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铜为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明得失.” -魏征魏征(唐唐)比干:挖心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商纣王:暴君屈原:投江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楚怀王:昏君魏征:死谏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唐太宗:明君 齐威王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邹忌邹忌,齐人,有辩才,善鼓琴,齐人,有辩才,善鼓琴,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历事桓
2、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un)乃乃以隐语进谏曰: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大治。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又称国策、国事,由西汉代
3、刘向编订,共国事,由西汉代刘向编订,共33篇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着重记载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着重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言论。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此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艺术读此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战国策战国策简介:简介: 国别体史书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战国策; 编
4、年体史书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 纪传体史书纪传体史书 史记。史记。 读准字音读准字音昳昳( )丽丽 朝朝( )服服 衣冠衣冠( ) 窥窥( )镜镜 期期( )年年 朝朝( )于齐于齐 间间( )进进 讽,讽,这里是动词,用暗示、比喻之类这里是动词,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谏,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误。这里是名词,指批评意见;这里是名词,指批评意见;纳谏,纳谏,接受规劝。接受规劝。释题:释题:标题中的“讽讽”、“谏谏”两个字什么意思?关于关于“讽、谏、刺、
5、谤、讥讽、谏、刺、谤、讥”的词义解的词义解释。释。讽:讽: 讥:讥:婉言规劝谏:谏: 直言规劝谤:谤: 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微言讽刺1、邹忌、邹忌/修修/八尺有余,八尺有余,2、我孰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城北徐公美?3、王之蔽、王之蔽/甚矣!甚矣!4、此、此/所谓所谓/战胜战胜/于朝廷。于朝廷。5、今、今/齐地齐地/方千里方千里句读示例句读示例(1)修)修 (2)尺)尺 (3)明日)明日 (4)美我)美我 (5)地方地方千里千里 (6)王之)王之蔽蔽甚矣甚矣 (7)面刺)面刺 (8)虽虽欲言欲言 (9)皆)皆朝朝于齐于齐解释下列字词翻译下列短语:朝服衣冠朝服衣冠 忌不自信忌不自信弗如远甚弗如远
6、甚地方千里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时时而间进时时而间进翻译下列各句翻译下列各句: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 3.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4.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5.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比较:比较“三问三问”、“三答三答”有何不同有何不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吾与徐公孰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
7、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对象不同对象不同身份不同身份不同语气不同语气不同思考一:思考一:邹忌在什么前提下邹忌在什么前提下“讽讽”齐王的?齐王的?思考二思考二:对于某一个事件或者史实,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对于某一个事件或者史实,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引发不同的看法。度进行思考,引发不同的看法。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邹忌邹忌“入朝入朝”是如何是如何“讽讽”齐王的齐王的?纳谏的结果如何纳谏的结果如何?角度角度启示启示2、邹忌自知不如3、妻妾皆美邹忌4、邹忌规劝齐王1、齐王纳谏除蔽 广开言路才能富国安民 谈话要讲究方法技巧 人
8、贵要有自知之明对讨好恭维话要警惕委婉含蓄委婉含蓄点到为止点到为止皆以美于徐公皆以美于徐公妻私臣妻私臣妾畏臣妾畏臣客求臣客求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求王四境之内,莫不求王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生活小事)(生活小事)(国家大事)(国家大事)以小见大以小见大类比类比说理说理邹忌讽谏邹忌讽谏(发展)三赏三赏上赏:上赏: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寡人之过者中赏:中赏:上书谏寡人者上书谏寡人者下赏:下赏:谤讥于市朝,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闻寡人之耳者令初下:令初下:门庭若市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期年之后:虽欲言,
9、虽欲言,无可进者。无可进者。三变三变齐王纳谏齐王纳谏(高潮)结局结局(除蔽结果除蔽结果):四国朝齐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战胜于朝廷思考:1、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邹忌以家事喻国事,邹忌以家事喻国事,设喻说理设喻说理,类比推理类比推理。(1)以)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妻私臣”与与“宫夫左右莫不私王宫夫左右莫不私王”相比;(相比;(2)以)以“臣之妾畏臣臣之妾畏臣”与与“朝廷之臣莫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不畏王”相比;(相比;(3)以)以“臣之客有求于臣臣之客有求于臣”与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相比。最后得出: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劝说齐王纳谏除,
10、劝说齐王纳谏除蔽。蔽。2、你认为故事中有哪几个关键字,推动、你认为故事中有哪几个关键字,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特点着故事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特点? “思思”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化,正是有了是对文章内容的深化,正是有了“思思”才有了才有了“讽讽”,这是行文的一大转,这是行文的一大转折折由闺中小事转向了国家大事,从而由闺中小事转向了国家大事,从而突出了邹忌的智者形象。突出了邹忌的智者形象。 “善善”字是课文内容最为关键的深化,引字是课文内容最为关键的深化,引出了全文的高潮,同时表现了齐王的贤者出了全文的高潮,同时表现了齐王的贤者形象。形象。 拓展延伸 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11、语境语境1 初春天气,时冷时热,假初春天气,时冷时热,假如你要劝你的母亲多穿件衣服如你要劝你的母亲多穿件衣服, 你该怎么说?你的母亲要劝你你该怎么说?你的母亲要劝你, 又该怎么说?又该怎么说?学一学劝说语境语境2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捉野兔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捉野兔的老鹰。烛邹不当心,让一只老鹰逃走的老鹰。烛邹不当心,让一只老鹰逃走了。景公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了。景公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晏子走上公堂,怎样进谏才救得斩首。晏子走上公堂,怎样进谏才救得了烛邹了烛邹?1、朝朝服衣冠,服衣冠,2、吾妻之、吾妻之美美我者,我者,私私我也。我也。3、能、能面面刺寡人之刺寡人之过者
12、过者4、受、受上上赏赏5、闻闻寡人之耳者寡人之耳者早晨,名词作状语早晨,名词作状语认为认为美,形容词意动用法美,形容词意动用法偏爱,形容词作动词。偏爱,形容词作动词。当面,名词作状语当面,名词作状语头等的,方位名词作形容词头等的,方位名词作形容词使使听到,动词使动用法。听到,动词使动用法。词类活用词类活用课后积累课后积累朝朝服衣冠服衣冠入入朝朝见威王见威王能谤讥于市能谤讥于市朝朝皆皆朝朝于齐于齐朝朝吾吾孰孰与徐公美与徐公美徐公来,徐公来,孰孰视之视之孰孰早晨早晨朝廷朝廷泛指公共场合泛指公共场合朝见,朝拜朝见,朝拜谁,哪一个谁,哪一个仔细仔细一字一字多义多义于于欲有求于我也皆以美于徐公 皆朝于齐
1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对,向比到 在旦旦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日,客从外来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信誓旦旦私私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燕王私握臣手曰修修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明,早晨天明,早晨第二天第二天天天天天诚恳的样子诚恳的样子私人私人偏爱偏爱私下私下长长修建修建整治整治诚诚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方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真心,真诚真心,真诚的确,确实的确,确实果真,表假设果真,表假设方圆,纵横方圆,纵横地方地方才,刚刚才,刚刚六、作业:1、背诵课文,并流畅翻译全文2、发挥想像力,以邹忌或齐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这个故事。3、课外选读战国策中的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