升华的一步,那就是单元学习的第三步。单元学习的第三步:迁移创新。应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本单元学习的第二步只停留在联系了生活实际,但未能做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对其表明态度和判断,发表自己的观点,即有迁移,未有创新。如何实现这一步,还得回到本单元最原始的短语和句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单词和句型,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它们呢?我们要用它们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如何上升到立德树人这一终极育人目标?比如说现在仍然有些人不爱护公园环境,不爱护动植物,我们可以争当一名小小环境志愿者,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小公民等等,不仅能运用本单元所学,还能将知识和语言运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上去,做到学创结合。新课标“犹抱琵琶半遮面”反复翻阅新课标,仔细研读字行间,屡次聆听专家解读,总感觉新课标如同一位楚楚可怜的美人,怎么看也看不够,每次都能品出新的东西来,有滋有味,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