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单位换算:2.5 m_nm;108 km/h_m/s。2八年级的小玉同学在学习了测量长度的知识后,她使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8.25 cm、18.26 cm、18.25 cm、18.27 cm,她测量的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_cm。3利用声音的三个特征进行填空:初中阶段的男生一般都要经历的“变声期”是指_发生了改变;人们常说央视著名主持人的“音质好”是指_好;喜庆的日子里,老百姓用不同的力敲鼓,鼓发出声音的_不同。4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70 m_m。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 dm,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_;测量的精确值为_;估读值为_。5如图是超市中常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其实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条形码中的白条纹将光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到扫描仪,扫描仪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输到电脑中,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识别了。 (第5题) (第6题)6近日,以色列开发出医用3D全息投影,可记录并投影出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应用这项新技术,医生轻轻转动眼前悬浮的一个心脏3D全息投影,就可模拟操刀练习,如图所示,全息投影术所成的是心脏的_(填“虚像”或“实像”)。7我们经常提到的像:(1)小孔成像;(2)放大镜中的像;(3)投影仪成像;(4)平面镜成像;(5)使用照相
3、机照相。其中成像为实像的是_;光的反射成像的是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填序号)8如图所示,是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时拍摄的频闪照片,照相机每隔0.02 s曝光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位置下落到F位置时所用的时间是_s,此过程中,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大约是_m/s,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填“加速”或“减速”)运动,原因是相同时间内,小球_。 (第8题) (第9题)9中国号称“小眼镜王国”,很多孩子都患有近视眼,这已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如图所示的两幅图中能反映近视眼成因的是_,戴一个合适的_透镜就能将光线重新聚在视网膜上。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0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
4、,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11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人们做了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是()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了水花B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随音乐起舞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塑料屑不停地跳动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 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可能是匀速直
5、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C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D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时,可以不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造成的,不可避免C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避免误差D小明用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3 cm14小赵家洗衣机因没有放稳而产生振动噪声,下列最好的处理办法是()A在洗衣机里加入更多的水B室内的人戴上耳塞C把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的门窗关上D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15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
6、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错位”()A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B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C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D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1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17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试管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和用嘴吹都能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振动频率不同导致音调不一样。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嘴吹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B用棍敲击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C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它们发出的音调都会越高D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它们发出的
7、音调都会越低 (第17题) (第19题)18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 cmf20 cm Bf10 cmCf10 cm Df20 cm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 cm和20 cm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凸透镜是L1,则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若凸透镜是L1,则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 cm刻度线处,光屏
8、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三、作图题(共5分)20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四、实验探究题(21题8分,22题10分,23题14分,共32分)21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四个同学提出了以下四个实验现象:甲:将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然后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丙:在鼓面放一些小纸屑,击鼓时小纸屑随着鼓一起跳动;丁: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上述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
9、件的实验现象是_和_;其中甲同学提出的现象说明了声音_;丁同学提出的现象说明了声音有不同的_。22小杰和小卫在考查“探究小车下滑速度与斜面坡度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装置,用带刻度尺的长木板和长方体小木块组装成斜面,斜面的80 cm和30 cm处分别作为小车运动计时的起点和终点,多次练习让小车从起点自由滑下并能顺利通过终点。实验次数小木块摆放小车运动的路程s/m小车运动的时间t/s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ms1)1立放0.51.00.502侧放0.52.00.253平放0.54.00.125(1)小杰回想知识如下:该实验测量速度的原理是_,根据该原理除了图示所用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
10、。小卫还想到“测量速度实验”时,把路程分为上、下两个半段,上、下半段及全程的速度都不相等。(2)他们通过长方体小木块的立放、侧放和平放三种方式改变斜面的坡度,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量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_。(3)三次实验中,小车运动计时的起点和终点均是斜面的80 cm和30 cm处,他们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4)通过该实验的体验,他们给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实验时坡度最好是先小后大,最终坡度不宜过大。坡度不宜过大的原因是_。23实验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时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可围绕ON前后折转的白色硬纸板(相当于
11、光屏)垂直立在平面镜上。(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让一束光贴着白色硬纸板沿A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然后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2)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将白色硬纸板倾斜放置,如图乙所示,让入射光线仍贴着白色硬纸板沿AO方向射向平面镜,此时反射光线_(填“在”或“不在”)白色硬纸板这一平面内,其理由是_。实验二: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 cm。(3)如图丙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 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填“”“”或“”)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
12、屏上得到清晰的像,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4)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见近视眼患者的晶状体比正常人的晶状体要_(填“凸”或“平”)一些。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24小刚从家中出发到鼓楼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5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速度计如图甲所示。(1)当汽车司机看到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后
13、,仍以甲图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经12 min到达南淝河大桥,求标志牌到南淝河大桥的距离;(2)若司机遵守交通规则,看到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就按规定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求这辆汽车到达南淝河大桥需要的时间。答案一、12.5103;30点拨:因为1 m103 nm,所以2.5 m2.5103 nm;因为1 m/s3.6 km/h,所以108 km/h108m/s30 m/s。218.26点拨: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26 cm。3音调;音色;响度47105;1 mm;2.61 dm;0.002 dm5反射点拨: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能够反射
14、所有色光。6实像7(1)(3)(5);(4);(2)(4)80.1;4;加速;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点拨: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时的频闪照相机拍照时每隔0.02 s曝光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位置下落到F位置时所用的时间是t50.02 s0.1 s;此过程中,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大约是v400 cm/s4 m/s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原因是相同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9乙;凹二、10B11B12B点拨:题目中给出物体每1 min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我们可以看出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相等,很多同学直接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v认为速度也是相等的;这种判断方法是不对的,计算出的速度是1 min
15、内的平均速度,在1 min内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1 min内通过相等的路程,物体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故B正确。13A14D15D点拨:因为镜子有两个反射面,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镜子的两个反射面不再平行,首先是前表面的反射成像,光首先会进入玻璃,在玻璃后表面又发生反射,再折射出来成像,从而发生错位现象,故ABC错误,D正确。16B17A点拨:吹和敲时发声的部位不一样。吹是试管中空气柱发声,里面装的水越多,空气柱体积越小,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敲是试管和水在发声,水越多,频率越低,音调也就越低。故A正确,BCD错误。18C点
16、拨: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 cm远处,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所以u20 cm2f,解得f10 cm,故选C。19B三、20解:如图所示。点拨: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四、21乙;丙;传播需要介质;音调22(1)v;秒表(2)斜面越陡,小车滑下时的平均速度越大(3)确保斜面的长度相同(4)便于测量时间23(1)寻找普遍规律,避免结论的偶然性(2)不在;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在纸板这一平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3);照相机(4)远离;凸五、24解:(1)从图像上来看,AB段比OA段倾斜程度大,因此表示骑车的是AB段。(2)AB段的路程sAB3 600 m1 800 m1 800 m,时间tAB30 min25 min5 min300 s,骑车的速度vAB6 m/s。(3)整个路程s3 600 m,时间t30 min1 800 s,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v2 m/s。25解:(1)由速度计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为v180 km/h,由v可得,标志牌到南淝河大桥的距离:sv1t180 km/h h16 km。(2)由限速标志牌可知汽车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v240 km/h,则这辆汽车到达南淝河大桥最少需要行驶的时间:t20.4 h。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