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某学校2021-2022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2651853 上传时间:2022-05-15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73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某学校2021-2022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扬州某学校2021-2022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江苏苏省省扬扬州州z zh ho on ng gx xu ue e2021- -2022学学年年度度第第一一学学期期期期中中试试题题高高一一历历史史试试卷卷满满分分:100 分分, 考考试试时时间间:75 分分钟钟注注意意事事项项:1. .作作答答第第卷卷前前,请请考考生生务务必必将将自自己己的的姓姓名名、考考试试证证号号等等写写在在答答题题卡卡上上并并贴贴上上条条形形码码。2. .将将选选择择题题答答案案填填写写在在答答题题卡卡的的指指定定位位置置上上(使使用用机机读读卡卡的的用用 2B 铅铅笔笔在在机机读读卡卡上上填填涂涂) ,非非选选择择题题一一律律在在答答题题卡卡上上作作答答,在在试

2、试卷卷上上答答题题无无效效。3. .考考试试结结束束后后,请请将将机机读读卡卡和和答答题题卡卡交交监监考考人人员员。第第卷卷(选选择择题题共共 76 分分)一一、单单项项选选择择题题:本本大大题题共共 38 小小题题,每每小小题题 2 分分,共共 76 分分。在在每每题题给给出出的的四四个个选选项项中中,只只有有一一项项是是最最符符合合题题意意的的。 (请请将将所所有有选选择择题题答答案案填填到到答答题题卡卡的的指指定定位位置置中中。 )1. 陶寺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南,距今 43004000 年,是中原龙山文化代表性遗址,该遗址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

3、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由此推断A. 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B. 地主土地私有制已确立C. 社会贫富分化尚不明显D. 夏朝国家机构设置完备2. 周公平定商遗民叛乱后,大封同姓诸侯,将原臣服殷商的诸侯安置于姬姓诸侯之间,将商部族分给各诸侯。此举A. 加强了对于地方的控制B. 避免周王室内部的斗争C. 实现国家权力高度集中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该主张所处时代背景是A. 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B. 华夏认同观念尚未形成C. 周王室中央集权的加强D. 儒家思想受到广泛认同4. 下

4、列与图所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A.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 学术下移促进了这种现象的出现C. 各国诸侯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行5. 荀子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之经,礼与刑”。据此判断荀子的治国主张否定了儒家传统礼治思想强调了隆礼重法的重要性表明对墨家兼爱非攻的批判反映儒家和法家融合的趋势A. B. C. D. 6.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 ,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A. 职分细化,制约皇权B. 官员冗余,政务繁杂C. 家国同构,皇权至上D. 选贤举能,唯才是

5、用7. 关于秦朝的灭亡,贾谊认为“仁义不施”;陆贾认为“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柳宗元则强调“秦之失,在政不在制”。这三者都认为秦的速亡在于A. 徭役沉重B. 法律严苛C. 暴政统治D. 官吏贪腐8. 汉初,在黄老学说的指导下,统治者实施了“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的政策。这一政策实施A. 清除秦朝暴政的影响B. 导致儒学地位的下降C. 汉承秦制的重要表现D. 有利于恢复社会生产9. 所谓加官,就是朝廷在某个官员的本官之外,另外给他增加官职。下表为汉代的加官名目,汉代加官制度的推行名目概况加侍中文武大臣加上侍中名号可入禁中受事加给事中为列侯、将军、谒者等的加官,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参议政事加诸

6、吏可以监察、甚至弹劾朝廷官员A. 扩大了官员的自主权B. 出现了官员冗余问题C. 加强了汉代君主专制D. 降低了官员办事效率10. 据统计,在东晋权力中心的录尚书事、侍中、中书兼令、尚书令仆等职位中,任官者 162人次,其中士族 127 人次;荆、扬、徐几个重要都督区的都督,也基本上由当权士族担任。由此可知,东晋时期A. 皇权走向衰落B. 士族把持政权C. 相权威胁皇权D. 举贤不及士族11. 西晋颁布平民的占田、课田令,规定占田限额男子一人可占田 70 亩,女子 30 亩;而需要收取租税的土地为男子 50 亩、女子 20 亩,这一举措A.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

7、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 导致了土地兼并的盛行12. 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演变图,其中指代北魏政权的是A. AB. BC. CD. D13.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A.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B. 实现了隋朝的大一统C. 加强了北方军事防务D. 防止了洪涝灾害发生14. 唐朝的一名官吏,8 世纪初在西域于阗任职,主要工作是负责政令的执行,他任职的部门隶属于A. 渤海都督府B. 奴儿干都司C. 安西都护府D. 伊犁将军府15. 下图中的内容是对唐朝某一事件的描述。该事件A. 推动唐初开元盛世的到来B. 沉重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C.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

8、折点D. 导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16.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科举制。据此可知,科举制A. 体现乡举里选的特点B. 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C. 导致士族制度的形成D. 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17.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 新设机构,皇权顶峰18. 从均田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收税标准由繁到简的发展历程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削弱社会矛

9、盾消除,巩固国家统治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A. B. C. D. 19. 唐朝皇帝姓李,遥尊李耳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武则天自称弥勒佛转世,大兴佛教;到唐玄宗时期,御注道德经注 、 金刚经 ,推行天下。这说明唐代A. 出现了佛教本土化的现象B. 出现三教并行的文化局面C. 儒家思想呈现哲学化倾向D. 中外文化的交流盛况空前20. 下图所示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列女图 (局部) 。画中人物衣着依旧飘逸,眼睛传神入化,身姿仪态中透露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和风采。其绘画特点是A. 注重写意B. 奔放悦动C. 不拘成法D. 以形写神21. 隋唐时期科技成就走在了世界前列,下列史实能代表这一时

10、期的成就有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雕版印刷金刚经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指南针A. B. C. D. 22. 有关唐代乐舞题材的文物在中国各地均有出土:其中,西安市西郊中保村出土:的三彩载乐伎骆驼俑实属军见,其阵容庞大,乐器齐全,乐舞人数多达 8 人,乐细场景体现的是浓的异域情调。该文物可用于研究唐朝的A. 基层管理B. 科技成就C. 对外政策D. 坊市制度23. 宋太祖认为,文臣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 派文臣任知州负责地方事务B. 设置参知政事分散宰相权力C. 设置转运使司负责地方财政D.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中24. 在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

11、中,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这带来的影响有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融合朝廷出现了三冗两积的局面A. B. C. D. 25. 为挽救处于内优外患中积贫积弱的国家,王安石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改革,这次改革A. 达到了富国目的B. 实现了强兵目标C. 减轻了人民负担D. 加强了内部团结26. 宋高宗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宋金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的稳固。从此以后A. 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B. 南宋政权被契丹所灭C. 女真族金朝入

12、主中原D. 夺取燕云十六州失败27. 据史书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账、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反映的辽朝官制特点是A. 蕃汉一体B. 犬牙交错C. 民族歧视D. 因俗而治28. 公元 10 世纪到 13 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少数民族主要活动916-1227 年建国,实行四时捺钵政权都兴庆,仿照宋制,两套称谓实行猛安谋克制,后现“大定之治”完成统一,实行行省制A. 契丹、党项、女

13、真、蒙古B. 鲜卑、女真、蒙古、满洲C. 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 鲜卑、女真、党项、蒙古29.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当时管理 E 区域的机构是A. 宣慰司B. 中书省C. 宣政院D. 北庭都元帅府30. (元朝)在考试程式上规定蒙古、色目人考两场,而汉人、南人须考三场,题目的难易也迥然不同。同时,蒙古人、色目人愿意考汉人、南人科目者,中选后加官一等。这反映出元朝在民族关系上A. 化解了民族矛盾B. 推行民族歧视政策C.实现了民族融合D. 强化蒙古贵族特权31.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消费

14、水平逐渐提高C. 农产品商品化提高D. 人身束缚逐步加强32.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 年) ,下令撤除坊墙,沿街允许开设店铺,实行“街市结合”的城市体制。这一做法反映了A. 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管理B. 城市中活跃的经济文化生活C. 与长途贩运的商帮密切相关D. 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33. 宋朝时,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A. 中央集权逐步削弱B. 门第观念逐渐淡化C. 等级差别已经消失D.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34.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

15、字印。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印刷方法最早出现于A. 唐代B. 宋代C. 元代D. 明代35. 南宋儒生宋伯仁爱梅、种梅,长期观察、记录梅花的各种形态,并绘成了梅谱。他以扇形梅花联想到儒家教化天下,并赋诗说明。这反映了宋伯仁A. 重视科学理论的探究B. 坚持自省的求理方式C. 践行了格物致知主张D. 规范了社会道德秩序36. 自嘉靖至万历初,内阁权势如日中天,在同六部的权力之争中占了上风。于是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这一变化表明A. 内阁逐渐具有决定权B.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C. 内阁是法定中枢机构D. 内阁首辅的权力失控37. 下面是高一某同学整理的笔记,横线上应填入的内容

16、是A. 促进中外交流,加重财政负担B. 导致白银外流,积累巨额财富C. 密切各地联系,世界成为整体D. 对外殖民扩张,引发商业革命38. 连横在台湾通史中道:“及明之季,荷兰入处,布政施教,始以其法颁之台湾,所谓属地之法也,其贱乃不得与齐民齿。”这一记载可用来说明A.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 台湾的社会制度发生改变C. 荷兰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D. 荷兰人传播新的政治文明第第卷卷(材材料料题题共共 24 分分)二二. .材材料料分分析析题题:本本大大题题共共 2 小小题题,每每小小题题 12 分分,共共 24 分分。39. “治理有效”是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我国疆域辽阔,

17、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县的出现,是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划时代变化。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本质,是在国家体制中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由部族国家变成疆域国家。 秦代实行郡县两级制,而秦郡数仅为四十余,中央直接管理各郡,尚无多大问题。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地方体制与官僚制度材料二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陈苏镇 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文化研究材料三元朝疆域辽阔,为汉唐所不及,路府数量繁多,中央很难一一统属。故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行省与中书省的关系是双重的:一方面,行省可以说是中书省

18、的下属,要接受后者的节制和领导;另一方面,行省与中书省又具有某种“平等”关系。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权力虽重, 但其官员的任命、 迁调、 考课必须由朝廷执行; 元朝还建立了针对行省的一些监督机制,通过御史台等机构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密监察;行省机构内部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在行省官员内部形成互相牵制、分权制衡的状态。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出现的时代。概括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政治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刘邦在地方制度上如何兼顾秦和东方习俗的?带来什么后果?(3)

19、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主要原因,概括行省与中央的关系,简述元朝防范地方专权的有效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历史启示?4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宋初年,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传入中国福建地区,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南宋时,山地丘陵修梯田,沿江滨湖筑围田。今江苏南部刈(收割)麦种禾(水稻) ,一岁再熟。沈学年多熟种植材料二西汉中叶,中国商人渡海到达印度半岛,购置当地奇珍。到了唐代,海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广州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数十个,进口货物在 4000 种以上,宋王朝在海外贸易方面的收入

20、不断增加。宋高宗绍兴初,年收入占当时全部收入的 1/20。宋代及其以后,海路已经取代陆路而成为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摘编自王嘉两宋海外贸易发展的社会基础材料三东京汴梁首次出现了专门的娱乐休闲场所“瓦子”。瓦子既是商业中心,又是娱乐中心,每个瓦子内设戏台、后台、观众席等。演出内容有说书、小唱、杂剧、皮影、散乐、舞蹈等。临安的游湖服务,是市民娱乐服务的重要方面。每逢节庆、假日,西湖游船如织,游人聚集。湖中专为游人提供商品的小船往来不绝,卖羹汤、卖时果、卖酒水、供菜蔬、供茶果等。一时间湖面热闹非凡,叫卖之声不绝于耳。选自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成就。(2)根据材料二,

21、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3)概括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现象在文学领域的反映。江江苏苏省省扬扬州州zhongxuezhongxue 2021- -2022 学学年年度度第第一一学学期期期期中中试试题题高高一一历历史史试试卷卷满满分分:100 分分, 考考试试时时间间:75 分分钟钟注注意意事事项项:1. .作作答答第第卷卷前前,请请考考生生务务必必将将自自己己的的姓姓名名、考考试试证证号号等等写写在在答答题题卡卡上上并并贴贴上上条条形形码码。2. .将将选选择择题题答答案案填填写写在在答答题题卡卡的的指指定定位位置置上上(使使用用机机读读卡卡的的用用 2B 铅铅笔笔在在机机

22、读读卡卡上上填填涂涂) ,非非选选择择题题一一律律在在答答题题卡卡上上作作答答,在在试试卷卷上上答答题题无无效效。3. .考考试试结结束束后后,请请将将机机读读卡卡和和答答题题卡卡交交监监考考人人员员。第第卷卷(选选择择题题共共 76 分分)一一、单单项项选选择择题题:本本大大题题共共 38 小小题题,每每小小题题 2 分分,共共 76 分分。在在每每题题给给出出的的四四个个选选项项中中,只只有有一一项项是是最最符符合合题题意意的的。 (请请将将所所有有选选择择题题答答案案填填到到答答题题卡卡的的指指定定位位置置中中。 )1. 陶寺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南,距今 43004000 年,是中原

23、龙山文化代表性遗址,该遗址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由此推断A. 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B. 地主土地私有制已确立C. 社会贫富分化尚不明显D. 夏朝国家机构设置完备【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墓葬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分化”“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说明当时出现阶级差异及贫富分化现象, 因此可以推断出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 A 项正确, 排除 C;土地私有制确立是在商鞅变法后,排除 B 项;材料与夏朝国家机构设置完备的说法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2. 周公

24、平定商遗民叛乱后,大封同姓诸侯,将原臣服殷商的诸侯安置于姬姓诸侯之间,将商部族分给各诸侯。此举A. 加强了对于地方的控制B. 避免周王室内部的斗争C. 实现国家权力高度集中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周灭商后,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它加强了对于地方的控制, A 项正确; 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统治,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B 项;西周并未实现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 C 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排除 D 项。故

25、选 A 项。3.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该主张所处时代背景是A. 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B. 华夏认同观念尚未形成C. 周王室中央集权的加强D. 儒家思想受到广泛认同【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知,材料突出农业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农业经济发展迅速,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华夏认同观念和儒家思想,排除 BD 项;周朝并未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排除 C 项。故选 A 项。4. 下列与图所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A.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 学术下移促进了这种现

26、象的出现C. 各国诸侯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行【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与材料现象无关,D 项符合题意;材料是对百家争鸣的描述,其中 ABC 项均与百家争鸣有关,排除。故选 D 项。5. 荀子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之经,礼与刑”。据此判断荀子的治国主张否定了儒家传统礼治思想强调了隆礼重法的重要性表明对墨家兼爱非攻的批判反映儒家和法家融合的趋势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

27、乱”强调的是隆礼重法对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性,符合题意;隆礼重法反映的是儒家和法家融合的趋势,符合题意;材料并非是对儒家传统礼治思想的否定,错误;材料未涉及对墨家思想的批判,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 C 项正确,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6.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 ,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A. 职分细化,制约皇权B. 官员冗余,政务繁杂C. 家国同构,皇权至上D.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九卿的职责的描述可知,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主要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出家国同治、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的本质,C 项正确;“三公九

28、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与题干中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信息不符,排除 A 项;根据材料可知,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与官员冗余、政务繁杂无关,排除 B 项;题干材料与选才无关,材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政体的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的本质,排除 D 项。故选 C项。7. 关于秦朝的灭亡,贾谊认为“仁义不施”;陆贾认为“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柳宗元则强调“秦之失,在政不在制”。这三者都认为秦的速亡在于A. 徭役沉重B. 法律严苛C. 暴政统治D. 官吏贪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仁义不施”“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在政不在制

29、”强调的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C 项正确;ABD 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C 项。8. 汉初,在黄老学说的指导下,统治者实施了“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的政策。这一政策实施A. 清除秦朝暴政的影响B. 导致儒学地位的下降C. 汉承秦制的重要表现D. 有利于恢复社会生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的治国思想是黄老的无为而治,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D 项正确;材料与消除秦朝暴政及汉承秦制的说法无关,排除 AC项;材料与儒学地位发展无关,排除 B 项。故选 D 项。9. 所谓加官,就是朝廷在某个官员的本官之外,另外给他增加官职。下表为汉代的加官名目,

30、汉代加官制度的推行名目概况加侍中文武大臣加上侍中名号可入禁中受事加给事中为列侯、将军、谒者等的加官,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参议政事加诸吏可以监察、甚至弹劾朝廷官员A. 扩大了官员的自主权B. 出现了官员冗余问题C. 加强了汉代君主专制D. 降低了官员办事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加官主要有六种:诸吏、诸曹、散骑、中常侍、给事中、侍中。加这六种官职者,皆可出入或居住省中,与闻政事,参与国家大政,与皇帝关系十分亲密,因此汉代加官制度的推行加强了汉代君主专制,C 项正确;材料与扩大官员自主权、冗官问题及降低行政效率的说法无关,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10.

31、 据统计,在东晋权力中心的录尚书事、侍中、中书兼令、尚书令仆等职位中,任官者 162人次,其中士族 127 人次;荆、扬、徐几个重要都督区的都督,也基本上由当权士族担任。由此可知,东晋时期A. 皇权走向衰落B. 士族把持政权C. 相权威胁皇权D. 举贤不及士族【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的典型政治特征是门阀政治,因此材料“任官者 162人次, 其中士族 127 人次”体现的是士族对政权的把握, B 项正确; ACD 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B 项。11. 西晋颁布平民的占田、课田令,规定占田限额男子一人可占田 70 亩,女子 30 亩;而需要收取租税的土地为男子

32、50 亩、女子 20 亩,这一举措A.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 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 导致了土地兼并的盛行【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占田课田制是西晋政府关于民户和官品占有土地、劳动人手限额,以及相应的田租户调制度,该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耕农的生存与发展,这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都是有利的,B 项正确;材料与保障农民生产时间、农产品商品化及土地兼并盛行的说法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12. 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演变图,其中指代北魏政权的是A.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晋灭亡,

33、中国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被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所统一,故 C 指代北魏政权,故 C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三国统一于西晋,故 A 项为西晋,排除;结合所学可知,西晋灭亡,中国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而晋皇族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故 B 项为东晋,排除;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割据时代,最终结束于隋朝的统一,故 D 项为隋朝,排除。故选 C 项。13.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A.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B. 实现了隋朝的大一统C. 加强了北方军事防务D. 防止了洪涝灾害发生【答案】A【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并结合所学可

34、知, 隋朝大运河沟通了中国的南北方,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故 A 项正确;隋朝大运河修建之前,隋就实现了统一,排除 B项;隋朝沟通的是北方和南方,而且材料主要强调大运河促进交流的作用,排除 C 项;D项“防止了”的说法绝对,排除。故选 A 项。14. 唐朝的一名官吏,8 世纪初在西域于阗任职,主要工作是负责政令的执行,他任职的部门隶属于A. 渤海都督府B. 奴儿干都司C. 安西都护府D. 伊犁将军府【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C 项正确;渤海都督府管辖东北地区,排除 A 项;奴儿干都司是明朝时期设置的,排除 B 项;伊犁将军府是清朝时期设

35、置的,排除 D 项。故选 C 项。15. 下图中的内容是对唐朝某一事件的描述。该事件A. 推动唐初开元盛世的到来B. 沉重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C.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 导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是对安史之乱的描述,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威胁了中央集权,使唐朝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C 项正确,排除 AB 项;D 项与九品中正制有关,排除。故选C 项。16.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科举制。据此可知,科举制A. 体现乡举里选的特点B. 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C. 导致士族制度的形成D. 有利于扩大统

36、治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及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 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 有机会通过科举制向社会上层流动, D 项正确;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做官,并不是乡举里选,排除 A 项;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做官,材料没有体现“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排除 B 项;材料体现了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导致士族制度的形成”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C 项。故选 D 项。17.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权三分,独立施政B. 中

37、央集权,地方分权C.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 新设机构,皇权顶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政治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考查的是隋朝中央官制的特点,三省六部制下相权一分为三,职权分明,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C 项正确;三省六部不能独立施政,排除 A 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地方分权无关,排除 B 项;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皇权发展到顶峰,排除 D 项。故选 C 项。【点睛】18. 从均田制到租庸调制再到两税法,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收税标准由繁到简的发展历程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削弱社会矛盾消除,巩固国家统治完全废除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A.B. C. D. 【答

38、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取消了一切租庸调和杂税、杂役,收税标准得到极大简化,故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租庸调制下,百姓可以“以庸代役”,两税法更是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这都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不断削弱,故正确;“社会矛盾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清朝的摊丁入亩才正式废除人头税,排除,综上,A 项正确,排除 BCD 三项。故选 A 项。19. 唐朝皇帝姓李,遥尊李耳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武则天自称弥勒佛转世,大兴佛教;到唐玄宗时期,御注道德经注 、 金刚经 ,推行天下。这说明唐代A. 出现了佛教本土化的现象B. 出现三教并行的文化局面C. 儒家思想呈现哲学化

39、倾向D. 中外文化的交流盛况空前【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因此出现材料“奉道教为国教”“武则天自称弥勒佛转世”“御注道德经注 、 金刚经”的现象,B 项正确;材料与佛教本土化的说法无关,排除 A 项;C 项与理学有关,排除;材料与中外文化交流的说法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20. 下图所示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列女图 (局部) 。画中人物衣着依旧飘逸,眼睛传神入化,身姿仪态中透露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和风采。其绘画特点是A. 注重写意B. 奔放悦动C. 不拘成法D. 以形写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画中人物衣着依旧飘逸,眼

40、睛传神入化,身姿仪态中透露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和风采”及所学知识可知,东晋顾恺之主张以形写神,认为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D 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注重写意”“奔放悦动”“不拘成法 ”不符,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21. 隋唐时期科技成就走在了世界前列,下列史实能代表这一时期的成就有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雕版印刷金刚经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指南针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指南针是在北宋时期,错误,排除ABC 项;均是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D 项正确。故选

41、 D 项。22. 有关唐代乐舞题材的文物在中国各地均有出土:其中,西安市西郊中保村出土:的三彩载乐伎骆驼俑实属军见,其阵容庞大,乐器齐全,乐舞人数多达 8 人,乐细场景体现的是浓的异域情调。该文物可用于研究唐朝的A. 基层管理B. 科技成就C. 对外政策D. 坊市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唐朝出土的乐舞文物中,其内容带有异域情调,可以用来研究唐朝的对外政策,C项正确;异域情调和基层管理、科技成就以及坊市制度无关,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23. 宋太祖认为,文臣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 派文臣任知州负责地方事务B. 设置参知政事分散宰相权力C.

42、设置转运使司负责地方财政D.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中【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文臣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强调了武臣对国家的危害远远大于文臣,为此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负责地方事务,故 A 项正确;BC 两项均不能体现削弱武将的思想,排除;D 项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非文臣和武将的关系,排除。故选 A 项。24. 在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中,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这带来的影响有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加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融合朝廷出现了三冗两积的局面A.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

43、所学可知,送“岁币”“岁赐”有利于边境安定,促进了贸易往来,有利于汉族和少数民族融合, 但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故正确, C 项正确; 三冗指冗官、冗兵、冗费,两积指积贫积弱,它是由宋朝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引起的,并非只因“岁币”“岁赐”,故错误,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25. 为挽救处于内优外患中积贫积弱的国家,王安石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改革,这次改革A. 达到了富国目的B. 实现了强兵目标C. 减轻了人民负担D. 加强了内部团结【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的目的

44、,A 正确;王安石变法并未扭转北宋军事上的积弱局面,排除 B;王安石变法没有减轻百姓负担,排除 C;王安石变化是因为统治阶级内部反对而失败,因此没有实现团结内部的目的,排除 D。26. 宋高宗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宋金以东起淮河,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的稳固。从此以后A. 宋金呈南北对峙状态B. 南宋政权被契丹所灭C. 女真族金朝入主中原D. 夺取燕云十六州失败【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 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A 项正确;南宋政权被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消灭,排除

45、B 项;CD 项均在绍兴和议之前,排除。故选 A 项。27. 据史书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账、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这反映的辽朝官制特点是A. 蕃汉一体B. 犬牙交错C. 民族歧视D. 因俗而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国的南北面官制度体现的是因俗而治,“一国两制”特征,D项正确;蕃汉一体、犬牙交错及民族歧视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28. 公元 10 世纪到 13 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某校学

46、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少数民族主要活动916-1227 年建国,实行四时捺钵政权都兴庆,仿照宋制,两套称谓实行猛安谋克制,后现“大定之治”完成统一,实行行省制A. 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 鲜卑、女真、蒙古、满洲C. 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 鲜卑、女真、党项、蒙古【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时捺钵与契丹族有关;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都兴庆;猛安谋克制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的政治制度;蒙古族建立元朝,推行行省制。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 项正确,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29.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当时管理 E 区域的机构是A

47、. 宣慰司B. 中书省C. 宣政院D. 北庭都元帅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大都”可知,这是元朝的疆域图,结合所学可知,统治大都的机构是“中书省”,B 项正确;宣慰司负责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军政事务,不是管理大都的机构,排除 A 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排除 C 项;西域设置北庭都元帅府,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排除 D 项。故选 B 项。30. (元朝)在考试程式上规定蒙古、色目人考两场,而汉人、南人须考三场,题目的难易也迥然不同。同时,蒙古人、色目人愿意考汉人、南人科目者,中选后加官一等。这反映出元朝在民族关系上A. 化解

48、了民族矛盾B. 推行民族歧视政策C. 实现了民族融合D. 强化蒙古贵族特权【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反映了元朝在考试场次数、难易程度方面蒙古、色目人与汉人、南人不同,而且若蒙古人、色目人愿意考汉人、南人科目“中选后加官一等”说明元朝在选拔考试方面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南人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实行四等人制,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学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故 B 项正确。“化解了民族矛盾”的表述与史实不符,A 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民族歧视政策而非民族融合,C 项错误;题干信息未涉及蒙古贵族的特权,D项错误。31.

49、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消费水平逐渐提高C. 农产品商品化提高D. 人身束缚逐步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说明茶叶、桑蚕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唐宋时期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则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C 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近代,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农产品商品化提高,没有体现“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与人身束缚状况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32.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 年) ,下令撤除坊墙,沿街允许开设店铺,实行“街市结合”的城市体制。这一做法反映了A. 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管理B. 城市中活跃的经济文化生活C. 与长途贩运的商帮密切相关D. 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允许沿街开设店铺,打破了商业活动的空间限制,有助于活跃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B 项正确;政府对于商业活动的管理明显放松,排除 A 项;题干未涉及到长途贩运,排除 C 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排除 D 项。故选 B 项。33. 宋朝时,社会上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A. 中央集权逐步削弱B. 门第观念逐渐淡化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扬州某学校2021-2022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pdf)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