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oc 50页).doc

上传人(卖家):欢乐马 文档编号:278509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53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oc 5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oc 5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oc 50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oc 50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oc 50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5 年 9 月 前 言 本规定依据现行上海市标准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43-2014、 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GJ08-2139-2014,结合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 价标准GB/T50378-2014,根据上海市建筑工程在绿色建筑审批、施工等方面 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编制。 本规定细化了建筑、结构、给排水、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等各相关专 业的绿色建筑设计内容,明确了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等方面的要求。 本规定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批准。 本规定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2、。 本规定的编制单位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车学娅 总则、场地设计、建筑部分:车学娅 结构部分:郑毅敏 给排水部分:归谈纯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部分:徐桓 建筑电气部分:夏林 本规定主要审查人: 翁浩、张小龙、蔡兹红、瞿革、寿炜炜、马伟骏、徐凤、张伯崙、高小平、 邵民杰 目 录 1 总则. 1 2 方案阶段绿色设计. 2 2.1 一般要求 2 2.2 绿色建筑策划书 2 2.3 设计图纸 5 3 初步设计阶段绿色设计. 7 3.1 一般要求 7 3.2 设计总说明 7 3.3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10 3.4 建

3、筑设计及室内环境 11 3.5 结构 13 3.6 给水排水 14 3.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5 3.8 建筑电气 16 4 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设计. 19 4.1 一般要求 19 4.2 建筑 19 4.3 结构 30 4.4 给水排水 33 4.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38 4.6 建筑电气 43 1 1 总 则 1.0.1 为加强对上海市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 保证绿色建筑工 程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建筑工程的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总体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1.0.3 本规定是对住

4、房建设部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有关绿色建筑 设计内容的补充,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 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其中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 1.0.4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因地制宜正确选用国家、 行业和上海市地方的建筑标 准设计,并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所应用图集的名称。 1.0.5 各阶段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分别满足以下要求: 1 方案设计应编制绿色建筑策划书,明确绿色建筑目标等级; 2 初步设计应编制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分专业阐述绿色建筑技术措施、材料 选用和主要设备选型,宜进行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的分析; 3 施工图设计应分专业编制绿色建筑设计

5、专篇, 明确绿色建筑技术指标和技 术措施,应满足绿色建筑技术相关的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 要。 1.0.6 本规定对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 通用性,对于具体工程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执行本规定时,应根据建筑物性质的 不同和能源种类、 用能设备的差异以及绿色建筑技术的选项对本规定的条文进行 合理的取舍。 2 2 方案阶段绿色设计 2.1 一般要求 2.1.1 绿色建筑设计文件 1 设计说明书,包括绿色建筑的目标等级和相应的绿色技术选项、可再生能 源的利用策划以及各专业关于绿色建筑专门内容的设计说明, 投资估算应包括绿 色建筑技术的内容; 2 总平面图以

6、及建筑设计图纸应反映绿色建筑策划内容; 3 基地内外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绘制日照分析图; 4 宜有室外风环境、室内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分析报告及示意图。 2.1.2 方案设计阶段应由建筑专业负责汇总各专业设计说明统一编制绿色建筑 策划书。 2.1.3 绿色建筑策划书编排顺序:设计依据及绿色建筑定位等级、场地规划与室 外环境、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 2.2 绿色建筑策划书 2.2.1 设计依据及绿色建筑定位等级 1 与绿色建筑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 (土地出让合同)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申

7、请报告)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等; 2 绿色建筑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 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 3 工程概况(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总投资、结构形式等) 、建筑类型 (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建筑主要使用功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种类; 4 绿色建筑等级、绿色建筑技术选项(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 和运营管理各指标项选择的项数及内容) 。 2.2.2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设计说明 1 规划用地性质、 规划允许建设工程性质、 场地现状 (原有土地或建筑情况) 、 周边建筑、绿化等环境情况及地质地貌特征; 3 2 周边公共交通(公共汽车、轨

8、道交通等)和公共设施(幼儿园、中小学校、 商业服务设施等)的设置情况; 3 总平面布局在日照、风环境等方面的考虑,以及在停车布置(机动车和非 机动车) 、景观绿化(地面绿化、立体绿化) 、环境保护(玻璃幕墙、景观照明、 废气和废水等污染物排放、噪声环境、垃圾处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4 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的方案(无此项内容时可 省略) 。 2.2.3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设计说明 1 建筑方案绿色设计的构思和特点; 2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方案及策划的热工性能指标; 3 建筑材料的选用及立面造型的考虑; 4 建筑室内环境营造、环境分析(遮阳、隔声、通风、采光) ;

9、 5 地下空间的利用和环境营造(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 ; 6 材料的选用(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环保材料) ; 7 节约材料(建筑装修设计一体化、太阳能、建筑遮阳等使用功能与建筑构 件一体化、工业化部品) 。 2.2.4 结构设计说明 1 工程概况: 场地及周边环境、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结构体系、地基基础类型; 2 建筑形体的规则性、地基基础的安全、经济合理性; 3 合理选用结构材料:高强建筑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钢材)及其他材 料; 4 工业化建筑:装配式钢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预 制装配率的估算目标。 2.2.5 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1 水

10、资源概况,当利用河道水作为非传统水水源时,应有河道的水文、水质 资料; 2 节水系统:节水定额、用水计量装置; 4 3 节水器具与设备:用水效率等级、节水灌溉方式(滴灌、喷灌、微灌等) 节水冷却技术; 4 非传统水利用(包括雨水、河道水、中水) :种类、用途、利用率; 5 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其它可再生能源生活热水系统或利用余热、废热供 应热水:热水量、太阳能集热面积、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布置位置(屋顶、露台、 阳台等) 。其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 2.2.6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 1 暖通空调设计范围; 2 暖通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包括单位面积冷、热负荷概略指标和供暖、空调 负荷估算值等)

11、 ; 3 冷热源系统选择(包括利用废热、余热、可再生能源,分布式供能,蓄冷 蓄热空调等) ,不同类型冷热源所占的比例,以及冷热源的节能措施等; 4 供暖、空调水系统选择和节能措施; 5 通风、空调风系统选择和节能措施; 6 监测和自动控制措施(包括室内空气品质监控,分项、分户计量,能耗监 测等) 。 2.2.7 电气设计说明 1 供配电系统和主要电气设备的节能措施:节能变压器选择,电梯和自动扶 梯的节能控制等; 2 照明系统的主要节能措施:节能光源、灯具及灯具附件,照度与照明功率 密度限值,灯具效率,照明控制; 3 计量与能耗监测系统:能耗分类、分项、分户计量; 4 合理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建筑

12、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等; 5 拟采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类型: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 6 拟采用分布式供电。 2.2.8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技术分析 1 涉及成本的增量主要绿色建筑技术; 2 各项绿色建筑技术初期投资的分项增量成本计算; 3 绿色建筑技术总投资及占建筑总投资的比例; 5 4 经济效益分析:增量成本预计回收期计算(静态回收期、动态回收期) 。 2.3 设计图纸 2.3.1 总平面设计图纸应增加相关绿色建筑技术内容 1 场地的区域位置图应反映:周边公共交通(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和公 共设施(幼儿园、中小学校、商业服务设施等)的设置情况; 2 总平面图应反映场地内及周边环境: 相邻的城市道

13、路和建筑物、 用地性质、 建筑名称、建筑层数或建筑高度等,场地内改造(建)利用的旧建筑、构筑物、 古树名木等; 3 场地内拟建的道路、广场、停车场采用透水铺装的范围应有表示,并应明 确面积比例; 4 采用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的绿色技术时,绿地总平面图应有表示,并应 明确其面积比例,竖向设计图应标注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的标高; 5 交通分析图应反映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布置位置; 6 根据绿色技术选项及需要绘制风环境分析图(风速、自然通风) 、立体绿 化布置图、硬质地面透水铺装分析图、遮荫停车场布置图等。 2.3.2 建筑设计图纸应反映绿色建筑技术内容 1 平面图 1) 自然通风、采光的主要功能房间

14、布置应与设计说明一致; 2) 采用导光技术改善室内自然采光的房间应有表示; 3) 当采用屋顶绿化时,屋顶平面图应标示绿化区的位置; 4) 当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时, 应绘制太阳能热水系统集热板的屋顶 (平 台)平面布置图。 2 立面图 1) 当采用垂直绿化时,应绘制垂直绿化的建筑立面; 2) 当立面采用太阳能集热板(或光伏幕墙)时,应绘制太阳能集热板、 光伏幕墙所在的立面图; 3) 建筑立面图应标注装饰构件的高度尺寸及高出建筑主体的高度尺 寸。 6 3 剖面图 1) 采用导光装置改善室内自然采光时, 应绘制所在位置剖面图或局部放 大剖面详图; 2) 当采用垂直绿化时,应绘制所在位置的剖面图或局部

15、放大剖面详图; 3) 当采用屋顶绿化时, 应在屋顶绿化的部位绘制剖面或局部放大剖面详 图; 4) 当采用屋顶天窗时,应在天窗部位绘制剖面或局部放大剖面详图。 7 3 初步设计阶段绿色设计 3.1 一般要求 3.1.1 绿色建筑设计文件 1 初步设计说明应编制绿色设计专篇, 包括绿色建筑的目标等级和相应的绿 色技术选项、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策划以及各专业关于绿色建筑专门内容的设计说 明,建筑概算应包括绿色建筑技术的内容; 2 总平面图以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等各专 业设计图纸应反映选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内容; 3 基地内外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编制日照分析报告; 4 宜有室外风

16、环境、室内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分析报告及示意图。 3.1.2 初步设计阶段由建筑专业负责汇总各专业设计说明统一编制绿色建筑设 计专篇。 3.1.3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编排顺序:设计总说明、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建筑设 计与室内环境、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 3.1.4 初步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不需要另 行绘制绿色建筑设计图纸,但应在设计图纸中反映相关的绿色建筑技术内容)。 3.2 设计总说明 3.2.1 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绿色建筑定位目标等级 1 与绿色建筑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如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书 (土地出让合同)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7、、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筑要求的批文等; 2 绿色建筑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 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 3.2.2 工程概况 1 建设地点、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单体名称、面积、层数及建筑高 度(可列表表示) ; 2 建筑类型(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结构形式、建筑主要使用功能。 8 3.2.3 绿色建筑定位等级及相应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 1 绿色建筑定位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 2 绿色建筑各类指标项数选用表或评价指标自评分表 (根据建筑性质选用表 1 或表 2) 。 表 1 公共建筑

18、自评分表 评价指标 节地 与室外环境 节能 与能源利用 节水 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 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 环境质量 控制项 自评结果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评分项 权重 Wi 0.16 0.28 0.18 0.19 0.19 适用总分 实际得分 得分 Qi 加权得分 WiQi 加分项得分 Q8 总得分Q 表 2 住宅建筑自评分表 评价指标 节地 与室外环境 节能 与能源利用 节水 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 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 环境质量 控制项 自评结果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评分项 权重 Wi 0.21 0.24 0.20 0.17 0.18 适用总分 实际得分 得分 Qi 加权得分

19、 WiQi 加分项得分 Q8 总得分Q 注: 1 适用总分:100 分减去不参评分(包括运营阶段和项目类型所限的不参评分) , 2 实际得分:设计中选项获得的分数; 3 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 : “实际得分”除以“适用总分”再乘以 100 的分数, 4 加权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 : “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乘以“权重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未找到引用 源。源。” 每类评价指标的评分项加权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不应小于 40 分; 5 总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 :一星级5

20、0 分、二星级60 分、三星级80 分 9 3.2.4 主要绿色技术措施简介(说明策划得分项的主要技术措施) 分类 技术内容 相关 专业 节地 与室外环境 节能 与能源利用 节水 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与材料 资源利用 室内环境 10 3.3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3.3.1 场地概述 1 规划用地性质、场地现状(原有土地或建筑性质) 、周边建筑、绿化等环 境情况及地质地貌特征; 2 周边公共交通(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 、停车设施等资源可利用的情况; 3 周边公共设施(幼儿园、中小学校、商业服务设施等)资源可利用、可共 享的情况; 4 场地内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拆除的情况。 (无此内容,可省略

21、) 3.3.2 设计说明 1 绿色建筑设计在总平面的构思意图和指导思想: 说明如何因地制宜综合考 虑日照、通风、交通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绿地景观等以满 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 2 场地的安全性(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 害) 、污染源(噪声、废气、废水等)及治理措施; 3 玻璃幕墙设置及减少反射光影响措施 4 场地内外的日照要求及日照分析; 5 室外风环境分析(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 差、人活动区通风情况、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风压差等) ; 6 交通设计:基地出入口距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数 量及位置; 7

22、便利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共享: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小学、商业服 务设施的步行距离、 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 可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或活动场地等; 8 场地和景观绿化设计:缓解热岛效应的措施(建筑物、构筑物遮荫措施及 面积、遮荫停车场、热反射路面、热反射屋面等) 、绿化配置、立体绿化、下凹 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 9 原有建筑和古树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措施; (无此内容,可省 略) 11 10 主要技术指标: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住宅建筑地下 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率,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公共 建筑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等; 11 凡初步

23、设计中总平面说明已阐述的内容及绿色建筑等级评价中未作选项 或未得分的内容可从略。 3.3.3 设计图纸 1 场地的区域位置图:应反映周边公共交通(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和公 共设施(幼儿园、中小学校、商业服务设施等)的设置及距离; 2 总平面图: 利用基地内的旧建筑改造时, 应反映改造 (建) 利用的旧建筑、 构筑物、古树名木等的位置及相关尺寸,并应表示改造后的用途或建筑名称; 3 场地内拟建的道路、广场、停车场采用透水铺装的范围应有表示,并应明 确面积比例; 4 采用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的绿色技术时,绿地总平面图应有表示,并应 明确其面积比例; 5 交通分析图应反映非机动车的位置; 6 根据

24、绿色技术选项及编制文件需要, 绘制风环境分析图、 立体绿化布置图、 硬质地面透水铺装分析图、遮荫停车场布置图、无障碍设施布置图等。 3.4 建筑设计及室内环境 3.4.1 设计概述 1 绿色建筑设计的构思和特点; 2 与建筑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 3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 (满足现行节能设计标准或优于现行节能设计 标准及比例数值) ; 4 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所有部位、公共部位、住宅建筑的户数比例) ; 5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及预制率; 6 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构件一体化; 7 立体绿化、建筑遮阳等使用功能与建筑构件一体化。 12 3.4.2 设计说明 1 建筑节能设计(有节

25、能设计专篇,本条可省略) 2 室内空间与环境设计 1) 自然采光的指标及措施(主要功能房间窗地面积比,采光系数,室内 地面、 墙面及顶棚表面装修材料的反射比, 地下空间自然采光、 天窗、 反光板、导光管等) ; 2) 自然通风的指标及措施 (外窗或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 的比例等) ; 3) 外墙、外窗、楼板、隔墙等隔声设计及措施(隔声性能指标、噪声源 房间的布置,内外围护构件的构造组成及材料、观演类功能房间的专 项声学设计等) 。 3 建筑节材 1) 装饰构件的应用及功能; (纯装饰构件应说明其造价) ; 2) 新材料(含国家或本市推荐使用的绿色建材、部品) 、可再利用材料、 可再

26、循环材料的利用及应用部位; 3) 预拌砂浆和预拌混凝土的使用; 4) 工业化部品的应用(成品栏杆、阳台、楼梯、雨篷、整体式厨卫等) 。 4 建筑用料 1) 室内装修材料污染控制指标及选用(涂料、壁纸、石材等) ; 2) 功能性建筑材料的选用 (热反射隔热功能、 防潮防霉功能、 自洁功能、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功能等) ; 3) 屋顶绿化的位置、高度、面积、类型(花园式、草坪式、组合式)及 覆土厚度。 3.4.3 设计图纸 1 平面图 1) 自然通风、采光的主要功能房间布置应与设计说明一致; 2) 采用天窗、反光、导光等设施改善室内自然采光的房间应有表示; 3) 当采用屋顶绿化时,应绘制绿化屋顶平面

27、图,标注种植范围尺寸及面 积; 13 4) 当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或光电系统时, 应绘制太阳能热水系统或光电 系统集热板的屋顶(平台)平面布置图; 5) 注明噪声(振动)源房间位置; 6) 当采用反射隔热涂料屋面时,屋顶平面应有表示。 2 立面图 1) 当采用垂直绿化时,应绘制垂直绿化的建筑立面; 2) 应标注装饰构件、女儿墙的高度尺寸及高出建筑主体的高度尺寸; 3) 当利用阳台栏板设置太阳能集热板时,立面图应有表示; 4) 采用分体空调时,应在立面图中表示空调室外机位; 5) 采用外遮阳措施时,应在立面图中表示建筑遮阳构件; 6) 应反映并标注女儿墙高度及装饰构件的位置及高度尺寸。 3 剖面图

28、 1) 采用导光装置改善室内自然采光、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屋顶天窗时 (包括地下室顶板) ,应绘制代表性的部位或局部放大剖面详图; 2) 应标注女儿墙高度及装饰构件的位置及高度尺寸; 3) 应反映架空层位置及相关尺寸。 4 节点详图及绿色建筑集成技术示意图(可根据需要删减) 1) 典型节点详图: 如屋顶、 外墙、 架空楼板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构造, 建筑遮阳构造,垂直绿化构造、屋顶绿化构造,隔声构件构造等; 2) 绿色建筑集成技术应用的效果图等。 3.5 结 构 3.5.1 设计概述 1 场地选址位置的安全性(地质灾害和抗震危险的情况) ; 2 处于地质灾害慎建区和抗震不利地段提出的措施保证;

29、 3 与结构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 3.5.2 设计说明 1 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案和措施,宜有不少于 2 种地基基础方案的优化分析; 2 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宜提供不少于 2 种结构体系优化分析; 14 3 建筑结构高强材料的应用 1) 混凝土结构:主要受力钢筋(梁、板、柱、剪力墙、基础)的强度等 级及用量比例估算; 2) 钢结构:钢材强度等级及用量比例估算。 4 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的运用 1) 混凝土结构: 采用高耐久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部位及用量比例 估算; 2) 钢结构: 采用耐候结构钢及耐候性防腐涂料的应用部位及用量比例估 算。 5 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运用; 6 工厂化

30、生产的预制整体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及预制装配率估算; 7 改造(建)旧建筑的检测鉴定、加固措施及设计使用年限。 3.5.3 设计图纸 1 项目处于危险地段或不利地段时,绘制定位关系示意图; 2 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典型大样图; 3 典型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4 结构主要或关键性节点构造示意图; 5 装配整体式混凝体预制构件连接示意图。 3.6 给水排水 3.6.1 设计概述 1 为工程项目配套的市政水资源概况; 2 当利用河道水作为非传统水水源时,河道的水文、水质资料; 3 与给水排水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 3.6.2 设计说明 1 节水用水量:包括节水用水量计算表、非传统水的原水收集量

31、计算表、非 传统水用水量计算表(非传统水包括雨水、河道水、中水) ; 2 节水系统的设置说明; 3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说明; 15 4 非传统水的收集、 处理、 使用: 包括各类非传统水的原水来源、 收集范围、 用途、水处理工艺等;非传统水的水量平衡图(表)及用途; 5 非传统水的用水安全措施; 6 节水设施:包括采用高节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及配件、冷却塔及配套节 水措施、用水计量装置; 7 防止管网漏损的有效措施。 3.6.3 设计图纸 1 给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非传统水系统原理图; 2 当采用太阳能生活热水时, 应有太阳能集热系统原理图和太阳能集热系统 平面布置图; 3 雨水、河道水、中水

32、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及机房平面布置图。 3.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3.7.1 设计概述 1 室内空气温度及相对湿度、人员活动区风速、人员新风量标准和噪声控制 标准等; 2 能量综合利用情况(包括余热、废热或可再生能源利用,蓄冷蓄热,排风 热回收等) ; 3 与暖通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 3.7.2 设计说明 1 供暖总热负荷概算值和空调总冷、热负荷概算值,冷热源系统选择; 2 设备能耗指标,如锅炉或热水机组额定热效率、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 能系数、多联式空调机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单元式空调机组能效比等; 3 供暖、空调水系统设计 1) 供暖、空调水系统形式,定压方式、水处理方式,供、

33、回水温度及温 差,水系统划分,冷水机组冷凝热回收等节能措施; 2) 满足耗电输送冷(热)比的技术措施; 3) 冷却水系统节水技术和节能措施,冬季利用冷却塔免费供冷系统等。 4 通风、空调风系统设计 16 1) 通风、空调风系统形式,风系统划分等; 2) 排风热回收、过渡季可变新风比或全新风运行等节能措施。 5 计量与监控 1) 分项、分户能耗计量及监测措施; 2) 系统监测和自动控制。 3.7.3 设计图纸 1 初步设计图纸主要包括:各系统流程图、各栋、各层的主要平面图; 2 系统流程图,应能明确反映冷热源或特殊功能系统、输配系统、能量回收 系统等内容,反映补水计量、燃气计量和用能计量等仪表配

34、置,反映节能运行控 制策略等技术措施; 3 暖通空调平面图、空调冷热源主机房平面图等,应反映暖通专业采用的相 关绿色建筑技术内容。 3.8 建筑电气 3.8.1 设计概述 1 明确用电性质及供电容量,并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合理选择供电电压等 级,确定供配电系统; 2 照明功率密度值(现行值、目标值) ; 3 与电气专业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 4 设计依据:绿色建筑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 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 3.8.2 设计说明 1 供配电系统 1) 变电所的设置位置,最大低压供电半径; 2) 变压器的能效值和节能指标; 3) 功率因素补偿方式,提高功率

35、因素,降低无功损耗措施; 4) 减小供配电线路损耗的措施; 5) 当建筑物内设有谐波电流含量较大的用电设备时,说明谐波抑制及谐 波治理措施。 17 2 电气设备 1) 根据电动机负载情况确定控制方式; 2)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节能控制; 3) 电梯的节能控制; 4) 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节的设备,采用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控制方式。 3 照明 1) 列出设计项目中执行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所规定的对应场所照度标准值、照明功率密度值(LPD) 、统一眩光 值(UGR) 、照明均匀度(U0) 、一般显色指数(Ra) ; 2) 设计中所采用主要光源、灯具及灯具附件的技术要求,灯具效

36、率; 3) 室内照明、 室外景观照明、 夜景照明的控制要求, 明确照明控制方式; 4) 当采用导光系统时,明确该区域的照明控制相应需求。 4 计量与能耗监测系统:公共建筑的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 特殊用电分项计量和分类计量设置情况; 5 合理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等; 6 当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或风能发电系统时 1) 说明地区太阳能或风能资源的情况; 2) 装机容量,发电量用途; 3) 发电并网形式。 7 当采用分布式供电时 1) 装机容量、发电量用途; 2) 发电并网形式。 18 3.8.3 设计图纸 1 能耗监测系统图:分类与分项计量内容、系统构架、计量表具和

37、传感器的 精度要求; 2 光伏系统图:系统原理框图,并注明总发电量、负载名称及负载容量、占 建筑物总变压器装机容量的比例; 3 分布式供电系统图:系统原理框图,并注明总发电量、负载名称及负载容 量、占建筑物总变压器装机容量的比例; 4 其它需要设置的智能化系统,可用框图或系统原理图表示,如建筑设备监 控管理系统。 19 4 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设计 4.1 一般要求 4.1.1 绿色建筑设计文件 1 施工图设计说明应编制绿色设计专篇, 包括绿色建筑的目标等级和相应的 绿色建筑技术选项、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各专业关于绿色建筑专门内容的设计 说明; 2 总平面图以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供暖通风与

38、空气调节、电气等各专 业设计图纸应反映选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内容; 3 相关选项的计算书、模拟分析报告,如室外风环境模拟、室内自然通风模 拟、自然采光、建筑节能、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等。 4.1.2 应根据建筑、 结构、 给水排水、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电气等施工图设计, 分专业编制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4.1.3 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不需要 另行绘制绿色建筑专项设计图纸, 但应在设计图纸中反映相关的绿色建筑技术内 容)。 4.2 建 筑 4.2.1 建筑专业包括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和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二大类。 4.2.2 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场

39、地设计、景观设计、建筑用料、装修做法等应符合绿 色建筑设计要求,并应与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的内容一致。 4.2.3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1 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及绿色建筑定位目标等级 1) 与绿色建筑有关的依据性文件的名称和文号, 如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 书(土地出让合同)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用地红线图、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立项批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绿色建 筑要求的批文等; 2) 绿色建筑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 (包括标准的名 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 20 2 工程概况 1) 建设地点、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单体名称、面积、层数及建 筑高度(多幢建筑时可列

40、表表示) ; 2) 建筑类型(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结构形式、建筑主要使用功能。 3 绿色建筑定位等级、选项及达标内容简介 1) 绿色建筑定位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 2) 绿色建筑各类指标自评分表(应根据建筑类型分别选用评分表)。 表 1 公共建筑自评分表 评价指标 节地 与室外环境 节能 与能源利用 节水 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 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 环境质量 控制项 自评结果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评分项 权重 Wi 0.16 0.28 0.18 0.19 0.19 适用总分 实际得分 得分 Qi 加权得分 WiQi 加分项得分 Q8 总得分Q 注: 1 适用总分:100

41、 分减去不参评分(包括运营阶段和项目类型所限的不参评分) , 2 实际得分:设计中选项获得的分数; 3 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 : “实际得分”除以“适用总分”再乘以 100 的分数, 4 加权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 : “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乘以“权重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 每类评价指标的评分项加权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不应小于 40 分; 5 总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 :一星级50 分、二星级60 分、三星级80 分 21 表 2 住宅建筑自评分

42、表 评价指标 节地 与室外环境 节能 与能源利用 节水 与水资源利用 节材 与材料资源利用 室内 环境质量 控制项 自评结果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评分项 权重 Wi 0.21 0.24 0.20 0.17 0.18 适用总分 实际得分 得分 Qi 加权得分 WiQi 加分项得分 Q8 总得分Q 注: 1 适用总分:100 分减去不参评分(包括运营阶段和项目类型所限的不参评分) , 2 实际得分:设计中选项获得的分数; 3 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 : “实际得分”除以“适用总分”再乘以 100 的分数, 4 加权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 :

43、 “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乘以“权重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 每类评价指标的评分项加权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不应小于 40 分; 5 总得分错误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 :一星级50 分、二星级60 分、三星级80 分 22 4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 1) 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内容(未选项内容可删减) 分类 技术内容 评价分 自评分 备注 土地 利用 住宅建筑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19 公共建筑容积率 住宅建筑住区绿地率 2 住宅建筑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7 公共建筑绿地率 7 公共建筑绿地向社会

44、公众开放 2 住宅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率 6 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 3 公共建筑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 率 6 室外 环境 幕墙玻璃可见光反射比 2 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D) 2 场地环境噪声情况及噪声预测值 4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及室外风速放大系数 2 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 1 场地内人活动区涡旋或无风区 2 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风压差 1 户外活动场地乔木、构筑物遮荫面积比例 2 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 2 交通 及公 共服 务设 施 场地出入口距公共汽车站步行距离、线路数量 3 场地出入口距轨道交通站步行距离、

45、线路数量 3 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 3 场地内人行通道无障碍设计 3 自行车停车设施 3 机动车停车设施 3 住宅建筑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 6 住宅建筑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 住宅建筑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的步行距离 场地 1000 米范围内公共设施的种类数量 公共建筑兼容的公共服务功能种类数量 6 公共建筑配套辅助设施设备 公共建筑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发的公共空间 公共建筑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免费开放 23 场地 设计 及生 态设 计 保护场地原有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 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3 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占绿地面积比例(S) 3 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

46、水进入地面生态 设施(S) 3 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比例达到 50% 3 复层绿化,绿化覆土深度及排水能力 3 居住建筑每 100 绿地配置的乔木数量 3 公共建筑垂直绿化面积 公共建筑屋顶绿化面积 创新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1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 1 注:1 表中内容可根据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达标选项删减; 2 屋顶绿化应在备注栏中填写绿化类型(简单式、花园式、组合式)及覆土厚度。 3 凡标注有“”的技术内容,标示该条文与其他专业也有关系,J-建筑,G-结构,S-给排水专业, N-暖通,D-电气。 2) 场地的基本情况,有无威胁或危险源存在 3) 土地利用的情况 a)

47、 住宅建筑人居用地、公共建筑容积率 b) 绿地面积及公共绿地面积 c) 地下建筑的面积及使用功能。 4) 室外环境设计: a) 玻璃幕墙设计及措施(幕墙玻璃可见光反射率、周边光敏感建筑情 况、玻璃幕墙所在立面朝向位置及面积等) b) 夜景照明设计及措施(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内透光照明、重点照 明、动态照明等,周边光敏感建筑,夜景照明所在立面朝向位置) c) 场地内主要污染源(噪声、废气、废水等)及治理措施 d) 场地的安全性、 (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电磁辐射、含氡土 壤等危害)及处理措施; e) 室外风环境分析(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 面风压差、人行活动区通风情况、

48、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风压差等) ; 24 f) 缓解室外热岛效应的措施(建筑物、构筑物遮荫措施及面积、遮荫 停车场、热反射路面、热反射屋面等) ; 5) 交通设施:周边公共交通(公共汽车、轨道交通等) 、停车设施等资 源可利用的情况:基地出入口距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数 量及位置; 6) 公共服务设施: (幼儿园、中小学校、商业服务设施等)资源可利用、 可共享的情况: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小学、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公共 服务设施的数量、可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或活动场地等; 7) 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下凹绿地、雨水花园、景观水体、硬质地面透水铺装、绿化种植和绿化方 式、屋顶

49、墙面立体绿化等; 8) 创新 a) 旧建筑改造利用 b)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情况。 25 5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1)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选项 分类 技术内容 评价分 自评分 备注 围护结构 建筑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优化设计 6 外窗、玻璃幕墙设有可开启部分 6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规定 10 节材设计 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 10 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 重复使用隔断 5 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G) 5 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厨房、卫生间 6 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G) 10 室内 声环境 主要功能房间噪声级 6 主要功能房间隔声性能 9 减少噪声干扰的的措施 4 公共建筑中观演类、 会议室等有声学要求的 重要房间进行专项声学设计 3 室内 光环境 建筑主要功能房间有良好视野 3 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满足国家标准 8 改善建筑室内天然采光效果 14 湿热环境 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建筑工程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oc 50页).doc)为本站会员(欢乐马)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