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模块2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2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述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况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模块2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2.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概述2.2 铁路运输安全法律体系2.3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2.5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设计2.4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概述模块2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2.12.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概述 当铁路行车速度较低时,无论是人还是设备都有比较充裕的能力应付事故或突发的偶然事件,依靠设备的技
2、术条件和维修保养标准与限度,以及人的操作规范和行为指南,就可以基本保障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转。然而,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行车密度的增大,系统中所蕴含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1.建立运输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2.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概述 同时,同一类型事故对不同行车速度和行车密度的路网造成的损失大不相同,如侵入物撞击对高速列车的影响较之对常规列车的影响就大得多;而且与高速度相伴而来的是行车密度的大大增加,区段与区段间、站点与站点间的相关性增加,任一站段的事故、停车、运缓都势必影响其他区间列车的运行。因此对于现代化铁路的安全而言,除了单个列车、区间设备本身的质量和安全外,更着重于整个路网的安全性。
3、1.建立运输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2.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概述 随着我国铁路既有线的大面积提速及高速铁路的兴建,保障运输安全的思想、方式、手段必然由局部安全转向整体安全,安全参数的监控由点式静态观测转向连续式动态监测,信息的传输和分析由以人为主向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手段转变,建立统一的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已呈必然趋势。1.建立运输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2.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概述2.影响运输安全的因素(人-机-环境-管理) 铁路行车系统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很广的开放的动态系统,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涉及面大。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与运输安全有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人、机、环境及管理。其
4、中,人既是影响安全的一种因素,又是防护对象;机器既是影响安全的因素,又是保障安全的物质基础;环境既可能是影响安全的灾害因素,又可能是应予保护的社会财富。2.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概述2.影响运输安全的因素(人-机-环境-管理)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组织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各自效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运输安全。在人机环境系统中只有人可以向安全问题提出挑战,一个掌握足够技能和装备的人能够发现并纠正系统故障,并且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均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为了保障运输安全,必须注重职业教育,强化岗位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技能。然而,由于受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人的行为状态和技
5、能的发挥会有较大的起伏,若仅靠人或以人为主来保障运输安全,即便所有人员均达到培训要求,从长远看,运输安全也并不能得到充分保证。欲使运输安全达到较高水平,必须依靠技术先进、质量优异的运输设备和技术装备。2.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概述2.影响运输安全的因素(人-机-环境-管理) 影响运输安全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洪水、暴雨、风沙、泥石流及地震等自然灾害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自然环境,为了降低其危害需建立灾害环境的预警、预报系统及灾后救援和修复系统。而社会环境主要是指通过组织管理所营造的系统内的协调关系和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构筑的系统外部环境。2.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概述 接待
6、技巧 现代化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成如图21所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与铁路运输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体系。(2)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和职工技能培训制度。(3)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内部管理体制。(4)建立以先进技术装备为基础的运输安全技术保障系统。3.运输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成2.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概述 接待技巧 2.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概述铁路运输安全法律体系模块2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2.22.2 铁路运输安全法律体系 接待技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铁路要实现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有一整套法律和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法律和规章制度一般可分
7、为国家法律、行政规章和操作规程三大类。下面着重介绍与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有关的法规、规程、规则和管理制度。2.2 铁路运输安全法律体系 接待技巧 我国现行的铁路运输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以宪法为基础、铁路运输法律为龙头、铁路运输行政法规为骨干、铁路运输行政规章为补充的纵横相结合的系统。2.2.1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铁路法是我国管理铁路的第一部大法,是进行铁路运输和建设的基本法律,铁路运输的一切法律、规章都应以它为基础,且其内容不得与之相违背。铁路法中有约30条的篇幅专门规定了有关“铁路安全与保护”方面的法律问题,具体如下:(1)铁路运输设施的安全保障。(2)铁路公安和地方公安的职责划分。1.铁路法
8、2.2.1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3)铁路的电力供应。(4)铁路线路两侧山坡土地的水土整治。(5)铁路路基的防护和妨碍行车瞭望因素的排除。(6)道口防护和通行,维护铁路运输安全和站车秩序的各项行政措施。(7)铁路客货运输的卫生检疫、铁路行车事故的处理及重要桥隧的守护等。1.铁路法2.2.1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 铁路法针对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铁路运输部门凡属违反安全运输原则,造成人身伤亡或货物损失的,均须追究法律责任。 铁路法的贯彻实施,对安全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使用法律法规来管理和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大力推
9、进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势在必行。1.铁路法2.2.1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与运输安全管理、行车事故处理和法律责任相关的部分条文如下:(1)【破坏交通工具罪】 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2.1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2)【破坏交通设施罪】 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10、有期徒刑。(3)【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2.1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4)【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5)【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
11、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2.1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 安全生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共有7章97条。 (1)总则,强调了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出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3.安全生产法2.2.1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 (3)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 4)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6)法律责任
12、。 (7)附则。3.安全生产法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按照国家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有关交通运输法律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制定各类交通运输方面的行政法规,以保证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这方面的法规在交通运输法规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法规主要有以下几种: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是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4月9日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共分六章四十六条。 (1)总则。总则指出该条例的制定
13、是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而制定本条例。该条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把生产安全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类。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2)事故报告。本条例指出: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 h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对特别重大、重大事故要逐级
14、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3)事故调查。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15、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对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4)事故处理。对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天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天内做出批复,在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天。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16、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5)法律责任。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迟报漏报事故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8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17、究刑事责任。 (6)附则。规定了本条例的公布、实施时间等项目。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2.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条例由20132013年7 7月2424日国务院第181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42014年1 1月1 1日起施行,同时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废止。新条例共分8 8章108108条。条例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2.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主要内容和相关规定有以下几个方面: (1)铁路安全管理体制。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国务院关于组建中
18、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规定: 组建国家铁路局,负责拟定铁路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质量等;国家铁路局依法对中国铁路总公司进行行业监管。 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取消了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中设定的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同时强化了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2.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2)铁路建设质量安全。作为铁路安全管理的综合性法规,条例在总结铁路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保障铁路建设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问题设专章对铁路建设质量安全做了规定: 规定铁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建设物资
19、、设备的采购,应当依法进行招标。 明确铁路建设各参与方的质量安全责任,规定铁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规定,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对勘察、设计、施工的质量负责,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制作检查记录留存备查。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2.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要求铁路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规定铁路建设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设备等产品,应当符合有关产品质量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明确规定铁路建设工程的建设工期应
20、当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调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要求铁路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压缩建设工期。 严格竣工验收制度,规定铁路建设工程竣工经验收、评估合格,符合运营安全要求的,方可投入运营。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2.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3)高速铁路安全管理。高速铁路技术密集,运行速度快,对安全保障有更严格的要求,一方面要严格执行铁路安全保护的一般规定,另一方面要针对高速铁路安全保护的特殊需要建立完善的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条例进一步充实了保障高速铁路安全的规定: 根据高速铁路建设对工程地质条件的严格要求,
21、规定对高速铁路建设实行工程地质勘察监理制度,以保证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为确保高速铁路运行安全和沿线社会公众人身安全,经研究论证明确了高速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并要求设计开行时速120 km以上列车的铁路实行全封闭管理。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2.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针对地下水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危及高速铁路运行安全的突出问题,明确规定高速铁路线路两侧各200 m范围内禁止抽取地下水,在此范围外的地面沉降区域抽取地下水而危及高速铁路安全的,应当设置地下水禁止开采区或者限制开采区。在这里,还要特别提醒旅客不要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吸烟所产生的烟雾会直
22、接危及列车正常运行并造成安全隐患,条例对此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2.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4)新条例对旧条例的完善补充规定。条例总结实践经验,适应铁路运输和建设发展对立法的迫切需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对有关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规定: 增加规定对存在安全性缺陷的铁路机车车辆及其他专用设备实行召回制度,由设备制造者负责召回缺陷产品并消除缺陷。 适应电气化铁路发展对用电安全保障的需要,增加了对铁路运输用电保障及防止超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危及电力接触网安全的规定。 增加了禁止干扰铁路运营指挥调度无线电频率正常使用,保障铁
23、路无线电指挥调度系统安全畅通的相关规定。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2.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增加了实施火车票实名购买、查验制度的有关规定。 增加了危及铁路安全的禁止性规定,如禁止违规操纵列车紧急制动设备,禁止擅自进入铁路线路封闭区域,禁止强行登乘或者以拒绝下车方式强占列车等。 增加了对铁路监管部门的职责规定,要求铁路监管部门对从事铁路建设、运输、设备制造与维修的企业执行本条例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建立企业违法行为记录和公告制度等。 通过宣传贯彻条例,建立健全铁路监督管理的各项制度和保障安全的各项措施,整改、解决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形成安全
24、管理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推动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充分考虑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的特点和现阶段国务院有关部门职责分工的情况,对铁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程序做了五个方面的规定: (1)明确了组织事故调查组的主体和参加部门。 (2)规范了事故调查的期限。3.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3)规定了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期限和效力。 (4)强化了对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的监督落实要求。 (5)确立了事故处理情况的公布制度。3.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
25、理条例2.2.2国务院制定或经国务院批准而由交通行政部门发布实施的行政法规与规章2.2.3安全生产规程、规则和作业标准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技规)。 技规是国家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规章。技规规定了国家铁路的基本建设、产品制造、验收交接、使用管理及保养维修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在从事铁路运输生产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责任范围、工作方法、作业程序和相互关系,信号的显示方式和执行要求,铁路建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有关行车凭证和表格的式样。1.确保运输安全的规程、规则2.2.3安全生产规程、规则和作业标准 (2)行车组织规则(以下简称行规)。 行规是各个铁路局根据技规的
26、规定,结合本局行车设备的实际情况和广大职工生产实践经验而制定的补充规定。路局管内的行车工作除应认真执行技规及部颁有关规定外,均须按行规执行。路局管内各部门、各单位制定的细则、措施、标准等均不得违反本规则,并要保证安全和有利于提高效率。1.确保运输安全的规程、规则2.2.3安全生产规程、规则和作业标准 (3)车站行车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站细)。 站细是车站行车工作组织的基本法规。它是贯彻执行技规行规、加强车站技术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是组织路内、外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作业的基础;是车站编制、执行日常作业计划,组织接发列车、调车和各项技术作业及有关技术设备使用的基本法规;是组织查定与执行车
27、站各项技术作业程序、时间标准,计算车站通过能力及改编能力,日常运输生产分析、总结,以及铁路局下达年、月度技术指标任务的重要依据。1.确保运输安全的规程、规则2.2.3安全生产规程、规则和作业标准 (4)铁路交通事故处理规则(以下简称事规)。 事规是调查和处理铁路行车事故的基本依据,对铁路行车事故的调查处理、定性、定责和统计分析具有鲜明的法规性和权威性。 (5)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 为了规范和加强铁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铁路运输秩序,依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1.确保运输安全的规程、规则2.2
28、.3安全生产规程、规则和作业标准 该规则分8章共51条,从事故发生单位或现场人员的逐级报告、事故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救援组织的救援响应、事故现场的救援组织及事故的善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6)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该规则是原铁道部为强化电气化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确保电气化铁路运输安全和人身安全而制定的。1.确保运输安全的规程、规则2.2.3安全生产规程、规则和作业标准(1)铁路调车作业标准。 该标准是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是根据技规规定、调车设备类型和调车作业中的经验与问题,对原有标准进行修订而成的。其主要内容有调车作业标准基本规定、调车准备作业标准、各类驼峰和平
29、面牵出线作业标准、编组列车和列车摘挂作业标准、调车取送车辆作业标准及调车停留作业标准等。2.与运输安全密切相关的作业标准2.2.3安全生产规程、规则和作业标准(2)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该标准是原铁道部发布的作业标准,是根据技规和不同的信号、闭塞、联锁设备类型和接发列车作业中的经验、问题,对原标准进行修改后制定的。(3)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 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是原铁道部为保证作业人员自身安全而发布的标准,其主要内容有行车作业、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扳道(清扫)作业人身安全标准。2.与运输安全密切相关的作业标准2.2.4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上述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30、的颁布实施,对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强化铁路运输生产管理和维护铁路运输生产秩序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运输市场的全面开放,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输市场中的竞争日趋加剧,铁路在迈向市场化过程中,其法制建设明显滞后。铁路部门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法规体系,使铁路法制建设不能适应铁路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铁路经营机制的转换、铁路管理的现代化及铁路市场化改革。2.2.4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1)现行铁路法规体系中普遍存在着法律效力层次低,内部规章多,法律法规少的问题。 (2)现有的铁路法律、法规和规章大多是
31、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它们基本上反映和代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特征与要求,其中有许多内容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事业的要求,甚至还发生矛盾或冲突。 (3)现有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技术规程,或者说它是铁路运输技术规范的法律化。2.2.4铁路运输安全相关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4)铁路要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必须从根本上变革其经营管理体制,建立起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各类法律制度,使铁路在参与运输市场的竞争过程中规范其企业行为,并维护铁路自身的合法权益。而目前这类法律、法规还极不完善,即使与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仍有较明显的差距,这些都有赖于尽快通过具体立法来加以规范与完善。
32、(5)铁路对外开放,吸收国内外资金来建设、经营铁路,已经成为加速我国铁路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模块2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2.32.3.1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体系 铁路运输系统中的人处于安全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研究铁路运输系统中人的职业适应性,对于运输系统中各子系统人员的培训、选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在于从理论角度分析运输系统中人的职业适应性机理、设备可靠性机理、系统结合部匹配机理及系统的阶段性机理,构建有前瞻性的、对实际操作有很强指导意义的系统理论体系。1.职业适应性机理2.3.1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体系 机车车辆、轨道、
33、通信信号、电力及其他技术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是实现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的必备条件。设备可靠性机理主要研究设备的性能可靠性、结构可靠性、匹配可靠性等,是铁路运输设备安全运转的基础理论。2.设备可靠性机理3.系统结合部匹配机理 铁路运输系统是由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大系统。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有赖于各子系统的有效匹配。2.3.1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体系 铁路运输安全在宏观层面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阶段,对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安全管理的策略、目标等有所不同。铁路运输安全发展阶段的划分有利于明确铁路运输安全目标,从而建立相应的行车安全保障体系。4.阶段性机理2.3.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
34、 安全培训保障机制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机制,是实现运输安全有序可控目标的最基础保障。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是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在安全培训保障机制、设备质量保障机制、安全规章制度机制及安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的有机整合。1.安全培训保障机制2.3.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 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使设备的技术状态稳定。2.设备质量保障机制3.安全规章制度机制 安全规章制度机制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技术及管理体系在安全保障应用方面成功模式的制度化、标准化。2.3.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 安全考核激励机制是根据当前运输安全状况、事故的益本比分析等确立
35、的一套科学考核机制,是运输安全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保障。4.安全考核激励机制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模块2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2.4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直接参与运输安全保障,其核心在于强调实时性、联动性及系统性,主要由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技术四部分构成。其中,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是铁路运输系统的外部接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则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再处理,实现铁路运输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有效地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结构如图所示2.4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长期以来,铁路各专业部门按自身发展需要,运用科技乎段,建立和运用了一大批相对成熟、可靠的安全监控
36、/监测设备,对保障铁路安全运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我国铁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按照被监控/监测的对象,目前我国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监测设备可分为移动设备、固定设备、自然灾害和视频监控四大类。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1)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主要是指机车、车辆和动车组。 车辆“5T”系统主要包括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THDS)、车辆运行状态地面安全监测系统(TPDS)、车辆运行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TFDS)、车辆滚动轴承轨边早期故障声学诊断
37、系统(TADS)及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CDS)。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THDS是在既有红外轴温探测设备和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并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和制式,采用信息数据采集技术、双下探轴温探测技术、车轮传感器冗余技术、智能自检技术、探头自适应标定技术、远程管理和宽带通信技术等,提升系统性能,实现THDS系统的设备制式标准化、数据处理自动化、通信网络数字化,并采用车号自动识别射频技术,使热轴定位实现热轴车辆连续追踪。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TPDS利用安装在铁路正线
38、直线段、货车行车速度达到或超过70 km/h的区段上的轨边检测装置,准确地识别货车是否蛇行失稳及失稳程度;识别运行状态不良的车辆;监测车辆的总重、前后转向架重、轴重和轮重;检测车辆的超载和偏载情况;识别车轮的踏面擦伤情况;自动统计轨道负荷通过总重、平均总重和当量通过总重。 TFDS系统是针对传统的人工列检作业方式而研发的,它是集高速数字图像采集,大容量图像数据实时处理、精确定位和模式识别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TADS系统利用安装在列检所前方的轨边声学装置,采用声学诊断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运行中的货车
39、滚动轴承噪声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判别轴承的工作状态,重点检查货车滚动轴承内圈、外圈、滚子等关键部位故障,及早发现轴承早期故障,使安全防范关口前移,与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互补,防止发生切辅事故。 TCDS系统主要对客车运行状态进行全过程的实时监控。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2)固定设备。固定设备主要是指铁路线路,线路是铁路运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保证线路设备运作正常也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也研发了许多对线路进行监测的系统,其中比较典型的监测系统有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电力远动系统、车载式轨道安全监测系统(简称“晃车仪
40、”)、轨道检查车(简称“轨检车”)和轨温监测系统。 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晃车仪设备由传感器、轨道检测单元主板、语音报警喇叭(可选)和地面接收装置组成。 轨检车的主要功能是检测轨道几何参数、车辆加速度地面标志、车辆的速度和里程。 轨温监测系统通过控制安装在钢轨上的远程传感器,实现对轨道温度的信息采集,并把采集到的轨温数据传入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生成温度应力与轨温变化的关系曲线图,从而清楚地观测到按天/月/年统计的温度变化规律和峰值,进行相应的应力变化情况分析和研究。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3)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也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比较典型的有大风预警系统、雨量监测系统、冻土监测系统、道岔融雪监控系统、天气预报系统等。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4)视频监控。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有货车装载安全监控视频系统、车务远程网络监控系统、客运站视频监控系统、牵引变电所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货场视频监控系统等。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货车装载安全监控视频系统主要具有超限监测、车门识别和车
42、序识别三大功能。 车务远程网络监控系统通过对各监视点的有效控制,包括站场切换,目标锁定,图像、声音、对话的调节,录像、查寻、回放、剪辑;通过对云台水平、垂直转动的控制,以及摄像机焦距、变焦、光圈等技术参数的调节,实现目标搜索与锁定。 客运站视频监控系统在无须重新布设各种线缆的情况下,使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与现有的IP网络相连,将现场实时图像及时传送到远端监控中心。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牵引变电所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具有图像监视监听,控制灯光及门禁,视频报警、防火、防烟、防潮、防盗,实现对图像的自由存放、回放及逐帧搜索画面,摄像机预置,
43、警视联动,自动进行超温检测和报警,优先等级和使用权限的设置,用户操作的记录和控制权的自动协商等功能。 货场视频监控系统运用先进的传感器、监控摄像、通信、图像处理和计算机等技术,组成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监控的数字处理系统,对货场关键地点进行传感成像、信号传输,实现对车站货场的远程实时监控,并能将监控的情况记录备查,加强货场安全管理,防范货物丢失被盗和火灾等突发事故。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线路视频监控系统实施全线视频监控,通过运用摄像头和智能分析软件,自动识别告警,工作人员根据告警状况对发生事件进行有效和及时的处理,进而保证行车安全
44、。1.多采用了先进且可靠的监控/监测设备与系统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车辆“5T”系统、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已在六大干线(京九线,京广线,陇海线,京沪线,京哈线,沪杭、浙赣线)、大秦线实现了联网运用;信号微机监测已初步实现了车站与电务段的联网,部分与路局联网;机车运行监控装置在机务段普遍联网运用;轨检车数据和线路检查仪3级以上超限报警数据能够集中到铁路总公司;供电和电力远动系统实现了变电所到路局的监测信息联网传输。此外,采用视频监控技术对作业安全、站场环境及治安环境、防火防爆进行监控,已成为车务、客运、货运和公安系统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主要客运站和编组站的视频监控信息
45、大多已经传输到站段和路局,部分可传输到铁路总公司。2.部分专业安全检查监测系统已初步联网运用2.4.1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车辆“5T”系统已经整合到同一网络信息系统平台,初步实现综合评判;电务部门将车站信号设备的所有状态监控信息均纳入信号微机监测系统;货运部门已经将轨道衡、超偏载检测设备和安全门进行了整合;铁路总公司已下发货车超偏载集中监控的文件,在车辆与货运部门实现了超偏载信息的综合运用;工务部门正在将动车组综合检测信息和车载线路检查仪信息整合运用;机务部门正在按照机务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信息整合。3.系统整合和综合运用成为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2.4.1 铁路运输安全
46、保障技术体系建设现状 各专业部门对部分安全检查监测系统已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运用管理维护办法,建立系统日常运行监控和维护机制,明确监测信息运用分析的职责,实现动态监测、数据集中、联网运行、远程监控,形成信息管理闭环。4.部分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已具有较完整的规章制度保证2.4.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行车安全检测、监测技术和装备水平仍较低,监测、监控手段仍较落后,且某些监控设备的安装主要集中在六大干线。各厂家之间的生产未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投资不足,产品的应用推广面有限,此外还存在许多技术空白。 从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要求来看,全路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提升,
47、具体如下:1.监控设备技术水平和覆盖率低2.4.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工务方面,干线上的主要桥梁都未设置先进的实时监测系统,也未有专用的桥梁检测车;尚缺乏有效的钢轨焊缝检测手段和道床、路基检测设备,也无有效的隧道、桥涵监测技术手段;探伤车作业时占用线路的时间较长;综合检测车轨检数据、动力学检测结果和车载式线路检查仪数据还未实现综合运用,对优化和完善轨道动态质量容许偏差管理不足;雨量监测装置的稳定性有待提高,雨量计的布局未能按照列车运行速度及密度进行调整,并且全路雨量计的型号、品种较多,不统一,抗雷击能力较差,在汛期经常遭雷击而损坏;在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方面,铁路局与气象部门未
48、能完全建立有效的联系机制,未能充分利用地方气象部门的自动观测站、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图等各种雨情监测手段,实现与铁路沿线雨量监测网络的对接。1.监控设备技术水平和覆盖率低2.4.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货运方面,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是运用较为成熟的安全监测设备,但目前路网性货检站还没配齐超偏载检测装置、轨道衡、危险货物检测仪等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货车装载视频监视系统的功能、运用和管理还不完善,不能完全实现包括来车提示、“问题车”分类存储分析、货车重空状态核对、货物品名核对、篷布苫盖和押运信息提示、车次及车号信息显示等扩展功能。1.监控设备技术水平和覆盖率低2.4.2铁路运输安全
49、保障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 建设行车安全综合监控信息网络,变独立应用为联网应用,变单点监测为多点协同监测,变单项运作为综合运作,变粗放型管理为科学管理,以信息化带动行车安全监测技术设备的系统配套发展,形成系统集成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安全保障体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2.部分设备监测系统的网络化程度低2.4.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 大量的安全检查监测系统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只重建设开发,不重运用管理,在安全检查监测系统投入使用后没有相应的修、管、用制度,系统维修、养护、大修、更新升级、改造得不到落实。3.规章制度建设滞后2.4.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 国内的行车安全监
50、控技术应向多功能化、系统集成化方向发展,加大投资,积极推广运用。在单项设备上,要不断扩展安全技术装备的功能;在系统层次上,铁路各个专业的安全监测系统要实现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4.信息共享程度低2.4.3不断完善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01020304要不断提高设备技术水平,扩大设备覆盖率。要完善设备监测系统的联网应用水平。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要加快系统整合和综合运用。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设计模块2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2.52.5.1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是保障铁路安全运行、预防和避免发生事故及尽量减少事故损失的一个复杂大系统。深入探索和把握安全规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