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廆从幽州中心地区流寓辽西, 出土的陶钵、 铜釜、 铜魁为汉式器物, 但两件侈口鲜卑陶壶的暗纹十分精致复杂。汉文化特色的陶器、 漆器、 铜器、 丝绸等虽然在这个地区仍然使用, 但整体上处于衰落之中, 鲜卑化成为该地区的时代主流。随葬品集中放置于三处: 墓室前以帷帐为中心, 帷帐内置一大漆案, 案上置漆盘、 钵等食器; 耳室中有完整马具一套, 前后鞍桥和马镫一副保存尚好; 墓室后端主要是陶、 铜日用器物。 马具之外, 还有成套的铁质马胄以及骑手的头胄、 护颈。 这些马具和重装骑兵用品, 与同时代墓葬出土陶器和壁画中的骑兵形象相互印证,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甲骑具装的直接资料。北票房身M3房身M
2、2金步摇最惹人注目的装饰品是金花冠饰, 已经发现的这类冠饰至少有十余套, 都有一近方形镂空薄片底座, 座上伸出若干金枝, 金枝悬缀叶形金片, 稍动, 金叶即摇动不止, 这可能就是文献记载慕容鲜卑上层喜戴的“步摇冠”三燕墓葬的随葬品特色鲜明, 主要有日用陶器、 马具、 以步摇冠饰为主的装身具三大类。头下为石灰枕, 头部附近的铜带钩、 铁镜、 银环等是墓主的随身物品,铁镜表面装饰流云图案, 出土时用多层丝绸包裹。 棺外依次放置陶器、 漆器、 铜魁、 铜刀、 砚板、 铜钱、 铜弩等物。崔遹墓的这些器物多与汉晋中原地区墓葬出土品相似, 墓葬与棺木形制则继续沿用鲜卑传统, 是反映后燕时期文化进程的重要材
3、料。冯素弗墓椁室壁画保存不好, 仅可见顶部天象、 椁壁的人物和狗的形象。 冯素弗夫人墓椁顶也为天象, 四壁绘人物、 出行、 家居、 建筑物等内容。 冯素弗墓的梯形木棺外涂朱漆, 前绘羽人, 后绘半月形图案,两侧绘建筑和人物图。丰富多彩的随葬品1.汉式器物。 包括各种仪仗用鎏金铜具、 铁车具、 各种透雕的金饰, 还有可以确定墓主姓名的几颗印章( 龟纽“范阳公章”金印、龟纽“车骑大将军章”、 “大司马章”和“辽西公章”鎏金铜印) , 以及一套铜、 漆食具和用器, 有樽、 魁、 碗、 洗、 鋗、 鐎斗和漆案、 漆方盒等。 还有许多鎏金铜器、 错金铁器、 金银装的刀剑和玉器。 此外, 还有石砚和墨等文
4、具。 还有两件金珰, 一件为蝉形图案, 另一件表面穿缀许多金叶, 背面压印了附有火焰身光的坐佛像, 两侧还有捧持供养物的供养人形象。 两件金珰与两晋墓葬中常见的金珰有一定差别。 杯1件。深绿色,质地纯净,色泽鲜丽。侈口凹底。鸭形注1件。质、色如玻璃碗。横长身,张扁嘴如鸭,长颈鼓腹,细长尾,尾尖微残。颈、腹部用玻璃条盘卷作出装饰:颈部为三角纹;背上粘出双翅;腹下粘出折线的双足;腹底粘一个平正的玻璃饼,使圆腹得以放置平稳。这件器物重心在前,空体装满水时前倾;半水(仅腹部充水)时腹部加重,才得放平。当卢杏叶嘎嘎 仙仙 洞洞有盘口陶壶、 侈口鼓腹的夹砂罐、 大口夹砂罐等。均为竖穴土坑式。墓IA有小孩(
5、年龄在十岁以下)骨架四付,均位于底部东侧,骨架较零乱。还有马头骨二、牛头骨四,随葬品有陶、石、骨、铜、铁器及棒树皮器皿等共四十七件。墓IB坑内,人骨架二十六付,包括男性十四,女性十一和一个小孩,葬式无规律,或仰、或俯、或坐、或队,艳大多数都是肢体分离。坑内还有马十、牛八、狗三只,人骨与兽骨杂乱相简,层层叠压,满满的堆积了一坑。随葬品有陶、石、骨、铜、铁、级器以及珠饰、棒树皮器皿、残漆器等共二百余件。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木版漆画较完整的有五块,这是一组人物故事彩绘漆屏风。其内容采自汉刘向列女传,宣传帝王、忠臣、孝子、列女的故事。“斗瓶”嘉峪关新城画像砖墓(西晋)屯垦酒泉丁家闸画像砖西王母坞与采桑敦煌佛爷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