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口店北京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周口店北京猿人选题缘由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经历了五个阶段,20年代除到40年代末是初创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是承前启后的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是蓬勃发展的阶段,80年代是硕果累累丰收的十年,90年代到现在是走向成熟、继续发展的阶段。 在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发展历程中,居首要地位的事件无疑是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是第一和第二阶段工作的中心,它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其研究成果和所使用的方法技术对后来的工作影响很大,当下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的工作仍在继续。旧石器时代考古相对于其后各考古
2、阶段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要取得一些成果往往要穷毕生之力,所以很多人在涉猎考古时刻意规避这一环。鉴于北京猿人的重要地位,故以之为题,以北京猿人相关材料为主,同时介绍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一些基本研究工作,使大家对我国旧石器时代的面貌有所了解。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第一地点)的发现发掘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第一地点)的发现发掘1921安特生等发现北京猿人遗址的洞穴堆积;1921、1923斯丹斯基两次试掘1927起,中国地质调查所组织开始正式发掘1928发现大量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直立人化石1929发现第一个头盖骨,并开始注意到堆积中的人工用火痕迹和石制品1931发现大量石制品,烧骨、灰烬等,对灰土的化学分析
3、使北京人的用火能力得到确认1932开始采用探沟与探方结合的水平发掘法,并对北京人石器工业的特点作初步总结1933年同时发掘周口店第一地点、第十五地点和山顶洞,均有丰富发现;1934年出版了周口店工作第一本综合性研究报告中国猿人史要;开始采用“打格分方法”进行发掘1936连续发现三个直立人头盖骨1937发掘工作停止19491960恢复发掘,发现直立人化石、石制品、用火遗迹周口店第一地点堆积的地层划分周口店第一地点堆积的地层划分周口店第一地点是洞穴堆积,堆积物厚40米以上。上部含化石的堆积达34米,可分为十三层。堆积主要有洞穴坍塌的石灰岩碎块和流水带入洞内的黏土、粉砂等残积物构成。 第1-3层为含
4、化石的角砾岩层。第1-2层厚约4米,发现石制品很少。第三层厚约3米,有直立人化石,亦有丰富石制品及用火痕迹。 第4层为灰烬层,由杂色灰土堆积形成,含烧骨、烧石、石制品。厚度约为6米。 第5层为厚1米左右的黑色硬灰层,很少的石制品与人类化石 第6层为含化石的角砾砂层,厚约5米,含有丰富的石制品、烧骨、烧石及人类化石 第7层为厚约2米得深灰色的松砂层,含动物化石较多,而人类化石和石制品却很少,说明堆积形成期间不宜人类居住活动 第8、9层是含丰富化石的角砾岩层,厚约6米,为下文化层 第10层上部为含化石的红色土层,下部为薄灰层,动物化石较多,人类化石和石制品较少 第11-13层是整个堆积的下部,发现
5、的石制品与化石都很少重要收获重要收获 数量众多的直立人化石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 1、 化石材料:从1921到1966,总计在周口店先后发掘出猿人化石材料共有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14块、下颌骨15块、股骨7段、胫骨一段、肱骨3段、锁骨1段、月骨一块、牙齿153枚,代表40多个个体。 2、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 脑量较小,平均为1075毫升;头骨高度远低于现代人,前额低平,头骨上窄下宽,最宽处在耳孔稍上方,骨壁较厚;眶上圆枕粗壮,向前突出,并且左右互相连接,枕骨上有发达的枕骨圆枕;下颌骨特别发达,有下颌圆枕;吻部突出,缺乏下颏;颅顶正中有明显的矢状脊。 牙齿较现代人大,呈铲形;宽鼻子;面孔低而扁平 下
6、肢骨已基本具有现代人的特征,上肢又比下肢进步,而头骨却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性质,说明北京人身体各部分的进化速度并不一致。 石制品北京人石器工业的特点:1、石制品的原料 北京猿人遗址发现的石制品数以万计,主要的石器原料有脉石英、砂岩、水晶、燧石,其中脉石英约占88.8%,水晶和砂岩约各占4.8%、2.6%,燧石约占2.4%2、 石器的类型、组合 石器分为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石锥、雕刻器和石球等,还有许多制造石器的工具如石砧、砸击石锤、锤击石锤等。刮削器数量最多,占75%,形体较小。尖状器次多,约占14%,器形也较小。石锥的加工方式与用途与尖状器相似,形体一般比尖状器更小,与尖状器不同的是尖部修理
7、出有转折的肩。雕刻器形体较小,数量也少。砍砸器约占总数的5.4%,为大型石器,另一类大型石器为石球,数量少。 3、石器加工方法 打片方法有砸击法、锤击法与碰砧法。广泛使用砸击法,有大量的砸击石片和石核,这主要是由于大量使用劣质的脉石英原料之故。锤击法使用也较多,主要用于加工燧石及砂岩。碰砧法多用于生产砂岩大石片。经过修理的石器数量与比例都明显增加,修理以锤击法为主。 4、北京猿人遗址石器工业的特点 典型的小石器工业;对原料的选择性加强,针对不同的原料采用不同的加工技术;刮削器与尖状器在石器组合中占主导地位。 洞穴遗址由洞穴堆积中的化石及文化遗物的而知人类使用洞穴的情况 人类使用此洞穴的第一阶段
8、形成了13-8层的堆积。第一阶段堆积中的文化遗物说明最早的洞穴居住者是鬣狗,其后人类才成为洞穴的主要居民。第8-9层下文化层形成时期,气候适宜,人类活动频繁,遗物较多 第二阶段的堆积包括6-7层的堆积。第7层只有少量的石制品及人化石,说明此时人类很少在洞内活动。从第6层的底部开始,人类的活动明显增多,留下数量较多的文化遗物及化石,但到上部由于洞顶的坍塌,人类再次离开洞穴。 第三阶段的堆积为第1-5层。第6层上部的洞顶坍塌形成之后,人类又较多的使用该洞穴,因而留下了上文化层的巨厚堆积。 早期人类使用周口店第一地点的第一阶段为距今50-40万年,第二阶段为距今40-30万年,第三阶段为30-20万
9、年 用火遗迹 周口店第一地点的洞穴堆积中,发现有紫荆木炭、灰烬层及烧过的土块、石块、骨头和朴树籽等。巴黎博物馆矿物研究室和北京协和医院药物学系分析说明北京猿人时期已有某种形式的用火行动。 动物化石 动物化石的大量发现为遗址时代的说明和早期人类生存环境提供了重要信息 问题 年龄风波 用火能力北京猿人头盖骨遗失之谜 1929年,中国青年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遗址发掘出了北京猿人头骨化石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一直保存在由美国人掌管的北京协和医院B楼解剖室的保险箱内。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夕,日美关系日趋紧张。为避免这些珍贵的化石落入日本人之手,院方决定将化石运往美国暂时保管。据当事人回忆,这些
10、化石被装成两个箱子,大箱中装有7盒标本,有北京猿人头骨、上颌骨、锁骨、鼻骨、牙齿、脊椎骨等共数十件;另一件小箱中装有北京猿人头骨、山顶洞人女性头骨、山顶洞人脊椎骨、盆骨、肩胛骨等数十件化石。每块化石都用擦显微镜的纸包好,裹上药棉,外边捆上细纱布、棉花,装入箱中。箱外还贴上了“高级机密”的标签。 12月5日清晨,装有化石箱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专列驶离北平,向秦皇岛驶去。按计划,它们将在秦皇岛被装上“哈里逊总统号”邮轮,驶往美国。但是,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专列在秦皇岛被日军截获,“哈里逊总统号”也没有如期抵达,北京猿人头骨化石从此下落不明。 时至今日,关于这些珍贵化石的下落
11、还有多种说法:有人说它们被劫往日本,流落在日本民间:有人说它们被埋在了原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后院内;有人说日本人抢劫了这些珍贵的化石后,由于不懂它们的价值,被当作可入药的“龙骨”卖给了中国商人;还有人推断它们被装在1945年4月1日被美军击沉的日本邮轮“阿波丸”上,至今依然沉睡在我国福建省牛山岛以东的海下。无论这些说法是否正确,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日本人的侵略,这些珍贵异常的化石是绝对不会丢失的。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堆积形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堆积形式露天堆积:河湖相堆积 阶地堆积、河漫滩堆积 土状堆积北方午城黄土、马兰黄土、离石黄土,南方网纹红土、下蜀黄土洞穴堆积:典型的岩溶地穴堆
12、积 岩厦堆积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业中国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业石片石器工业砾石石器工业石叶工业细石器工业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各阶段主要发现介绍20年代初-40年代末:河套、北京、山顶洞50年代-60年代中期:丁村、匼河、西侯度;资阳、柳江、马坝、长阳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蓝田、小长梁;大荔、许家窑;峙峪、小南海、下川;元谋、观音洞;金牛山、庙后山、鸽子洞80年代:泥河湾诸地点;汾河流域诸地点;仙人洞;鄂北与百色盆地的砾石石器工业诸地点90年代至今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