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72页).doc

上传人(卖家):欢乐马 文档编号:270358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新建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7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某新建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7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某新建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72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某新建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72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某新建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72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大溪河特大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复核 批准 中铁六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六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二 0 一 0 年十月 目目 录录 1. 编制依据、范围编制依据、范围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 编制范围 . 1 2. 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 2 2.1. 工程概述 . 2 2.1.1. 主要技术标准 2 2.1.2. 工程概况 2 2.1.3. 自然地理特征 3 2.2. 主要工程数量 . 3 3. 施工总体方案施工总体方案 . 3 3.1.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布置 . 3 3.1.1. 建设总体目标 3 3

2、.1.2. 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划分 3 3.1.3. 主要进场人员 4 3.1.4. 临时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4 3.2. 施工用电 . 5 3.3. 施工用水 . 5 3.4. 施工测量 . 5 3.4.1. 平面控制网建立 5 3.4.2. 高程控制网建立 5 3.5. 施工试验 . 5 3.5.1. 试验室的人员配置 5 3.5.2. 试验检测流程 6 3.5.3. 材料检验 6 3.5.4. 内业资料 6 3.6. 施工程序 . 7 4. 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主要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主要施工工艺 . 7 4.1. 桩基础 . 7 4.1.1. 桩位测量 8 4.1.2.

3、护筒制作及埋置 8 4.1.3. 泥浆的制备 8 4.1.4. 钻孔施工注意事项 9 4.1.5. 清孔 . 11 4.1.6. 钢筋制作及安装 . 12 4.1.7. 混凝土灌注 . 13 4.1.8.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 14 4.2. 扩大基础 . 14 4.3. 承台. 14 4.3.1. 施工准备 . 15 4.3.2. 基坑施工 . 15 4.3.3. 钢筋制作及绑扎 . 16 4.3.4. 模板安装 . 16 4.3.5. 混凝土运输 . 17 4.3.6. 混凝土浇注 . 17 4.3.7. 混凝土养护 . 18 4.3.8. 模板拆除 . 18 4.3.9. 承台施工工

4、艺流程图 . 19 4.3.10. 承台基坑回填 . 19 4.4. 墩身. 19 4.4.1. 墩身钢筋制作及安装 . 19 4.4.2. 模板安装 . 20 4.4.3. 砼浇注 . 20 4.4.4. 砼养护及拆模 . 21 4.4.5. 墩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 22 4.5. 垫石. 22 4.5.1. 垫石钢筋加工及安装 . 22 4.5.2. 模板安装 . 22 4.5.3. 混凝土浇注 . 22 4.6. 桥台 . 22 4.6.1. 桥台钢筋制作及安装 . 23 4.6.2. 模板安装 . 23 4.6.3. 砼浇注及养护 . 23 4.7. 附属工程 . 23 4.7.1.

5、桥台锥体施工 . 23 4.7.2. 边坡防护 . 24 4.7.3. 综合接地 . 26 5. 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 26 5.1. 工期安排 . 26 5.2. 具体施工进度安排如下 . 26 6. 主要材料和工程设备主要材料和工程设备 . 26 6.1. 材料 . 26 6.2. 施工机械配备 . 27 7. 各种保证措施各种保证措施 . 28 7.1. 质量保证措施 . 28 7.1.1. 组织保证措施 . 28 7.1.2. 制度保证措施 . 28 7.1.3. 技术保证措施 . 29 7.2. 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 32 7.2.1. 安全目标 . 3

6、2 7.2.2. 安全保证措施 . 32 7.2.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44 7.3. 雨季施工措施 . 45 7.3.1. 雨季施工 . 45 7.4. 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措施 . 46 7.5. 施工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措施 . 47 7.5.1. 施工环保、水保目标 . 47 7.5.2.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管理机构 . 47 7.5.3.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 48 7.6. 施工协调与配合措施 . 50 7.6.1. 与相关单位的协调与配合措施 . 50 7.6.2. 与地方政府及沿线村民的配合协作措施 . 50 8. 各种附表和图各种附表和图 . 50 8.1.

7、 附件 1:大溪河特大桥施工平面图 51 8.2. 附件 2:1#搅拌站平面布置图 52 8.3. 附件 3:钻孔桩工艺流程图 53 8.4. 附件 4: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54 8.5. 附件 5:墩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55 8.6. 附件 6:大溪河特大桥网络图 56 8.7. 附件 7:大溪河特大桥横道图 57 8.8. 附件 8:大溪河特大桥主要工程数量表 58 8.9. 附件 9:大溪河特大桥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59 8.10. 附件 10:组织机构图 60 8.11. 附件 1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61 8.12. 附件 12:质量工作流程框图 62 8.13. 附件 13:安全保证体

8、系框图 63 8.14. 附件 14: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框图 64 8.15. 附件 15:试验检测流程图 65 大溪河特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 编制依据、范围编制依据、范围 1.1. 编制依据 1、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设计的大溪河特大桥施工图; 2、现场施工调查资料和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六标总体施工组织;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 160 号); 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5160 号) ;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7、 铁路混凝

9、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8、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 号);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建设部 05 年 322 号文); 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12、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13、国家、铁道部、安徽省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 法律、法规、条例、规定。 1.2. 编制范围 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大溪河特大桥, 其中心里程 DK229+356. 972,全长 112

10、5.36m,范围内的钻孔桩基础、扩大基础、承台、墩台身及防 护工程的施工、竣工和缺陷修复建设。 2. 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工程概述及主要工程数量 2.1. 工程概述 2.1.1. 主要技术标准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速度:350km/h; 正线线间距:5m; 设计荷载:ZK 荷载; 轨道类型:CRTSII 型板式无砟轨道。 2.1.2. 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大溪河特大桥位于旌德县蔡家桥镇境 内,属山区地形,桥台均处在山丘上,山丘林木茂盛,杂草纵生,小里程 山脚下紧挨县乡道并跨大溪河,过河后,地势平坦处开避为大片水田,种 植水稻等经济作物,然后上山。桥梁跨越乡村道路,河流等。桥

11、址于 DK2 28+988.78DK228+996.42 处跨越水沟,沟与线路大里程右侧夹角为 91.73 度;于 DK229+244.52DK229+250.45 处跨越县乡公路,公路为沥青路,路 面正宽为 6 米,道路与线路大里程右侧夹角为 77.67 度,路面标高 171.67 m;于 DK229+259DK229+291.8 处跨越大溪河,河流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 90 度, 测时水位为 169.17m; 于 DK229+408.2DK229+430.1 处跨越排洪沟, 沟与线路大里程右侧夹角为 104 度; 于 DK229+616.9DK229+624.1 处跨越 水塘,测时水位为 1

12、75.99m;于 DK229+735.7DK229+778.1 处跨越水塘, 测时水位为 184.6m。本桥中心里程为 DK229+356.972,全长 1125.36m。本 桥除 17 号墩、18 号墩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外,其余墩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 桩基础。110、3133 号墩简支梁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墩,1130 号墩简支 梁桥墩采用圆端形空心墩,两侧桥台采用双线矩形空心桥台。上部结构为 3432m 预制箱梁架设。 2.1.3. 自然地理特征 2.1.3.1. 地质情况 桥址区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印支旋迥侵 入花岗闪长岩。 2.1.3.2. 水文特征 桥址地表水系发育

13、。主要为山上泉水、沟渠、流量受大气降水影响较 大。谷地地下水为孔隙潜水,较发育,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江河水的补给, 埋深 0.2m20.6m,剥蚀低山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较发育。 2.1.3.3. 地震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T=0.35s。 2.2. 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附件 8:大溪河特大桥主要工程数量表。 3. 施工总体方案施工总体方案 3.1. 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布置 3.1.1. 建设总体目标 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装备,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 制度创新,确保工程高质量,确保部优,争创国优。 3.1.2. 管理组织机构和施工任务

14、划分 实行项目经理直接管理,缩短管理指令路径,确保管理效益。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安质环保部、合约部、财物部、机械物 资部、工程实验室、综合办公室共七个部室。详见附件 10组织机构图。 各部室的主要职责: 工程技术部:工程技术、技术开发、施工测量、征地拆迁、施工调度 等工作; 安质环保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 财务部:财务相关等工作; 合约部:计划统计、合同管理; 机械物资部:物资计划、筹备、采购、机械设备管理; 工程实验室:工程实验等工作。 综合办公室:企业宣传、接待、协调等后勤工作。 各施工队均为我集团公司下属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均具有相应的资质, 各施工队负责人均为

15、参加过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施工,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 施工管理能力的一线领导,各施工队主要工种的施工人员均参加过铁路施 工,有施工作业经验,满足该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的要求,为顺利的实 现各项目标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3.1.3. 主要进场人员 主要进场人员详见附件 9大溪河特大桥劳动力使用计划表。 按照满足施工需要均衡生产、动态管理、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的原则, 进行劳动力管理,确保人力资源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并根据各分项工 程的施工计划、工程量大小,结合各分项工程专业特点和现代科学管理理 论,制定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本桥调配的所有人员均由长期从事铁路桥梁工程施工,具有丰富新建 铁路施工经验、业绩

16、良好的人员组成,以确保优质、高效、安全、按期完 成本桥的工程施工任务。 3.1.4. 临时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3.1.4.1. 施工便道 本桥施工便道经 S217 省道和便道进入大溪河特大桥红线内, 沿红线在 大溪河特大桥右侧设便道贯通全桥。 施工便道结构形式:路基面宽 6m,40cm 碎石垫层,陡坡处采用 20cm 厚 C20 砼,横向单侧排水,横坡 4%,便道沿线路外侧设排水沟。 3.1.4.2. 混凝土拌合站 本分部砼采用集中搅拌,由 DK234600 右侧设置的徽水河搅拌站提 供混凝土,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拌合站占地面积 7500m2。 混凝土拌合站参见附件 2合肥至福州段 6 标项

17、目经理部二分部 1#搅 拌站平面布置图。 3.2. 施工用电 本桥施工用电由 DK229+356 处变压器提供,容量为 630KVA,配电房 占地面积 30m2,可提供本桥的所有施工用电。详见附件 1 大溪河特大桥施 工平面图。 3.3. 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水质采用经检验符合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指标的山泉水。生活 用水采用山泉水。 3.4. 施工测量 3.4.1. 平面控制网建立 施工前,布设施工测量平面导线控制网,控制点在线路中心线两侧间 隔分布,并与设计院 GPS 点联接,控制网通视条件良好、桩位稳固、放样 方便。 3.4.2. 高程控制网建立 按设计单位提供的二等水准点,用检测合格的精密水准

18、仪进行引测和 必要的施工测量,布置在施工区域附近,按二等水准加密布置。施工过程 中定期对测量控制网(点)定期进行闭合校验,保证各点位于同一系统。配 备先进、充足的测量设备及业务能力强的测量人员,以满足施工需求。 3.5. 施工试验 3.5.1. 试验室的人员配置 工地试验室配置试验检测人员 8 人,配置如下: 工地试验室负责人 1 人,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持有铁道部质检 中心颁发的铁路工程试验工程师(或试验员)证岗位证书; 钢筋组 2 人,混凝土组 2 人,现场检测组 2 人,资料管理组 1 人。所 有专业组试验检测人员持有铁道部质检中心颁发的铁路工程试验员(或试 验工程师)岗位证书。 工

19、地试验室的试验检测人员实行弹性编制,可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进 行调整和组合。 3.5.2. 试验检测流程 详见附件 15试验检测流程图 3.5.3. 材料检验 根据施工图纸及设计意图, 及时到工地现场进行材料取样试验和检测。 所有材料的取样及送样工作都必须有监理工程师在场,只有检测合格的材 料方准使用,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予使用。 3.5.4. 内业资料 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由专门人员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施工原 始资料,分类归档,确保数据记录真实可靠。文件记录的整理工作由项目 部负责组织整理,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并将全部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 编成册,保存好原始资料,以备监理工程师检查时出

20、具和竣工时随竣工文 件移交。 3.5.4.1. 内业资料管理办法 技术资料及文件管理由技术部门具体负责,定人定岗,实行分级管理。 工程技术部设专职资料员一名,负责项目部所有技术资料和文件的分类、 归档、完善收发登记和呈传阅制度,凡需落实的事项在文件下发后,要跟 踪落实结果。 技术资料及文件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在建项目各级设计文件,施工 图纸,通用设计图纸,有关协议纪要,现场调查,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 计及管理计划,作业指导书,变更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各种技术 资料、记录、竣工资料、施工总结,以及设计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手册, 技术活动资料(含文字、图纸及声像),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

21、程 质量检验评定表, 业主、 设计、 监理单位文件以及局集团、 公司来文, 与“三 标一体”有关的其它资料等。 测量资料及文件由测量组管理,竣工后交工程技术室,试验资料由中 心试验室统一管理。试验资料中原始材料检验和试验资料应与机械物资室 进场材料台帐相对应,并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人员。 工程技术室、各技术人员按各自职责负责相关资料及文件管理工作。 各级均按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有关规定,建立受控文件和资料、 有效文件和资料、作废文件和资料档案,所有施工图纸、标准设计图纸及 各类资料,均应分专业、分项立卷存档,编制总目录及卷内目录。补充资 料要与原资料配套,变更设计要在原图上标识,签署标识人姓名、时间

22、, 并合并存放。 工程技术部负责由设计院提供的各类设计文件的点收、编号、分发和 保管,并负责与设计单位联系,办理有关设计文件收发登记。 工程技术部应根据施工项目,配齐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等,并集 中管理。对文件资料借阅,均应办理登记手续,按期归还。 3.6. 施工程序 本桥按照以下施工程序进行施工: 测量放线-征地拆迁-场地清理-测量放线-现场核对-开工报告-工程 实施-施工自检-报检签证-试验检测-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土地复耕-工 程保修。 4. 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主要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主要施工工艺 4.1. 桩基础 本桥桩基施工时必须认真审核孔桩地质断面及平面布置图, 依据设

23、计院 地质资料进行施工。本桥除 17 号墩、18 号墩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外,其余 墩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按柱桩设计,采用冲击钻机钻孔保证达到 设计嵌入岩层深度, 嵌入弱风化花岗闪长岩新鲜岩面以下的最小嵌岩深度, 如下表所示: 墩台号 合肥台 1 2 3 4 5 6 7 8 最小嵌岩深度(m) 1.00 1.01 1.14 1.06 1.23 1.85 1.25 1.01 1.36 墩台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9 最小嵌岩深度(m) 1.52 1.42 1.3 1.25 1.35 1.5 1.73 1.45 1.25 墩台号 20 21 22 23 24 25 2

24、6 27 28 最小嵌岩深度(m)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1.25 墩台号 29 30 31 32 33 福州台 最小嵌岩深度(m) 1.25 1.25 1.75 1.57 1.19 1.5 清除钻孔场地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陡坡时,用挖掘机 挖出满足钻机工作的平台,并夯实整平,或用枕木、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 钻孔灌注桩采用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 山坡上桥墩台基础按照先下后 上的顺序施工,下坡方向的桥墩基础施工完成后,再开始上坡方向的桥墩 基础的施工。钻孔示意图如下。 4.1.1. 桩位测量 在全桥布设、加密导线控制网,使用

25、全站仪准确测设墩位及钻孔桩位, 用标准钢尺检查各墩位之间、各桩位之间关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设护 桩;全线水准点每 200m 设置一个,采用二等水准测设,采用精密水准仪, 及时准确的定出各点位施工标高。 4.1.2. 护筒制作及埋置 钻孔前在孔口设置钢护筒。钢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使用冲击钻机 钻孔要比钻头大 40cm。护筒顶面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 2m,并满足孔 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在旱地时必须高出施工地面 50cm。埋设护筒时,护 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 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 5cm,倾斜度不得大于 1%。 4.1.3. 泥浆的制备 在两墩之间设置泥浆池、沉淀池,

26、供临近两墩孔桩施工循环使用;弃 碴外运至指定弃碴点,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在砂类土、或粉质黏土夹层中钻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泥浆所用粘土 及膨润土掺量,确保泥浆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 数大于 15,浮碴能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将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 泥浆性能指标,按钻孔方法和地质情况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泥浆比重: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钻孔时,孔底泥浆比重砂黏土不大 于 1.061.2,大漂石、卵石层不大于 1.21.45,岩石不大于 1.2。 黏度:一般地层 1622s。松散易塌地层 1928s。 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 4%。 胶体率:不小于 95%。 PH 值:应大于

27、 6.5。 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碳酸钠、烧碱等,以提高泥浆粘度和胶体率,其 掺量须经试验确定。造浆后要试验全部性能指标,钻孔过程中将随时检验 泥浆比重和含砂率,并填写泥浆试验记录表。详见下图。 4.1.4. 钻孔施工注意事项 4.1.4.1. 钻孔顺序 钻孔顺序采用对角线跳打的方法,待前一钻孔桩灌注完成,砼强度达 到 2.5Mpa 后, 再打对角线处桩。 这样可避免由于土的挤压, 出现断桩事故。 4.1.4.2. 钻机安装及钻孔基本要求 安装钻机前,底架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冲钻机顶 端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 5cm。 (1)开孔的孔位准确,使成孔壁

28、竖直、圆顺、坚实。 (2)钻孔时, 孔内水位须高于护筒底脚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 0m。在冲击钻进中取渣和停钻后,及时向孔内补水或泥浆,保持孔内水头 高度和泥浆比重及粘度。 (3)钻孔时,起、落钻头速度要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土 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 (4)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孔口必 须加护盖。钻孔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并记录土层变化情况,并与地质剖面图 核对。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对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进行检验,并填 写钻孔记录表。孔位偏差不得大于 5cm。 4.1.4.3. 冲击钻机钻孔 (1)开钻时先在孔内浇筑泥浆, 泥浆相对密度等指标根

29、据土层情况而定。 如孔中有水,可直接投入粘土,用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护筒底脚以下 2 m4m 范围内土层松散,可采用浓泥浆、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使孔 壁坚实不坍不漏。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冲程后,方可进行正常冲击。 在开孔阶段 45m,为使钻渣挤入孔壁,减少掏渣次数,正常钻进后及时 掏渣,确保有效冲击孔底。 (2)在钻进过程中,注意地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进速 度。 冲程应根据土层情况分别确定:一般在通过坚硬密实卵石层或基岩漂 石之类的土层中采用大冲程;在通过松散砂、砾类土或卵石夹土层中时采 用中冲程,冲程过大,对孔底振动大,易引起坍孔;在通过高液限粘土, 含砂低液限粘土时,

30、采用中冲程;在易坍塌或流砂地段用小冲程,并提高 泥浆的粘度和相对密度。 在通过漂石或岩层,如表面不平整,先投入粘土、小片石等,将表面 垫平,再用钻头进行冲击钻进,防止发生斜孔、坍孔事故;如岩层强度不 均,易发生偏孔,采用上述方法回填重钻;必要时投入水泥护壁或加长护 筒埋深。 在砂及卵石类土等松散层钻进时,可按 1:1 投入粘土和小片石(粒径 不大于 15cm),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使泥膏、片石挤入孔壁。必 要时须重复回填反复冲击 23 次。若遇有流砂现象时,宜加大粘土减少片 石比例,力求孔壁坚实。 当通过含砂低液限粘土等粘质土层时,因土层本身可造浆,应降低输 入的泥浆稠度,并采用 0.5

31、m 的小冲程,防止卡钻、埋钻。 松放钢丝绳均匀适度。 在松软土层每次松绳 5cm8cm, 在密实坚硬土 层每次松绳 35cm,防止松绳过少,形成“打空锤”,使钻机、钻架及钢 丝绳受到过大的意外荷载,遭受损坏,松绳过多,则会减少冲程,降低钻 进速度。 为正确控制钻头的冲程,在钢丝绳上油漆长度标志。 (3)钻孔施工中,在密实坚硬地层每小时纯钻进尺小于 5cm10cm,松 软地层每小时纯钻进尺小于 15cm30cm 时,进行取渣。取渣后及时向孔 内添加泥浆或清水以维护水头高度,投放粘土自行造浆的,一次不可投入 过多,以免粘锥、卡锥。 每钻进 1m 掏渣时,均要检查并保存地层渣样,记录土层变化情况,

32、遇地质情况与设计发生差异及时报请设计及监理单位,研究处理措施后方 能继续施工。 4.1.5. 清孔 (1)孔桩成孔后上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对孔形、孔径、孔深、孔 位中心、孔底沉碴及竖直度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孔径、 孔形及竖直度可采用自制笼式探孔器入孔检查, 笼式探孔器用 20 圆钢制作,外径等于设计桩径,长度等于 46 倍桩径,检查时,将探 孔器吊起,使笼子中心与孔位中心,吊绳保持一致,缓慢放入孔内,上下通 畅无阻表明钻孔合格,如中间遇阻则钻孔有缩径或孔斜现象。采用黏土回 填至缩径或孔斜部位,用冲击钻重新成孔。孔深采用标准测绳检测。孔位 中心采用全站仪检测。 (2)本

33、桥钻孔桩采用换浆法清孔,注意保持孔内水位。 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孔内排出、抽出或捞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 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 1.1,含砂率小于 2%,粘度 1720s。浇筑水下混 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柱桩不大于 5cm。摩擦桩沉渣厚度不大于 10cm,严禁 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 (3)孔底沉渣测量方法 1、在桩孔护筒上平放一根方木并临时固定。 2、在泥浆泵开动的情况下,上下提拉导管(轻触孔底)数次,使泥浆 尽量冲动浮起沉渣,保持管口离孔底 10cm 左右,然后让测绳靠着方木落 下。 3、重锤质量为 46kg,待锤着地、绳拉直时,在绳与方木接触处分别 做记号,提起重锤,停泵,待渣沉

34、淀(约min),将测绳沿着方木 上的记号处落下,锤着地,量出前后两次绳与方木接触处的高差,该值可 视为沉渣厚度。 4、接着可对该点复测一次,具体作法是,开动浆泵并上下提拉导管, 测绳立即下沉,下沉值为沉渣厚度。 5、换几个位置,重复上述作法,取平均值,作为沉渣厚度。 4.1.6. 钢筋制作及安装 钢筋主筋采用等间距形式布置。主筋为 HPB23516、20,箍筋为 H PB23510,钢筋笼主筋用单面搭接焊接;主筋与箍筋、加强筋之间用点 焊方式连接;在桩身配筋范围内每隔 2 米设置一道加强箍筋。为防止吊装 时连接松散,在钢筋笼内每隔 4 米点焊设置十字两根钢筋以增加钢筋笼整 体性。钢筋笼吊装入孔

35、时将十字钢筋取出来。在钢筋笼上端设置两个吊环, 便于钢筋笼吊装就位。在钢筋笼外侧对称设置控制钢筋笼保护层厚度用的 垫块,确保钢筋笼与孔壁的保护层厚度。本桥桩基最长为 22 米,钢筋笼可 采用分节吊装。根据各桩位具体设计确定钢筋笼制作长度,及分节制作节 数及长度吊装入孔。节段钢筋笼主筋应预先计算及配筋,以确保同一截面 的主筋接头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节段钢筋笼成型并经检查合格后,由 吊车吊起第一节钢筋笼,下至最后一根加强筋断面时,用两根 15 工钢平行 对穿其中,压在孔口两侧枕木上,再将第二节钢筋笼稳定吊起使其中心与 第一节钢筋笼中心及桩孔中心重合,使计算好的两主筋轴线对正,采用单 面搭接焊连接

36、。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向监理工程师填写报检单,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 后下孔。钢筋笼下孔过程需要对接时,监理工程师在场方能进行对接。 钢筋笼吊装入孔后不影响清孔时,应在清孔前进行吊放。吊装时,严 防孔壁坍塌。钢筋笼入孔后须准确、牢固定位,钢筋骨架平面位置偏差不 大于 10cm,钢筋骨架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 10cm,钢筋骨架垂直度不大于 1%。 4.1.7. 混凝土灌注 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直径与桩径及混 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采用管径 30cm。导管管节长度,中间节为 2m 等长, 底节可为 4m,漏斗下用 1m 导管。 导管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拼和试压,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

37、示尺度。 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的 0.5%并不大于 10cm,连接时连接 螺栓的螺帽在上,试压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 1.3 倍。 导管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大于一节 中间导管长度。导管接头法兰盘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 导管底部距孔底应有 25-40cm 空间。 水下混凝土浇筑,需监理工程师在场,除符合铁道部现行混凝土与砌 体相关施工标准的有关规定外,还要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的初存量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 小于 1m 并且不大于 3m;漏斗底口处设置严密、可靠的隔水装置,该装置 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能顺利排出。 水下混

38、凝土要连续浇筑,中途不得停顿。并尽量缩短拆除导管的间断 时间,每根桩的浇筑时间不得太长,最迟须在初凝之前内浇筑完成。混凝 土浇筑完毕,孔口护筒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 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位置, 保持导管埋深在 1 3m 范围。当混凝土浇筑面接近设计高程时,用钢筋直接接触的方式确定混 凝土的顶面位置,保证混凝土顶面浇筑到桩顶设计高程以上 1.0m。 在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填写钻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在浇筑 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填写钻孔桩内浇筑水下混凝土记录表。 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导管漏水或拔出混凝土面、机械故障或 其他原因,造成断桩事故,须重钻或与有关单位研究补救措施。待

39、桩基混 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须待检测合格后进 行下一道工序。 4.1.8.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详见附件 3:钻孔桩工艺流程图。 4.2. 扩大基础 本桥 17 号墩、18 号墩基础采用扩大基础,首先对基坑中心线、高程进 行复核测量。 明挖扩大基础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清底,石质地基采用风动 凿岩机钻孔,浅孔松动爆破施工。 开挖到基底后,尽快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浇筑一 层 C20 砼垫层,并尽快进行基础施工,避免基坑暴露时间过长而降低地基 承载力。 基底有水时,基底四周挖排水沟,并留集水坑,用抽水机集中排水; 集水坑排水困难时,采取井点降水法辅

40、助施工。 绑扎钢筋,第一层基础不需立模,检验合格后,满坑灌注 C30 混凝土, 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草袋覆盖洒水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凿毛, 以便与第二层混凝土有效连接。并留置相应的试件,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每工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 一次;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小于 一次;现浇混凝土的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小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 留置一组试件。 在第二层浇筑之前,须按要求预埋墩身钢筋,以保证墩身钢筋骨架稳 定为原则搭设脚手架使之固定。 施工安排时,合理避开雨季,确保人员的安全。 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

41、强度后,即可拆模进行基坑回填。上层基础用 C2 0 砼回填至岩面,顶部回填原土,回填前清除基坑积水、淤泥。 4.3. 承台 桩基砼强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进行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主要包括: 施工准备、桩位放样、基坑开挖、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 护拆模及基坑回填。 4.3.1. 施工准备 (1)技术放线测定基坑四周边线及地面标高。 (2)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定出开挖范围。 (3)根据开挖四周地形,做好地面防水、排水工作。 (4)根据设计的弃碴要求,确定弃碴场地并预留回填土,待承台施工完 成后用预留土回填。 (5)准备基础混凝土浇注所需材料及机具设备。 4.3.2.

42、 基坑施工 (1)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承台为 9.58.12m、10.28.12m、 9.36.62m、9.34.82m、10.26.82m、10.28.52m、119 2.5m、10.86.12.5m、10.26.82.5m、12.392.5m 十种形式, 根据承台几何尺寸选择挖掘机操作距离。 (2)基坑开挖边坡,根据承台高度及现场地质状况确定坡度采用 1:0.5- 1:1,基坑大小满足基础设计要求。 (3)基坑有动荷载时,坑顶缘与动荷载间要留出不小于 1m 宽的护道, 为防止上层砂土层坍塌,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基坑底的几何尺寸要比设计 承台平面尺寸大至 50100cm,以便设置排水沟或集

43、水井。 (4)挖掘机开挖基坑,挖至距坑底 30cm50cm 时采用人工开挖。 (5)人工按设计标高清理基坑,基坑底四周挖出排水沟及汇水井,及时 用水泵排出地下水,抽水能力为渗水量的 1.52 倍。水泵的进水管要包扎, 基坑内抽出的水引导排放,确保不会污染环境。 (6)凿桩工作与人工清理基坑同步进行,凿桩设备为空压机带动风镐机 组,破除桩头施工工序为:1、风镐在破除前必须用切割机先将要破的桩的 桩顶高程处切一圈,切割的深度需根据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定,宜比设计 保护层厚度浅(防止切到主筋),风镐在破除桩头时要注意保护主筋,不 至于主筋因不恰当的破桩方法而破坏。2、在吊装桩头时,沿切割机线处需 用錾

44、子将上下层砼分离开,再用錾子将桩头处的钢筋剥离出来才能起吊桩 头砼。3、吊装完成后须校正已剃出的预埋钢筋,将其调成喇叭口形状,并 用空压机冲掉桩头混凝土虚渣。每根桩均经过监理及第三方现场检测并有 检测报告一份,经监理确认合格,再进行砼垫层浇筑,然后进行放线定位。 垫层混凝土采用 C20,厚 10cm。 4.3.3. 钢筋制作及绑扎 承台钢筋采用主筋 HRB33520、16 箍筋及支承筋 HRB33512,钢 筋集中下料、加工后拖车运至施工现场,在基坑内现场绑扎,制作过程要 保证承台钢筋尺寸且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安装按图纸设计的位置及 先后顺序进行绑扎,钢筋接头质量、接头间距满足设计及规范要

45、求。钢筋 与基底及模板之间用 5cm 厚细石混凝土垫块支垫,其强度不低于设计的混 凝土强度,垫块互相错开,梅花形布置。侧面垫块及底部垫块每平方米至 少按 4 个原则设置,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保证其设计位置正确,无倾斜扭 曲。采用承台主筋同等级钢筋与桩基钢筋连接并在承台内部形成闭合环用 于综合接地。按图纸设计预埋墩身钢筋,钢筋安装误差符合下表要求。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基础 20 墩身 1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 3 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箍筋 2

46、0 尺量,连续 3 处 焊接骨架 10 5 钢筋保护层厚度 c(mm) c35 +10,-5 尺量,两端、中间各 2 处 25c35 +5,-2 c25 +3,-1 4.3.4. 模板安装 承台模板安装前,技术人员核对基底处理结果,及桩身检查情况,桩 顶高程,并放出承台模板安装控制线(承台四周边线外引 5cm10cm)。承 台模板全部采用组合钢模板进行拼装,模板底部垫平,模板安装平整光滑, 均匀、满涂脱模剂,接缝严密并用双面胶填充,模板固定采用外侧钢管竖 向 1m 间隔,横向双根 0.7m 间隔,拉筋穿过模板伸入模板外侧横向双根钢 管中,用螺帽压住燕尾扣固定,固定距离为 0.7m,模板顶部用钢

47、管配合扣 件锁定、对拉,模板底部用砼封底以防止漏浆,模板安装位置、尺寸、高 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每竖向钢管处上下处用方木支承,支承基底应稳 固,并用木楔塞紧。模板的平面尺寸、轴线偏位、相邻模板高差满足设计 及规范要求。详见下表: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报验申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 下一道工序。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15 尺量每边不少于 2 处 墩身 5 2 表面平整度 5 2m 靠尺和塞尺不少于 3 处 3 高程 基础 20 测量 墩身 5 4 模板的侧向 弯曲 墩身 l/1000 拉

48、线尺量 5 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4.3.5.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在行进中,以 24r/min 的转速搅 动。卸料前以常速再次搅拌,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温度不能降低过快, 每小时温度不能降低 5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具有保温、隔热、防寒措 施,须用隔热布包裹,运输时间缩短,并减少中间倒运,使用中经常清除 容器中粘附的硬化混凝土残渣,混凝土在倒装、分配或灌注时采用漏斗、 串筒或滑槽等器具。 4.3.6. 混凝土浇注 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清除钢筋上的油渍、基底及模板上的杂物,并 检查模板的加固情况。混凝土采用泵送或滑槽灌注,混凝土灌注要水平分 层连续进行,分层厚

49、度根据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 构件要求等条件决定。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 能,水灰比,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 40 cm。当允许时间超过时,按灌筑中断处理,留出施工缝,并做好记录,施 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钢筋,使其体 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新浇筑混凝土与邻近的宜硬化混凝土间的 温差不得大于 15 。C。混凝土运至承台基坑时,尽快浇筑,减少砼和易性损 失。当发现混凝土失去流动性后而浇筑困难时,不得二次加水拌合使用。 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插入下层混凝 土内深度为 510cm,与侧模应保持 50-100mm 的距离,振捣时间为 20-3 0s,并达到以下条件时可结束振捣: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浆、不再冒泡、混 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模板,支架、预埋墩 身钢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泌水时 采取措施予以消除,但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建筑工程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某新建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72页).doc)为本站会员(欢乐马)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