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划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我国出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即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现阶段几种非公制经济成分、个体经济你能举出几种个体经济的例子吗? 如服装加工部、自行车、手表修理部,早点服务部,小饭馆,弹棉花加工部,小日用杂品店,小副食店,蔬菜水果小摊贩等。 个体私有
2、制经济主要包括小手工业、零售商业、饮食业、修理业、服务业、运输业等。 个体经济的含义、特点及其地位、作用。 ( 1)含义: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经济。 特点: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一般不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 2)地位: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3)作用:个体经济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可谓“船小好掉头”。现阶段,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小商品生产、发扬和发展传统技术、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以及增加劳动就业等方面,个体经济发展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私营经济(1)私营经济的含
3、义;我国私营经经济的地位、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3)我国私营经济的地位: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是初级阶段的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都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的私有帛经济,这是它们的共性。它们的区别在于,个体经济的经营者既是私有者又是主要劳动者,收入来源主要是个体经济者得家庭成员的劳动,有的也雇少量学徒、帮工,但数量少,一般一、二人,起帮工或助作用。 私营经济中,雇工数量多,雇佣工人提供的剩余劳动是企业主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的私营经济与资本
4、主义企业也有明显的区别;我国的私营经济受到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政策的制约,私营企业主的剥削程度是受限制的;私营企业中的经济关系、管理方式、分配原则、福利制度等无不受公有制经济单位的影响,其原料来源程序、能源供给、产品销售、定价等无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制约。 (4)私营经济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存在和适当发展,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的资 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来,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和国家财政收入;同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规模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对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也有积极作用。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相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呢? 不同之处共同点个
5、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规模小,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生产资料均归个人私有;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规模较大,有较先进的设备,劳动生产率较高。3.外资经济1)外资经济的含义和内容; 2)外资经济的地位。 1)外资经济的含义和内容: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的关系、吸引外资而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济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部独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根据我国法律,按照平等互利原则,经我国政府批准由外地人或港、澳、台公司、企业、个人同我国公司、企业共同投资兴办的合营企业。两进提区别在于:
6、中外合资经济企业是按股份公司形式设立的“股权式”合营企业。合营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按股份红。合营双方由投资数额的大小确定股权,投资数量大,股权就大,在收益分配中所得的份额就多,担负的风险也大,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则是一种“契约式“合营企业,双方按协议确定投资方式、各主责任和收益分配比例。这类企业一般由我方提供场地使用权、资源开发权和厂房设施等作为投资,外方合作者提供先进技术、资金和设备作为投资。双方合作期满,按规定,企业的全部资产都归我方所有。 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是外国或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我国政府批准,在我国境内兴办的单独提供资本,自行经营、管理,自行销售
7、产品,自负盈亏的企业。 2)地位:外资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有人怀疑引进外资、发展外资经济会不会冲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会不会使我国经济受外资控制,我国市场会不会被外资经济占领。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因为决定我国经济基础性质的是居于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按其所有制的根本性质划分,要分为两部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它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境外资本部分(即中
8、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匀商独资企。)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所有制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空入理解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 我国出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所有制结构: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者共同构成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
9、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含义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否定了过去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的模式;另一方面,表明中国防大学能实行私有化,而是要坚持公有制的经营的基础。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首次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越,即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第二,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
10、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既要有数量的界定,又要有质量的限定。既要有数量的界定,又要有质量的限定。党的十五大报告突破了党的十五大报告突破了“比单纯量的比重一衡量公有制主体地位比单纯量的比重一衡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误区,确立了的认识误区,确立了“质、量统一质、量统一”的定性观,明确指出的定性观,明确指出“公有资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a. 从数量上看,正确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克服两种片面的认识: 一是要走出以纯国有经济代替公有经济的误区。公有制占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占主体国有
11、经济有所下降,并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的内涵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集体成分。 二是要走出片面强调从额、数量的误区。在1985年以来的10年中,虽然工业公有资产在工业总资产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工业公有资产总额从1985年不到的1万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7.5万多亿元,10年中增加6倍多,为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说明份额下降,但总额增加,实力加强。 b. 从质量上盾,公有资产占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这就打破了过去认为国有经济越我越好、比重越大越好的传统思想观念。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近30万家,分布在工商业的各个领域。由于战线过长,造成
12、国营企业规模小而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比如,我国500家大型国有企业经济的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还不及美国500家大企业的前3家。因此,现有有企业,应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战略性改组,通过破产兼并、扩股融资、债务重组等多种动作方式,将国有资产从效益差提领域或国有经济不应进入的领域中抽出来,集中到国有经济应该而且可以加强的领域。这样,虽然由于磙产兼并,国有企业每年减少千百户,但国有资产由此迅速由低回报产业向高回报产业转移,向大型企业集团聚集,从而提高国有资本素质,增加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说,从质上盾,公有资产要通过优化重级加强其主体地位。 目前我国公有制经济
13、的质量情况,可从装备水平这一侧面得到反映。据196年对全国工业大中型企业1180种主要专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普查,按设备原价计算,达到国际水平的占26.1%,比1985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属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7.7%,提高5.9个百分点属国内一般水平的占33.4%,下降13.6个百分点;属国内落后水平需淘汰的占12.8% ,下降5.5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在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金融、通讯、铁路、航空、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等),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14、;第二,国有经济要增强自己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它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扩大。 应从两个层面上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首先,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其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特点要强调指出的是,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经,在这个前提下,即使国有经济比重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会削弱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例如,1985年以来,虽然纯国有工业产值的比重从1985年的64.9%下降到1995年的34.0%,但没有改变公有制工业占主体
15、的格局。1995年末,公有制工业产值比重为80%,资产总额达85%。又如,虽然目前国有经济只占GDP的34%,但1996年在全国工业企业利税总额1万亿元中,国有经济就达6000多亿元,加上集体经济的2700多亿元,两相合计,公有制经济利税总额共为8776亿元,贡献率达88%。这说明,国有经济虽然比重下降,但它的绝对值却是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 2.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
16、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有处于扩大就业:有处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活跃市场,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要;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资金积累;外资经济不仅可以得到外国的资金和技术设备,还可以直接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例如,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1995年底,在全国652万个乡镇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中,集体所有制企业只占18.9%,其余81.1%的企业主要的就是个体和私营企业;在7318万从业人员中,集体所有制占56%,个体和私营企业约占44%,后一数字惊人地说明它在解决社会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就业问题,不仅在农村存在,在城市也存在。国企改革深化后,为了转变机制
17、,提高效益,部分职工下岗是加大改革力度所不可避免的。为下岗职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单靠国有企业本身的调整是不能胜任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受国家财政力量的制约,它将为扩大就业提供广泛的机会。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整体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总体结构中的一个必要的构成部分。因此,要充分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在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并对它们进行监督管理”。 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要性 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优劣,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而查
18、看它是否适合现时的生产力状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A、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我国作用社会化大生产的集中表现的现代化机器大工业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必然
19、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保持强大的有活力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才能逐步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同它相适应;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对我们理解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有什么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
20、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要求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状况上适应。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有了明显的发展,但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多层次性。首先,从物质技术基础看,既有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大生产,还有使用简单工具、靠手工劳动的小生产。其次,从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看,既有高度社会化的生产经营,又有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生产经营,甚至还存在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第三,从不同地区看,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地,内地高于边区,如京、津、沪、穗等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与云、
21、贵、青、藏等边远省区生产力水平差距是很大的。最后,从国民经济各部门看,工业高于农业、商业、服务业,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生产经营社会化程度也悬殊。加上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仍然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民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这种不平衡的生产力状况,不能建立整齐划一的公有制,只有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提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
22、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所以,不仅公有制经济要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同样要鼓励其发展。这就是要坚持此项基本经济制度的第三点原因: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明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已基本形成和不断发展,如书第42页“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所有制结构”所示。 实践证明,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所有制结构社会生产关系
23、的核心,其状况如何,对生产的发展影响极大。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时期内,由于对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不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我国处百社会主义什么阶段等基本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搞“穷过渡”,致使关于所胆制关系的政策出现了某些偏差,严惩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几次徘徊。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经济之所以有突飞猛进提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党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对所有制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制度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今后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得出的科学结论。 小结:小结: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它们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