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湖南省宁乡县 2017 年秋季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30 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2 分 ) A不 逊 (xn) 绯 红 (fi) 繁 衍 (yn) 诘 问 (ji) B 喝 彩 (h) 鬈 发 (jun) 蒙 昧 (mi) 愚 钝 (dn) C酒 肆 (s) 涟 漪 (lin) 盎 然 (ng) 炽 热 (zh) D吹 嘘 (x) 猝 然 (c) 窒 息 (zh) 踱 步 (d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 A霎时 荒谬 重峦叠幛 怒不可遏 B汲取 恻隐 粗制烂造 巧妙绝伦 C颓唐 告罄 骇
2、人听闻 碌碌终生 D禁锢 执拗 暝思遐想 通宵达旦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 A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 建树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B恒大队 锐不可当 ,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 惟妙惟 肖 。 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 浮想联翩 ,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 人驰骋疆场的 英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 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
3、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 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名著阅读。 (6 分 ) 材料 1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胡愈之 材料 2 1936 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 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 分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
4、名为什么?请你简单地谈谈这本书的意义。 (4 分 ) 6综合性学习。 (6 分 ) 本报讯 今年“五一”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匠心传世讲述了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在喧嚣中坚守匠心的宁静,追求技艺的极致境界,以“大国工匠精神”,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刀尖舞者 雕刻人生】钞票上人像的雕 刻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做到极致才能达到防伪的效果。一位成熟的雕刻师需要培养十年。马荣是我国第一位人民币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她说:“钞票的凹版雕刻需要用心来创作。”凹版雕刻有一个特点,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中间如果任何一个点或一个线刻坏了,之前几个月的努力都将归零,推倒重来。
5、 【深管镗孔 贯直人生】戎鹏强是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深孔镗工,他主要负责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而这 种特种钢管,要能承受六百多度的高温,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承受超过一吨的压力,并且保证稳定工作十 万小时以上 ,要求加工精度极高。他用十年时间,攻克“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技术,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1)下列作为以上这则新闻标题 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 A八个工匠 八双劳动的手 B“大国工匠”打造“优质制造” C马荣的极致雕刻人生 D戎鹏强填补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2)从这则新闻看,“大国工匠精神”指什么?对我们的学习或生活有何启示? (
6、4 分 ) 7.默写。( 10 分) ( 1) .山川之美, 。 ,清流见底。 ( 2) .水皆缥碧,千丈 见底。 , 。 , 。 ( 3)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 。 ( 4) .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 5)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 , 。 二、阅读探究 (一)( 13 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 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
7、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5 分 ) (1)略无 阙 处 ( 3)自非 亭午 夜分 (2)虽乘 奔 御风 ( 4) 清荣峻茂 ( 5) 良 多趣味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0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
8、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出三峡秋天凄 凉的环境特点。 11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2 分 ) (二 )(12 分 )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乙】崇祯
9、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 的一项是 ( )(2 分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A 念 无与为乐者 (想念,思念 ) B 相与 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 C 是 日更定
10、矣 (这 ) D余强饮三大 白 而别 (酒杯 ) 13下 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5 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
11、、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 (4 分 ) (三 )(16 分 )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季羡林 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唯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 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
12、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 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
13、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 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