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师从业资格中学教师从业资格环球网校 李晓菊第 二 章课 程 第一节第一节 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 第二节第二节 课程类型及其特征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第三节第三节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 第四节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材章节教材章节5考纲要求考纲要求了解了解1、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理解理解2、基本课程类型及特征(重点)掌握掌握3、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含义及理论(重点)了解了解4、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实施状况第 一 节 课程流派与课程开
2、发7一、什么是课程一、什么是课程广义:科目及其进程的安排。包括科目总和、课内外活动、各学科设置、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狭义:某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二、现代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二、现代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1.学科中心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论: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即结构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2.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是杜威。经验中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发展。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三、课程开发三、课程开发1.儿童:直接因素儿童:直接因素2.社会:决定性作用社会:决定性作用3.学科特征学科特征:重要因素 单
3、项选择单项选择1.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 )。A. 唐B. 宋C. 元D. 汉2. 狭义的课程就是指( )。A. 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B. 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C. 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D. 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3.课程开发的决定性因素是()A.儿童 B.社会 C.学科特征 D.教师4.主张以经验为中心课程的教育家是( )。A.杜威B.斯宾塞C.赫尔巴特D.布鲁纳第二节 课程类型及其特征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组织方式不同)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易于知识连接,知识完整性、连续性和严密性。
4、有利于教师的教学2.2.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包括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包括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3.3.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过程的实践性、活动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 、形式的多样性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根本特征:强制性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发展个性。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是杜威,最早提出“隐性课程”概念是美国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杰克逊。一、单选1. 中学的理综
5、、文综属于( )课程。A. 广域课程 B. 融合课程C. 相关课程 D. 活动课程2.( )指的是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A. 广域课程 B. 融合课程C. 相关课程 D. 活动课程3. 最早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A. 杜威 B. 杰克逊C. 博比特 D. 苏格拉底4. 校风、班风属于( )。A. 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 B. 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C. 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 D. 学校管理制度5. 以课程管理制度为依据,可以将课程分为( )。A.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B.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 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D.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6.( )与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
6、中的两种基本的课程类型。A. 分科课程 B. 综合课程C. 校本课程 D. 国家课程7.校本课程开发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适宜性原则、补充性 原则、适应性原则和特色性原则。A. 多角度原则 B. 多方位原则C. 多元化原则 D. 单一性原则8. 校本课程属于( )。A. 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B. 必修课程C. 选修课程 D. 隐性课程二、辨析题二、辨析题1.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两种基本课程类型。2. 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是必修课程的主要特征。3.活动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4. 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
7、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5. 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的需要和条件,其中包括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对课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影响课程开发的根本因素。6.选修课程是指大学里的公共课程。三、简答:校本课程开发原则答案:科学性原则;多元化原则;自主性原则;适宜性原则;补充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特色性原则。答案:1.错。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按照课程表现形式、影响学生的方式分的,不是学校的基本课程类型。学校基本课程类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二者呈互补关系。2.错。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是国家课程的特征。必修课程根本特征是强制性。3.错。活动中心课程代
8、表人物适杜威。4.对。5.错。学生需要、兴趣是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因素。社会对课程开发起着决定性作用。6.错。大学的公共课程是必修课程。第三节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一、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依据:学生、社会、学科的研究。二、课程内容二、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选择的依据:课程目标、学生、社会、课程内容性质三、课程评价目标评价模式:目标评价模式:泰勒提出。 “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评价模式CIPP 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毕姆倡导
9、的课程评价模式课程评价基本步骤:五个步骤课程评价基本步骤:五个步骤 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第二步,搜集信息; 第三步,组织材料; 第四步,分析资料; 第五步,报告结果。单选单选1.课程目标制定时要依据()、社会、学科的研究。课程目标制定时要依据()、社会、学科的研究。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师 D.学生学生2.被称为被称为 “当代课程评价之父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是()的是()A.博比特 B.泰勒 C.布鲁纳 D.桑代克3.CIPP 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毕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毕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这个模式包括背景、输入、()、成果。模式,这
10、个模式包括背景、输入、()、成果。A.目的 B.过程过程 C. 行为 D. 内容简答:课程评价基本步骤。简答:课程评价基本步骤。简答: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答案:课程目标、学生、社会、课程内容性质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改革核心:基础教育改革核心: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第八次大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核心理念: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发展。基本理念:基本理念:1.关注学生作为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整体的人”的发展的发展2. 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3. 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4.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创建富有个性
11、的学校文化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六个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六个经历准备、启动、推进、总结、调整等阶段。 进行了四次评价一、单选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包括( )阶段。准备 启动 推进 总结 调整A. B. C. D. 2. 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 )。A. 国家统一管理课程 B.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 学校自主管理课程 D. 各地区集中管理二、辨析题二、辨析题1. 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对2. 长期以来,全国中小学一直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错。我国在本次新课
12、程改革之前是国家国家管理课程。简答: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课程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 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过程。(2)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 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 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课程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
13、的能力。(5)课程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 教学实践的功能。(6)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 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隐性课程内容包括什么?答案。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 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 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三、材料分析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北京精神”地方课程将成北京市中小学必修课。据悉,北京市在充分用好现有的我爱北京、志愿服务精神等地方课程教材同时,已开始开发“北京精神”地方课程,将来要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而弘扬和培育“北京精神”也将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每学期“国旗下讲话”和每年新学年开学典礼上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都要作为教
14、育实践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问题:运用课程理论对材料进行简要评析。答案:(1)地方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北京精神”地方课程就是北京市教委开发地方性课程。(2)地方课程的特征是:地域性、民族性、针对性、适切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开发性。“北京精神”地方课程是针对北京中小学生开发的,具有地域性和针对性。它弘扬的是爱北京爱祖国的精神,正是民族性体现。(3)作为地方课程,“北京精神”地方课程采用灵活的方式让北京的中小学生在
15、了解北京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同时,增强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新课改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制,鼓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北京市教委开发的这一地方课程正是这一精神的具体体现。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萧山欢潭是大岩山云雾茶的故乡,是萧山有名的茶乡。欢潭小学就坐落于欢潭白竹湾的山坳里,与大岩山咫尺之遥,学生生活于此,耳濡目染到浓郁的茶文化之香。学校有劳动实践基地“四园一池一田”(茶园、果园、中草药园、竹园、养鱼池、试验田),其中茶园规模最大。学校因势利导,开发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把茶艺引入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以此引导学生认识茶、了解茶、制茶、泡茶等,从中培养学
16、生的各种能力。这类课程开发最大的一个亮点是浓郁的地域特色,真正实现了“人无我有”的境界。它的开发成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充分挖掘了区域资源,让地域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在一起。他们既是社区资源,又是教育资源;既是经济,又是文化;既是课程资源,又是课程形态;既囊括了区域文化特征,又渗入了学校文化底蕴。问题:(1)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是什么?(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校特色,给你曾就读的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一个构想。2答案(1)开发校本课程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一是要保证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性。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的科学性。三是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多元化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追求差异性、个性化和特
17、色,强调社区需求和学生的兴趣、需要、选择。自主性原则。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活动基础,以学校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由学校自主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适宜性原则。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必须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文化背景、学校的师资力量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尽量突出学校的优势,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效率。补充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尊重学校、社区、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适应性原则。一是要与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二是要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三是要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特色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性体现在要有区域特色、
18、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三个方面。(2)【答案提示】:要分析当地的区域特色、文化背景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以上七条原则提出合理建议即可。第 三 章中学教学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概述:教学概述:教学概念、教学意义、教学过程本质教学概念、教学意义、教学过程本质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过程规律:教学过程规律:5个。个。直接与间接统一、知识与智力统一直接与间接统一、知识与智力统一知、情、意统一、主导与主体统一、知、情、意统一、主导与主体统一、知识与思想统一知识与思想统一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基本环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基本环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第四节第四节 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改革
19、主要观点、改革趋势改革主要观点、改革趋势 34考纲要求考纲要求理解、理解、了解了解1、教学的意义、教学过程的本质熟悉并熟悉并运用运用2、教学过程的规律掌握掌握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中学常用教学原则 中学教学方法 组织形式内容及要求了解了解4、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教学:教学:教学:教育目的规范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意义教学意义(1)是严密组织起来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是严密组织起来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形式;(展最有效形式;(2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
20、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过程本质:教学过程本质:特殊认识过程说、认识发展说、特殊认识过程说、认识发展说、 实践说实践说认识认识实践说、交往说、多本质说实践说、交往说、多本质说本质特征:本质特征:1. 1. 交往性交往性 2. 2. 认识性认识性 3. 3. 发展性发展性 4. 4. 教育性。教育性。一、单选1. 教学是( )规范下、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一种活动。A. 教育目的 B. 学校C. 教育方针 D. 教师2. 教学以培养( )为根本目的。A.“四有新人” B. 专门人才C. 全面发展的人 D. 符合社会需要的
21、人才3.( )强调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识过程,而是学生发展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素质得到发展过程。A. 特殊认识说 B. 认识发展说 C. 认识实践说 D. 交往说4.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 )。A. 交往活动过程 B. 研究过程 C. 实践过程 D. 传道过程5.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A. 间接地获得知识 B. 获得间接经验C. 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 D. 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二、辨析:1.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答案。对. 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质人才,就要坚持以教学为主,使教学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2. 狭义的教学是指在教师指
22、导下的以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并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领域以及身心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一种知识的传授活动。答案。 错。狭义的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以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并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领域以及身心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一种双边活动。三、 简答:1.简述教学的意义。答案。第一,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第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第三,教学是学校工作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2.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
23、案。(1)间接性,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2)引导性,是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的。(3)简捷性,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4)教育性,是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直接与间接统一:直接与间接统一:含义、要求含义、要求知识与智力统一:知识与智力统一:含义、要求含义、要求主导与主体统一:主导与主体统一:含义、要求含义、要求知识与思想统一:知识与思想统一:含义、要求含义、要求知、情、意统一:知、情、意统一:含义、要求含义、要求中学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中学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流于
24、形式;教师讲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讲课语言不规范;教师课堂教学散漫、不严谨。课语言不规范;教师课堂教学散漫、不严谨。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问题,以创新学习为核心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问题,以创新学习为核心一、 辨析: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2.人的知识越多能力越强3.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般思想觉悟都比较高。答案与解析1. 错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2.错。人的知识是提高智力、能力的基础,但不是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如果知识掌握是支离破碎的则不会提高治理能力。智力、能力的发展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密切相关。3.错。知识是提高思想基础,思想的提高促进知识的掌握。
25、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识虽然多,不一定思想觉悟高,因为思想觉悟的提高不仅是道德认识水平,还需要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三、 简答:1.在教学中为何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答案: (1)在教学中,学生不只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体,是有能动性的人。(2)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自觉运用和自我修养,才能转化成为他们的本领与品德。(3)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得怎样,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他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的水平。2.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答案。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
26、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考过第三节第三节 教教 学实施学实施一、基本环节:一、基本环节:备课(备课(8 8个方面)个方面)目标、内容、学生、教师、资源、组织形式目标、内容、学生、教师、资源、组织形式. . 媒体步骤媒体步骤上课(中心环节):上课(中心环节):课的类型、课的类型、结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好课标准:好课标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布置和检查作业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7、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二、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概念;概念;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当遵循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定义、选择方法依据教学方法的定义、选择方法依据常用方法:常用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新型方法:新型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四、教学组织形式四、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一、单选一、单选1. 数学老师为让学生理解三角
28、函数的概念,设计了一个通俗易数学老师为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设计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动画,学生看过后牢牢地记住了关于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懂的动画,学生看过后牢牢地记住了关于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这位老师运用(。这位老师运用( )。)。A. 直观性原则 B. 巩固性原则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2. 小明一着急就容易结巴,如果你是小明的语文老师,以下(小明一着急就容易结巴,如果你是小明的语文老师,以下( )做法是错误的。)做法是错误的。A. 让和小明有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小组,互帮互助B. 课后辅导结合课堂训练,逐渐解决小明结巴的问题C. 和小明做约定,每次上语文课都叫他读一段课文,如果读
29、得很顺,就给予奖励D. 为防止小明结巴,不叫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3. 课堂上学习了硫酸铜晶体的相关知识后,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教师指导下在实验室培养出了几颗非常漂亮的硫酸铜晶体。小组成员将培养过程写成小论文,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了“答辩”,使大家深入理解了与硫酸铜相关的知识。这个案例涉及的教学方法不包含( )。A. 演示法 B. 谈话法C. 练习法 D. 实验法4.中小学常用的方法不包括()A.暗示教学法B.讲授法 C.实验法D .参观法5.讲授法的缺点在于()A.不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B.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D.不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
30、识6.教师按一定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A.讨论法B. 谈话发 C.讲授法 D.练习法7.教学方法改革中,布鲁纳提出了()A.发现学习教学法 B .探究-研讨法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 暗示教学法8.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A.熟悉教材 B.创设问题情境C .了解学生D .激发学习动机9.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二、 辨析:1.教案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准
31、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越好,教案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越好,所以教案写得越详细越好。所以教案写得越详细越好。答案: 错 。教案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上课时应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而不是完全依照教案来上课。2.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材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材答案。错。教师备课要备的内容包括目标、内容、学生、目标、内容、学生、教师、资源、组织形式、媒体步骤。教师、资源、组织形式、媒体步骤。3.3.课外辅导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课外辅导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答案:错。课外辅导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以及对学生进行答案:错。课外辅导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以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个别教育指导。
32、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个别教育指导。4.4.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消化课堂所学知识。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消化课堂所学知识。答案:错。不仅是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技答案:错。不仅是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技能技巧,训练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能技巧,训练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5.5.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目的在于诊断学生学习状况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目的在于诊断学生学习状况答案:错。还是诊断教师教学效果、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答案:错。还是诊断教师教学效果、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6.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备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备课。答案:错。教
33、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教学工作的基本环答案:错。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节?)7.7.问答式教学必然有启发性。问答式教学必然有启发性。答案:错。问答式教学有两种形式,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复答案:错。问答式教学有两种形式,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复习谈话不一定有启发性习谈话不一定有启发性10.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对。对。三、简答题1.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的具体要求是什么?2. 简述班级授课制含义、优点。3.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4. 简答: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5.构成课的基本结构?6.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34、?7.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有哪些?8.合作学习方式有哪些?答案:问题、表演、讨论、论文、学科答案与解析1.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的具体要求是:(1)端正教育思想,健全教育体制,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2)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并结合学校实际来教学。(3)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差别性的教学。(4)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5)热情关怀差生。2.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首先,班级授课制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其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后,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3.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学规律和教学
35、原则,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4. 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5.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6. 6. 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概念:概念: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贯彻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启发学生
36、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6点点(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这是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重要条件。)发扬教学民主。这是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向教师提问质疑。四、材料分析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位老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
37、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运用教学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简要评析。2.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生气了:“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感到很自卑,深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从此在课堂上再也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并且开始讨厌这门功课。问题:(1)这位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2)如果是你该如何处理这种突发事件?3.材料分析目前,芬兰全国各地的高中均实行“无班级授课制”。其授课形式同目
38、前的大学一样。在无班级高中里,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自己制订学习计划、选修课程并掌握学习进度。上课铃响过后,在校园里依然可以看见有学生在草坪上边晒太阳边复习功课。有些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安排在图书馆、电脑旁,或从事其他增长知识和技能的课外活动。雷苏高中学生会副主席佩特亚奥雷说,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提供了机会,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加快学习进度,差一些的也不必跟在别人后面“赶集”,相互没有影响,不受制约。问题:你对这种无班级授课制有何看法?请根据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结合我国教学现状加以评析。1.【答案提示】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
39、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逐步形成。2.答案(1)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学生要尊敬教师。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虚心倾听学生意见,教师要知错必纠,闻过必改,切忌文过饰非,唯我独尊。(2)首先要肯定、赞扬学生敢于给教师指出错误的做法。其次,带领全班一起讨论教师的观点和学生的观点哪个更准确。如果教师的准确,要帮助学生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如果是学生的准确,
40、要虚心接纳,并号召全班同学向其学习。3.答案:(1)这种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2)班级授课制是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学习效率高;学习知识比较系统扎实;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缺点是容易理论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因材施教。在我国,由于班级人数较多,班容量较大,适合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为了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可以采取现场教学和小组教学等补充形式。第四节第四节 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一、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一、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一)实施素质教育(一)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教学改革主题
41、我国当前教学改革主题结果与过程教学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并重。(二)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二)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基本策略基本策略(三)建立合理课程结构(三)建立合理课程结构教学改革重心教学改革重心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体系三级管理;综合化;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体系三级管理;综合化;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个性化和多元化;以学生发展为本。个性化和多元化;以学生发展为本。1. 辨析: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实施素质教育。2. 简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什么?答案与解析1. 错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2.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是:第一,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第二,课程综合化的趋势;第三,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第四,课程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第五,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环球网校环球网校 http:/www.edu24oL.com/ http:/www.edu24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