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的力量”主题活动心得体会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众所周知,每座博物馆里都有“镇馆之宝”。这些“镇馆之宝”是我们了解闪耀在中华大地的灿烂博物馆文化的宝贵线索。我们不仅要通过“镇馆之宝”感受文博之美,更要上好“镇馆之宝”这堂别出心裁的大课。上好博物馆里“格物致知”“镇馆之宝”课。大学里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宋代理学家程颐认为,“格物”就是穷至物理。“格物”的“物”,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致知”就是“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每当我们走近城市里一座座博物馆,就如同进入一
2、座座精神文化的殿堂。细心者不难发现,最吸引人们的并非展厅里一件件宝贝的瑰丽抑或是尘封的外衣,而是深藏在他们背后的前世今生传奇故事。无论是远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老寿星”司母戊鼎,还是近在去年刚由“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地球的“月球样品001号”,每件文物都需要发扬格物致知的精神深入挖掘和研究,切忌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地学。上好博物馆里“以史为镜”“镇馆之宝”课。历史就是一面镜子,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是一面镜子。有的镜子是面“现形镜”,带我们穿越文物看其背后的历史真相,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如“乾隆霁青金彩海晏河清尊”瓷器,见证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掠的残忍瞬间,当时的海晏堂沦为一片废墟,而海晏河清
3、尊却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它为人们述往思来、廓清迷雾,还原了历史真相。有的镜子是面“媲美镜”,让人们“越照越美”,于古今对比、国际比较中看到当今世界的巨大嬗变和生活的愈加富裕美好。有的镜子则是面“传承镜”,如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1919年五四运动纪念章、李大钊书赠杨子惠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让人们于纪念中把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下去。上好博物馆里“以文化人”“镇馆之宝”课。博物馆是座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大学校”。这座“大学校”里不仅有无穷无尽的知识,还有不可小觑的文明的力量、传承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和创新的力量。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校园里有“经师”亦有“人师”。博物馆里的“经师
4、”就是一件件会说话的文物、一块块有字展板、一位位金牌讲解员和志愿者、一个个紧跟新时代步伐的展览,博物馆里的“人师”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沉浸式”教学、藏于物件之后的“无字之书”、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绵延力量、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创新力量。有一件文物叫“欹器”,讲的是“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道理。每个参观者都应做一个“欹器”,以“小学生”的虚心态度上好每堂课。2022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的力量”主题活动心得体会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众多的博物馆是“时光的走廊”,“穿梭”于其中,有悠远深厚的文化,有难以忘却的情怀,有感人肺腑的精神,走进时光的深处
5、,如同饮一坛老酒,酒味入肠都化作了思绪纷纷。在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一同走进时光博物馆,穿过“花焰七枝开”的人间烟火,穿过“满城灯市荡春烟”的热闹场景,穿过“龙腾狮舞夜难眠”的民俗活动,赏味文化的“面面观”,也感受“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怀,感受“四海共、九州同的家国之情”,融聚你我的家国情怀,激发你我的奋斗之志。走进时光博物馆,让历史文化的灯火璀璨照亮一路锦绣,让心中之志凝聚脚下奋发向前之力。在新的赶考征程上,让我们共品“三种味道”,凝心聚力、昂扬奋发,在笃定前行、不懈奋斗中行稳致远,不辜负时代的召唤,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以“奋斗之我”共同绘就“奋进中国”的时代画卷。在时光博物馆里看“圆融
6、之境”,共品“团结之味”。走进时光博物馆,仰头便看到一轮圆月,明月高悬空中形如“圆盘”,“圆盘”里盛满了美好、浸润着幸福。“银汉无声转玉盘”,明月的清辉“亲吻”着大地,月光映照在眼里柔和了目光,亲人执手相看、爱人深情互拥,同望一轮明月,感受着身边的幸福,许下对亲朋好友的祝福,亲情、友情、爱情是明月里承载的情感,吟诵它的诗句中饱含着隽永而绵长的美好。圆月寓意着团团圆圆、幸福安康,也寓意着心愿的实现、梦想的抵达。让我们同赏一轮明月,让月光盈满心间,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同心奋斗、齐心奋进,扎根基层一线,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重点任务铆足气劲、凝聚合力,绘就拼搏进取的“同心圆”。在时光博物馆
7、里感“烟火之气”,共品“幸福之味”。时光博物馆里,有比肩接踵的人群,有商品鳞次栉比,天上是一波波悬空绽放的烟火,映照得天地之间红红火火;桌上是精巧可爱的菜肴,汤里鲜甜的味道在口中化开,“妈妈的味道”在一道道菜肴里,情真意切,欢声笑语里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幸福的甜味”在传递与分享中更加浓烈,爱就是生活最好的“调味品”。在推动民生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融入对群众的关心与关切,让为民情怀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力量,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群众眼前的难题开始解决,在落实落地上全力推动,在落细落小上下足功夫,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利益问题,满足群众的现实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8、、安全感,让“幸福的味道”成为群众“心尖的味道”。在时光博物馆里赏“斑斓画卷”,共品“奋斗之味”。青山如施粉黛,山河如此多娇,壮阔的山水画卷如此美丽,这是无数共产党人在奋斗的征程上奉献青春与热血、满怀激情和壮志拼搏出来的,大地上矗立着永恒的精神丰碑,凝聚着催人奋进的力量。党员干部要从先辈的足迹中感悟奋进之力,让理想信念的“光”照亮崭新的奋斗征程,瞄准目标、铆足干劲,以昂扬向上的斗志、百折不挠的信心、攻坚克难的闯劲乘风破浪,让“心中梦”成为“壮丽景”,让“施工图”变为“实景图”,铸就“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风骨,朝着既定的目标任务不懈拼搏,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新的时代荣光。2022国际博物馆日“
9、博物馆的力量”主题活动心得体会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2022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作为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被许多人视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不仅装载着人类的文明故事,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故事。”回首14年前,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沉痛过去”还历历在目,这份“历史”不仅留存在“博物馆”中,更在我们的心中。如今,身处伟大新时代,作为中国青年的我们,自当汲取“博物馆的力量”,高擎奋斗之“炬”,在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永燃我们“忠诚”“担当”与“奉献”的“青春之火”,在奋进中展现亮丽的青春风采,在拼搏中迸发出豪迈的青春激情!擎“舍我其谁”之“炬”,燃“许党报国”的“
10、忠诚”之“火”。“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汶川地震发生后,“空降兵十五勇士”临危受命,毅然从5000米高空“生死盲跳”,打通了重灾区与外界的联系通道,给灾区的百姓带来了希望。如今,作为选调生的我们,来到基层,来到我们将为之“奋斗终生”的“战场”,自当“燃”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忠诚”。我们要忠于党、忠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忠于人民。须知,忠诚是红色基因最本质的特征,这是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政治上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是我们的政治灵魂和基本准则,是融于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政治品格和永恒追求,更是我们的修身之本和成事之要。擎“求真务实”之“炬”,燃“担当作为”的“实干”之“火”。“责任高
11、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在任期间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着“加固楼”和“勤演练”展开,正因如此他的坚持与努力,让全校2300多名师生在地震来临时,仅用时1分36秒便安全逃生,全部无一伤亡,创造了奇迹!如今,身处“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们作为选调生,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磨砺中锻造实干作风,在担当中锤炼实干品质,在挑战中升华实干精神。将为百姓谋福利、办实事作为“毕生准则”,敢于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始终做到“不撂挑子”“不卸担子”“不遗余力”,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真正做到把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
12、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擎“舍己成人”之“炬”,燃“竭诚为民”的“奉献”之“火”。“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映秀中心小学在地震中被摧毁,当施救人员搬开垮塌的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数学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有生命体征,而“雄鹰”已经气绝。如今,我们来到了为民服务的“第一线”,要把奉献作为我们人生的目标,要甘于奉献,乐于奉献,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群众“最盼”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急”上动真招,在群众“最难”上下真功;多坐坐老百姓的“热板凳”,多钻钻老百姓的“矛盾窝”,多听听老百姓的“心里话”,多算算老百姓的“生活账”;切实做到夙夜在公、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解忧人”“领路人”,在为民奉献的“大道”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