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下复习训练:耳与声(基础巩固)教师用卷.pdf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文档编号:2859368 上传时间:2022-06-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9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七下复习训练:耳与声(基础巩固)教师用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科学七下复习训练:耳与声(基础巩固)教师用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科学七下复习训练:耳与声(基础巩固)教师用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科学七下复习训练:耳与声(基础巩固)教师用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科学七下复习训练:耳与声(基础巩固)教师用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耳与声耳与声 (基础巩固)(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人在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此刺激的感受器的存在部位和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 A均在手指受伤处 B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 C分别在指尖和手指受伤处 D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伤处附近 【答案】B 【解析】【分析】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解答】手指被刀片划伤后感到疼痛过程中,感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手指受伤处的神经末梢;而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大脑皮层中;故 B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往往在人行道上铺设具有凹凸花纹的盲道。盲人行走依靠的感觉是( ) A痛觉 B嗅觉 C触觉

2、 D味觉 【答案】C 【解析】【分析】皮肤触觉感受器接触机械刺激产生的感觉,称为触觉。 【解答】盲人走盲道依靠的是触觉; 故答案为:C。 3味觉形成的部位是在( ) A味蕾 B舌 C味神经 D大脑皮层 【答案】D 【解析】【分析】味觉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感觉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动物对饮食的选择,使其能根据自身需要及时地补充有利于生存的营养物质。 【解答】味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 故答案为:D。 4皮肤的功能包括( ) A保护、分泌和排泄 B感受外界刺激 C调节体温 D以上三者都是 【答案】D 【解析】【分析】从皮肤的功能特征切入解答。 【解答】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

3、外,皮肤能感受到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是通过调节血液流量和汗液分泌实现的,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甜、咸、苦、辣 D麻、酸、甜、咸 【答案】A 【解析】【分析】味蕾是人体感知酸甜苦辣咸鲜等味道的重要结构,味觉细胞与传入神经纤维形成突触结构。 【解答】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等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 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 【答案】C 【解析】

4、【分析】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解答】“声呐”、蝙蝠、手臂振动,都是自己发声,都是声源;而挂在胸前的哨子,没用振动发声,此时不是声源,故 C 正确,而 A、B、D 错误。 故选 C。 7航天员在太空中交流时常用一根棒接触,原因是棒可以( ) A防止两人分开 B示意谈话内容 C作为传声媒介 D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的传播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在太空中没用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因此两个航天员即使离得很近也无法交流。将一根硬棒连接在他们之间,借助固体传播声音,进行交流,故 C 正确,而 A、B、D 错误。 故选 C。 8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

5、件的一组是( ) 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讲话时将手指轻轻放在声带处,可以感受到振动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据此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是因为声音通过固体和气体传播; 讲话时将手指轻轻放在声带处,可以感受到振动,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故 C 正确,而 A、B、D 错误。 故选 C。 9用左手握住一支铅笔,放在眼前约 10 cm 处,用另一支铅笔敲

6、击它,然后把左手中的铅笔轻轻抵在牙齿上,再用另一支铅笔敲击它。比较两种不同情况下人听到的敲击声,声音较大的是( ) A用左手拿住时 B抵在牙齿上时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介质传声效果的不同分析。 【解答】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介质中,固体的传声效果最好,因此将铅笔抵在牙齿上时声音较大,故 B 正确,而 A、C、D 错误。 故选 B。 10下列古诗句中描述的声现象是由空气的振动所产生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B 【解析】【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

7、产生,根据题目描述确定发声体是否为空气即可。 【解答】蛙声、猿声和黄鹂的鸣叫,分别是由青蛙的鸣囊、猿猴声带和黄鹂的声带振动产生,而风声则由空气的振动产生,故 B 符合题意,而 A、C、D 不合题意。 故选 B。 11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有关声音的成语,下列对有关声音的成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声如洪钟”: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很高 C“抑扬顿挫”:说明声音的音调高低起伏,停顿转折 D“天籁之音”:说明声音的音色很好 【答案】B 【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声如洪钟”:说明声音的响度很

8、大,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抑扬顿挫”:说明声音的音调高低起伏,停顿转折,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天籁之音”:说明声音的音色很好,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B。 12夏商时期,已有铜质的铃和皮制的鼓。人耳能分别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答案】A 【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人耳能分别出铃声和鼓声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故 A 正确,而B、C、D 错误。 故选 A。 13某同学用尖锐器物掏耳朵,不

9、小心戳伤某结构而导致听力下降。该结构最可能是( ) A外耳道 B鼓膜 C前庭 D耳蜗 【答案】B 【解析】【分析】耳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接收机械波的功能,能将机械波(声波)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 【解答】 某同学用尖锐器物掏耳朵,可能是戳伤了鼓膜导致听力下降;故 B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18 年 9 月 28 日作为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的关键工程乐清湾大桥通车,起于玉环市芦浦镇分水山,终于乐清市南塘枢纽互通,使行车难的状况得到改善。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如下图) ,经过路段两侧设有高 3 m 左右的板

10、墙(屏障) ,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答案】B 【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铺设“海绵”沥青可以吸收噪声,安装这些板墙可以阻挡噪声向居民区传播,故 B 正确,而A、C、D 错误。 故选 B。 15央视一套曾经播放过明星义演,资助聋哑人装人工耳蜗。下列对耳和听觉产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鼓膜、听小骨、耳咽管和鼓室组成中耳 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耳咽管引起中耳炎 D遇到巨

11、大声响时,张口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答案】D 【解析】【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解答】A、鼓膜、听小骨、耳咽管和鼓室组成中耳,A 不符合题意; B、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B 不符合题意; C、鼻咽部感染时,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C 不符合题意; D、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

12、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使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6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文中“乌啼”是指乌鸦的发声器官 时产生啼声,靠 传播到四方。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辨别乌鸦与其他动物的声音。 【答案】振动;空气(介质) ;音色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解答。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文中“乌啼”是指乌鸦的

13、发声器官振动时产生啼声,靠空气(介质)传播到四方。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乌鸦与其他动物的声音。 17我们把使人烦躁不安的一类声音称为 ;噪声的防止:一要在 减弱,二要在 中减弱,三要在 处减弱。 【答案】噪声;声源处;传播过程;人耳 【解析】【分析】根据噪声的定义和减弱噪声的途径的知识解答。 【解答】我们把使人烦躁不安的一类声音称为噪声。噪声的防止:一要在声源处减弱,二要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要在人耳处减弱。 18声音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填“声源处”、 “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声源处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解

14、答;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据此解答。 【解答】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9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声音的 不同;但对于声音主要是由哪个物体发出的有所疑惑,于是他又找来了薄铁片、薄塑料片和薄木板,用相同的速度先后在梳齿上划过进行对比,发现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判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 (选填“梳齿“或“硬卡片”)发出的。而人的听觉是在 形成的。 【答案】振动;音调;硬卡片;大脑 【解析】【分析】 (1)根据声音的产生知识解答; (2)音调高低由振

15、动频率的大小决定; (3)如果声音的音色相同,那么说明由一种物体振动产生,即此时梳齿发声;如果声音的音色不同,那么说明发声体不同,即此时为铁片、塑料片或薄木板。 (4)根据听觉产生的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那么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3)他又找来了薄铁片、薄塑料片和薄木板,用相同的速度先后在梳齿上划过进行对比,发现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判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由硬卡片发出的。 (4)而人的听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 20白居易有诗词写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人们是通

16、过声音的 识别出“琵琶声”的。“琵琶声”是靠弦的 产生的。 【答案】音色;振动 【解析】【分析】 (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征叫音色; (2)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1)白居易有诗词写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人们是通过声音的音色识别出“琵琶声”的。 (2)“琵琶声”是靠弦的振动产生的。 21新冠肺炎患者 NBA 球星戈贝尔治愈后说自己没有嗅觉和味觉了,请问感觉的形成部位在 。 【答案】大脑 【解析】【分析】人有多种感觉器官能感知多种感觉,但感觉器官只是人接受刺激的器官,而感觉最终是在大脑形成的。 【解答】因为人的感觉最终是在大脑形

17、成的,所以球星戈贝尔治愈后说自己没有嗅觉和味觉了,这些感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 故答案为:大脑 22拿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会发现舌头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 ,它表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答案】味蕾 【解析】【分析】 味蕾:味觉感受器,主要位于舌上。每个味蕾都是由一组味觉细胞组成的梨形结构,属于化学感受器。分布在舌头表面上的接受味觉的感受器,能辨别滋味。 【解答】 拿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会发现舌头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它表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故答案为:味蕾 2

18、3手机可以由多种方式感知来电,其中通过振动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 觉;通过铃声感知来电主要靠 觉;通过灯光闪烁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 觉。 【答案】触觉;听觉;视觉 【解析】【分析】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例如,人们用眼来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 【解答】 通过振动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触觉;通过铃声感知来电主要靠听觉;通过灯光闪烁感知来电主要靠的是视觉。 故答案为:触觉;听觉;视觉 24“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

19、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有诗云“潮来溅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确切的描绘了潮来潮往的壮观景象。大潮产生的声音是由潮水的 产生的,大潮声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 【答案】振动;空气 【解析】【分析】根据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知识解答。 【解答】大潮产生的声音是由潮水的振动产生的,大潮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25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 产生的,并以 的方式传播。 【答案】振动;波 【解析】【分析】 (1)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解答; (2)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向

20、外传播。 【解答】“嘀嘀”的提示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并以波的方式传播。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 26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为直径为10cm 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 (1)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 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此实验说明了 。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由振动产生 (2)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

21、、乙两筒的距离 s 分别调节到 10cm、15cm、20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说明了 。 (3)以上两次实验均用到乒乓球,请任意选择一次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 。 【答案】(1)A,B,D (2)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且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3)实验 1:放大实验现象 实验 2:反映声音响度的大小 【解析】【分析】 (1)根据声音的产生、传播等知识分析判断; (2)乒乓球的振动幅度减小,说明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此时两个小筒的距离逐渐增大,据此分析声音的响度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3)在实验 1 中,借助乒乓球的跳动可以间接感知到发声的橡皮膜在振动;在实

22、验二中,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据此分析它的作用。 【解答】 (1)声音能够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有能量;两个筒没有接触,中间只有空气,因此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由振动产生,故选 ABD。 (2)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乙两筒的距离 s 分别调节到 10cm、15cm、20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说明了: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且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3)以上两次实验均用到乒乓球,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实验 1:放大实验现象 ;实验 2:反映声音响度的

23、大小。 四、解答题四、解答题 271912 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这件事震惊了世界探测航道上的冰山,请你说一说用声学方法探测冰山的道理。 【答案】在水下用发声装置发出特定的频率的声波,利用声纳进行监听,通过回声的间隔时间,算出距离;再利用方向,确定位置。 【解析】【解答】用声学方法探测冰山的道理:在水下用发声装置发出特定的频率的声波,利用声纳进行监听,通过回声的间隔时间,算出距离;再利用方向,确定位置。 【分析】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测出冰山的位置与距离具体说是,在水下用发声装置发出特定的频率的声波,利用声纳进行监听,通过回声的间隔时间,算出距离再利用方向,确定位置。 28如图,

24、请利用一个鼓(包括鼓槌)和碎纸屑设计实验来说明振幅和响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 现象:当用较大的力击鼓时,鼓声的响度大,纸屑被弹得高,说明鼓面的振幅较大; 结论:发声体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解析】【解答】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用鼓槌敲击鼓面,纸屑就随鼓面一起振动;当用较大的力击鼓时,鼓声的响度大,纸屑被弹得高,说明鼓面的振幅较大;当用较小的力击鼓时,鼓声响度小,纸屑被弹得较低,说明鼓面的振幅较小,从而说明发声体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发声体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分析】鼓声的响度跟鼓面的振动幅度、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要提

25、高响度,增大振幅,离声源近一些;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通过纸屑的振动反映鼓面的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29邻居张爷爷的耳朵听不见声音,医院检查结果是,耳的各部分结构没有问题。明明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耳朵本身没有问题,怎么就会听不见声音了呢?根据本节你掌握的知识,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答案】因为听觉的形成不是在耳内形成的,要最终在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张爷爷可能是听觉神经或者是听觉中枢出现了病变,所以听不见声音。 【解析】【解答】因为听觉的形成不是在耳内形成的,要最终在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张爷爷可能是听神经或者是听觉中枢出现了病变,所以听不见声音。 【分析】因为听觉的形成不是在耳内形成的,要最终在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张爷爷可能是听神经或者是听觉中枢出现了病变,所以听不见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科学 > 浙教版 > 七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科学七下复习训练:耳与声(基础巩固)教师用卷.pdf)为本站会员(云出其山)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