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问素问咳论咳论1释题:释题: 本篇是论述咳的病因、病机、本篇是论述咳的病因、病机、症状、分类、传变规律及治疗原则症状、分类、传变规律及治疗原则的专篇,故名咳论。的专篇,故名咳论。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掌握咳的病因病机,熟悉辨证分类掌握咳的病因病机,熟悉辨证分类 的方法及治法的方法及治法 2. 了解咳与四时气候变化的关系了解咳与四时气候变化的关系3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707:1. 咳之病因、病
2、机咳之病因、病机4肺之令人咳,何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取消句取消句子子独立性独立性致使致使肺气肺气失宣失宣5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皮毛为肺皮毛为肺之外应之外应以寒以寒邪邪为主为主因肺合皮毛因肺合皮毛而入于肺而入于肺6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寒饮和寒食寒饮和寒食寒气寒气沿着沿着达达到到皮毛皮毛寒邪寒邪入侵入侵肺脉肺脉7肺咳的病因病机肺咳的病因病机 寒邪寒邪 从皮毛而入从皮毛而入 邪从其合邪从其合 (肺合皮毛)(肺合皮毛)寒饮食寒饮食 寒饮食入胃寒饮食入胃 从肺脉上至肺从肺脉上至肺 (肺脉起于中焦,(肺脉起于中焦, 还循
3、胃口,上膈属肺)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外内合邪,肺失宣降外内合邪,肺失宣降8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脏有病可以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脏有病可以影响他脏。咳虽为肺之本病,但与五脏六影响他脏。咳虽为肺之本病,但与五脏六腑的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腑的功能障碍密切相关。1.内经的本义内经的本义“五脏各以其时受病,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外邪外邪 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功能失调 肺宣肃失司肺宣肃失司咳嗽咳嗽9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2. 后世引申义后世引申义五脏有病肺五脏有病肺 肝火犯肺肝火犯肺 木火刑金木火刑金 泄肝清肺泄肝清肺 黛蛤
4、散黛蛤散 肺脾气虚肺脾气虚 土不生金土不生金 培土生金培土生金 六君子汤六君子汤 肺肾阴虚肺肾阴虚 滋肾润肺滋肾润肺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汤 肺肾气虚肺肾气虚补益肺肾补益肺肾 金水六君煎金水六君煎 10咳咳 肝火犯肺肝火犯肺 案案11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707707:2. 2. 咳与四时五脏的关系咳与四时五脏的关系12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分分别别所主所主之季之季肺所主肺所主之秋季之秋季转移蔓转移蔓延延至肺至
5、肺13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通应通应主主季节季节病在病在肺肺病及脏腑病及脏腑较重较重病及他脏病及他脏较轻较轻14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长夏长夏15咳与四时气候变化的关系咳与四时气候变化的关系 五脏各以其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五脏各以其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为咳,甚则为泄、为痛。 春春肝先受邪肝先受邪 夏夏心先受邪心先受邪长长夏夏脾先受邪脾先受邪 秋秋肺先受邪肺先受邪 冬冬肾先受邪肾先受邪肺肺16五脏六腑五脏六腑外内合邪外内合邪四时气候四时气候 肺肺咳咳 春春 肝先受邪
6、肝先受邪 夏夏 心先受邪心先受邪 长夏长夏 脾先受邪脾先受邪 秋秋 肺先受邪肺先受邪 冬冬 肾先受邪肾先受邪17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708:1. 五脏咳的症状特点五脏咳的症状特点18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 甚则唾血肺气肺气失宣失宣呼吸气粗呼吸气粗闻及痰鸣闻及痰鸣息道息道出血出血19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心咳心咳特征特征草芥草芥
7、梗塞梗塞心脉别支心脉别支上达咽喉上达咽喉20心咳心咳2122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厥阴脉厥阴脉布胁下布胁下扭转扭转躯干躯干腋下胁腋下胁上的空上的空软部软部23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以医者以医者为标准为标准隐隐隐隐 牵引牵引放射放射转动转动24脾咳脾咳25 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腰府腰府肺府肺府涎为涎为肾液肾液26肾咳肾咳27五脏咳的辨证分类表五脏咳的辨证分类表 病名病名 主症主症 兼症兼症 病病 机(机(经脉失常)经脉失常) 肺咳肺咳 咳嗽咳嗽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肺气失宣,甚则肺络肺气失宣,甚
8、则肺络损伤损伤 心咳心咳 心痛,喉中介介如梗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状,甚则咽肿喉痹 心经气逆,邪火上冲心经气逆,邪火上冲于肺于肺 肝咳肝咳 两胁下满,甚则不可两胁下满,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肝经气滞,木火刑金肝经气滞,木火刑金 脾咳脾咳 右胁下痛,阴阴引肩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动则咳剧 脾肺同病,肺经气逆脾肺同病,肺经气逆 肾咳肾咳 腰背相引而痛,甚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咳涎 肾水上泛,肺失清肃肾水上泛,肺失清肃 28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
9、,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708:2. 六腑咳的形成与症状特点六腑咳的形成与症状特点29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蔓延蔓延扩展?扩展?有表里关有表里关系的六腑系的六腑转移?转移?30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咳则右胁下痛,阴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可以动,动则咳剧蛔虫蛔虫肠容物肠容物31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咳则两胁下痛,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转则两胠下满 青绿色青绿色苦水苦水32 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
10、状,咳而遗失 咳则喘息有咳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音,甚则唾血通屎通屎33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面浮肿而气逆也。 34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痹随咳而来随咳而来咳停则止咳停则止35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 咳则腰背相引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而痛,甚则咳涎涎遗尿遗尿36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蔓延蔓延扩展扩展有表里关有表里关系
11、的六腑系的六腑转移转移37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各型咳嗽各型咳嗽气化不利气化不利谷道不畅谷道不畅38 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面浮肿而气逆也 犹言痰浊犹言痰浊诸咳皆关诸咳皆关乎肺胃乎肺胃水道失于通调水道失于通调气道失于畅达气道失于畅达39六腑咳的辨证分类表病名病名 基本症状基本症状 兼症兼症 病病 机机 胃咳胃咳 脾咳之状脾咳之状 呕吐,甚则吐蛔呕吐,甚则吐蛔 胃失和降,气逆于肺胃失和降,气逆于肺 胆咳胆咳 肝咳之状肝咳之状 呕胆汁呕胆汁 肝气上升,胆气上逆肝气上升,胆气上逆 大肠咳大肠咳 肺咳之状肺咳之状 遗矢遗矢( (屎屎) ) 气虚失固,大肠传导气虚
12、失固,大肠传导失职失职 小肠咳小肠咳 心咳之状心咳之状 失气,气与咳俱失气,气与咳俱失失 气虚不禁,小肠传化气虚不禁,小肠传化失职失职 膀胱咳膀胱咳 肾咳之状肾咳之状 遗溺(尿)遗溺(尿) 病累膀胱,气虚失约病累膀胱,气虚失约 三焦咳三焦咳 五脏久咳五脏久咳 腹满,不欲食饮腹满,不欲食饮 邪传三焦,升降失常邪传三焦,升降失常 40脏腑咳的辨证分类脏腑咳的辨证分类 五脏咳初期阶段各脏经脉气血失调咳多兼“痛”六腑咳久咳不愈的后期阶段气虚不固咳多兼“泄”41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708:3. 脏腑咳的治疗脏腑咳的治疗42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
13、浮肿者治其经所注为输,所注为输,以治其注入以治其注入之邪之邪所入为合,以所入为合,以治其传入之邪治其传入之邪所行为经,所行为经,以疏通经脉,以疏通经脉,令气血和调令气血和调43脏俞脏俞 穴名穴名 腑合腑合 穴名穴名 肺之俞肺之俞 太渊太渊大肠之合大肠之合曲池曲池心之俞心之俞 神门神门小肠之合小肠之合 小海小海 肝之俞肝之俞太冲太冲 胆之合胆之合 阳陵泉阳陵泉脾之俞脾之俞太白太白胃之合胃之合足三里足三里肾之俞肾之俞太溪太溪膀胱之合膀胱之合 委中委中 三焦之合三焦之合天井天井 44对对“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认识的认识( (一一) ) 此乃咳嗽病机的总结,说明咳嗽之因虽多,此乃咳
14、嗽病机的总结,说明咳嗽之因虽多,但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理由:但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理由:1. 1. 从致咳的病因看从致咳的病因看 寒邪寒邪皮毛皮毛肺肺 咳咳 寒饮食寒饮食胃胃从肺脉从肺脉肺肺外内合邪外内合邪肺气失宣肺气失宣45对对“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认识(二)的认识(二)2. 2. 从肺胃的功能看从肺胃的功能看 (1 1)肺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 邪伤于肺邪伤于肺咳咳 (2 2)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与脾相表里)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与脾相表里 胃弱胃弱运化失司运化失司 水谷精微不归正化水谷精微不归正化 成痰生饮成痰生
15、饮上贮于肺上贮于肺咳咳 营卫之气失于补充营卫之气失于补充卫气不足卫气不足 易感外邪易感外邪咳咳 卫外功能下降卫外功能下降46对对“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认识的认识(三) 3. 指导意义指导意义(1 1)为后世)为后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的理论渊源。的理论渊源。(2 2)为咳嗽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要点。咳嗽治)为咳嗽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要点。咳嗽治 肺最多,其次为治胃,方如二陈汤、平肺最多,其次为治胃,方如二陈汤、平 胃散等。胃散等。47思考题:思考题:1.1.怎样理解怎样理解“外内合邪外内合邪”的含义?的含义?2.2.简述简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16、非独肺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含义。的含义。3.3.简述咳与五脏四时气候的关系。简述咳与五脏四时气候的关系。4.4.分别说明五脏咳与六腑咳的症状特点。分别说明五脏咳与六腑咳的症状特点。5.5.怎样理解怎样理解“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6.6.怎样理解怎样理解“此皆聚于胃,关于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对?对后世有何影响?后世有何影响?48肺咳的病因病机肺咳的病因病机 寒邪寒邪 从皮毛而入从皮毛而入 邪从其合邪从其合 (肺合皮毛)(肺合皮毛)寒饮食寒饮食 寒饮食入胃寒饮食入胃 从肺脉上至肺从肺脉上至肺 (肺脉起于中焦,(肺脉起于中焦, 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还循胃口,
17、上膈属肺)外内合邪,肺失宣降外内合邪,肺失宣降49五脏咳的辨证分类表五脏咳的辨证分类表 病名病名 主症主症 兼症兼症 病病 机(机(经脉失常)经脉失常) 肺咳肺咳 咳嗽咳嗽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肺气失宣,甚则肺络肺气失宣,甚则肺络损伤损伤 心咳心咳 心痛,喉中介介如梗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状,甚则咽肿喉痹 心经气逆,邪火上冲心经气逆,邪火上冲于肺于肺 肝咳肝咳 两胁下满,甚则不可两胁下满,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以转,转则两胠下满 肝经气滞,木火刑金肝经气滞,木火刑金 脾咳脾咳 右胁下痛,阴阴引肩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动则咳
18、剧 脾肺同病,肺经气逆脾肺同病,肺经气逆 肾咳肾咳 腰背相引而痛,甚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咳涎 肾水上泛,肺失清肃肾水上泛,肺失清肃 50六腑咳的辨证分类表病名病名 基本症状基本症状 兼症兼症 病病 机机 胃咳胃咳 脾咳之状脾咳之状 呕吐,甚则吐蛔呕吐,甚则吐蛔 胃失和降,气逆于肺胃失和降,气逆于肺 胆咳胆咳 肝咳之状肝咳之状 呕胆汁呕胆汁 肝气上升,胆气上逆肝气上升,胆气上逆 大肠咳大肠咳 肺咳之状肺咳之状 遗矢遗矢( (屎屎) ) 气虚失固,大肠传导气虚失固,大肠传导失职失职 小肠咳小肠咳 心咳之状心咳之状 失气,气与咳俱失气,气与咳俱失失 气虚不禁,小肠传化气虚不禁,小肠传化失职失职 膀胱咳膀胱咳 肾咳之状肾咳之状 遗溺(尿)遗溺(尿) 病累膀胱,气虚失约病累膀胱,气虚失约 三焦咳三焦咳 五脏久咳五脏久咳 腹满,不欲食饮腹满,不欲食饮 邪传三焦,升降失常邪传三焦,升降失常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