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按摩-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805352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穴按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经穴按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经穴按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经穴按摩-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经穴按摩-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穴按摩经穴按摩本章内容本章内容v第一节:经络瑜穴第一节:经络瑜穴v第二节:经穴按摩手法第二节:经穴按摩手法v第三节:推拿的选穴原则第三节:推拿的选穴原则v第四节:郑氏伤科经验穴第四节:郑氏伤科经验穴 v经穴按摩经穴按摩v又叫穴位按摩、点穴又叫穴位按摩、点穴按摩、指针按摩和指按摩、指针按摩和指针疗法等。它是运用针疗法等。它是运用一定手法,作用于经一定手法,作用于经穴,引起应答性反应,穴,引起应答性反应,达到防治伤病的目的。达到防治伤病的目的。v经穴按摩经穴按摩其理论基础和配穴方法,与针灸其理论基础和配穴方法,与针灸疗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以手指运用适疗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以手指运用适当的

2、力量和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之疏通当的力量和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之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调整气血。v要掌握经穴按摩,除学习手法外,还要熟要掌握经穴按摩,除学习手法外,还要熟悉悉经络穴位经络穴位,熟悉经脉起止部、循行方向、,熟悉经脉起止部、循行方向、相互衔接和常用穴位的主治等,才能运用相互衔接和常用穴位的主治等,才能运用自如,取得良好的效果。自如,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一节第一节 经络腧穴经络腧穴v一、经络简介一、经络简介v经络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称。v经经,有路径的含义

3、,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分布在较深部;分布在较深部;v络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分布在较浅部。分布在较浅部。v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v经脉经脉- -主要指十四经主要指十四经v即十二经脉和督脉、任脉。即十二经脉和督脉、任脉。 阴经阴经 阳经阳经 里里 外外 脏脏 腑腑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足少

4、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 足太阴膀胱经足太阴膀胱经 1 1、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阳明阳明前前 少阳少阳中中 太阳太阳后后 太阴太阴前前 厥阴厥阴中中 少阴少阴后后循行走向循行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胸)。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v 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上肢内侧前缘。起于中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回绕循焦,下络大肠,回绕循胃上口过横膈,属肺,胃上口过横膈,属肺,从肺系横出锁骨下,循从肺系横出锁骨下,循

5、臂前外侧过肘、腕,循臂前外侧过肘、腕,循鱼际边缘出拇指桡侧端,鱼际边缘出拇指桡侧端,腕部支脉从列缺分出,腕部支脉从列缺分出,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于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于食指末端。食指末端。v 经脉循行部位的伤病。经脉循行部位的伤病。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v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前缘在上肢外侧前缘, ,起于起于食指桡侧末端,循第一、食指桡侧末端,循第一、二掌骨间背侧上行上肢二掌骨间背侧上行上肢后外侧,过腕、肘、肩,后外侧,过腕、肘、肩,上出手足三阳之会(大上出手足三阳之会(大椎),下入缺盆络肺属椎),下入缺盆络肺属大肠。缺盆的支脉从缺大肠。缺盆的支脉从缺盆上颈,贯颊

6、入下齿中,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回绕上唇交人中,左脉回绕上唇交人中,左脉走右,右脉走左,布鼻走右,右脉走左,布鼻两侧(迎香)。两侧(迎香)。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v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起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起于鼻旁,上行至鼻根与膀胱经交于鼻旁,上行至鼻根与膀胱经交会,回下鼻外侧,入上齿,回出会,回下鼻外侧,入上齿,回出环绕口唇下,别出颏唇沟交任脉,环绕口唇下,别出颏唇沟交任脉,回向腮后出下颌大迎处,过颊车,回向腮后出下颌大迎处,过颊车,上耳前交足少阳经,循发际至额上耳前交足少阳经,循发际至额前。面部支脉从前下人迎,循喉前。面部

7、支脉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过横隔,属胃络脾。咙入缺盆,下过横隔,属胃络脾。缺盆部直行的脉从缺盆下乳,下缺盆部直行的脉从缺盆下乳,下挟脐入少腹两侧气街。胃部支脉挟脐入少腹两侧气街。胃部支脉于胃口下循腹里至气街与前条经于胃口下循腹里至气街与前条经脉会合,再由此下行髀关,循腿脉会合,再由此下行髀关,循腿前中至伏兔下膝,循胫外前缘过前中至伏兔下膝,循胫外前缘过踝,经足跗入第二趾外侧端。胫踝,经足跗入第二趾外侧端。胫部支脉从膝下部支脉从膝下3 3寸出,入中趾外寸出,入中趾外侧端。足跗部支脉分出于跗上,侧端。足跗部支脉分出于跗上,入大趾内侧端,交足太阴脾经。入大趾内侧端,交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太

8、阴脾经v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脉旁开第二侧线及下腹任脉旁开第二侧线及下肢内侧前缘肢内侧前缘, ,起于足大趾内起于足大趾内侧端,循大趾内侧赤白肉侧端,循大趾内侧赤白肉际间上行,经内踝前上胫,际间上行,经内踝前上胫,循胫后,于踝上约循胫后,于踝上约8 8寸处交寸处交足厥阴之前,上膝,循股足厥阴之前,上膝,循股内前入腹,属脾络胃,过内前入腹,属脾络胃,过横膈上行,挟咽系舌,散横膈上行,挟咽系舌,散于舌下;胃部支脉上膈注于舌下;胃部支脉上膈注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v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肢内侧

9、后缘, ,起于心中,出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心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心系向上的支脉上挟咽,系系向上的支脉上挟咽,系目系。心系直行的脉上肺,目系。心系直行的脉上肺,下出腋下,循手臂内后侧下出腋下,循手臂内后侧下行,过肘、腕,出小指下行,过肘、腕,出小指内侧末端,与手太阳小肠内侧末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经相接。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v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后缘上肢外侧后缘, ,起于手小指起于手小指外侧端,沿手臂后内侧上外侧端,沿手臂后内侧上行,过腕、肘,绕肩胛,行,过腕、肘,绕肩胛,交大椎,入缺盆络心,下交大椎,入缺盆络心,下过膈至胃,属小肠;缺盆过膈

10、至胃,属小肠;缺盆部支脉循颈上面,至目外部支脉循颈上面,至目外眦,转入耳中;颊部支脉眦,转入耳中;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鼻旁,至上行目眶下,抵鼻旁,至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接。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v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 ,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顶百会;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顶百会;巅顶支脉从巅顶至耳上角;巅巅顶支脉从巅顶至耳上角;巅顶直行的脉从巅顶入络脑,回顶直行的脉从巅顶入络脑,回出分支下行于项后,循肩胛内出分支下行于项后,循肩胛内侧,挟脊抵腰中,循脊旁肌肉侧,挟脊抵腰中,循脊旁肌肉

11、入体腔,络肾属膀胱;腰部的入体腔,络肾属膀胱;腰部的支脉从腰中挟脊过臀,入支脉从腰中挟脊过臀,入中;中;项后的支脉从肩胛内缘直下,项后的支脉从肩胛内缘直下,过臀部环跳,循大腿外侧下行,过臀部环跳,循大腿外侧下行,与上支脉合于与上支脉合于中,从此下行中,从此下行小腿后,出外踝后,循跖至小小腿后,出外踝后,循跖至小趾外侧端,与足少阴经相接。趾外侧端,与足少阴经相接。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v 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 ,起于小趾下,斜向足心,出起于小趾下,斜向足心,出舟骨粗隆下,循内踝后入足舟骨粗隆下,循内踝后入足跟,循腿后内上行,

12、入脊柱跟,循腿后内上行,入脊柱长强,属肾络膀胱。从肾直长强,属肾络膀胱。从肾直行的脉上过膈入肺中,循喉行的脉上过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根。肺部支脉从肺出,咙挟舌根。肺部支脉从肺出,络心,流注胸中,与手厥阴络心,流注胸中,与手厥阴经相接。经相接。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v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中间上肢内侧中间, ,起于胸中,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依次出属心包络,下膈,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胸部支联络上中下三焦;胸部支脉横出胁部腋下,循上臂脉横出胁部腋下,循上臂前中,向下行于太阴、少前中,向下行于太阴、少阴之间,过肘、腕,入掌阴之间,过肘、腕,入掌出中指端。掌中支

13、脉从劳出中指端。掌中支脉从劳宫分出至无名指端,与手宫分出至无名指端,与手少阳经相接。少阳经相接。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v 手少阳三焦经主要分布在手少阳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上肢 外侧中间外侧中间, ,起于无名起于无名指末端,循第四、五掌骨指末端,循第四、五掌骨间过腕背,沿手臂后中上间过腕背,沿手臂后中上肩,交足少阳后,入缺盆,肩,交足少阳后,入缺盆,布胸络心包,下膈,从胸布胸络心包,下膈,从胸至腹上、中、下三焦;胸至腹上、中、下三焦;胸中支脉从胸上出缺盆,走中支脉从胸上出缺盆,走项,循耳后直上额角,回项,循耳后直上额角,回行面颊至眶下;耳部支脉行面颊至眶下;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从耳

14、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颊,至目与前脉交叉于面颊,至目外眦,与足少阳经相接。外眦,与足少阳经相接。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v 足少阳胆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足少阳胆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 外侧中间外侧中间, ,起于目外眦,上额角,起于目外眦,上额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经前,至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经前,至肩上交手少阳经后,入缺盆;耳肩上交手少阳经后,入缺盆;耳后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后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外眦后。目外眦支脉从目外至目外眦后。目外眦支脉从目外眦分出,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眦分出,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眶下,下颊车,循颈与前脉合于眶下,下颊车,循颈与前脉合于缺盆,下胸过

15、膈,络肝属胆,循缺盆,下胸过膈,络肝属胆,循胁肋内出于腹股沟,绕外阴毛际,胁肋内出于腹股沟,绕外阴毛际,横入髋。缺盆直行的脉下腋,循横入髋。缺盆直行的脉下腋,循胸过季胁,与前脉下合于髋,下胸过季胁,与前脉下合于髋,下行腿外侧,过膝踝,循足背直至行腿外侧,过膝踝,循足背直至第四趾外侧端。足背支脉从足临第四趾外侧端。足背支脉从足临泣分出循第一、二跖间出于大趾泣分出循第一、二跖间出于大趾端,出大趾,穿过爪甲,回甲后端,出大趾,穿过爪甲,回甲后毫毛部大敦,与足厥阴肝经相接。毫毛部大敦,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v 足厥阴肝经主要分布在下足厥阴肝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的中间肢内侧的中间, ,

16、起于足大趾起于足大趾毫毛部,上循足跗,经内毫毛部,上循足跗,经内踝前踝前1 1寸上踝,至踝上寸上踝,至踝上8 8寸寸处交足太阴经之后,上膝处交足太阴经之后,上膝循股内入阴毛,绕阴部上循股内入阴毛,绕阴部上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后向上入鼻咽部,连目系,后向上入鼻咽部,连目系,上出于额,会督脉于巅。上出于额,会督脉于巅。目系支脉下绕唇内。肝部目系支脉下绕唇内。肝部支脉从肝分出,过膈上注支脉从肝分出,过膈上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2 2、督脉、任脉、督脉、任脉v督脉:督脉:“阳脉之海阳脉之海”v任脉:任脉:“

17、阴脉之海阴脉之海”督脉督脉v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故又称“阳脉之海阳脉之海”。v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后行于腰背正中行于腰背正中,经项,经项部,进入脑内,属脑,部,进入脑内,属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上唇、到上唇系带处。并有地脉络肾、贯心。并有地脉络肾、贯心。任脉任脉v任脉能总任一身之阴经,任脉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有故有“阴脉之海阴脉之海”的称的称号。号。v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腹部正中线上行沿腹部正中线上行,通,通过胸部,颈部,到达下过胸部,颈部

18、,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行至两目下。龈交,分行至两目下。v二、常用经穴二、常用经穴v经穴又叫输穴,经穴又叫输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于体表的部位。v经穴按摩和针灸一样,依靠对穴位的刺激,经穴按摩和针灸一样,依靠对穴位的刺激,唤起机体的应答反应,疏通经络,使之阴唤起机体的应答反应,疏通经络,使之阴平阳秘,气血调合,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平阳秘,气血调合,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v(一)(一)腧穴的分类腧穴的分类 1 1、十四经穴、十四经穴 2 2、经外奇穴、经外奇穴 3 3、阿是穴、阿是穴v凡是具有一定的名称、确定的位置、分布在凡是具

19、有一定的名称、确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脉上的腧穴称为十四经脉上的腧穴称为“经穴经穴”。没有列入。没有列入十四经脉,而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发现的经验十四经脉,而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发现的经验穴,称为穴,称为“经外奇穴经外奇穴”。v无一定名称和位置,是以压痛点而定位的穴无一定名称和位置,是以压痛点而定位的穴位称位称“阿是穴阿是穴”,又称,又称“天应穴天应穴”。 v(二)(二)腧穴的主治规律腧穴的主治规律 1 1、近治作用、近治作用 2 2、远治作用、远治作用 3 3、特殊作用、特殊作用疾病的治疗疾病的治疗四总穴歌四总穴歌: “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头

20、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 用于疾病的预防用于疾病的预防 保健强壮穴:足三里、大椎、关元保健强壮穴:足三里、大椎、关元 v人体一旦有了伤病,脏腑与体表之间的联人体一旦有了伤病,脏腑与体表之间的联系受阻,往往在经络通路上,出现敏感点系受阻,往往在经络通路上,出现敏感点- - -压痛点压痛点,因此,脏腑和经络在生理、病理,因此,脏腑和经络在生理、病理上是息息相关的,在诊断上也提供了重要上是息息相关的,在诊断上也提供了重要参考。参考。 v(三)腧穴定位(三)腧穴定位v1 1、体表解剖标志取穴法、体表解剖标志取穴法-指以体表解剖学的指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各种体表标志

21、为依据来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 固定标志固定标志- -指各部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指各部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陷,五官轮廓,发际,指( (趾趾) )甲、乳头、脐窝等。例如,于甲、乳头、脐窝等。例如,于腓骨头前下方定阳陵泉;三角肌尖端部定臂臑;眉头定攒竹;腓骨头前下方定阳陵泉;三角肌尖端部定臂臑;眉头定攒竹;两眉之中间定印堂等。两眉之中间定印堂等。 活动标志活动标志- -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例如:曲池,在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例如:曲池,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

22、处。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2 2、“骨度骨度”折量定位法折量定位法-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经穴定位的方法。于经穴定位的方法。 规定了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并结合历代规定了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并结合历代学者创用的折量分寸(将设定的两骨节点之间的学者创用的折量分寸(将设定的两骨节点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为长度折量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为1 1寸,十等分寸,十等分为为1 1尺),作为定穴的依据。全身主要尺),作为定穴的依据。全身主要 骨度骨度 折量折量寸见下表。寸见下表。 v

23、3 3、手指同身寸法、手指同身寸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的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v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寸。的距离作为一寸。v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一寸。v横指同身寸:患者横指同身寸:患者2-5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难,其四指的宽度作为三寸。为难,其四指的宽度作为三寸。v(四)伤科常用经穴(四)伤科常用经穴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v中府中府v【位置位置】前正中线旁开前正中线旁开

24、6寸,平第一肋间隙寸,平第一肋间隙或锁骨下或锁骨下1寸处寸处 。v【主治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胀满,肩背痛,咳嗽,气喘,胸痛胀满,肩背痛,胸部肌肉伤痛等。胸部肌肉伤痛等。v【手法手法】按,揉,摩,提弹。按,揉,摩,提弹。v【附注附注】此穴敏感性强,应注意手法力量此穴敏感性强,应注意手法力量轻重的掌握。轻重的掌握。v尺泽尺泽v【位置位置】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陷中 。v【主治主治】咳嗽,气喘,咳血,潮热,中暑咳嗽,气喘,咳血,潮热,中暑吐泻,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等。吐泻,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等。v【手法手法】按,揉,拿。按,揉,拿。v鱼际鱼际v【位置位置】第一掌

25、骨中点,赤白肉际间。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间。v【主治主治】痰少干咳,咳血,喉痛,失音,痰少干咳,咳血,喉痛,失音,发热等。发热等。v【手法手法】按,揉,掐,拨。按,揉,掐,拨。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v合谷合谷v【位置位置】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v【主治主治】耳聋,齿痛,面肿,面肌痉挛,面瘫,目赤耳聋,齿痛,面肿,面肌痉挛,面瘫,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发热,头痛,脘腹疼痛,便秘,泄泻,手指麻木,臂痛等。便秘,泄泻,手指麻木,臂痛等。v【手法手法】揉,掐。揉,掐。v【附注附注】别

26、名虎口。辨证施治,可补可泻。别名虎口。辨证施治,可补可泻。v手三里手三里v【位置位置】曲池穴直下曲池穴直下2 2寸处寸处 )。)。v【主治主治】齿痛颊肿,腹痛腹泻,肘臂酸痛,前臂伸腕齿痛颊肿,腹痛腹泻,肘臂酸痛,前臂伸腕肌伤痛,急性腰背肌伤痛,急性腰背v痛。痛。v【手法手法】揉,掐,拨。揉,掐,拨。v【附注附注】伤科取穴用治腰痛,常重掐并横拨,同时活伤科取穴用治腰痛,常重掐并横拨,同时活动腰部。动腰部。v曲池曲池v【位置位置】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点 。v【主治主治】发热,腹痛呕吐,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高发热,腹痛呕吐,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27、,高血压,手臂、肘部伤痛等。血压,手臂、肘部伤痛等。v【手法手法】掐,点,按。掐,点,按。v【附注附注】泻热解毒常用穴,宜泻不宜补。配血海解热泻热解毒常用穴,宜泻不宜补。配血海解热毒,配足三里降压,配尺泽治网球肘。毒,配足三里降压,配尺泽治网球肘。v 肩肩髃髃v 【位置位置】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外前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外前呈现凹陷处呈现凹陷处 。v 【主治主治】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半身不遂。半身不遂。v 【手法手法】按,掐,捏。按,掐,捏。v 【附注附注】治肩部伤痛的常用穴之一,治肩部伤痛的常用穴之一,如肩峰下滑囊炎、肩袖损伤、肩周如肩峰下滑囊炎、肩袖损伤、肩周炎、肩部骨折

28、后遗肩关节功能障碍炎、肩部骨折后遗肩关节功能障碍等。等。v 巨骨巨骨v 【位置位置】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的凹陷中的凹陷中 。v 【主治主治】肩臂痛。肩臂痛。v 【手法手法】掐,按,揉。掐,按,揉。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v髀关髀关v【位置位置】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平臀沟处。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平臀沟处。v【主治主治】腰痛膝寒,痿痹。腰痛膝寒,痿痹。v【手法手法】按,揉,拨。按,揉,拨。v【附注附注】伤科取穴常治疗股四头肌伤痛及肌肉萎缩。伤科取穴常治疗股四头肌伤痛及肌肉萎缩。配阿是穴治疗股四头肌急性损伤,配伏兔、足三里治配阿是穴治疗股四头肌急性损伤,配伏兔、足

29、三里治半身不遂。半身不遂。v伏兔伏兔v【位置位置】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寸。v【主治主治】腰痛膝冷,痿痹。腰痛膝冷,痿痹。v【手法手法】按,揉,拨。按,揉,拨。v梁丘梁丘v【位置位置】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处。寸处。v【主治主治】膝肿冷痛,痿痹,胃痛等。膝肿冷痛,痿痹,胃痛等。v【手法手法】按,揉,拿。按,揉,拿。v【附注附注】治膝关节损伤常配合拿梁丘、血海。治膝关节损伤常配合拿梁丘、血海。v犊鼻犊鼻v【位置位置】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v【主治

30、主治】膝痛,屈伸不利。膝痛,屈伸不利。v【手法手法】按,掐,拨。按,掐,拨。v【附注附注】伤科取穴常用治髌骨劳损,髌腱张腱末端病,伤科取穴常用治髌骨劳损,髌腱张腱末端病,脂肪垫损伤,半月板损伤及膝部骨折后遗关节功能障脂肪垫损伤,半月板损伤及膝部骨折后遗关节功能障碍。碍。v足三里足三里v【位置位置】犊鼻穴下犊鼻穴下3寸,胫骨粗隆向外一横指寸,胫骨粗隆向外一横指处。处。v【主治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呕吐、滞食等脾腹胀、腹痛、腹泻、呕吐、滞食等脾胃病证,贫血、心悸、头晕、头痛等病证,面胃病证,贫血、心悸、头晕、头痛等病证,面肿、齿痛、目赤、便秘、鼻衄等症,经脉循行肿、齿痛、目赤、便秘、鼻衄等症,经

31、脉循行所过关节的损伤病痛、肢体痿痹、肌肉冷痛、所过关节的损伤病痛、肢体痿痹、肌肉冷痛、麻痹,以及低血糖和高血压等病。麻痹,以及低血糖和高血压等病。v【手法手法】按,揉,掐。按,揉,掐。v【附注附注】保健要穴,有强壮和提高机体防御机保健要穴,有强壮和提高机体防御机能的作用。配曲池有降压的作用。能的作用。配曲池有降压的作用。v解溪解溪v【位置位置】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拇长伸肌腱与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趾长伸肌腱之间。v【主治主治】踝关节扭伤,足趾麻木,下肢痿痹,踝关节扭伤,足趾麻木,下肢痿痹,头痛,眩晕,腹胀,便秘。头痛,眩晕,腹胀,便秘。v【手法手法】掐,按。掐,按。足

32、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v三阴交三阴交v【位置位置】内踝上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寸,胫骨内侧缘后。v【主治主治】失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鸣泄泻,失眠,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鸣泄泻,下肢痿痹,胫骨痛,过度疲劳,乏力肢软。下肢痿痹,胫骨痛,过度疲劳,乏力肢软。v【手法手法】摩,按,揉。摩,按,揉。v【附注附注】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治肝、脾、肾疾病。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治肝、脾、肾疾病。配神门,治失眠。多补少泻。配神门,治失眠。多补少泻。v阴陵泉阴陵泉v【位置位置】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v【主治主治】腿膝痛,风湿痛,膝内侧软组织伤腿膝痛,风湿痛,膝内侧软组织伤.v【手法手法】按,

33、揉,拿。按,揉,拿。v【附注附注】治膝部伤痛,常配合拿阴陵泉、阳陵泉。治膝部伤痛,常配合拿阴陵泉、阳陵泉。v血海血海v【位置位置】髌骨内上缘上髌骨内上缘上2寸。寸。v【主治主治】膝痛膝痛v【手法手法】揉,拿。揉,拿。v【附注附注】伤科取穴治膝周伤痛,如内收肌及缝匠肌伤科取穴治膝周伤痛,如内收肌及缝匠肌损伤,常拿血海、梁丘,配合指针阿是穴。损伤,常拿血海、梁丘,配合指针阿是穴。 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v少海少海v【位置位置】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线中点。v【主治主治】肘关节痛,手臂挛缩,心痛,腋肋痛。肘关节痛,手臂挛缩,心痛,腋肋痛。v【手法手法】

34、揉,掐,拿。揉,掐,拿。v【附注附注】伤科取穴治肘部内侧伤痛及前臂缺血伤科取穴治肘部内侧伤痛及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常可配合拿少海、曲池,或拿少海、性肌挛缩,常可配合拿少海、曲池,或拿少海、小海。小海。v神门神门v【位置位置】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尺侧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尺侧凹陷中)。凹陷中)。v【主治主治】心悸,失眠,健忘,多梦,胸胁痛。心悸,失眠,健忘,多梦,胸胁痛。v【手法手法】按,揉,掐。按,揉,掐。v【附注附注】配三阴交治失眠。配心俞、肝俞、胆配三阴交治失眠。配心俞、肝俞、胆俞、脾俞治运动员赛前紧张。俞、脾俞治运动员赛前紧张。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v后溪后溪v【位置位置

35、】握拳,掌横纹尺侧头,赤白肉际间握拳,掌横纹尺侧头,赤白肉际间v【主治主治】头项强痛,腰脊强痛,急性腰扭伤,头项强痛,腰脊强痛,急性腰扭伤,肘腕指挛痛,目赤睑肿,咽喉肿痛。肘腕指挛痛,目赤睑肿,咽喉肿痛。v【手法手法】掐。掐。v【附注附注】治急性腰扭伤,可重掐后溪,同时配治急性腰扭伤,可重掐后溪,同时配合腰部活动。合腰部活动。v天宗天宗v【位置位置】肩胛骨冈下窝中央。肩胛骨冈下窝中央。v【主治主治】肩胛疼痛,肩部肌肉萎缩,颈椎病。肩胛疼痛,肩部肌肉萎缩,颈椎病。v【手法手法】按,揉。按,揉。v【附注附注】敏感性强,注意手法力量的掌握。敏感性强,注意手法力量的掌握。v秉风秉风v【位置位置】天宗穴

36、直上,肩胛骨冈上窝中。天宗穴直上,肩胛骨冈上窝中。v【主治主治】肩胛痛,肩臂酸痛。肩胛痛,肩臂酸痛。v【手法手法】按,揉,提弹,捏。按,揉,提弹,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v肾俞肾俞v【位置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寸。v【主治主治】肾虚腰痛,水肿,耳鸣,耳聋等。肾虚腰痛,水肿,耳鸣,耳聋等。v【手法手法】按,揉,推,擦,拨,拿。按,揉,推,擦,拨,拿。v【附注附注】治腰痛的常用要穴。治腰痛的常用要穴。v委中委中v【位置位置】腘横纹中央。腘横纹中央。v【主治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腿痛转筋等。腰背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腿痛转筋等。v【手法手法】按,掐

37、,揉,拨。按,掐,揉,拨。v【附注附注】治腰痛常用穴,有健腰肾、清暑热、泻暑实、利治腰痛常用穴,有健腰肾、清暑热、泻暑实、利腰膝的作用。腰膝的作用。v承山承山v【位置位置】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v【主治主治】腿痛转筋,便秘,痔疮。腿痛转筋,便秘,痔疮。v【手法手法】按,揉。按,揉。v昆仑昆仑v【位置位置】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v【主治主治】头痛,目眩,项背疼痛,腰腿痛,踝关节扭伤,头痛,目眩,项背疼痛,腰腿痛,踝关节扭伤,跟痛症,跟腱腱围炎,距腓后韧带伤,跟腱末端病。跟痛症,跟腱腱围炎,距腓后韧带伤,跟腱末端病。v【手法手法】按,捏,

38、拿。按,捏,拿。v【 附 注附 注 】 治 跟 腱 伤 , 常 配 合 拿 昆 仑 、 太 溪 。治 跟 腱 伤 , 常 配 合 拿 昆 仑 、 太 溪 。 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v 涌泉涌泉v 【位置位置】足底前足底前13与后与后23交界处,交界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足趾跖屈时呈凹陷。v 【主治主治】头昏目眩,失眠,偏头痛,头昏目眩,失眠,偏头痛,咽痛、便秘,高血压。咽痛、便秘,高血压。v 【手法手法】按,揉,擦。按,揉,擦。v 太溪太溪v 【位置位置】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v 【主治主治】咽喉干痛,肾虚齿痛,肾虚咽喉干痛,肾虚齿痛,肾虚腰痛,腿软乏力,耳鸣耳聋,气喘,腰

39、痛,腿软乏力,耳鸣耳聋,气喘,失眠,踝关节及跟腱伤痛等。失眠,踝关节及跟腱伤痛等。v 【手法手法】按,捏,拿。按,捏,拿。v 【附注附注】治踝关节伤痛或跟腱伤,常治踝关节伤痛或跟腱伤,常配合拿太溪与昆仑。配合拿太溪与昆仑。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v 曲泽曲泽v 【位置位置】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尺侧缘。v 【主治主治】上肢酸痛、颤抖,口干,上肢酸痛、颤抖,口干,胸痛胃痛。胸痛胃痛。v 【手法手法】按,捏,拿。按,捏,拿。v 内关内关v 【位置位置】腕横纹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v 【主治主治】胃痛,呕吐,心痛,心胃痛

40、,呕吐,心痛,心悸,胸闷,热病,上肢麻痹,中悸,胸闷,热病,上肢麻痹,中风失神,失眠,眩晕。风失神,失眠,眩晕。v 【手法手法】按,揉,掐,拿。按,揉,掐,拿。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v 外关外关v 【位置位置】腕背横纹上腕背横纹上2 2寸,寸,尺桡骨之间。尺桡骨之间。v 【主治主治】上肢痹痛,风湿上肢痹痛,风湿痛,手臂肌肉酸痛,胁肋痛,手臂肌肉酸痛,胁肋痛,头痛项强,耳聋耳鸣,痛,头痛项强,耳聋耳鸣,颊肿,目赤肿痛,热病。颊肿,目赤肿痛,热病。v 【手法手法】按,揉,掐,拿。按,揉,掐,拿。v 【附注附注】治手臂、腕部伤治手臂、腕部伤痛,常配合拿外关、内关。痛,常配合拿外关、内关。足少阳胆经

41、足少阳胆经v风池风池v【位置位置】后发际正中直上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寸,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间的凹陷处。v【主治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肩背痛,鼻塞,鼻衄,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肩背痛,鼻塞,鼻衄,感冒,中风,热病。感冒,中风,热病。v【手法手法】按,揉,拿。按,揉,拿。v【附注附注】常同时拿两侧风池穴。常同时拿两侧风池穴。v肩井肩井v【位置位置】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v【主治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痛,手臂上举不能,胸闷。头项强痛,肩背痛,手臂上举不能,胸闷。v【手法手法】按,揉,捏,提弹,拨。按,揉,捏,提弹,拨。v【附注附注】疏通气血

42、的要穴,各处伤痛推拿治疗后都可疏通气血的要穴,各处伤痛推拿治疗后都可指针肩井。指针肩井。v悬钟(绝骨)悬钟(绝骨)v【位置位置】外踝尖上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寸,腓骨后缘。v【主治主治】咽喉肿痛,项强,下肢痿痹,胸胁胀痛,脚咽喉肿痛,项强,下肢痿痹,胸胁胀痛,脚气,痔疮,再生障碍性贫血。气,痔疮,再生障碍性贫血。v【手法手法】按,揉。按,揉。v【附注附注】髓会绝骨。髓会绝骨。v丘墟丘墟v【位置位置】外踝前下方凹陷中。外踝前下方凹陷中。v【主治主治】踝关节扭伤,下肢痿痹,胁肋痛。踝关节扭伤,下肢痿痹,胁肋痛。v【手法手法】掐,按。掐,按。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v太冲太冲v【位置位置】足背第一、二

43、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凹陷中。跖骨结合部前凹陷中。v【主治主治】头顶痛,眩晕,头顶痛,眩晕,高血压,目赤肿痛,胁高血压,目赤肿痛,胁痛,下肢痿痹等。痛,下肢痿痹等。v【手法手法】按,揉,掐。按,揉,掐。太冲督脉督脉v腰阳关腰阳关v【位置位置】第四腰椎棘突下。第四腰椎棘突下。v【主治主治】腰脊疼痛,月经不调,遗精,腰脊疼痛,月经不调,遗精,阳萎,下肢痿痹。阳萎,下肢痿痹。v【手法手法】擦,推,按,揉。擦,推,按,揉。v命门命门v【位置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第二腰椎棘突下。v【主治主治】腰脊疼痛,过度疲劳,贫血腰脊疼痛,过度疲劳,贫血等。等。v【手法手法】擦,推,按,揉。擦,推,按,揉。v【附注

44、附注】强腰健肾的保健强壮穴。强腰健肾的保健强壮穴。v大椎大椎v【位置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第七颈椎棘突下。v【主治主治】热病,头项强痛,失枕,癫热病,头项强痛,失枕,癫痫,咳喘,外感,风疹。痫,咳喘,外感,风疹。v【手法手法】擦,推,按,揉。擦,推,按,揉。v【附注附注】常与曲池配合泻热。常与曲池配合泻热。 v风府风府v【位置位置】后发际正中直上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寸。v【主治主治】头项强痛,眩晕,头痛,中风头项强痛,眩晕,头痛,中风不语,咽喉肿痛。不语,咽喉肿痛。v【手法手法】按,揉。按,揉。v百会百会v【位置位置】后发际正中直上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寸。v【主治主治】头痛眩晕,中风不语,痔疮

45、,头痛眩晕,中风不语,痔疮,脱肛,崩漏,衄血,鼻塞,失眠,健忘,脱肛,崩漏,衄血,鼻塞,失眠,健忘,昏迷。昏迷。v【手法手法】摩,按,揉,点。摩,按,揉,点。v【附注附注】本穴有保健强壮作用。本穴有保健强壮作用。v人中(水沟)人中(水沟)v【位置位置】人中沟的上人中沟的上13与中与中13的交的交界处。界处。v【主治主治】昏迷,高热抽颤,癫痫,中暑,昏迷,高热抽颤,癫痫,中暑,小儿惊风,面瘫,腰脊强痛。小儿惊风,面瘫,腰脊强痛。v【手法手法】掐,按。掐,按。v【附注附注】急救要穴。急救要穴。 任脉任脉v关元关元v【位置位置】脐下脐下3 3寸。寸。v【主治主治】腹痛,遗尿,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

46、泻,腹痛,遗尿,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泄泻,脱肛,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等。脱肛,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等。v【手法手法】摩,按,揉。摩,按,揉。v【附注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治泌尿生殖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治泌尿生殖系统一切病证。系统一切病证。v气海气海v【位置位置】脐下脐下1.51.5寸。寸。v【主治主治】小腹痛,泄泻,遗精,遗尿,尿闭,月经不小腹痛,泄泻,遗精,遗尿,尿闭,月经不调,闭经等。调,闭经等。v【手法手法】摩,按,揉。摩,按,揉。v【附注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宜补不宜泻。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宜补不宜泻。v神阙神阙v【位置位置】脐中。脐中。v【主

47、治主治】腹痛肠鸣,泄泻不止,脱肛,水肿,虚脱,腹痛肠鸣,泄泻不止,脱肛,水肿,虚脱,中风脱证。中风脱证。v【手法手法】摩,按,揉。摩,按,揉。v下脘下脘v【位置位置】脐上脐上2寸。寸。v【主治主治】腹痛,腹胀,胃痛,泄泻,呕吐反胃,消化不良,脾胃腹痛,腹胀,胃痛,泄泻,呕吐反胃,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虚弱。v【手法手法】摩,按,揉。摩,按,揉。v中脘中脘v【位置位置】脐上脐上4寸。寸。v【主治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胃痛,腹胀,呕吐,泄泻。v【手法手法】摩,按,揉。摩,按,揉。v【附注附注】强健脾土的保健强壮穴,有明显的促进胃肠蠕动、增强强健脾土的保健强壮穴,有明显的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

48、功能的作用。消化功能的作用。v上脘上脘v【位置位置】脐上脐上5寸(图寸(图415)。)。v【主治主治】胃痛,呕吐,腹胀,反胃。胃痛,呕吐,腹胀,反胃。v【手法手法】摩,按,揉。摩,按,揉。v膻中膻中v【位置位置】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图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图415)。)。v【主治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心悸,高血压,心绞痛。咳嗽,气喘,胸痛,心悸,高血压,心绞痛。v【手法手法】摩,推,按,揉。摩,推,按,揉。经外奇穴经外奇穴 v印堂印堂v【位置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两眉头连线的中点。v【主治主治】头痛头重,鼻渊,鼻衄,小儿惊头痛头重,鼻渊,鼻衄,小儿惊, ,风,失眠。风,失眠。v【手法

49、手法】推,按,捏。推,按,捏。v【附注附注】本穴有醒脑、镇静安神的作用。本穴有醒脑、镇静安神的作用。v夹脊(华佗夹脊)夹脊(华佗夹脊)v【位置位置】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体棘突下旁开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体棘突下旁开0.50.5寸。寸。v【主治主治】脊椎疼痛,腰背劳损,相应脏腑疾患。脊椎疼痛,腰背劳损,相应脏腑疾患。v【手法手法】擦,推,按,揉,拨。擦,推,按,揉,拨。v【附注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本穴有强壮作用。v腰眼腰眼v【位置位置】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 34 4寸的凹陷中。寸的凹陷中。v【主治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腰痛,月经不调,带下。v【手法手法】按,揉

50、,拨。按,揉,拨。v【附注附注】补虚治腰痛,治损伤、疲劳及肾虚腰痛。补虚治腰痛,治损伤、疲劳及肾虚腰痛。v落枕穴落枕穴v【位置位置】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寸处。v【主治主治】落枕,手臂痛。落枕,手臂痛。v【手法手法】掐,按。掐,按。v【附注附注】治落枕,指针刺激的同时,活动颈部。治落枕,指针刺激的同时,活动颈部。v腰痛穴腰痛穴v【位置位置】手背指总伸肌腱的两侧,腕横纹下手背指总伸肌腱的两侧,腕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寸处,一手两穴。v【主治主治】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v【手法手法】掐,按。掐,按。v【附注附注】指针刺激的同时,活动腰部。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经穴按摩-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