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不辱使命导学案导学案 精彩开篇词精彩开篇词 战国末期大约最后十年,秦国相继翦灭六国,吞并了原为六国附属的若干小国。当时, 秦国的兼并与其他六国的反兼并矛盾空前尖锐。一些国家屈服于秦的淫威, “割地贿秦” ,但 也有不少国家,敢于起来抗争,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机智果 断、勇武兼备的爱国者唐雎,一起来感受他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深入 虎穴,并与之斗智斗勇的故事,相信你心中定然升腾起一股豪侠之气。 学习学习目标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 3.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4.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5学习唐雎
2、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 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 慷慨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 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 要接触战国策里的又一个游侠勇士唐雎。 二、自学指导(一)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预习与交流 1 1. .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雎( ) 怫( ) 跣( ) 抢( ) 祲( ) 缟( ) 傀( ) 挠( ) 2 2.
3、 .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 怫然: 休祲: 休, 祲, 色挠: 挠, 免冠徒跣: 冠, 跣, 谢: 谕: 3 3. .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 (1)秦王不说( ) (2)故不错意也( ) (3)轻寡人与( ) (4)仓鹰击于殿上( ) (5)寡人谕矣( ) 4 4. .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1)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 ) (2) “非若是也” (是: ) (3) “休祲降于天” (休: ) (4) “虽千里不敢易也” (易: ) (5) “长跪而谢之曰” (谢: ) 5 5. .一词多义。一词多
4、义。 (1)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依次为: 使人谓安陵君曰 (2)徒: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3)夫: 此庸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4)然: 虽然受地于先王 秦王怫然怒 (5)以: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以头抢地尔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依次为: (6)之: 聂政之刺韩傀也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长跪而谢之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7)于: 受地于先王 唐雎使于秦 休祲将于天 仓鹰击于殿上 6 6.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 (1)天下缟素 缟素, (2)轻 寡人与 轻, (3)
5、请广 于君 广, 7 7. .作者链接作者链接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 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其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8.文体链接。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 非常有名的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策略言论,分为东西周、秦、齐、 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 11 国共 33 篇。 9 9. .背景链接背景链接 公元前 230 年和前 225 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 其余的赵、 燕、齐、 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
6、,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 下。 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 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 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士” ,中国古代社会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 “士”的地位也出现上升或下降,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 巩固地位,设法招揽“士”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 争更为剧烈,于是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 三、自学指导(二)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一)翻译课文 疏通文意:请
7、同学们在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翻译全文。同桌之间相互翻译、 相互纠正。 (二)初步感知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适时入组点拨。 )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4.你如何评价唐雎? 四、四、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思考:唐雎的人物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 我们疏通文意, 并初步感知了故事情节。 这节课,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读文本, 分析人物形象,并从中得到说话的技巧。 二、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合作与探究 1.在课文中找出
8、表称谓的词,并加以解释。 (1)寡人: (2)君: (3)臣: (4)吾: (5)公: (6)先生: 2 2. .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下列各组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 )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 )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 技亦灵怪矣哉 ( )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4)与臣而将四矣 ( ) 泯然众人矣 ( ) (注: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课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对话,写人物对 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
9、虚词运用得恰当,能妥善表达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才能把人物的神 态描绘得更形象、逼真。借此可以让学生熟悉、积累更多的文言文语气词。 ) 3 3. .理清理清本文的结构本文的结构 4 4. .分段品析分段品析 第一段分析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3)概括段意。 第二段分析 (1)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 (2)秦王说的是否是真心话?说说理由。 (3)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4)比较安陵君的理由和唐雎的理由有何异同。 第三段分析 (1)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10、(3)唐雎举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4)“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第四段分析 (1)秦王有什么样的言语和行动? (2)写出了秦王的什么心态? 5.5.人物赏析人物赏析 (1)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秦王和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2)从唐雎说话的技巧(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力)中,你有什么感悟与启发? 6.6.写作方法探究写作方法探究 (在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所用的手法。 ) (1)本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了两个对立的形象。 (2)本文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四、四、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安陵君 秦王(秦使主子) 唐雎 开端 愿终守之弗敢易 (明辨之) 以五百里易安陵 (利诱之) 发展 逆寡人轻寡人 (盛气凌人)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 五百里哉 (从容答辩) 高潮 天子之怒 (武力恐吓) 布衣之怒 (针锋相对) 结局 长跪而谢(折服) (不辱使命) 人物形象 评价 不屈不挠、善于用人的 封建统治者。 贪得无厌、奸诈狡猾, 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 者。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 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 的形象。 五、五、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1.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 ,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你能搜集一些吗? 2.你知道哪些关于说话能力和技巧的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