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773797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40.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部编版-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统编版部编版-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统编版部编版-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统编版部编版-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统编版部编版-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神童诗(节选)汪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柒制 度 的 变 化 与 创 新壹选 官 制 度材料:“太古自春秋 , 君所任者 , 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 , 不在选举也。” - 俞正燮 乡兴贤能论1.1.先秦时代先秦时代标准: 血缘关系2.2.两汉时期两汉时期材料: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标准:品

2、德,才能3.3.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期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 , 军中仓卒 , 权立九品 , 盖以论人才优劣 , 非谓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 遂为成法。自魏至晋, 莫之能改 。 宋书恩幸传论标准:才能3.3.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期材料二:按九品之制, 初因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 衣冠士族 , 多离本土, 欲征源流 , 遽难委悉。魏氏革命, 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 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 区别所管人物, 定为九等。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 非复辨其贤愚 。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势族 。南朝至于梁陈, 北朝至于周隋, 选举之法虽

3、互相损益, 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 标准:门第影响:形成门阀士族政治4.4.隋朝变革隋朝变革材料一:开皇十八年七月 , 隋文帝下诏宣布:“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仁寿三年(603 年), 隋文帝再一次重申选举的原则精神 :“诏令州县搜扬贤哲 ,皆取明知古今 ,通识治乱 ,究政教之本,达礼乐之源者 , 不限多少 , 不得不举。” 周怀宇隋朝科举制形态探赜材料二:“炀帝始建进士科”,并命按十科举人。明经、秀才、进士三科的相继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确立。 宁欣中国古代史隋文帝分科取士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准: 考试成绩5.5.唐朝发展唐朝发展材料一:唐代科举在继承隋制的基础上,进

4、一步完备化。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基本上每年举行一次,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明书六种。其中明经、进士两科尤为重要。进士科的及第比例是百人中取一二,明经科是十人中取一二,因此唐人有“三十老名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进士科被视为“士林华选”,录取者被视为“登龙门”,最为士人所趋。制科由皇帝亲自主持,科目多为临时设置,平民和官员子弟都可入试,中举者即给予官职。 宁欣中国古代史分科细致科学进士科最重要5.5.唐朝发展唐朝发展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打击关陇贵族,拉拢和培植新的官僚势力,武则天改进科举制度,大量吸收庶族地主做官。690年,她亲自“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5、”从而创立殿试制度。702年又制开武举,由兵部主持选拔军事人才,并纳入科举之列。在此基础上,增加录取名额,使庶族地主知识分子有更多入仕的机会。同时完善“南选”制度,使得岭南、福建等较为落后地区的人才,都有科举入仕的机会。 宁欣中国古代史创立殿试,增设武举打击门阀势力,吸收部分平民和庶族子弟加入,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意义贰中枢政务机构中央官制皇帝皇帝 中书省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草拟、颁发诏令) 尚书省尚书省(执行命令)(执行命令) 门下省门下省(审核政令)(审核政令)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削弱了相权相权,加

6、强了,加强了皇权皇权;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隋朝隋朝正式确立,正式确立,唐朝唐朝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令、侍郎中书舍人侍中、侍郎给事中尚书令、仆射左、右丞六部尚书、侍郎诸司郎中、员外郎省名位置中书省禁中:宫城内西侧门下省禁中:宫城内东侧尚书省南衙:宫城外东南中书省 草诏制令门下省 审覆封驳尚书省 执行政务宰相 (知政事官)1.1.三省长官;2.皇帝指定他官,加特定职衔(如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参议得失)参加政 事堂会议。尚书右丞魏徵为秘书监,参豫朝政。 新唐书宰相表 午前议政于朝堂,午后理务于本司。 通典职官宰相格局的调整:“同中书门下三

7、品”,品位持平; 中书、门下为议政核心.“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逐渐固定为宰相衔。大 明 宫 布 局 复 原 图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关系表部下辖四司节制寺、监吏部吏部司 司封司司勋司 考功司宗正寺户 部户部司 度支司 金部司 仓部司司农寺 太府寺礼部礼部司 祠部司主客司 膳部司太常寺 鸿胪寺光禄寺 国子监兵 部兵部司 职方司 驾部司 库部司太仆寺 卫尉寺刑 部刑部司 都官司 比部司 司门司大理寺工部工部司 屯田司虞部司 都水司少府监 将作监军器监 都水监 事务部门九寺五监太常寺国子监光禄寺少府监卫尉寺军器监宗正寺将作监太仆寺都水监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政 务 事 务 上 承 下 行材料一:(唐

8、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的官员)起草。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骑缝印,再送往尚书省施行。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资治通签1 1、依据材料一总结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依据材料一总结三省六部制的特点2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的影响特点1 1、

9、以皇权为中心、以皇权为中心 2 2、集体负责、集体负责 3 3、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影响1 1、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2 2、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大权独揽,有利于加强皇权、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大权独揽,有利于加强皇权三赋 税 制 度田赋、人头税、徭役1.两汉赋役制度(1)(1)田租田租汉初十五税一,汉景帝后三十税一材料一:“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景帝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交纳实物1.两汉赋役制度(2)(2)人头税人头税A A 算赋算赋B B 口赋口赋民年15-56岁,每年

10、1算(120钱)。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民年3-14岁(元帝时改为7-14岁),每年20钱(武帝时改为23钱),是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商人与奴婢,倍算。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赋与口赋是封建国家最大的一财源。东汉桓谭新论记载:西汉赋税收入每年40多亿,人头税38亿。 宁欣中国古代史1.两汉赋役制度(3)(3)徭役徭役A A 正卒正卒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B B 戍戍卒卒C C 更更卒卒一人一生在地方服兵役一年一人一生到边境或者首都戍守一年每人每年到地方政府服徭役一个月1.两汉赋役制度1.交纳实物2.以人丁为单位3.农民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赋役制度(1

11、)(1)租调制租调制公元200年,曹操颁行租调制。以定额田租代替汉代的定率田租。该制度为之后王朝继承发展。租:一夫一妇每年交纳的粟调:一夫一妇每年交纳的布或帛A A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夫一妇之家,纳户调帛一匹,粟两石。产麻之乡,以布代帛,数同。以户为单位定额的租调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赋役制度(2)(2)均田均田制制类型男女注1注2露田4020不得买卖受田者免课或身死,归还国家麻田105/桑田20/可买卖世业田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和私有并存的制度。所谓均田是指国家利用政府掌握的土地按照人口分配给农民耕种,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保证租调的征收和徭役的征发3.唐朝的赋役制度(1)(1)租庸

12、调制租庸调制材料一: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 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 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 麻三斤。材料二: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 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 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过五十日。定额的租调输庸代役制度化保证农民有较为充分的生产时间,对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影响以人丁为单位3.唐朝的赋役制度(2)(2)两税法两税法背景A 均田制崩溃,租庸调制瓦解B 中唐时期税制混乱C 纳税人口减少租庸调收入日益减少,两种附加税户税和地税所得收入渐多;天宝年间户税钱(按户等征收,200余 万贯)、

13、地税谷(按田亩征收,1240余万石)在政府 收入中所占比重,已经和租、调大致相等。代宗即位后,对于赋税制度进行了试探性的局部改革:“据见在实户,量贫富等第科差。” (唐会要卷 八五)D 局部性的改革,地税和户税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3.唐朝的赋役制度(2)(2)两税法两税法内容宰相杨炎上疏,奏曰: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土客, 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 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

14、税无过十一月。德宗善而行之。 唐会要租税上A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B 量出制入,中央制定“两税元额”,层层摊派C 不论土户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按照丁壮和财产定出户等D 以户等纳户税(钱),以田亩纳地税 E 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3.唐朝的赋役制度(2)(2)两税法两税法租庸调法两税法征税标准人丁征收时间A 简化税收明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B 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资产、土地夏秋两季C 土地兼并严重D 长期不调整户等,两税税额不断增加,农民负担加重三十税一,人头税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人丁,实物户,定额税人丁,定额税 实物土地,财产,实物与货币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商品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部编版-新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