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806704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针疗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浮针疗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浮针疗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浮针疗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浮针疗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浮针疗法1ppt课件第一部概论一、简介: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纪承和发扬了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宝贵的实践经验,结合了现代医学,尤其是现代针刺研究的成果,是在疼痛周围疏松结缔组织(即浅筋膜)针刺的一种方法。具有适应症广泛,疗效快捷确切、操作方便、经济安全、没有副作用等优点,对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疼痛有着较为广泛的作用。 浮针疗法对于躯干、四肢部的疼痛等感觉异常有快捷显著的作用,对其适应症有效率达95%以上(四肢未端掌指关节、趾跖关节以上除外,这些部位进针不方便)。2ppt课件二、概念和命名: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物理疗法,它主要运用浮针针具,以局部病症为基础,在疼痛周围(而不

2、是在疼痛局部)进针,针先对准病灶,针体沿浅筋膜(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行进,相对于传统针灸而言,留针时间长,主要用于治疗局部病症。因为针刺时不象传统针刺一样深入肌肉层,只在皮疏松结缔组织,像浮在肌肉里一样,故取名“浮针”,有人建议叫“毫针皮内刺法”,这样不妥,一是“毫针”掩盖了浮针所用器具,对浮针发展不利。二是皮内包括表皮和真皮,而浮针主要行进在皮下结缔组织内。3ppt课件三、浮针疗法的起始:临床纪录:对几个不能解释的临床现象的思考是浮针疗法发现的萌芽; 1、腕踝针:由第二军区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曙教授自1966年起反复研究而成,把病症表现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针区内,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

3、各定6个进针点,按区对应选点进针,要求不引导起酸、痛、胀、肿等症状。临床实践中发现腕踝针对四肢远端的痛症疗效明显,而对远离腕踝关节的痛症效果差。现代解剖和组胚并不认为腕踝关节部的皮下和其它部位的皮下组织结构有很大区别,为什么一定拘泥于腕踝部而不在其它部位的皮下组织一试呢?2、推拿按摩:推拿对体表进行机械的压力,不管任何手法,均作用于表层组织、或者说表层组织至少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桥梁作用,是不是在表层组织中或与表层组织紧密相关的组织中就一种新疗法?火罐疗法也是如此。4ppt课件3、“得气”新解: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谓之得气,也称针感;此时,

4、术者有徐缓和沉紧的感觉,患者则出现酸、胀、痛等感觉。按传统针灸理论,得气与否认以及气至迟速,不仅影响到疗效,而且可以窥测疾病的预后。同样,不得气而疗效颇佳的例子也不少见,在激光治疗、电磁疗中更是如此。有人在需截肢的肢体上,分别刺激血管、神经、肌肉、骨膜等组织引起多种类型反映。针刺神经多数引起“麻”,刺激肌腱、骨膜引起“酸”,刺激肌肉引起“酸胀”,刺激血管引起“疼痛”等。不同组织,不同深度甚至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因此,纯用“得气”来解释,显得过于笼统。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神末梢稀少,单纯针刺皮下疏松组织一般不会引起“得气”感,是不是也能有效呢?5ppt课件(二)科学研究董宏伟等研究发现:在相

5、同实验条件下,100Hz经皮电刺激与电针刺激相比,镇痛效果强,而且连续多天刺激不易产生耐受性 。在这种取效过程中,皮肤或其它表层组织,一定起了作用,那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刺激皮肤或皮下层取得疗效呢。尤其是疏松结缔组织,水分相对大,电阻小,电流量大,起作用的可能性大。没有按照腕踝针的分区选点法,按照目前浮针的埋针方法,同样可以使大鼠的痛域提高。这些都说明疏松结缔组织内蕴藏着无限秘密。6ppt课件(三)文献研究、皮部理论:素向皮部论“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分也是络脉之前布于此。浮针,埋在皮下,不深入肌层,进针总在病痛周围,力专效宏,理固当然。2、近治原理:3

6、、以痛为输理论:灵枢五邪“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4、内经刺法为浮针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浮针疗法最大特点是皮下进针,近部选进针点和留针时间长,内经刺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论述三者。7ppt课件 (1)皮下进针 内经九刺中的毛刺,“刺浮痹皮肤”类似浮针,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十二刺中有直针刺和浮刺属浅表进针。 (2)近部进针 内经中有许多近部进针的功述。 十二刺中的灰刺、齐刺、杨刺、短刺、旁针刺等都是近部进针的论述。杨刺“正内一旁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也。”中间刺入一针,周围刺入四针的方法。 (3)留针时间长内经报刺“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拨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选针复刺

7、之也”8ppt课件第二部分浮针疗法的特点一、操作特点1、按部位选点:源于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是根据病变部位所在位置和病变部位的大小来决定进针点2、在病灶周围进针:如其他方法在局部治疗而浮针在病灶周围,针尖并不达病所,有时甚至相隔很远。3、皮下浅刺:要求疼痛越轻疗效效越好,传统针灸直达肌层,而浮针所在的组织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9ppt课件4、不要求得气:只求手有松软无阻力感。5、留针时间长:传统针灸一般15-30分钟,很少超过60分,而浮针要求24小时,甚至更长。6、针尖必须对准病灶:进针不能距离病灶太远,进针部位和病灶一般在两个关节之间,尽量不要超过关节,否则效果差。进针时必须对准病灶,

8、不能偏离,聚精会神。 二、疗效特点:1、主要治疗各种痛症,同时对感觉麻、胀、酸等也有疗效。2、取效快捷:若不立即取效,往往进针部位、进针方法不对,需加反调整。3、起针后疗效也能维持。4、经初步统计,疗效与病程关系不大。10ppt课件5、安全无副作用,无断针、弯针、滞针现象,晕针现象也比较传统针灸发生的少。6、对软组织伤痛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对恶性肿瘤引起的病痛,远期疗效不理想,但即时止疼尚可。7、因为针完后可以立即回家,所以可利用空间大。8、费用低:虽然一次治疗费高,但次数少,总费用低。三、适应症1、四肢部的软伤疼痛。2、躯干部疼痛:急性腰扭伤、退行性腰椎病、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3、治疗内脏

9、痛:急性胃炎、泌尿系结石、癌性痉痛4、治疗头面部疼痛和非痉病性病痛:如颞颌关节炎、副鼻窦炎、三叉神经痛及下肢麻木腹胀。11ppt课件四:操作方法: (一)结构:针芯、针套、针座组成 (二)刺前准备:、体位:(1)仰卧位:适宜头、面、胸、腹部进针点和上下肢部分。(2)侧卧位:身体侧面和上下肢部分部位。(3)伏卧位:头、颈、脊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一部分。(4)仰靠坐位:颜面、颈前的进针点。(5)俯卧坐位:颈、背部。(6)侧伏坐位:面部及耳前后部位。 (三)明确疼痛点:12ppt课件(四)确定进针点:1、距痛点6-10cm处2、痛位上下左右,肋间者斜取肋间3、避开皮肤上的斑痕、结节、破损4、尽

10、量避开浅表血管5、进针点与病痛处之间最好不要有关节否则效果差(五)消毒(六)进针和运针1、进针:双手配合,斜持针管,呈15-25角刺入,透皮速度要快,略达肌层即可,然后松开手,右手轻轻提位,使针身离开肌层,退于皮下,再放倒针身,运针。13ppt课件、运针:单用右手沿皮下向前推进。推进时提起使针尖勿深入。运针时可使皮肤呈线状隆起。 整个、运针过程,右手击觉松易进,病人无酸麻胀痛,不然就是进针太深或太浅。深度:2.5cm-3cm,范围大病程长的可长,反之短。扇形扫散-对范围较大的疼痛,平握针身。(七)针刺的方向:必须由远及近对准病灶。(八)留针和出针:留针的止的是为了保持镇痛效应。若不留针,极易复

11、发。留针时间:由动物实验证明,24小时48小时内相对越长越好,考虑到实际情况以24小时为准。还要注意:注意病人的反应,病情的性质。天气等。病情重,病情长者,留针时间长。留针时,勿打湿局部,可稍浮动,不要过大。出针时,先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拇、食指拿捏针座,不要提、捶、捻、转慢慢将针移至皮下,起出,用消毒棉球揉按针孔。四、异常情况处理:一般不会出现滞针、弯针。14ppt课件六:注意事项: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针灸。2、怀孕三个月,不宜在小腹针刺;行经时,若非治疗痛经亦不针刺。3、小儿囟门未闭,头顶勿刺 4、血小板低者不宜。5、皮肤有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6、留针时

12、向长,易感染,针具只能一次性使用。7、留针期间注意针口密封,针体固定。8、针刺部位一般应选在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的部位,关节活动度大,一般不宜选用,可在关节附近进针。9、进针点与病灶间不能有关节10、治消化系统病:由于皮肤松驰,留针时易偏差,影响治疗效果,除了加强固定外,还要少活动。11、浮肿时效果不佳。12、聚精会神。15ppt课件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又称冰冻肩、粘连性关节囊炎、五十肩、老年肩。中医根据本病的起因还称作“漏风肩”。本病多发于40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多为单侧发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大部分病人有肩部受风寒史。【临床表现】疼痛: 肩周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重,常被痛醒,

13、不敢患侧卧床,疼痛可向颈、背及上臂放射,疼痛呈持续性。16ppt课件肩周炎活动受限: 自觉肩部僵硬,肩关节外展、上举、内旋受限明显,以致梳头、洗脸、穿脱衣服等日常活动困难。【浮针治疗】 寻找痛点: 疼痛最明显的地方往往是组织粘连及炎性反应最严重的地方,也是确定浮针针方向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步骤。所以,术者在针刺前必须在患肩周围选出一个或几个最敏感的压痛点做为浮针治疗的针剌点,做好标记。 针刺方法:在距痛点68厘米处常规消毒,然后术者右手持浮针针柄,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痛点下方皮肤,针尖斜面向上,对准痛点,针体与皮肤呈1525快速刺入皮下,若刺入肌层将针尖抽退至皮下,放平针身,沿皮下向前推进至痛点

14、附近后,手握针柄做扇形运动数次,然后按压痛点检验治疗效果。绝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功能受限亦有一定的改善。若疼痛无改善,可重复做数次扇形环扫运动,直至疼痛减轻为止。 17ppt课件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叫网球肘或肱桡滑囊炎。一般记载本病多见于网球运动员,故称之为“网球肘”。但日常所见网球运动员甚少,而其它职业患者占多数,长期劳损与该病的发病确有一定关系。【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缓慢出现的肱骨外上髁处的疼痛,疼痛可向前臂桡侧、腕部或上臂放射。握物无力,尤其在屈肘时手不能拿重物,但肘关节在伸直时能提重物。检查时肘部活动正常。肱骨外上髁处有局限性增生隆起。肱骨外上髁、桡骨

15、头或肱桡关节处压痛明显。伸肌腱牵拉试验阳性,方法: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旋前,即发生肘外侧部剧痛。【浮针治疗】 对于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治疗,可以从上向下,在肘关节上选择进针点,也可从下向上,在肘关节下进针。或者横向进针,第一次治疗时很难一下找出疗效最佳的治疗点。在首次治疗时,相当部分患者的疼痛会奇迹般地减轻或消失,也有部分病人感觉效果不明显。18ppt课件落枕 落枕是指颈项疼痛牵强及活动困难,属于颈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多数是由于胸锁乳突肌或斜方肌损伤导致。【临床表现】 多于晨起后感到一侧颈或肩部酸痛不适,颈项旋转功能受限,重者疼痛牵涉患侧肩背及上肢,并见头向一侧歪斜,转头时身体一起活动。

16、 查体:胸锁乳突肌起止点或斜方肌明显压痛和肌紧张,病程长者可触及肌腹有条索状物。【浮针治疗】 斜方肌明显压痛可以从颈背部进针,针尖向上或从肩井部向颈部斜刺。19ppt课件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退行性关节炎、颈肩综合征、颈椎综合征。当前各家著作对此尚无统一的定义,对颈椎病包括的范围及临床分型也有所不同。从临床习惯看,颈椎病一般泛指颈段的骨、椎间盘、韧带、肌肉、神经及血管等因为退行性改变和劳损、外伤等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其发病率在成人中约占10%15%,常在中年以后发病,40岁以上的病人可占80%。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分以下六型:(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中本型最常见,约占

17、颈椎病的50%-60%。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多于女。其病缓慢,多无明显外伤史。1.症状 颈肩及上背部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酸痛,以后疼痛可沿神经根分布由上肢放射至手部,疼痛串至一只手的两或三个手指,多在尺侧,可有烧灼样、针刺样或触电样疼痛。有的伴有头皮痛,头颈后伸、侧弯或咳嗽时可使疼痛加重、无力感。手的握力减弱,精细动作有困难,皮肤麻木,感觉迟钝。20ppt课件脊髓型颈椎病(二)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可引起四肢瘫痪,此型约占颈椎病的10%-15%,致残率较高。1、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起病缓慢,病程长,常有慢性劳损史,约2%左右的病人有过外伤史。先由下肢发麻、发沉开始,可单侧也可

18、双侧;随后行走困难,步态不稳,双脚有踩棉花的“踏空感”,肌肉发紧,颈部发僵且后伸时症状加重。进而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麻木、疼痛、手无力,持物不稳,精细动作困难,部分病人有尿储留。因发病机制不同,故同时有根性症状者极少,北医三院报告仅为6.5%。如交感神经受刺激,可有头晕、头痛、半身汗出等症状,躯干部常从第二或第四肋以下感觉障碍,胸部或腹部发紧有“束带感”。21ppt课件脊髓型颈椎病2 体征 颈部僵硬,后伸或侧弯受限,棘突或其旁有压痛,压头试验和牵拉试验均为阴性。下肢肌张力增高,呈不完全痉挛性瘫。膝、跟腱反射亢进,肌痉挛侧的Babinski征阳性,踝、髌阵挛阳性,上肢肱二、三头肌腱反射亢进,Hof

19、fman征阳性,这是脊髓受压的重要体征。感觉障碍的平面并不规则,躯干可从第二肋以下感觉减退,也可能某一段区域有感觉障碍。下肢多有感觉障碍,而深感觉存在。如若出现痛觉、温觉与触觉分离现象,多为脊髓半侧受压所致。22ppt课件脊髓型颈椎病3 线检查 颈椎平片可见颈椎变直或向后成角,多个节段间隙变窄,椎体退变增生,尤以后骨刺明显。钩椎关节有骨刺形成,过伸或过展位片可见颈椎失稳节段;斜位片椎间孔变小,小关节重叠,项韧带钙化。颈椎管的矢状径多在13mm以下,矢状径与横径比在0.75以下。4 特殊检查 (1) CT扫描 可作为脊髓型颈椎病的常规检查,能够显示椎体后骨刺、椎管容积、黄韧带的钙化等。 (2)

20、核磁共振 能分辨骨、椎间盘、脊髓、神经根及其它软组织的形态;能见到脊髓受压的情况以及是否有变性,其压迫是源于骨刺、椎间盘或黄韧带肥厚等。23ppt课件脊髓型颈椎病【诊断要点】 如有以下症状和体征者应高度怀疑本病: (1) 40岁以上的病人有躯或躯干麻木、肌肉无力,症状时轻时重;病人出现行走困难,双侧或单侧下呈痉挛性瘫,而后出现上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或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感觉障碍不规则,除颈部发僵外无其它症状。 (2) 至少查出一处以上腱反射亢进,一个以上的病理反射。 (3) 线片可见颈椎变直、椎间隙变窄、后骨刺、钩椎关节增生、椎管狭窄等。 (4) 如诊断有困难,可行扫描和核磁共振检查,多可确诊

21、。24ppt课件椎动脉型颈椎病(三)椎动脉型颈椎病 亦为继发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的一种颈椎病,多由钩椎关节骨刺压迫、刺激所致,使椎动脉供血不足,因此临床症状相当复杂。其特点是脑部症状多于四肢症状。1 眩晕 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眩晕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摇晃性,或下肢无力、站不稳,有倾斜或移动感。颈部伸屈或侧弯旋转时,要某个位置上可诱发眩晕或使其加重。因脑部缺血可伴有阵发性耳鸣、耳聋及听力减退等。在临床上,眩晕可表现为一过性、间歇性或复发性。25ppt课件椎动脉型颈椎病2 头痛 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血管扩张引起头痛。主要枕部及顶枕部,多为胀痛或跳痛。3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有恶心、呕吐、出汗

22、或无汗、心动过缓或过速、呼吸节律不整齐等。4 猝倒 是本病的一种特殊症状,一般无先兆,多发生在行走或颈部过度旋转伸屈时。病人突觉下肢无力而倒地,但神志清楚,视力、听力及讲话均无障碍,并能立即起继续活动。5 视觉障碍 较为常见。病人有突然弱视或失明,持续数分钟后视力可恢复。也有表现为复视、幻视或视野缺损等症状。6 运动障碍 主要表现为延髓麻痹讲话不清,吞咽困难,喝水反呛等。肢体瘫痪症状多较轻,有时只有椎体束征。面神经瘫。平衡障碍或济失调。7 感觉障碍 26ppt课件椎动脉型颈椎病 主要是面部感觉异常,四肢偶有感觉减退。8 精神症状 表现为立体定向障碍和记忆障碍。9 线斜位片 可见钩椎动脉扭曲阴影

23、。诊断要点 病人在中年以上,有慢性颈椎病史和脑动脉硬化。 突然发生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猝侄。 症状为发作性、可逆性,有复发倾向。 脑血流图和脑电图可确定脑部缺血。 椎动脉造影能确定椎动脉的扭曲或受压情况。27ppt课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四)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神经根并无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发出,至胸,才发出节前纤维,组成颈交感神经节,其节后纤维随着颈神经、脊髓脑膜回返神经、椎动脉等分布。因此颈部交感神经的分布范围极广,一旦受累引起的症状也极为复杂,多见的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出现抑制症状。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1)头部症状 头痛或偏头痛,但与头的旋转屈伸无关。可伴有恶心,很少呕吐。 (2

24、)眼部症状 眼裂增大,视物模糊,瞳孔扩大。眼球胀痛、流泪,或干涩,或“冒金花”。严重者视力明显下降。 (3)周围血管症状 血管痉挛者,肢体发凉怕冷,局部皮温稍低、麻木。血管扩张者皮肤发红、发热、肿胀、疼痛。 (4)心脏症状 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等。有人称之为颈椎病性心脏病。 (5)发汗障碍 表现为多汗或少汗,怕冷或怕热。以脸面、额项、一侧躯干为常见。 (6)其他 有耳底痛、耳鸣、听力下降、发音不清等,甚则失听、失音。28ppt课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2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也就是迷走神经兴奋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眼睑下垂、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胃肠功能紊乱、排尿障碍等。诊断要

25、点 合并有神经型的、脊髓的或椎动脉型的颈椎病,容易做出诊断,单纯交感神经型的诊断则较困难。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头痛等症状,在头颈屈伸旋转时加重;而交感型则与头位置无关。 诊断有困难时可用局部麻醉药物做上胸硬膜外封闭或星状神经节封闭,如症状立即缓解或消失者应考虑本病。29ppt课件食道型、混合型颈椎病(五)食道型颈椎病 椎体前方骨刺较大,可压迫食道引起吞咽困难;同时因膈神经受累而产生呼吸困难,喉返神经受刺激引起声音嘶哑等。临床上罕见。(六)混合型颈椎病 即有两种类型或两种以上类型症状者,临床上常见。3 X线检查 侧位片上可见颈椎生理前凸减小、变直、甚至后凸,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相邻缘有骨质增生。必

26、要时摄颈椎过伸位和过屈位片,常可见颈椎不稳,有轻度滑椎,病变间隙常见相应的韧带钙化灶。斜位片可见钩椎关节有无骨刺及椎间孔的变化。脊髓造影可见神经根有无受压迹象。必要时行CT检查以利确诊。30ppt课件颈椎病浮针治疗【浮针治疗】 颈项部疼痛从下向上进针;背部疼痛多取横刺,针尖对准脊柱;肩部疼痛、麻木多从上肢远端向近心端进针,也可根据情况向远端进针,上肢痛麻在治疗时一般均需先在颈部治疗;两侧颈背部酸痛需两侧同时治疗;眩晕等症可以从上位胸椎两侧向头颈部平行进针。 浮针疗法对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确,取效快捷,远期疗效也好,且能明显减少治疗次数和疗程;椎动脉型及交感型也有很好的即时疗效;脊髓型疗效

27、欠佳。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 张31ppt课件急性腰扭伤 因劳损或运动及外伤等原因,致使腰部肌肉、筋膜和韧带承受超负荷活动引起不同程度的纤维损伤,迅速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急性腰扭伤。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运动员或长期从事弯腰工作者。20-30岁者发病率较高,儿童及老年人较少。平素缺乏锻炼,偶尔参加体力劳动的人,常因动作不协调而患此病。 90%以上的患者多发生在腰骶部、两侧骶棘肌和骶髂关节处。据青岛医学院骨科统计,本病占门诊腰背痛的4%。工厂矿山尤为多见,可占患者总数的9.5%-14%。损伤严重者或急性期治疗不当,可遗留慢性腰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2ppt课件急性腰扭伤【临床诊

28、断】(一)症状 急性腰扭伤男性多见。有明显外伤史。受伤时病人可感到腰部有断裂感或撕裂声,重者即刻不能活动,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不能挺直,俯仰屈伸、转侧起坐均感困难。腰肌常有明显痉挛,深呼吸、咳嗽等均或能加重疼痛。病人常以手扶腰,严重者不能站立,疼痛汗出。腰脊柱多向患侧倾斜。也有的受伤当时疼痛不重,还能继续工作,但休息一夜后腰部剧痛。腰部疼痛有明显的局限性,病人常能指出扭伤或疼痛的区域。约20%-60%的病人,同时有牵扯性下肢痛,疼痛的部位以下腰部、骶髂关节附近多见。疼痛为持续性。33ppt课件急性腰扭伤(二)体征1 绝大多数病人都有明显局限性的压痛点,压痛点多为一处,但也可有几处。压痛即是

29、组织损伤部位,多在腰骶关节、第三腰椎横突尖部、髂嵴后缘、棘突或棘旁处等。多数病例痛在深处,表面无肿胀,但有肌肉痉挛。2 脊柱生理曲线的改变 肌肉、筋膜、韧带的撕裂伤可引起疼痛,疼痛所致肌肉保护性痉挛,而不对称的肌痉挛可引起脊柱的生理曲线改变,常见的是前凸减小或侧弯畸形,脊柱强直,骶棘肌隆起。弯腰或向健侧屈时疼痛加剧。卧床则疼痛减轻,肌肉亦稍松弛。 3 直腿抬高试验和骨盆旋转试验阳性 急性腰扭伤的病人直腿抬高时诉腰部疼痛,甚至扩散到臀部或大腿后部,此种疼痛是由骨盆旋转牵拉腰部肌肉、韧带所致。同样,屈髋、屈膝时因肌肉紧张而加重疼痛。34ppt课件急性腰扭伤【浮针治疗】 多在扭伤同侧横刺,进针点选择

30、在痛点外或内侧,有时在不影响腰部活动情况下,可以从上向下进针;两侧均痛时可两侧同时分别治疗;棘上或脊间压痛,脊柱两侧均可进针,但多选择引起腰痛一侧;痛点较多时可先治疗最痛点。35ppt课件慢性腰肌劳损 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彻底,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导致腰部软组织劳损,腰肌容易疲劳而出现疼痛,称为慢性腰肌劳损。是慢性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有称之为“功能性腰痛”。主要病变在腰背肌纤维、筋膜等软组织。多见于青壮年。有时外伤史不明显,常与职业和工作环境有关。缓慢发病,腰部酸胀疼痛,病程缠绵。阴雨天或劳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36ppt课件慢性腰肌劳损【临床诊断】(一)症状 腰背部及骶部酸胀、疼痛、

31、无力感。休息时轻,劳累后加重,若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也有助于症状减轻。病人不能久站,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频频伸腰或以拳击腰部以缓解疼痛。仰卧时腰部垫枕可使肌肉放松,保持腰椎生理前凸时则较舒适。腰部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气、潮湿环境或感受风寒后,疼痛往往加重。(二)体征 腰背部的功能一般正常。腰部外观多无变化,有时有的患者一侧或两侧骶棘肌摸之发板、僵硬,肌肉无弹性且有压痛。压痛点常不局限,但找到压痛点能提示受损部位。压痛点常在骶棘肌、腰骶部棘突旁或突间、髂嵴、臀大肌或腰椎横突部等。神经系统检查多无阳性体征。病人虽自觉损伤部位皮肤麻木,但常无明显感觉障碍,亦无反射障碍和肌萎缩。37pp

32、t课件慢性腰肌劳损【浮针治疗】常从痛点的上或左右进针,多选择脊柱同侧,痛点较多时可逐个治疗。浮针治疗本病多可针到痛消。疼痛越明显,疗效越好,13次可愈。38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软组织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本病多发于青壮年,表现为腰腿痛和运动功能障碍,有马尾神经损害时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心理均可造成很大影响。【临床表现】一 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 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是本病的突出症状,发生率高达96.5%。多数病人先有腰痛,而后出现腿痛,部分病人腰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有的病人出现腿痛后,腰痛减

33、轻或消失。疼痛程度轻者可坚持工作,重者疼痛难忍,卧床不起,翻身困难。痛的性质多为刺痛、烧灼样痛或刀割样痛,且伴有麻、胀等感觉。 疼痛随腹压和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打喷嚏、排便,甚至大笑或大声说话而加剧。39ppt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二 跛行 常有跛行,严重者须扶拐或不能行走。三 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 常有一侧或两侧腰肌痉挛。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前 屈后伸活动受限。四 棘突间旁侧压痛、叩击痛与向下肢的放射痛 压痛点与放射痛始发点,一般即病变处。尤其在站立伸腰挺腹时,压痛与放射痛更为明显。五 神经功能损害 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肌力减退。 受累神经根分布区可出现感觉过敏、减

34、退或消失。40ppt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征:L45椎间盘突出者常有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L5S1椎间盘突出者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直腿抬高试验:L34及以上的椎间盘突出多数为阴性;L45椎间盘突出可见部分阴性;L5Sz者为阳性。用手压迫一侧或两侧颈静脉13分钟,可出现腰痛和放射性疼痛。仰卧挺腹试验阳性。X线检查: 正位片可见腰椎侧弯; 侧位片见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或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脊髓腔造影阳性有确诊和定位意义,但目前已少用,代之以CT,MRI,可以对突出的椎间盘的形态、位置有直观的反映。41ppt课件腰椎间盘突出症【浮针治疗】 先治腰部,多从外侧向脊柱方向平刺,若2个椎间盘突

35、出,可并排针刺;再调整体位治疗臀部疼痛,可从痛点的外侧、上方或下方针刺,针尖对向痛点;最后治疗下肢疼痛,若痛不过膝,可从膝关节上方进针,针尖向上;若疼痛放射足部,可从踝关节上10厘米左右进针,针尖向上;如足部疼痛明显,也可向足部进针;若疼痛仅出现下肢,腰部不痛,可单纯治疗下肢疼痛,但最好同时对相应椎间盘突出部位进行治疗。 浮针疗法对部分病人可收奇效,治疗即时可完全解除或明显缓解疼痛等症状,并使活动受限改善,肌肉痉挛缓解,下肢放射痛可通过扫散手法快速完全消除。对麻木的治疗,效果稍慢一些。 一般采用浮针治疗本病35次后,不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应考虑配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42ppt课件谢 谢43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浮针疗法-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