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赏咏史诗三步骤鉴赏咏史诗三步骤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的(弄清(弄清史实)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态度(体悟意图感情(体悟意图感情)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分析技巧)明妃初出汉宫时,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
2、,可怜著尽汉宫衣。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人生失意无南北。 宋宋 王安石王安石明妃曲明妃曲(其一(其一宋宋 诗诗 王安石王安石明妃曲明妃曲霞浦宏翔高级中学霞浦宏翔高级中学 朱开兴朱开兴(1021-1086),字介甫,临,字介甫,临(今江西抚州今江西抚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由签进士。由签书淮南判官迁知鄞书淮南判官迁知鄞yn县。曾上万言书于仁县。曾上万言书于仁宗
3、,积极要求改革。神宗时,先后任翰宗,积极要求改革。神宗时,先后任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林学士、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力推行新法。由于受到司马光诸人的大力推行新法。由于受到司马光诸人的反对,几经反复,罢相退居金陵,自号反对,几经反复,罢相退居金陵,自号半山老人。元丰三年半山老人。元丰三年(1080)被封为荆国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著有公,世称王荆公。著有临川集临川集。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昭君出塞,刚走昭君出塞,刚走出汉宫的时候,哭得满脸都是泪痕,甚至纷飞的泪水把鬓出汉宫的时候,哭得满脸都是泪痕,甚至纷飞的泪水把鬓角都打
4、湿了。角都打湿了。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由于过度伤感,由于过度伤感,昭君自己低首徘徊,顾影自怜,觉得自己已失去了旧日的昭君自己低首徘徊,顾影自怜,觉得自己已失去了旧日的光彩,可是汉元帝见了昭君这时的容颜,还是依然控制不光彩,可是汉元帝见了昭君这时的容颜,还是依然控制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了自己激动的心情。“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送走昭君后,元送走昭君后,元帝把没有早日发现昭君的责任归罪于为昭君画像的人,像帝把没有早日发现昭君的责任归罪于为昭君画像的人,像昭君这样梨花带雨、赏心悦目的悲怨女子平生能遇见几个?昭君
5、这样梨花带雨、赏心悦目的悲怨女子平生能遇见几个?“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可是元帝并可是元帝并不懂得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是很难用视觉艺术表现出来的,不懂得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是很难用视觉艺术表现出来的,毛延寿被杀实在是有点冤枉。毛延寿被杀实在是有点冤枉。本诗前半部分写昭君的美,不只是在容貌,本诗前半部分写昭君的美,不只是在容貌,而重在精神和气质:而重在精神和气质:鬓脚低垂:鬓脚低垂:形容容颜愁惨,极度伤悲形容容颜愁惨,极度伤悲愁苦。愁苦。 泪湿春风泪湿春风:泪流满面。杜甫泪流满面。杜甫咏怀古迹咏怀古迹有有“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图省识春风面”,这里因以春风,这里
6、因以春风指面:春风一样姣好的面容。指面:春风一样姣好的面容。 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需要注意的是,杜甫诗中说的是需要注意的是,杜甫诗中说的是“春风面春风面”,“春风春风”一词是用来一词是用来修饰形修饰形容容“面面”的。的。“春风面春风面”喻指昭君姣美的容颜喻指昭君姣美的容颜 。 描写王昭君,不但有形象有情感,其中分明还描写王昭君,不但有形象有情感,其中分明还有动作,这是何等的生动传神!昭君泪湿面庞,有动作,这是何等的生动传神!昭君泪湿面庞,鬓脚低垂,顾影自怜,不忍离去,见得伤心之鬓脚低垂,顾影自怜,不忍离去,见得伤心之极,泪流之多。极,泪流之多。王昭君的王昭君的“意态意态”
7、,当时的画,当时的画工没有画出来,而千载之下的王安石却能用文工没有画出来,而千载之下的王安石却能用文字如此鲜活地勾勒出来。字如此鲜活地勾勒出来。“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昭君心里自然明昭君心里自然明白,这一去大漠穷荒,不可能再回到故乡来了,她心中时刻白,这一去大漠穷荒,不可能再回到故乡来了,她心中时刻不忘自己的家乡,随着时间的流失,从汉宫带去的那么多的不忘自己的家乡,随着时间的流失,从汉宫带去的那么多的衣服都已经穿完了。衣服都已经穿完了。“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昭君每时每刻昭君每时每刻都在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因
8、远在万里,不能归去,想知道一都在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因远在万里,不能归去,想知道一些家乡的情况,只有年年靠鸿雁往来传递音信了。些家乡的情况,只有年年靠鸿雁往来传递音信了。“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家乡的亲人在家乡的亲人在万里之外传来了书信,嘱咐昭君好好地在塞外生活吧,即来万里之外传来了书信,嘱咐昭君好好地在塞外生活吧,即来之则安之,不要总是想念祖国,不要总是想念家乡的亲人。之则安之,不要总是想念祖国,不要总是想念家乡的亲人。“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家书上家书上说:你没听说过汉武帝时的皇后陈阿娇失宠后
9、,幽居在长门说:你没听说过汉武帝时的皇后陈阿娇失宠后,幽居在长门宫的故事吗?当时虽然只有咫尺之近,也是不能和亲人见面宫的故事吗?当时虽然只有咫尺之近,也是不能和亲人见面的。自古以来失意之人,是没有距离远近的界限的。的。自古以来失意之人,是没有距离远近的界限的。后半部写昭君身在匈奴,但心中仍然关心祖国:后半部写昭君身在匈奴,但心中仍然关心祖国:王安石的王安石的明妃曲明妃曲却不落俗套,议论翻新,旨在却不落俗套,议论翻新,旨在歌颂王昭君容貌气质的美好,以及心系汉家的坚贞;歌颂王昭君容貌气质的美好,以及心系汉家的坚贞;并对燕云十六州的不能收复,寄托感慨。他认为杀并对燕云十六州的不能收复,寄托感慨。他认
10、为杀毛延寿是冤枉,因为像昭君这样的绝代佳人,其美毛延寿是冤枉,因为像昭君这样的绝代佳人,其美妙意态是画不出的。这一议论并不只是为毛延寿开妙意态是画不出的。这一议论并不只是为毛延寿开脱罪责,而是含蓄地揭示出昭君的悲剧实际上是由脱罪责,而是含蓄地揭示出昭君的悲剧实际上是由于皇帝的昏庸所造成的。同样,对昭君的思念汉室,于皇帝的昏庸所造成的。同样,对昭君的思念汉室,诗人也没有作一般的悲悯之语,而是由昭君想到更诗人也没有作一般的悲悯之语,而是由昭君想到更多的女子,由在北的失意想到在南的失意,由美人多的女子,由在北的失意想到在南的失意,由美人的失宠联想到才土的不遇,揭示了封建时代的失宠联想到才土的不遇,揭
11、示了封建时代“人生人生失意失意”特别是才士不遇的普遍性。特别是才士不遇的普遍性。这首诗作于嘉祐四年(这首诗作于嘉祐四年(1059),诗人从政治家的角度鸟),诗人从政治家的角度鸟瞰人生,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人世间的苦乐。诗中对昭君瞰人生,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人世间的苦乐。诗中对昭君出塞这一史实进行了穷形尽相的形象描绘,高度凝练地出塞这一史实进行了穷形尽相的形象描绘,高度凝练地揭示出人生的哲理。揭示出人生的哲理。王安石王安石明妃曲明妃曲好在立意新。这诗前半部只写昭君的美,但不好在立意新。这诗前半部只写昭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故事上写。昭君出来,泪湿春风,鬓脚低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故事上写。昭君出
12、来,泪湿春风,鬓脚低垂,自顾垂,自顾“无颜色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二句成为千古绝唱。 后半部写昭君在匈奴(蒙古)仍心系汉后半部写昭君在匈奴(蒙古)仍心系汉。“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才是诗的主题。玩弄、遗弃女子,历代这才是诗的主题。玩弄、遗弃女子,历代帝王皆如此。由美人的失宠联想
13、到才土的不遇,揭示了封建时代帝王皆如此。由美人的失宠联想到才土的不遇,揭示了封建时代“人生失意人生失意”特别是才士不遇的普遍性。本篇立意高远,人物形象特别是才士不遇的普遍性。本篇立意高远,人物形象饱满,寓意精警,耐人寻味。尤其诗中形象与议论相组合,使作品饱满,寓意精警,耐人寻味。尤其诗中形象与议论相组合,使作品纵横跌宕,深含理趣,赋与了这篇诗歌不朽的艺术魅力。纵横跌宕,深含理趣,赋与了这篇诗歌不朽的艺术魅力。 咏怀古迹咏怀古迹( (其三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
14、归月夜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作品背景作品背景咏怀古迹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沈德潜说: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咏昭君诗此为绝唱”。诗
15、歌大意:诗歌大意: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仅凭着画工画的画像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仅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察看昭君美丽的容貌,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察看昭君美丽的容貌,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够带着环佩在月夜归来的,恐怕只有她的幽够带着环佩在月夜归来的,恐怕只有她的幽魂。即使千年之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魂。即使千年之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
16、情。 昭君昭君 诗人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悲昭君以自悲也也”杜甫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其三)中的昭君故事是一曲悲剧,昭君中的昭君故事是一曲悲剧,昭君的怨恨是帝王不见遇的怨思。但同时诗人也赋予了一个远嫁异的怨恨是帝王不见遇的怨思。但同时诗人也赋予了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
17、土的怨恨忧思,这也是千百年来积累和巩域的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这也是千百年来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情感。有关王昭君的故固起来的对自己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情感。有关王昭君的故事流传很广,自汉代以来以此为题材的作品很多,但主旨往往事流传很广,自汉代以来以此为题材的作品很多,但主旨往往是悲昭君流落塞外或责备毛延寿的贪赃弄权。王昭君的身世正是悲昭君流落塞外或责备毛延寿的贪赃弄权。王昭君的身世正暗合了诗人杜甫的人生经历。昭君在汉宫时,因为奸佞小人的暗合了诗人杜甫的人生经历。昭君在汉宫时,因为奸佞小人的从中作梗,得不到皇帝的宠幸,远嫁塞外,死后也没有归葬故从中作梗,得不到皇帝的宠
18、幸,远嫁塞外,死后也没有归葬故里;诗人自己也是因为忠贞于朝廷而遭到排挤,加上时局的动里;诗人自己也是因为忠贞于朝廷而遭到排挤,加上时局的动荡不安,以至于漂泊在外,不能回到故乡,处境与昭君何其相荡不安,以至于漂泊在外,不能回到故乡,处境与昭君何其相似。所以说是似。所以说是“悲昭君以自悲也悲昭君以自悲也”。不过诗人只是从形象落笔,。不过诗人只是从形象落笔,不发抽象的议论,但是不发抽象的议论,但是“独留青冢向黄昏独留青冢向黄昏”、“环城空归夜月环城空归夜月魂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是跃然纸上。通过分析王昭君这一悲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是跃然纸上。通过分析王昭君这一悲剧形象来体会作者沉而不浮、郁而不薄、欲露
19、不露的深厚浓郁剧形象来体会作者沉而不浮、郁而不薄、欲露不露的深厚浓郁的悲情。的悲情。比较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比较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其三)与王安石明妃曲与王安石明妃曲(其一)中王昭君这悲剧形象的典型意义?(其一)中王昭君这悲剧形象的典型意义?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