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 36页).doc

上传人(卖家):欢乐马 文档编号:279400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 3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 3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 36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 36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 36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63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 一、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发展历程 1.服装系于 1982 年开始创办服装专业,当时以为总后军需服装企业培养生产一线 技术骨干为主要目标、中专层次,在中国也属最早开设服装技术教育的院校,具有深 厚的企业背景,从客观上为我们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做好了铺垫。 当时专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和服装制作工艺,以讲授军服及 各类制式服装为主,还有军需服装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自 1988 年赴日留学归国的教 师任教以来,汲取日本文化服装原型的精华,结合我国人体特征和传统服装专业教学 方式,使教学内容得到极大丰富。专业教学也由单一的技术型,逐步发展成为集服装 商品

2、企划、产品设计开发、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服装制作工艺、服装生产技术管理、 服装产品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引入了日本高等职业技 术教育的理念,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逐渐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的雏形。 2. 1991 年国家教委同总后勤部联合批文,正式批准我院为第一所试办高等职业技 术教育的院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于当年正式招生,承担探索“三校生” 、 “双起点” 、 “双证书”教学模式的试点任务,开始了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广泛、深入的探讨研究 与实践。首先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要满足学生就业要求,使学 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第一任职岗位所需能力的训练及基本完成综合职业

3、素质的养成教 育,因此我们以军需企业做根基,贴近市场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以满足职业岗位需要 为目的,进行职业能力开发、课程开发,制定教学计划。 1988 年开始服装专业先后办过三次 “技术员班” , 其学员都是来自军需服装企业的 中层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作为军需大型制式服装生产企业,对生产技术标准、工艺 规程、产品质量、生产技术管理有严格的要求,对岗位职责、任职能力有明确规定, 有缜密成熟的服装生产组织程序。因此,在高职研讨中这些技术员班的学员就成了服 装专业 DACUM 调查对象,由他们提供了人才需求信息及人才规格标准,共同分析职业 特征和职业岗位(群)及所需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确定培养目标和

4、培养方案,整理 归纳出了首届高职班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标准,完成了技能项目开发,并逐渐形成 了适应服装专业教学的“单元模块制、整体目标式”教学模式。 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课程建设是关键,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突破口, 1994 年我们开始进行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1995 年开始,加大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力 度,规范实践教学环节,探索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模拟生产管 理实习为代表,建立了与服装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服装专业教学模 式得以确立和完善,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1998 年,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调整 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64 4. 2000 年起服

5、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承担教育部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树立招生、 教学、就业一体化的专业建设思想,加强师资、教材、设施等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教学方案,根据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开始了“2+1”分流教学模式的构建。 经过 20 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构建并不断完善了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符合 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素质养成规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出了适应社会、适应 服装行业发展、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符合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走出了 一条办学理念清晰、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效果优良、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服装专 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培养

6、了一批批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 适应中国服装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现状 源于多年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历史积淀,使我们树立起与能力中心教育 相适应的教育质量观,围绕如何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就业第一任职岗位所需基本能力 的训练,完成关键能力及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并获得可持续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理 论与专业知识,构建起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能力中心教学模式,形成师资力量雄厚, 办学条件优越,具有较强教学综合实力的专业发展现状。2003 年,服装结构制图与样 板课程荣获国家级精品课。 1.素质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现有专职专业教

7、师 41 名,其中从日本留学归国教师 11 人, 意大利进修归国教师 1 人, 教授 4 人, 副教授 10 人; 日籍及澳大利亚籍客座教授 6 人, 聘请企业及服装行业资深专家、名誉教授 9 人。专业教师中兼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 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会员的有 5 人,全国皮革和皮鞋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1 人, 美术家协会会员 1 人,河北省服装行业协会、设计师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1 人, 模特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1 人,服装专业为河北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团体会员。 本专业教师参研由我院主持的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 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中的“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8、基地建设与改革的研 究与实践(I05-5) ”课题,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主持国家教育部“服装设 计与工程专业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等的教学研究;研究开发 的“新文化式立体裁剪用人体模型”通过了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由此填补了国家该 项空白;参加的“新世纪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课题获河北省面向 21 世纪教学研究成果奖; “一种电热服”项目的设计获国家专利;获国家级、省部级优 秀论文奖多项。 教师能够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结合国内具体实际,进行灵活、开创性的教学,具 有鲜明的教学特色。其中连续获得院级、省部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 人,河北省优秀 65 教育工作者

9、 1 人,校级优秀党员 6 人。 2.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满足学生实践教学要求 2000 年以来学院投入经费 700 余万元, 其中包括教育部专项投入资金 200 余万元, 根据现代化服装产业运作条件要求,搭建适合服装产业运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了 总面积 3000 平方米、包括 24 个专业教室的校内实训基地服饰产业技术中心,配 备有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程控绱袖机、锁眼机等多种智能化进口设备,建立了具有现 代化生产特征的服装工业化生产系统,设置真实的职能机构、职能部门。导入具有现 代化生产特征的大型品牌企业及外企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规范,完全能够满足边讲 边练教学、模拟生产管理实习等实践教学的需

10、要。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既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同时又建立起稳固人才需求关系, 建立模拟就业系统,实行预就业与订单式培养。目前服装专业就业信息库中的企业达 100 余家, 其中有 50 余家企业同我们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 同 20 余家企业 签订了联合实施实践教学的校外实训基地协议 三、专业培养方案的确立 1、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丰富的服装产品开发设计理论、服装 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原理及服装生产技术管理和服装市场营销等基本知识,熟练掌握 服装工业化样板设计与制板技能、工艺设计与精湛的工艺制作技能,并具备服装生产 技术管理和服装市场营销等能力,

11、同时掌握计算机、英语等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实 际工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能够胜任服装生产、管理、营销所需要的产品开发设计 师、样板师、工艺师工作(或设计人员,工艺技术开发人员) ,胜任生产管理或市场营 销等工作。学生毕业时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应用能力 A、B 级、服装设计定制工 高级、高级设计人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2、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成立由企业决策管理者及资深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由专业委员会和 各企业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及人才规格标准,共同分析职业特征和职业岗位(群)及所 需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借鉴 CBE 模式,进行专业技能项目开发,确定知识结构、能 力结构及能力标准,在此基础上

12、确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开发,确定课程内容,制定 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以服装产业各岗位所需能力为主线、设计确定具有从市场到市 场、从企业到企业的专业培养方案。 66 企企 业业 集集 团团 同时由于高职服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满足服装产业技术更新及生产 模式、技术手段不断变更的要求,还要同时满足学生个人可持续学习和后续发展的需 要,我们定期召开专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服装产业结构的变化,新的职业岗 位及岗位群所需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修 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四、教学实施 (一)课程建设 经过 1991 年到 1994 年第一个

13、回合服装高职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更加清楚地 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型人才的培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仅仅 是获得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必须要满足学生就业能力及职业素质要求,满 足学生后续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需要,我们抓住如何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个核心, 把构建符合高职教育教学普遍规律的课程体系作为突破点,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这 一课程体系,只有通过与之相适应的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才能够实现,因此课程建设是 落脚点,是关键。 1994 年初,我院出台了关于实施课程建设的暂行规定 ,对课程建设的内容、要 求、范围、申报程序、检查、验收、经费、奖惩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规范了课程建设 的

14、基本内容。按照学院的整体规划,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工作开始启动。 1课程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第一任职岗位所需能力的基本训 练并同时基本完成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尽可能地增加实践 专专 业业 教教 学学 指指 导导 委委 员员 会会 业业 务务 工工 作作 范范 围围 培培 养养 规规 格格 知知 识识 结结 构构 能能 力力 结结 构构 能能 力力 标标 准准 职职 责责 任任 务务 专专 项项 能能 力力 课课 程程 体体 系系 公公 共共 课课 专专 业业 理理 论论 课课 实实 践践 课课 专专 业业 实实 习习专专 业业 技技

15、 能能 训训 练练 计计 划划 基基 础础 能能 力力 关关 键键 能能 力力 职职 业业 规规 范范 市市 场场 运运 作作 校校 内内 实实 训训 基基 地地 校校 外外 实实 训训 基基 地地 专专 业业 教教 学学 方方 案案 67 教学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在已经形成广泛共识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时 比至少达到 1:1 的条件下,如果延用普通高等教育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老三段课程体系,要完成这个任务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首先突破逻辑严密的老 三段课程体系结构,按照认知规律,遵循“早实践、多实践、三年实践不断线”的原 则,重置课程顺序关系,创新性地从第一学年就开设

16、实践课,建立起由公共课(英语、 数学、计算机、德育、体育等) 、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和实践课(以边 讲边练为授课形式的课程及传统的实验、实习与社会实践)三部分组成,实践课与公 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齐头并进,以服务于核心能力的专业主干课为主线,贯穿教学 全过程,其他相关课程横向衔接交叉的网络结构课程体系。单元模块制、整体目标式 的教学模式,即体现了这一课程体系的特征,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三年贯通, 以代表专业核心能力的专业主干课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 、 服装制作工艺为主线 贯穿三个学年,并由每一个服种类型将相关专业理论课、实践课贯穿为一个能力与知 识的完整单元模块,如裤子单元模块

17、,由款式设计原理、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制图与 样板设计能力、服装工艺制作能力、工艺工程分析能力、生产技术文件的编制等理论 知识与能力构成,学生从一入学就开始介入服种单元模块的学习与能力训练,从低年 级到高年级,内容逐渐添加,能力训练也从低到高,较好地完成了从基础能力到岗位 能力、职业能力的自然积累。 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完成之后,与之相适应的每一门课程的建设也随之开始。 2.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 职业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养成,都需要必要的理论知识作支撑,我们根据培养目 标的要求,找出支撑专业能力所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点,理清能力、知识、素质之间 的关系, 搭建能力形成与素质养成的理论

18、基础平台。 根据理论与实践学时 1: 1 的定位, 就意味着必须要在较少的时间内,获取足够理论知识,因而,不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 性和完整性,坚持基础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使内容少而精,专业理论课采 取综合处理,实现综合化,使知识结构宽泛而实用,才能满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 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 “必须” 和“够用”为度、实现课程综合化并不是知 识的简单删减和拼凑,而是以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依据,打 破学科的系统性,进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必须通过课程建设才能得以实现。所以我 们认真研究教学计划,了解该课程在培养目标中的作用、与前后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学 生后续发展

19、的需要,再根据高职职业性、实践性较强,而对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要 求不高的特点,舍弃理论课程中一些推理、论证过程方面的内容,舍弃与专业方向关 联不大的内容,以应用为目的,确定以成熟技术、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使用等应用 为主的内容框架,进行合理优化组合。 68 以“服装工程学”课程为例,为满足服装产业既具有一定设计、技术能力,又具 有管理与市场运作能力的一线管理人员的市场需求,我们开设了服装工程学课程,通 过认真研究教学计划,明确了该课程教学的目的,通过沟通产业论、服装商品企划、 生产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间的联系,找到关联交叉点,提炼选择服装产业运作 过程中服装市场开发、产品定位及产品设计、

20、企业形象策划、发展规划、市场营销活 动、服装生产作业研究、工程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内容,并补充外协加工管 理及生产技术文件制作等新的知识能力结构,组合形成了综合专业理论课。 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使课程专业针对性明显增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目的明确,既节约了大量时间,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教学方法符合能力培养规律,凸显创新性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是使学生尽快完成第一任职岗位能力 训练的关键。而原有的教室里面讲原理、看黑板,然后实验室里再实验的教学方式, 无法快速有效地完成大量的能力训练。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探究,我 们创新性

21、地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作用,将实践教学活动定位在一种互动的复合活动上,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 径。如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课程,书上虽然讲的明明白白,插图、范例也很详尽,但 只有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结构制图的绘制,才能对其造型、结构、方法等准确把握,因 此体现核心能力的大部分专业主干课,都在专业教室或实训场地中采取“边讲边练” 、 “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使学生掌握技术要领既准确又快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 学效率,且大大增加了实践机会。 4.教材建设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 适用于新课程体系的高职教材,有别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材,它的内容 特征是以

22、支撑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在试办高职初期,适合高等 教育的教材极不完善,适合新的课程体系的许多课程特别是综合课都没有现成的教材, 只好将教案或讲稿暂时替代教材,在规范了教学计划、大纲等的基础上,学院提出教 材建设规划及规范要求,开始进行配套教材建设。 我们本着教材建设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优化综合教材内容,突出高职特色 的原则,以适应新的课程体系及边讲边练的特色教学方法等为目标,组织教师在学习 和实践的基础上动手编写专业教材和实践教学指导书,十几年来未间断,成熟一门, 编写出版一门,做到了内容规范,实用性强。同时配套实践教材纳入课程体系,并通 过教材加课程活页(讲义)的方式对

23、教学内容及时补充,实现教材的动态化,及时反 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如服装结构制图与样版课程的教学,将教学内容划分 为两部分,教材以基本型为主注重结构与样板设计原理,活页部分则是时尚流行的变 化型款式的引入。 69 目前我们已基本完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建设, 如专业教师编译编著的 文 化服装讲座110 集、 服装样板补正技术及体现课程综合化的服装工程学等 教材都已由轻工出版社正式出版,被列为中国高职教育服装专业专用教材,涵盖了服 装专业的全部主干课程,被服装高校广泛应用,得到教育界、服装产业界的认可和高 度赞誉,填补了服装高职教育专业教材的多项空白。 5.精品课建设 在课程建设伊始我

24、们提出,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服装结构制图与样 板课程建设为龙头,把课程建设过程作为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树立先 进的教育理念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不断完善和规范教学计划、大纲、教学日 历、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完成了配套教材建设,确立了便于教学内容更新的活页 教材模式,做到跟踪服装产业技术前沿,把握国内国际信息动态,将流行信息及时引 入教学中,同时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展开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 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保持了教材、教学内容的先进与适应性,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 手段的科学与创新性,师资队伍的优化与合理性,使课程建设工作取得标志性成果: 2003 年,

25、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二)实践教学实施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生产管理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 计、预就业实习等。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所掌握能力的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组织能 力、运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环 节,主要采取批量生产型、模拟产业运作模式、技术输出服务、产学合作形式组织教 学。 1. 能力训练计划与职业技能测试 在专业总体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的指导下,形成专业(职业)能力开发项目、教 学主线、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个教学环节 又包含若干项职业能力,而合理地安排从低级到高级能力的

26、学习与训练以及能力标准 的掌握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能力训练计划进行指导。当能力培训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检 测学生在某一阶段对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时就需组织职业技能测试。通过能力训练计 划的制定、实施以及进行分年度或阶段的职业技能测试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 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力训练计划的制定主要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能力项目;能力项目在各学年学期的分布;能力项目的标准;遵循由易 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原则进行能力训练计划的制定。 2.职业技能测试 职业技能测试是根据能力训练计划对学生在某一阶段所掌握职业能力的综合性测 试。就服装专业而言,一般是针对某一个服种(即某一个单元模块)进行测试,可以

27、70 是整体过程测试,也可以是针对一个单元模块中的某一个环节进行局部过程测试。 (1)整体过程测试 根据设计要求绘制服装效果图绘制款式图绘制结构制图制作工业 用样板用白平布假缝补正(试穿)实物制作 (2)局部过程测试 对整体过程测试中的某一个环节进行测试,多为按所给款式图制作样板并用白平 布进行制做。 3.校内实训基地与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实践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劳动现场等环境。在这 种真实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组织实施工作任务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运用学 习和工作方法的能力;独立性与责任意识;调换岗位的适应能力;对外界压力的承受 能力等。实践教学创造仿真教学环境,突出体

28、现人际交互技能、认知技能、心理动作 技能、反应技能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为此,建立了服饰产业技术中心,建立了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专业教室,实 践环节全部安排在专业教室、实训中心内进行,并贯彻“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原 则。 (1)建立同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的校内实训基地 培养高水平的实际动手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的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 职业环境中进行仿真实训,会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借鉴德国“双元制” 及 应用北美“CBE”教学理论和日本“产学研”的成功经验等,我们采取在校内建立与 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方式,从根本上较好地解决了实践教学问题。学 生在实训基地是以在岗位上从事工

29、作的职员的身份出现的,由具有双重身份的教师和 从工厂企业聘任的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指导,以达到最终培养目标。保证了 实践教学空间的系统性、实用性、开放性、灵活性。 服装专业建立了与服装产业运作相对应的实训基地服饰产业技术中心,依照 服装产业运作过程中所设置的部门与机构,建立具有现代化生产特征的服装工业化生 产系统,设置了企划部、技术部、生产部、营销部、财务部、人事部等相应的机构, 每一个部门等同一个专业教室,在每一个专业教室内的教学内容就是产业运作中所要 完成的全部工作项目与任务。要完成这些工作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关键 能力和要达到的能力标准,就是教学目标。学生要在不同的学习阶

30、段,以不同的身份 完成不同的岗位工作及任务,最终掌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2)实训基地机构设置示意图 建立具有现代化生产特征的服装工业化生产系统,设置相应的企业机构,具有服 装企业中各部门的功能。可以班为单位成立模拟服装公司,按照国内合资或独资企业 71 等较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如技术部按照企划部开发的产品,利用平面裁剪和立 体裁剪的方法,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板型设计、工艺设计、制定生产技术文件、制作 样品等生产前的全部技术准备工作。同时具有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的机能。 以下是企业机构示意图: 服装系 服饰产业 技术中心 公司 电 教 部 财 务 部 人 事 部 人 台 开 发 部

31、设 备 部 材 料 部 企 划 部 技 术 部 生 产 部 营 销 部 除各管理机构,实训场地还还包括裁剪室、服装生产管理室、整烫包装室、特种机 房等。按现代化服装生产线的模式进行设备配置。按照整体设想我们已基本完成了实 训基地服饰产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工作。目前已有样板工作间 450 平米,拉布机、 去皱机各一台,可同时容纳 100 名学生进入裁剪实习,可做课程中的教学实习也可作 为生产车间。日平均开放课时为 10 学时。缝制车间 500 平方米,工艺训练教室 120 平 方米,共有平缝机 200 台,可同时容纳 200 名学生进行生产管理实习。缝制车间开设 一条具有现代化生产特征的生产流水线。

32、日常也可作为教学中的工艺训练场地。日平 均开放课时为 10 学时。特种机车间 50 平米,后整理车间 50 平米,特种机 24 台,西 服整烫定型设备 13 台。其中新购置的先进设备包括:裁剪平台一台,适用于工业化裁 剪。平缝机 200 余台、电脑程控平缝机 4 台,用以组建具有现代化工业生产特征的服 装生产线,特种机 24 台,其中包括电脑程控上袖机、电脑程控锁眼机等先进的设备, 便于特种面料加工、特种工艺加工及进行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使用,另外还有用于西服 的成品半成品整烫定型设备,这套设备的引进将完善西服教学过程,提高西服工艺加 工的质量。 服饰产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基本完成了与现代化服装产业的

33、接轨。使学生们切身体 会服装生产现场的特点,便于学生了解设备、新技术的更新信息,掌握新设备使用技 72 能和新工艺新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们较为全面的、面向未来的综 合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大了购置先进电化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主要购置了主控机、 液晶投影机、计算机、电动屏幕、摄像头、录音卡座、影碟机、调音台、音箱、调光 台、换色器等电化教学、服装表演设备。 4.模拟生产管理实习 这是面向市场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活动。我们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围绕服装行业各 岗位所需专项能力和岗位能力,拓展职业能力在内涵与外延上的宽泛概念,注重培养 学生的关键能力及职业素质养成,构建以较广泛的基础能力培

34、训为起点的新型实训系 统,在学生掌握了岗位基本能力之后,我们设定了与服装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的实践教 学环节模拟生产管理实习, 在第二学年内利用共 10 周 200 多学时 (包括两个假期) 的时间来完成。 基本型形式是学生首先分成若干小组,再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建模拟服装公司, 设立企划部、技术部、生产部、销售部等与服装产业运作相对应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 门,设立服装工业化生产各环节所必须的场所,包括裁剪室、生产管理室、检验、整 烫包装室等,突出成衣化生产的特征;采取聘任制,选出公司经理及各部门机构负责 人, (轮流聘任学生担任各部门主管,学生可以轮流在每个部门或岗位上“工作” ) ; 教师学生具

35、备双重身份,教师既是指导教师又是高层管理者,只作宏观管理和方向性 指导,不参与细节工作,学生既是学生又是公司企业不同岗位上的职员,或是管理决 策者或是一线劳动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要体现公司职员身份。 由于学生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管理决策者,职业道德的养成、责任心的树立融汇于实 践教学之中,既强化了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扩展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又利于职业素质 的养成。 公司组建完成之后,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本公司 的 CI 策划、制定发展战略,之后开始进行市场运作,即从市场调研、消费需求预测开 始,到服装产品定位、产品开发、组织工业化生产、到质检、整烫包装,然

36、后投放到 消费终端市场的全过程。运作过程中采取模拟履行经济合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服饰产 业技术中心为甲方,学生组成的公司为乙方,签订经济合同。在合同中还规定实习经 费的使用为信贷形式,乙方除返还本金外,还要按一定比例上缴利润,超出部分由乙 方自由支配。履行经济合同的实习方式,模拟了市场经济活动现象,使学生学会掌握 市场经济原则。 模拟生产管理实习采取双向考核制,即实际模拟的各个工作岗位效果的考核,产 品在市场销售情况的考核。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观念。 1996 年 模拟生产管理实习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了我校首届优秀教学 73 成果一等奖。 模拟生产管理实习是开放式的

37、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时刻面临市场竞争的冲击,更 面临着社会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知识与技术的快速更新和生产技术手段、生 产模式的变更,因此遇到市场、生产状况发生了变化,或出现了新的竞争目标等时, 学生们自然会感到自己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必须适合新的形势,于是便各自寻找 新的资料、储存新的信息,实施新的手段,形成主动地、积极地接受全方位市场信息 的良好状态。 模拟生产管理实习强调实践教学同服装产业的结合,同市场的结合,同社会的融 合,把学生放入社会的大课堂,让他们独立完成服装企业的全过程运作,接受从市场 调研、商品企划、生产管理、到市场营销的全过程模拟训练,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 境、市场环境

38、、企业运作环境中,完成适应服装市场变化的职业岗位能力、关键能力 的训练,创造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真实空间,达到职业观念、职业修养、职业意识、 职业道德、个人品质等职业素质养成的目的,实现教育教学与市场之间的完全接轨, 使我们能够准确把握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的人才培养 过程对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反应的灵敏度。同时又体现了市场、教学、研究三者的紧密 结合,使“真题真做”的实践教学形式,成为适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实现服装 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5.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综合学生三年来所学知识与能力的较全面的综合训练,通常采用综合 课题的设计形式。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

39、自选课题,也可以是校企联合的技术服务项 目。要通过采风实习(如有计划安排) 、市场调研,灵活运用已掌握的能力创造性地完 成教学任务。以服装专业为例,采用艺术装作品设计制作与实用装作品设计制作两种 方式进行,艺术设计作品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设计思维,体现学生设计素质,实用 装作品的设计制作采取校企联合的形式进行,体现学生市场洞察力和产品开发、技术 开发能力。通过校企联合、为企业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的形式,成功地举办了“厚朴杯” 、 “乔顿杯”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 6.产学研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预就业实习 (1)产学研合作 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运作过程中,90%以上为真题真做的实习形式。产学研结合深

40、 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一起, 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证;在教学改革方面,采纳了企业专 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如:服装专业分流的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方面,签定校外实 训基地和订单式培养协议书,学生可进入企业实习,企业也可派技术人员来院讲课或 指导实践教学。 74 多年来我院为很多职业院校、企业培训了急需的师资、技术与管理人员,如杭州 职业技术学院、温州乔顿服饰企业有限公司、南京 3503 工厂、山西 3534 工厂等。为 很多企业进行了技术输出服务。如北京潮海服装有限公司、温州乔顿服饰企业有限公 司、邯郸雪驰集团、辛集傲蕾一兰皮

41、业有限公司、巨鹿彩棉服装公司等。通过产学合 作教学形式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按照企业对人才规格要求的标准,通过常规教学及校内实训教学过程,基本完成 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基本解决了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问题,但非社 会性的、单纯的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还是不能完全体现职业活动的全部内容。同时 学生对企业中生产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及职业流动性没有切身的体验,必然 会影响学生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造力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要通 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作为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实行预就业制,作为学生就业之前 的最后砺练。把学生融于社会

42、,置身于企业之中,最大限度地掌握职业知识与能力。 (3)预就业实习 是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与企业签定校企联 合协议,构建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双方可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技术服务等共建 项目的组织实施,另一方面企业可向我们提供实训场所,提供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真 实社会环境,完成预就业实习的教学任务。通过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形式 的双向选择,学生进入企业预就业实习。在实习期间,由企业提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 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要有详细的实习日记,指导教师要有评语, 实习结束时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签定就业协议书是预就业实习的成功标志之一。 在多

43、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预就业实习及就业方面,校外实训基地发挥 了重要作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品牌、不同功能的基地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岗位, 提供了广泛的就业空间。 五、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双证书、双起点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率先实施对口招生,中、高职教育对接、教学质量有保证 1991 年国家教委与总后勤部在对我院试办高职的联合批文中,针对培养目标、专 业设置、招生对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我们承担探讨高职教育模式的试点任务, 也明确了“三校生” 、 “双起点” 、 “双证书”的具体任务。当年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作 为高职试点专业,率先实施对口招生,成为我国最早实施对口招生的专业。同

44、时受河 北省考试院委托,从 1991 年至今,一直由我院负责河北省服装专业对口招生的技能测 试。围绕中职生源对口专业课程与职业核心技能水平,确定命题方案,制定应知(笔 试) 、应会(技能)考核标准,集中组织入围出题。 75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 应用型人才,它与以“知识本位” 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工程型 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的是职业,后者强调的是 专业。因此高职的入学特征也应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从人才培养目标特征的层面看, 高职院校的生源应既达到高中文化程度又达到中级技术(操作)等级的要求,教育

45、对 象有较高的双起点,高职教育质量才有保证。 2.职业资格证书教学纳入必修课, 实践教学能力训练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密切结合 “国家职业资格”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获得职 业能力的标志,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通行证。我们在双证书教育模式中,强调实践教 学体系的能力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密切结合,被确定为代表学生核心能力的职 业资格证书教学被纳入教学计划必修课范畴,做到核心能力考核人人过关,只有获得 相应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理论方面达到专科层次,才能拿到毕业证。1993 年,在总后勤部组织召开的教学计划审定会上,我们的教学计划得到了来自全国高职 界 21 名专家的肯

46、定。 3.首开在校生技术等级考核先例,奠定“双证书”制度基础 试点专业建设之初,国家还没有相应的政策。当时技术等级的考核仅针对企业职 工,为解决在校生技术等级考核问题,学校积极与省、市有关部门协商,得到了大力 支持,首开在校生技术等级考核先例,1994 年第一批毕业生技术等级考核由劳动部门 统一组织命题、考核、发证。1994 年首批毕业生就有 3 人通过 7 级考核,一人通过 8 级(当时国家实行的是“八级工”体制,后被规范为初、中、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 五个等级) 。目前我专业还在要求必须获得代表专业核心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服装设计 定制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能力范围,同时考取高级设计

47、人员等相关证书。 目前毕业生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早已经达到 100%。 (二)单元模块制、整体目标式的教学模式 是基础能力培养的主要教学形式。以单元模块划分课程内容,经过若干个不同单元模 块和多阶段的学习之后完成整体教学目标的教学形式。根据专业不同单元模块的组成 形式也有所区别。这里以服装专业为例。 对应企业运作程序,服装专业的课程划分包括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制图与样板、 服装制作工艺、被服工程学等,而服装款式则是由不同的服种组成。根据课程的不同 和任课教师的不同,教学内容相对独立,教师分别单独讲授或者训练各自的内容,学 生会感觉知识零散,不会很好地融会贯通。如果把各自独立的内容协调归纳于某个产

48、 品项目的模块,组成一个按照产品产生程序排列的知识单元,由各知识单元按时间顺 序排列形成教学程序骨架,使之呈螺旋上升的态势,将极有利于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培 养。具体方法就是把同一个产品的设计、样板制作、样衣制作、技术文件制作、生产 76 组织、品质管理等内容,由不同的教师围绕同一个产品在同一个时间单位内讲授和练 习,这些分散的知识就有了一个可以相互印证的核心。每一个服种形成一个课题的单 元模块,囊括各类服种,最后达到整体目标的统一。 单元模块建成后,按照从易到难的习惯顺序,排列为学期主干课教学内容,形成 教学主线,按年级进度逐渐加大单元模块知识含量,教学内容始终不脱离生产实际。 如同一个自行车环

49、形链条,当因为需要去掉其中的某个单环节时,仍然可以衔接为一 个完整的环形。 用时间进度串联 衬衣 裤子西服 衬衣单元模块 裤子单元模块 西服单元模块 这样的模块组成,可以达成知识与能力的横向连接和纵向贯穿,用教学计划中具 体的每一个产品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融为一体,是一条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教 育课程组织形式。 针对单元模块采取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现场演示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进 行启发式的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 也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 (三) “2+1”专业分流教学模式 2000 年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入选第一批国家试点专业我们更加注重教育教学与市 场需求的接轨,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先进与对社会的适应性,因此我们在举办中日澳服 装教育比较研究的同时,召开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议,与国外服装专家、教授共同 深入研讨服装市场人人才需求的走向,及与之相适应的服装教育教学模式,当时中国 工业设计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服装会馆董事长李英杰先生、河北大田洋服服饰企业 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卓军先生及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古川云雪先生、澳大利亚服装专家 凯斯女士等国内外与会专家,针对不同服装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建筑工程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doc 36页).doc)为本站会员(欢乐马)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