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气、血、津液精、气、血、津液Essence,Qi,Blood,Essence,Qi,Blood,BodyfluidBodyfluidConceptionConception:n精、气、血、津液精、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它们既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它们既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活动的产物产物,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物质基础。基础。 一、精一、精 EssenceEssencen(一)(一)ConceptionConception:n 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 质与后天水谷精微质与后天水谷
2、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最基本物 质。质。n灵枢灵枢本神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精相搏谓之神。分类n广义:一切精微和生理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质。广义:一切精微和生理作用十分重要的物质。( (如生殖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如生殖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气)(精、气)(血、津液、髓血、津液、髓) n狭义:生殖之精狭义:生殖之精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自身形成具有繁衍后代的生殖之精。自身形
3、成具有繁衍后代的生殖之精。(二)生成及生理功能 production and Physiology functionPhysiology functionn生成来源:生成来源:n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质。因其在出生前形成,因其在出生前形成,“先天之精先天之精”n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源于水谷,源于水谷,“水谷之精水谷之精” 饮食物和肺吸入的饮食物和肺吸入的 清气清气 ,由脏,由脏 腑功能活动腑功能活动化生,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化生,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n两者关系两者关系:n“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有赖于有赖于“后
4、天之精后天之精”的不断培的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育和充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 “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的化生,有赖于的化生,有赖于“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的活动资助,才能不断摄入和化生。的活动资助,才能不断摄入和化生。 相辅相成,同归于肾相辅相成,同归于肾- -肾中精气。肾中精气。生理功能n肾中精气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肾中精气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决定机体的生、长、壮、老、备生殖能力,决定机体的生、长、壮、老、已。已。n 生理: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脏生理: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脏腑腑 功能活动的产物;是脏腑生理功能的激功能活动的产物;
5、是脏腑生理功能的激发和发和 推动力。推动力。 n病理:精亏病理:精亏 先天性疾病,生长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生长发育迟缓,脏腑柔弱,功能活动减退,生殖功能低下脏腑柔弱,功能活动减退,生殖功能低下及衰老有关。及衰老有关。二、二、气气 QiQi( (一一) )概念概念ConceptionConception : 气气是人体内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的精精微物微物 质,质,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也是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也是脏腑、经络生理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活动的概括。功能活动的概括。 心气心气 n变化形式:n已聚而成形:脏腑、形体
6、。n呈弥漫状态、流动不息的气:元气元气 宗气宗气Classical ViewpointClassical Viewpoint: 素问宝命全形论素问宝命全形论曰:曰: “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n气化: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过程。n气-物质-运动。n运动形式-生理功能。(二)气的生成(二)气的生成(production ): 先天之精气先天之精气 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气 自然界的清气自然界的清气 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7、。(三)气的功能(三)气的功能 5 5 Physiology functionPhysiology function 1 1、推动作用、推动作用:激发、促进激发、促进 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各脏腑、经络人体的生殖、生长、与发育,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有赖于气的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有赖于气的激发激发和和推动推动作用作用 作用减弱:作用减弱:则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脏腑、经则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脏腑、经络功能减退络功能减退; ;血和津液生成不足,血行不利和血和津液生成不足,血行不利和水液停滞等。
8、水液停滞等。 补气法(三)气的功能(三)气的功能 2 2、温煦作用、温煦作用: 温暖温暖 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正常体温的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脏腑、经络等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维持,脏腑、经络等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的运行等,均依赖气的温煦作血和津液的运行等,均依赖气的温煦作用。用。温煦作用失常:温煦作用失常:则出现体温低下、畏寒喜则出现体温低下、畏寒喜 热、四肢不温、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热、四肢不温、血和津液运行迟缓。 (三)气的功能(三)气的功能n3、防御作用、防御作用:n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又能与侵入人体的病邪作斗争驱邪外出。又能与
9、侵入人体的病邪作斗争驱邪外出。n Classical Viewpoint: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刺法论 n 防御作用减弱,机体易患疾病。防御作用减弱,机体易患疾病。n“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n 黄芪-补气卫表(三)气的功能(三)气的功能4 4、固摄作用、固摄作用: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对脏器的固护作用。用,对脏器的固护作用。 固摄功能减弱固摄功能减弱: 出血、自汗、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出血、自汗、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 泄泻、滑精、早泄、崩漏、带下、泄泻、滑精、
10、早泄、崩漏、带下、滑胎; 可致胃、肾、子宫下垂、脱肛等。可致胃、肾、子宫下垂、脱肛等。 益气固摄金锁固精丸、补肾固胎丸金锁固精丸、补肾固胎丸(三)气的功能(三)气的功能5 5、气化作用、气化作用: 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变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变化。 例如:饮食物例如:饮食物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气、血、津液等。气、血、津液等。 津液津液汗、尿液。汗、尿液。 气化功能失常气化功能失常:影响气、血、津液的代谢,饮:影响气、血、津液的代谢,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食物的消化吸收,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导致各种代谢异常。导致各种代谢异常。 (四)气的运动形式
11、:四)气的运动形式:(1)(1)气的运动基本规律气的运动基本规律 气的运动,称作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机”。 四种基本形式:四种基本形式:升、降、出、入。升、降、出、入。 人体生理活动的具体体现。人体生理活动的具体体现。升升-降降 相互为用相互为用 升升阳阳出出-入入 相反相成相反相成 降降阴阴升降升降- -出入出入 出出吐故吐故 入入纳新纳新 生命活动基本过程,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生命活动基本过程,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Classical ViewpointClassical Viewpoint: 素问素问 说: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12、。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2 2)脏腑之气运动的一般规律)脏腑之气运动的一般规律 特性,不同趋势。特性,不同趋势。 上上-降降 心肺在上心肺在上 中中枢纽枢纽 脾胃居中脾胃居中 下下-升升 肝肾在下肝肾在下气机调畅气机调畅: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例如例如:肺的呼吸,脾胃的升降等。:肺的呼吸,脾胃的升降等。气机失调气机失调: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 肝气郁结、心肾不交等。肝气郁结、心肾不交等。(五)气的分布与分类(五)气的分布与分类:根据其根据其组成部分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分布部位和和功能特点功能特点不同,主不同,
13、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要分为以下几种: 元气元气 宗气宗气 营气营气n 卫气卫气1 1、元气、元气又名又名“原气原气”、“真气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ProduceProduce: 根源于肾,由根源于肾,由肾中精气肾中精气所化生,以禀受于所化生,以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为基础,有赖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为基础,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的培育。 与先天禀赋及后天的营养和锻炼特别是与先天禀赋及后天的营养和锻炼特别是肾、肾、脾胃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的功能密切相关。 SpreadSpread:发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发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腠
14、理,无处不到。内至脏腑,外达腠理,无处不到。 FunctionFunction: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是维持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代表人体的正气代表人体的正气 。 1.1.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和生殖功能;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和生殖功能;2.2.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元气大伤2 2、宗气、宗气积于胸中之气。积于胸中之气。“气海气海”,“膻中膻中”ProduceProduce: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清气和脾从饮和脾从饮食物中运化而产生的食物中运
15、化而产生的水谷精气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相结合而成。SpreadSpread: 聚集于胸之聚集于胸之“膻中膻中”处。上出咽喉,处。上出咽喉,贯注心肺之脉,下蓄贯注心肺之脉,下蓄丹田丹田,经气街,经气街穴注入足阳明胃经而下行至足。穴注入足阳明胃经而下行至足。FunctionFunction:一是走息道以司呼吸,一是走息道以司呼吸, 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 凡凡语言语言、声音声音、呼吸呼吸的强弱,的强弱,视听视听的能力以的能力以及及气血气血的运行、的运行、心搏心搏的强弱和节律、的强弱和节律、肢体肢体的活的活动和寒温等,均于宗气的盛衰有关。动和寒温等,均于宗气的盛衰有关。 “虚里虚里
16、”处,是诊察宗气盛衰的部位。处,是诊察宗气盛衰的部位。3 3、营气、营气行于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之气。 营血、营阴。营血、营阴。 ProduceProduce:主要由来自脾胃的水谷精气中:主要由来自脾胃的水谷精气中 的精华部分,即最富有营养的的精华部分,即最富有营养的 部分所化生。部分所化生。 SpreadSpread: 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 组成部分,循脉上下,营运全身。组成部分,循脉上下,营运全身。 FunctionFunction: 1 1)化生血液化生血液:血液的组成部分。:血液的组成部分。 2 2)营养全身: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
17、)营养全身: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提供营养,4 4、卫气、卫气 是运行于是运行于脉外脉外之气。相对营气而言,属于阳,之气。相对营气而言,属于阳,故又称故又称“卫阳卫阳”。 ProduceProduce: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 由水谷精气中的剽悍部分,即由水谷精气中的剽悍部分,即 性猛,最富活力的部分所化生。性猛,最富活力的部分所化生。 SpreadSpread:卫气的特性:卫气的特性“剽悍滑利剽悍滑利”,即活动,即活动 力特别强,流动迅速。经肺的宣力特别强,流动迅速。经肺的宣 发,运行于脉外,皮肤、分肉之发,运行于脉外,皮肤、分肉
18、之 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FunctionFunction: 一是卫护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一是卫护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二是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二是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 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 泄,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营气营气和和卫气卫气:都是以水谷精气为主要来源化生而:都是以水谷精气为主要来源化生而成。成。 营营在脉中,在脉中,卫卫在脉外,相偕而行;在脉外,相偕而行; 营在内属营在内属阴阴,卫在外属,卫在外属阳阳三、血三、血 BloodBlood(一)(一).Conception of
19、 blood.Conception of blood: 血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质,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质之一 。 脉脉“血府血府” 血必须在脉中正常运行,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血必须在脉中正常运行,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离经之血离经之血瘀血。瘀血。 (二)(二) Production of bloodProduction of blood1.1.主要由主要由营气营气和和津液津液所组成。所组成。n营气和津液都是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营气和津液都是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所以说
20、所以说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是气血生化之源。 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运化上输于肺,与肺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运化上输于肺,与肺吸入之清气相合,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吸入之清气相合,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于脉,化而为血。Classical ViewpointClassical Viewpoint:灵枢决气灵枢决气: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2.精能生血:精能生血:“精血同源精血同源” 。 精血同源精血同源,精和血之间可以相互资生和转化。,精和血之间可以相互资生
21、和转化。 (三)Function of bloodFunction of blood1.1.具有具有营养营养和和滋润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全身的生理功能。 难经二十二难难经二十二难:“血主濡之血主濡之”。 素问素问:“肝受血而能视肝受血而能视; ; 足受血而能步足受血而能步; ; 掌受血而能握掌受血而能握; ; 指受血而能摄指受血而能摄”。 血液充足血液充足: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皮肤毛:则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皮肤毛发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灵活自如发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灵活自如; ;血液不足血液不足:则见头昏目眩、面色不华或:则见头昏目眩、面色不华或 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运
22、动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运动不灵活。不灵活。 2. 2. 血又是神的物质基础血又是神的物质基础血气充足,则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思维敏捷,血气充足,则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思维敏捷,活动自如。活动自如。若血虚、血热或血运失常,并可见精神衰退、健若血虚、血热或血运失常,并可见精神衰退、健忘、失眠、多梦、烦躁等症。忘、失眠、多梦、烦躁等症。 -养血安神养血安神 (四)(四)the circulation of bloodn条件条件 脉管系统完整性,保持通畅脉管系统完整性,保持通畅n 全身脏腑正常功能全身脏腑正常功能n血主于心血主于心,藏于肝藏于肝,统于脾统于脾,布于肺布于肺,根于肾根于肾
23、.n血液的运行是在心、肺、肝、脾等脏腑功能相血液的运行是在心、肺、肝、脾等脏腑功能相互协调下进行的,具体表现在推动力和固摄力互协调下进行的,具体表现在推动力和固摄力的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运行。的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运行。n若推动力不足,则血行缓慢若推动力不足,则血行缓慢瘀血;瘀血;n固摄力不足,则血液不循常道固摄力不足,则血液不循常道出血出血。四、津液四、津液 Body FluidsBody Fluids(一)(一)Conception of Conception of Body FluidsBody Fluids : : 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
24、称,包括各脏腑 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例如例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胃液、肠液和涕、泪等。 又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又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的基本物质之一。的基本物质之一。区别:根据其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的不同区别:根据其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的不同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大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主要布散于体表皮皮肤肤、肌肉肌肉、和、和孔窍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滋润作用的;作用的; 液:性质较稠厚,流动小液:性质较稠厚,流动小,灌注于,灌注于骨节骨节、脏腑脏腑、脑脑、髓髓
25、等组织的,起等组织的,起濡养濡养作用的。作用的。 津、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常津液并称。津、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常津液并称。 (二)生成、输布和排泄(二)生成、输布和排泄1.1.生成生成: 饮食物饮食物胃胃小肠小肠脾脾肾肾津液津液。 主要是通过主要是通过胃胃对饮食物的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游溢精气”。小小肠肠的的“分清别浊分清别浊”,其清者经,其清者经脾脾的的“运化升运化升清清”,大肠大肠吸收部分水液,吸收部分水液,肾肾的的“气化气化”,即,即化生为津液,上归于化生为津液,上归于肺肺而布散全身。而布散全身。 2.2.输布输布: 主要是通过主要是通过脾脾的运化,的运化,肺肺的通调水道和的通调水道
26、和肾肾的的蒸腾气化而实现。此外,与蒸腾气化而实现。此外,与肝肝的疏泄,调畅气的疏泄,调畅气机;机;三焦三焦的决渎,通利水道也有关的决渎,通利水道也有关。 其过程是:其过程是: 1 1、津液津液脾脾肺肺宣发、肃降直接向四周宣发、肃降直接向四周布散。布散。 2 2、津液津液肺肺 宣发宣发- - 人体上部、诸窍、皮毛。人体上部、诸窍、皮毛。 肃降肃降- 人体下部、肾、膀胱、人体下部、肾、膀胱、 3、津液津液肾肾清者清者肺肺 浊者浊者膀胱膀胱3.3.排泄排泄:主要是通过主要是通过肺肺将宣发至体表的将宣发至体表的津液津液化化为汗液,肺在呼气时带走部分水分;为汗液,肺在呼气时带走部分水分;肾肾将水液将水液
27、蒸腾气化后的蒸腾气化后的废物废物形成尿液,粪便经大肠排出形成尿液,粪便经大肠排出时带组带走一些残留的水分。时带组带走一些残留的水分。 津液津液肺肺汗液汗液排出体外,排出体外, 呼气呼气排出水液。排出水液。津液津液肾肾尿液尿液排出体外。排出体外。(三)津液功能功能1.滋润濡养作用滋润濡养作用 布散于体表滋润皮毛肌肉 渗于体内濡养脏腑 输注于孔窍滋润官窍 渗注骨、脊、脑充养骨髓、脊髓、脑髓 流入关节滋润骨节屈伸 n伤津伤津 :干燥n2.化生血液化生血液 n津液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于脉中,化生为血液,滋润濡养全身。n津液可调节血液浓度,津血互化n3.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n 汗、
28、尿汗、尿n4.排泄代谢产物排泄代谢产物n 水液内停水液内停 : 痰、饮、水、湿痰、饮、水、湿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n(一)、精与气、血的关系:(一)、精与气、血的关系:n1.精能化气精能化气 精盈则气盛n 肾精能化生元气、肾精能化生元气、水谷精微化生宗气、营气、卫气。水谷精微化生宗气、营气、卫气。 2. 气能生精,气能生精, 气足则精充。气足则精充。 水谷精微水谷精微 脾运化脾运化 后天之精后天之精 3.气能摄精气能摄精 肾气固摄津液肾气固摄津液 4.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 “精血同源精血同源” (二)气与血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气与血
29、之间的相互联系1 1、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1 1) 气能生血气能生血: :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动力。 “补气以生血补气以生血”-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汤(2 2) 气能行血气能行血: :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行气以活血行气以活血”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 (3 3)气能摄血)气能摄血: :气能统摄和固摄血液在脉气能统摄和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即脾统血)。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即脾统血)。 “补气以摄血补气以摄血”归脾汤归脾汤2 2、血为气之母:、
30、血为气之母: (1 1)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 “ “气随血脱气随血脱” ” 补气固脱补气固脱 - -独参汤独参汤 (2 2)血能养气血为气的活动提供营养)血能养气血为气的活动提供营养 “ “补血以生气补血以生气”病案n孙某,孙某,35岁。岁。2006年年8月诊。患者自述不规月诊。患者自述不规则阴道出血二年。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为宫内膜则阴道出血二年。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为宫内膜增生症。经期量多,淋漓不断,曾服多种止血增生症。经期量多,淋漓不断,曾服多种止血药及激素类药无效。近两日突见阴道流血暴注药及激素类药无效。近两日突见阴道流血暴注下迫,色暗有大血块,小腹坠痛,头晕,乏力,下迫
31、,色暗有大血块,小腹坠痛,头晕,乏力,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滑面色晄白,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滑细无力。细无力。n诊断:崩漏。证属气虚血瘀所致。遂投以大补诊断:崩漏。证属气虚血瘀所致。遂投以大补元气,回阳固脱之剂,佐以化瘀摄血以固崩漏。元气,回阳固脱之剂,佐以化瘀摄血以固崩漏。处方:红参处方:红参12g(切片先煎),黄芪、熟地、(切片先煎),黄芪、熟地、当归身(后下)各当归身(后下)各30g,炒白术、艾叶炭、坤,炒白术、艾叶炭、坤草、炒蒲黄各草、炒蒲黄各15g,炒红花,炒红花6g,旱莲草,旱莲草20g。服服3剂后,血减少,腹不痛。再服剂后,血减少,腹不痛。再服3剂,血止。
32、剂,血止。后服人参归脾汤化裁善后调理月余。随访半年,后服人参归脾汤化裁善后调理月余。随访半年,未复发。未复发。(三)气与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三)气与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1.1.气对津液气对津液: :(1 1)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气旺气旺 津足津足 生脉散 气虚气虚 津不足津不足 -补气生津 (2 2)气能行津:津液的输布变化和排泄,有赖于)气能行津:津液的输布变化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脾、肺、肾)(脾、肺、肾) 气行气行 水行;气停水行;气停 水聚水聚 行气与利水并用(3 3)气能摄津:)气能摄津:
33、气的固摄津液作用控制着津气的固摄津液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维液的排泄,维 持津液代谢平衡持津液代谢平衡 (肺、脾、肾的固摄作用。)(肺、脾、肾的固摄作用。) 气虚气虚 : 多汗、多尿、遗尿。多汗、多尿、遗尿。 补气固津 津液对气的作用:津液对气的作用: 1、津能化气、津能化气 2、津能载气、津能载气:气必须附着于有形的津液才能气必须附着于有形的津液才能存于体内。存于体内。 “气随津脱气随津脱” 津脱津脱 气虚:少气懒言气虚:少气懒言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四)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均来源与水谷精微血与津液均来源与水谷精微 “津血同源津血同源”-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夺血者无
34、汗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夺汗者无血”病理:失血病理:失血 伤津;伤津; 伤津伤津 血燥血燥 第四节第四节 体体 质质 n一、体质的基本概念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n(一)体质的含义(一)体质的含义 n体质的体质的“体体”,指形体、身体,可引申为躯体,指形体、身体,可引申为躯体和生理;和生理;n“质质”指特质、性质。指特质、性质。n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征。它
35、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形神合一”的体质的体质观。观。生理意义:表现为机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生理意义:表现为机能、代谢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病理意义: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病理意义:表现为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易罹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中的某种倾向性。 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构成n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形态结构的差异性:n外部形态结构: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外部形态结构:体格、体型、体重、性征、体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姿、面色、毛发、舌象、脉象。n内部形态结构:脏腑、经络、
36、气血津液。内部形态结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n2.生理功能的差异性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 精气血津液的功能精气血津液的功能 3.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 4.适应能力适应能力 :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心理环境心理环境 对疾病的抵抗、修复能力对疾病的抵抗、修复能力 理想健康体质理想健康体质n人体在充分发挥先天禀赋潜力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积极培育,使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相对良好的身体素质状态。(二)(二) 体质的形成体质的形成n体质的形成是机
37、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先天因素和后天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密切相关。因素两个方面密切相关。 n1.先天禀赋先天禀赋在体质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在体质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先天之精充盈先天之精充盈体质强壮。体质强壮。先天之精不足先天之精不足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影响体质的小儿生长发育障碍,影响体质的健康发展。健康发展。n2.后天因素:后天因素:内在因素:性别、年龄、心理因素等。内在因素:性别、年龄、心理因素等。外在(环境)因素:自然、社会、生活、生产和外在(环境)因素:自然、社会、生活、生产和食物链环境等一切客观环境。食物链环境
38、等一切客观环境。二、体质的分类二、体质的分类n(一一)体质的分类方法体质的分类方法阴阳分类法阴阳分类法五行分类法五行分类法脏腑分类法脏腑分类法体形肥瘦分类法体形肥瘦分类法禀性勇怯分类法禀性勇怯分类法(二)常见体质分类及其特征二)常见体质分类及其特征n1.阴阳平和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阴阳平和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n身体强壮,胖瘦适度。身体强壮,胖瘦适度。n面色与肤色明润含蓄。面色与肤色明润含蓄。n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n食量适中,二便通调。食量适中,二便通调。n舌红润,脉象缓匀有神。舌红润,脉象缓匀有神。n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夜眠安和
39、,精力充沛,反应灵活,n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思维敏捷,工作潜力大。n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2.偏阳体质:是偏于亢奋、偏阳体质:是偏于亢奋、 偏热、多动等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特性的体质 形体适中或偏瘦,较结实。形体适中或偏瘦,较结实。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性格外向,喜动好强,爱急躁,自制力较差。性格外向,喜动好强,爱急躁,自制力较差。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较强。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较强。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 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喜饮水。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
40、出汗,喜饮水。口唇、舌质偏红,苔薄易黄。口唇、舌质偏红,苔薄易黄。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性欲较强3.偏阴体质:是偏于抑制、偏阴体质:是偏于抑制、 偏寒、多静等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特性的体质。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易疲劳。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面色偏白而欠华。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 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或较弱。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或较弱。 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较弱。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较弱。三、
41、体质学说的应用三、体质学说的应用 n(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n对病邪的易感性及耐受性。对病邪的易感性及耐受性。n发病的倾向性。发病的倾向性。 1.阴阳平和质阴阳平和质不易感受外邪,很少生病。不易感受外邪,很少生病。 2.偏偏 阳阳 质质 对风、暑、热等阳邪的易感性较强。对风、暑、热等阳邪的易感性较强。 感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实证、热证,并易化燥伤感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实证、热证,并易化燥伤阴。阴。 皮肤易生疖疮。皮肤易生疖疮。 内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内伤杂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 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容易发生眩晕、头痛
42、、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证。证。3.偏偏 阴阴 质质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感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感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 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证。(二)指导辨证论治(二)指导辨证论治 同病异治同病异治 :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或感受相同的致病因素或 患同一种疾病,因体患同一种疾病,因体 质不同可质不同可辨证辨证 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n 异病同治:异病同
43、治: 感受不同的致病因素或患不同的疾病,感受不同的致病因素或患不同的疾病, 因体质相似而出现或相似的证候类型。因体质相似而出现或相似的证候类型。n论治:论治:1.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n阳虚体质者,当用辛热之品以温阳祛寒或通阳利阳虚体质者,当用辛热之品以温阳祛寒或通阳利湿。湿。n阴虚体质者,治宜清润之品。阴虚体质者,治宜清润之品。n偏阳质者,多发实热症,慎用温热伤阴药。偏阳质者,多发实热症,慎用温热伤阴药。n偏阴质者,多发实寒症,慎用寒凉伤阳药。偏阴质者,多发实寒症,慎用寒凉伤阳药。 2.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n注意药物性味注意药物性味 偏阳质:宜甘
44、寒、酸寒、咸寒、清润,偏阳质: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 忌辛热温散、苦寒沉降。忌辛热温散、苦寒沉降。 偏阴质:宜温补益火,忌苦寒泻火。偏阴质:宜温补益火,忌苦寒泻火。n 注意用药剂量注意用药剂量 体质强壮,剂量宜大,用药可峻猛。体质强壮,剂量宜大,用药可峻猛。 体质瘦弱,剂量宜小,药性宜平和。体质瘦弱,剂量宜小,药性宜平和。注意针灸宜忌注意针灸宜忌 体质强壮,宜多针强刺激。体质强壮,宜多针强刺激。体质虚弱,宜少针弱刺激。体质虚弱,宜少针弱刺激。肥胖体质,进针宜深,刺激量大,多用温针艾灸。肥胖体质,进针宜深,刺激量大,多用温针艾灸。瘦长体质,进针宜浅,刺激量小,少用温灸。瘦长体质,进针宜浅,刺激量小,少用温灸。3.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n偏阳质疾病初愈,慎食温热,辛辣之品。偏阳质疾病初愈,慎食温热,辛辣之品。n偏阴质疾病初愈,慎用滋腻,酸涩收敛之品偏阴质疾病初愈,慎用滋腻,酸涩收敛之品(三三)指导养生指导养生1.饮食饮食 :偏阳质,宜凉忌热。偏阳质,宜凉忌热。 偏阴质,宜温忌寒。偏阴质,宜温忌寒。 形体肥胖者,宜清淡忌肥甘。形体肥胖者,宜清淡忌肥甘。 胃酸偏多者,忌酸咸食物。胃酸偏多者,忌酸咸食物。2.精神:气郁质宜疏导为主。精神:气郁质宜疏导为主。 阳虚质宜鼓励为主。阳虚质宜鼓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