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化技术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郭京伟郭京伟易化技术又称促进技术(易化技术又称促进技术(Facilitation Facilitation TechniquesTechniques),是根据神经生理学与神经发),是根据神经生理学与神经发育学的原理和规律,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育学的原理和规律,利用各种方式刺激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元,调节其兴奋性,以获得正通路上的神经元,调节其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确的运动控制能力的一类康复治疗方法。什么是易化技术?外周神经和感受器所产生的输入信号(刺激)外周神经和感受器所产生的输入信号(刺激)调节脊髓的调节脊髓的运动
2、神经元的兴奋性。包括两方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包括两方面,促进和抑制,虚弱的肌肉活动需要促进面,促进和抑制,虚弱的肌肉活动需要促进(易化),而痉挛肌肉的活动则需要加以抑制。(易化),而痉挛肌肉的活动则需要加以抑制。也就是说,肌肉虚弱时,必须增加支配这些肌也就是说,肌肉虚弱时,必须增加支配这些肌肉的脊髓肉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水平,而肌肉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水平,而肌肉痉挛时,则必须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其兴奋性。痉挛时,则必须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其兴奋性。 易化技术的原理易化技术的共同点易化技术的共同点易化技术的共同点易化技术的共同点Bobath 技术技术Bobath 技术的历史Bobath 技术的基本观
3、点&按照个体发育模式来促进中枢神经按照个体发育模式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恢复,通过刺激姿势反应和系统的运动恢复,通过刺激姿势反应和反射性抑制方法来使异常的肌张力恢复反射性抑制方法来使异常的肌张力恢复正常,强调先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后再正常,强调先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后再进行正常的运动训练。进行正常的运动训练。Bobath 技术的特点常用治疗技术反射性抑制模式反射性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ng pattern,RIP)BobathBobath提出了反射性抑制模式的应用,这提出了反射性抑制模式的应用,这是专门针对抑制异常运动和异常的姿势反是专门针对抑制异常运动和异常的姿势反射而设计的
4、一些运动模式。异常运动主要射而设计的一些运动模式。异常运动主要包括痉挛模式动作、异常的姿势反射活动包括痉挛模式动作、异常的姿势反射活动和联合反应等。和联合反应等。偏瘫痉挛模式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上肢屈肌亢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上肢屈肌亢进,下肢伸肌亢进,具体表现为:进,下肢伸肌亢进,具体表现为:头部:头旋转屈向患侧,使面朝向健侧头部:头旋转屈向患侧,使面朝向健侧 躯干:向患侧弯屈并旋后躯干:向患侧弯屈并旋后上肢: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上肢:肩胛骨回缩,肩带下降 下肢:下肢: 骨盆(患侧)上提并旋后骨盆(患侧)上提并旋后肩关节内收、内旋肩关节内收、内旋 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髋关节伸展、内收
5、、内旋肘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 膝关节伸展膝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或旋前前臂旋后或旋前 踝关节内翻、足跖屈踝关节内翻、足跖屈腕关节屈曲并偏向尺侧腕关节屈曲并偏向尺侧 足趾屈曲、内收足趾屈曲、内收拇指及其他手指屈曲、内收拇指及其他手指屈曲、内收躯干抗痉挛模式上肢的抗痉挛模式上肢的抗痉挛模式使患侧上肢处于使患侧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伸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肘,前臂旋后,伸腕或指、拇指伸腕或指、拇指外展的位置,可外展的位置,可对抗上肢的屈曲对抗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痉挛模式。下肢的抗痉挛模式下肢的抗痉挛模式使患侧下肢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使患侧下肢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趾,可对抗
6、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背屈踝、趾,可对抗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肩的抗痉挛模式肩的抗痉挛模式肩胛带的抗痉肩胛带的抗痉挛模式应使肩挛模式应使肩部向前、向上部向前、向上方伸展,以达方伸展,以达到缓解肩胛周到缓解肩胛周围肌肉痉挛的围肌肉痉挛的目的。目的。手的抗痉挛模式手的抗痉挛模式在训练中常常使用。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在训练中常常使用。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用力,可能会出现患侧手指的屈曲痉挛,治疗师应用力,可能会出现患侧手指的屈曲痉挛,治疗师应随时进行手指、腕关节的缓慢牵拉,将腕关节处于随时进行手指、腕关节的缓慢牵拉,将腕关节处于背伸位,再牵拉手指、拇指,待痉挛缓解之后,再背伸位,再牵拉手指、拇
7、指,待痉挛缓解之后,再继续进行训练。继续进行训练。手的抗痉挛模式手的抗痉挛模式 - 1- 1手的抗痉挛模式手的抗痉挛模式 -2-2在治疗中,也可利在治疗中,也可利用上肢负重使手处用上肢负重使手处于于RIPRIP模式,方法模式,方法如下:将腕关节、如下:将腕关节、手指伸展,拇指外手指伸展,拇指外展,并使之处于负展,并使之处于负重位,可牵拉手部重位,可牵拉手部的长屈肌群。的长屈肌群。Bobath式握手式握手在对患者下肢的训在对患者下肢的训练中,为防止由于练中,为防止由于联合反应而出现的联合反应而出现的患侧上肢屈曲痉挛,患侧上肢屈曲痉挛,可指示患者十指交可指示患者十指交叉握手,双手掌心叉握手,双手掌
8、心相对,患侧拇指在相对,患侧拇指在上,此形式的握手上,此形式的握手又叫又叫BobathBobath式握手。式握手。利用反射性机制改善异常的肌张力利用反射性机制改善异常的肌张力 ?反射性的肌肉反应是获得运动控制反射性的肌肉反应是获得运动控制的最早发育阶段。因此,在患者的训的最早发育阶段。因此,在患者的训练中,可利用反射性机制来改善异常练中,可利用反射性机制来改善异常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的肌张力和异常的姿势。 ?治疗师可利用此反射改善患者上治疗师可利用此反射改善患者上肢肌张力状态并诱发上肢的随意活肢肌张力状态并诱发上肢的随意活动,例如,指示患者将头部转向一动,例如,指示患者将头部转向一侧,可诱发
9、躯干和下肢做出伸的动侧,可诱发躯干和下肢做出伸的动作,头枕后的一侧肢体出现屈曲。作,头枕后的一侧肢体出现屈曲。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利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利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利用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治疗师可利用此反射的原理来改善治疗师可利用此反射的原理来改善肢体肌张力的变化。例如,训练患者的肢体肌张力的变化。例如,训练患者的步行时,指示患者将头部抬起,不要低步行时,指示患者将头部抬起,不要低头或盯着地上,这样可缓解下肢伸肌张头或盯着地上,这样可缓解下肢伸肌张力的升
10、高,患者的步行稳定性也会随之力的升高,患者的步行稳定性也会随之加强。加强。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tiex)?紧张性迷路反射是由头部位置的改变诱发紧张性迷路反射是由头部位置的改变诱发出来的。仰卧位时,全身伸肌张力升高,俯出来的。仰卧位时,全身伸肌张力升高,俯卧位时,全身的屈肌张力升高。因此,对于卧位时,全身的屈肌张力升高。因此,对于下肢伸肌痉挛严重的患者,应采取俯卧位或下肢伸肌痉挛严重的患者,应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使其张力下降。当需促进屈肌张力侧卧位,使其张力下降。当需促进屈肌张力时,指示患者采用俯卧位休息或训练;需促时,指示患者采用俯卧
11、位休息或训练;需促进伸肌张力时,可采用仰卧位。为避免影响进伸肌张力时,可采用仰卧位。为避免影响伸肌或屈肌张力的变化,可采用侧卧位等。伸肌或屈肌张力的变化,可采用侧卧位等。阳性支持反射阳性支持反射 (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阳性支持反射是趾腹和脚掌前部皮肤对外部阳性支持反射是趾腹和脚掌前部皮肤对外部刺激的一种反应。若刺激趾腹和脚掌前部,将引刺激的一种反应。若刺激趾腹和脚掌前部,将引起足骨间肌肉收缩,整个肢体的伸肌张力也会随起足骨间肌肉收缩,整个肢体的伸肌张力也会随着增高。因此,在偏瘫患者的训练中,要注意此着增高。因此,在偏瘫患者的训练中,要注意此反射对步行的影响。
12、患者迈步时治疗师指示患者反射对步行的影响。患者迈步时治疗师指示患者先将膝关节轻度屈曲,放松髋关节,然后将髋部先将膝关节轻度屈曲,放松髋关节,然后将髋部向前摆动,使足的外侧方及足跟先着地,这将预向前摆动,使足的外侧方及足跟先着地,这将预防下肢伸肌痉挛的出现。防下肢伸肌痉挛的出现。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应促进正常的姿势反应翻正反射翻正反射平衡反应平衡反应翻正反应翻正反应(righting reaction)翻正反应是为了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位翻正反应是为了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位置置( (面部与地面呈垂直位面部与地面呈垂直位) ),头与躯干共,头与躯干共同为保持这种位置关系而出现的自主反同为保持这种位置关系而
13、出现的自主反应。此反应常用来进行翻身、转移和平应。此反应常用来进行翻身、转移和平衡的训练。衡的训练。翻身的步骤翻身的步骤平衡反应平衡反应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上肢保护性伸展反应下肢跳跃反应、跨步反应等下肢跳跃反应、跨步反应等床上良好体位保持和体位转换床上良好体位保持和体位转换在偏瘫患者的急性期,保持良好的体在偏瘫患者的急性期,保持良好的体位和体位变换必须结合进行位和体位变换必须结合进行良肢位与功能位的区别良肢位与功能位的区别关键点的控制关键点的控制(key point control)人体关键点可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肌张力人体关键点可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肌张力中心关键点:胸骨柄中下段,主要控制躯干的张
14、力中心关键点:胸骨柄中下段,主要控制躯干的张力近端关键点:即头部、骨盆、肩部等,分别控近端关键点:即头部、骨盆、肩部等,分别控制全身、骨盆和肩胛带部位的张力;制全身、骨盆和肩胛带部位的张力;远端关键点:即手指、足,分别控制上肢、手远端关键点:即手指、足,分别控制上肢、手部、下肢及足等部位的张力。部、下肢及足等部位的张力。远端关键点的控制远端关键点的控制推推- -拉技巧拉技巧(“pushpull”techniques)推推- -拉技巧是一种挤压、牵拉关节的技巧,拉技巧是一种挤压、牵拉关节的技巧,主要包括对患侧肢体进行轻微的推、拉来主要包括对患侧肢体进行轻微的推、拉来促进肢体的伸展和屈曲。包括:促
15、进肢体的伸展和屈曲。包括:压迫性轻推压迫性轻推轻微牵拉轻微牵拉压迫性轻推压迫性轻推即对关节进行轻微即对关节进行轻微挤压,使关节间隙挤压,使关节间隙变窄,可激活关节变窄,可激活关节周围伸肌肌肉,利周围伸肌肌肉,利于关节伸展,促进于关节伸展,促进关节稳定性与姿势关节稳定性与姿势的反应。的反应。轻微牵拉轻微牵拉对关节进行牵拉,可增对关节进行牵拉,可增大关节间的间隙,使关大关节间的间隙,使关节面分离,激活关节感节面分离,激活关节感受器,刺激关节周围的受器,刺激关节周围的屈肌肌肉收缩,此牵拉屈肌肌肉收缩,此牵拉手法主要用于促进关节手法主要用于促进关节屈曲运动之前。屈曲运动之前。拍拍 打打 (tappin
16、g)拍打痉挛肌的拮抗肌可促使拮抗肌肌肉拍打痉挛肌的拮抗肌可促使拮抗肌肌肉收缩,缓解痉挛肌的张力。例如,当肱收缩,缓解痉挛肌的张力。例如,当肱二头肌痉挛时,可拍打其拮抗肌二头肌痉挛时,可拍打其拮抗肌( (肱三肱三头肌头肌) ),促使其收缩,可达到缓解上肢,促使其收缩,可达到缓解上肢屈曲痉挛的目的。屈曲痉挛的目的。肢体置放和控制肢体置放和控制(placing and holding)控制训练控制训练肢体置放和控制肢体置放和控制(placing and holding)定位置放定位置放患侧肢体的负重患侧肢体的负重(weight bearing)此技术可刺激本体感受器,这是因为肢体的此技术可刺激本体感
17、受器,这是因为肢体的负重,可加强患者对患肢的感觉能力,并加负重,可加强患者对患肢的感觉能力,并加强对患肢的控制能力。当患者的一侧肢体出强对患肢的控制能力。当患者的一侧肢体出现肌张力升高时,负重训练可改善伸肌、屈现肌张力升高时,负重训练可改善伸肌、屈肌之间的张力平衡,以增加肢体的稳定性;肌之间的张力平衡,以增加肢体的稳定性;另外,肢体的负重可防止骨质疏松等合并症另外,肢体的负重可防止骨质疏松等合并症的出现。的出现。患侧肢体的负重患侧肢体的负重(weight bearing)患侧肢体的负重患侧肢体的负重(weight bearing)辅助器具辅助器具(assistant devices)四脚拐四脚
18、拐助行器助行器辅助器具辅助器具(assistant devices)踝足矫形器(踝足矫形器(AFOAFO)Brunnstrom 疗法疗法概述概述Brunnstrom 法的基本观点法的基本观点&Brunnstrom 法主张利用病人存在法主张利用病人存在的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和原始的姿势的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和原始的姿势反射来诱发肌肉收缩,一旦运动产生反射来诱发肌肉收缩,一旦运动产生后,再逐渐由患者来完成单一的关节后,再逐渐由患者来完成单一的关节运动,直至最后能主动完成复杂的运运动,直至最后能主动完成复杂的运动控制。动控制。成人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成人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 012345Brunns
19、tromBrunnstrom技术的基本技术的基本治疗方法是根据肢体的治疗方法是根据肢体的恢复阶段,利用各种运恢复阶段,利用各种运动模式,引出肢体的运动模式,引出肢体的运动反应,再从异常的运动反应,再从异常的运动模式中分离出正常的动模式中分离出正常的运动成分。运动成分。利用患者健侧上肢的屈曲诱发患侧上肢的利用患者健侧上肢的屈曲诱发患侧上肢的联合反应:联合反应:对患者健侧屈肘施加抵抗,由于联合反应而出现对患者健侧屈肘施加抵抗,由于联合反应而出现患侧上肢的屈肌收缩。患侧上肢的屈肌收缩。利用健侧下肢的屈曲诱发患侧下肢的伸肌收缩:利用健侧下肢的屈曲诱发患侧下肢的伸肌收缩:利用利用RaimisteRaim
20、iste现象:现象:偏瘫患者仰卧位健侧下肢做抵抗阻力的外展或内偏瘫患者仰卧位健侧下肢做抵抗阻力的外展或内收时,患侧下肢也会出现相同的动作,这种联合收时,患侧下肢也会出现相同的动作,这种联合反应又称为反应又称为RaimisteRaimiste现象。现象。利用利用RaimisteRaimiste现象现象下肢内收下肢内收/ /外展的促进:外展的促进:1 1)利用各种反射活动,降低肌张力,来促进)利用各种反射活动,降低肌张力,来促进恢复的进程。恢复的进程。指示患者头部转向患侧,利用非对称性颈反指示患者头部转向患侧,利用非对称性颈反射,使患肢肘伸展,从而抑制了屈肌的痉挛。射,使患肢肘伸展,从而抑制了屈肌
21、的痉挛。在肱三头肌表面皮肤上有力地来回推摩,促在肱三头肌表面皮肤上有力地来回推摩,促进肱三头肌收缩、肘伸展。进肱三头肌收缩、肘伸展。躯干转向正常侧,利用紧张性腰反射,促进患躯干转向正常侧,利用紧张性腰反射,促进患肢伸肘。肢伸肘。在患肢伸肘前,治疗师指示患者首先将前臂主在患肢伸肘前,治疗师指示患者首先将前臂主动或被动旋前动或被动旋前( (旋后将抑制伸肘旋后将抑制伸肘) ),再进行伸肘的,再进行伸肘的运动。运动。若患者坐位时伸肘困难,可让患者改为仰若患者坐位时伸肘困难,可让患者改为仰卧位,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可促进卧位,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可促进伸肘。伸肘。2)2)利用拍打肌腹和局部刺激皮肤来促进较弱肌肉利用拍打肌腹和局部刺激皮肤来促进较弱肌肉的收缩。的收缩。毛刷刺激:用毛刷刺激患者足背外侧,使足毛刷刺激:用毛刷刺激患者足背外侧,使足外翻、背屈。外翻、背屈。手指叩击:用指尖快速叩击患者足背外侧,手指叩击:用指尖快速叩击患者足背外侧,可促进踝背屈。可促进踝背屈。患侧的肌张力开始减弱,肢体运动功能进入患侧的肌张力开始减弱,肢体运动功能进入第第一一阶段后,可诱发患侧肢体逐步过渡阶段后,可诱发患侧肢体逐步过渡到较困难动作的训练。此期患者应学习抑制到较困难动作的训练。此期患者应学习抑制共同运动,促进分离运动,加强他们的随意共同运动,促进分离运动,加强他们的随意运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