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ISO10012标准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901297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管理体系ISO10012标准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测量管理体系ISO10012标准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测量管理体系ISO10012标准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测量管理体系ISO10012标准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测量管理体系ISO10012标准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2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3 标准比较标准比较lISO10012ISO10012 l1.1.范围范围l2.2.引用文件引用文件l3.3.定义定义l4.4.总要求总要求l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l5.5.管理职责管理职责l6.6.资源管理资源管理l7.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l8.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lISO9001 ISO

2、9001 l1.1.范围范围l2.2.引用文件引用文件l3.3.定义定义l4.4.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l5.5.管理职责管理职责l6.6.资源管理资源管理l7.7.产品实现产品实现l8.8.测量、分析和改进测量、分析和改进4前前 言言 (我国)(我国) 本标准等同采用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10012ISO 10012:2003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本标准代替本标准代替GB/T 19022.1-1994GB/T 19022.1-1994和和GB/T 19022.2-2000GB/T 19022.2-2000。要点1.1.本标准本标准

3、等同采用等同采用ISO 10012ISO 10012:200320032.2.代替代替GB/T 19022.1-1994GB/T 19022.1-1994和和GB/T 19022.2-2000GB/T 19022.2-2000。5接上页接上页l本标准与本标准与GB/T 19022.1-1994GB/T 19022.1-1994和和GB/T 19022.2-2000GB/T 19022.2-2000的主要差异如下:的主要差异如下:l明确明确测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的作用测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的作用,与,与GB/T 19001GB/T 19001标准协调一标准协调一致;致;l明确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满足计量

4、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l体现体现GB/T 19000GB/T 19000标准所述的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6 国国家家质质检检总总局局非非常常重重视视该该标标准准在在我我国国的的贯贯彻彻实实施施,及及时时将将标标准准转转化化为为国国家家标标准准G GB B/ /T T1 19 90 02 22 2- -2 20 00 03 3。ISO 前前 言言7引引 言言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 , 它对实现产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

5、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要点要点一、采用本标准的目的一、采用本标准的目的1.1.建立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建立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适应预期用途;2.2.为实现为实现产品质量目标产品质量目标提供保障;提供保障;3.3.降低由于降低由于产生不正确测量结果造成产生不正确测量结果造成的风险。的风险。8l为什么要建立测量管理体系?为什么要建立测

6、量管理体系? l测量设备失准测量设备失准 l测量过程失控测量过程失控l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9测量设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测量设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lR R 设设备备的的计计量量特特性性 使用时间使用时间 t 设备的计量要求设备的最佳校准时间10测量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测量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11按按ISO10012:2003ISO10012:2003国际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l1.1.可以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可以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满足预期要求满足预期要求;l2.2.对组织实现对组织实现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目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

7、用;l3.3.可以有效控制可以有效控制不正确的测量结果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如控制物料、如控制物料、能源、安全、环保等各方面因测量失准引起的风险能源、安全、环保等各方面因测量失准引起的风险;l4 4. .作为保证组织作为保证组织决策正确和增强效益决策正确和增强效益的基本依据的基本依据。12l新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创新和发展是科学地阐明新标准的一个重要的创新和发展是科学地阐明了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与计量了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与计量的关系,明确了测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的关系,明确了测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足计量要求计量要求。13 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情况下采用标准标准 l1

8、1. . 顾客要求顾客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l2. 2. 供方需供方需提供合格的的产品和服务时;提供合格的的产品和服务时;l3. 3. 立法和执法机构立法和执法机构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l4.4.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审核评定和审核时。时。 凡有上述需求的,通过指导和帮助,都可以依照凡有上述需求的,通过指导和帮助,都可以依照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并申请办理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并申请办理测量管理体系的测量管理体系的14接上页接上页( (引引 言言) )GB/T 19000GB/T 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

9、一是强调过程方法。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 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支持该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 ,图图1 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模式。要点要点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原则之一之一 1.1.过程过程 ProcessProcess: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2 2. .过程方法过程方法: 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图图1 1显示了测量管理

10、体系的过程模式显示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15 图图1 1 测量管理体系过程测量管理体系过程 顾顾客客要要求求顾顾客客满满意意16 八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 ISO9000 ISO9000 质量管理原则适用于质量管理原则适用于ISO10012ISO10012la a)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lb b)领导作用领导作用lc c)全员参与全员参与ld d)过程方法过程方法le e)管理的系统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lf f)持续改进持续改进lg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lh h)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7过程方法过程方法. .企业为了能有效地运作,必须企业为了

11、能有效地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会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会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企业系统地识别并管理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相互作用,称之为用,称之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18接上页接上页1.由由输入输入、输出输出、资源资源和和活动活动(程序程序)构成了一组相互关联和相构成了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要素。互作用的要素。2.“过程过程”的实现应该产生的实现应该产生增值增值。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

12、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望的结果”。 3.识别和管理识别和管理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许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过程” 。如,生产过。如,生产过程、测量过程、质量过程、管理过程等都是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程、测量过程、质量过程、管理过程等都是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和作用的。和作用的。 4.要测定和要测定和评估评估“过程过程”的能力。的能力。 5. PDCA(策划策划实施实施检查检查处置处置)方法可用于测量过程和计量确方法可用于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认过程。19接上页接上页(引引 言言)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组织有责任规定测

13、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l l 组织的组织的责任责任1.1.规定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测量管理体系要求2.2.决定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所需的控制程度3.3.作为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4.4.除非认同除非认同,本标准,本标准不拟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要点要点201 1范围范围 l 本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本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

14、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它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它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足计量要求。 一、一、本标准包括的本标准包括的内容内容l1.1.测量过程测量过程的通用要求和指南;的通用要求和指南;l2.2.测量设备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通用要求和指南;计量确认的通用要求和指南;l3.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

15、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管理体系的一部分;l用于支持、证明符合和确保满足用于支持、证明符合和确保满足计量要求计量要求。要点要点21 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GB/T 19001GB/T 19001、GB/T 24001GB/T 24001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必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输入。 本标准不拟替代或增加本标准不拟替代或增加GB/T 15481GB/T 15481(idt ISO/IEC 17025idt ISO/IEC

16、17025)标准的要求。标准的要求。二、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二、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1.1.引言:遵从本标准的要求引言: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有利于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满足其它标准中规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程控制的要求;2.2.引言:引言:除非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3.3.范围:范围:不拟作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为用于证明符合GB/T 19001GB/T 19001、GB/T 24001GB/T 24001和任何其它标准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的必要

17、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条件;理体系要求的条件;4.4.范围:范围:不拟不拟替代或增加替代或增加GB/TGB/T 1548115481(idt ISO/IEC 17025idt ISO/IEC 17025)的要求。的要求。l l 接上页接上页( (范围范围) )要点要点22 ISO9001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要求 与计量测试有关的部分与计量测试有关的部分23l7.6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l8. 8. 测量、分析和改进测量、分析和改进l8.2 8.2 监视和测量监

18、视和测量l8.2.3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视和测量l8.2.4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l8.4 8.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 标准关系24 ISO 14000 (GB/T 24001)ISO 14000 (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1.1.职责和方针职责和方针2.2.目标和策划目标和策划3.3.实施和运行实施和运行4.4.测量和评价测量和评价(监测和测量)(监测和测量)5.5.评审和改进评审和改进6.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问题:问题: 以以环境环境管理为主,因此对企业管理为主,因此对企业计量计量管理要求不可能全面、系统、深入。管理要求不可能

19、全面、系统、深入。25ISO/IEC17025:2005ISO/IEC17025:20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4.4.管理要求管理要求4.1 4.1 组织组织4.2 4.2 质量体系质量体系4.3 4.3 文件控制文件控制4.44.4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4.5 4.5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检测和校准的分包4.6 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7 4.7 服务客户服务客户4.8 4.8 投诉投诉 4.9 4.9 不符合检测和校准工作的控制不符合检测和校准工作的控制4.10 4.10 改进改进 4.114.11纠正措施纠正措施4.

20、124.12预防措施预防措施4.134.13记录的控制记录的控制4.144.14内部审核内部审核4.154.15管理评审管理评审5.5.技术要求技术要求5.1 5.1 总则总则5.2 5.2 人员人员5.3 5.3 设施和环境条件设施和环境条件5.4 5.4 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认5.5 5.5 设备设备5.6 5.6 测量溯源性测量溯源性5.7 5.7 抽样抽样5.8 5.8 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置5.9 5.9 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5.10 5.10 结果报告结果报告 26生产型企业的计量测试特点生产型企业的计量测

21、试特点lISO/IEC17025:2005ISO/IEC17025:200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l本准则适用于所有从事检测和本准则适用于所有从事检测和/ /或校准的组织,包括诸如第一或校准的组织,包括诸如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实验室,以及将检测和以及将检测和/ /或校准作为检查或校准作为检查和产品认证工作一部分的实验和产品认证工作一部分的实验室。室。l问题:问题:主要针对主要针对检测和校准实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验室,对企业的计量测试特点,对企业的计量测试特点不太适应。不太适应。l 生产型企业的生产型企业的 在线测量和批量检验在线测量和批量检验

22、la.a.检测的量大、速度快;检测的量大、速度快;lb.b.检测的对象流水作业,往往是一检测的对象流水作业,往往是一次性检测后流转出去,难以追溯;次性检测后流转出去,难以追溯;lc.c.检测人员既是生产加工人员,又检测人员既是生产加工人员,又是检测人员,检测水平一般比实验是检测人员,检测水平一般比实验室人员低;室人员低;ld.d.自动化测试较多;自动化测试较多;le.e.检测失控难以发现;检测失控难以发现;lf.f.测量设备量大,容易造成混淆使测量设备量大,容易造成混淆使用;用;lg.g.测量点较分散,归属很多部门,测量点较分散,归属很多部门,管理困难等等。管理困难等等。27 ( (四四) )

23、 ISO 10012 ISO 10012 标准的发展标准的发展 19921992年年 ISO 10012 -1 ISO 10012 -1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体系l19971997年年 ISO 10012 ISO 10012 2 2 测量过程控制指南测量过程控制指南l20032003年年 ISO 10012 ISO 10012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282 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l GB/T 19000-2000 GB/T 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基础和术语l VIMVIM:19

24、93 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BIPMBIPM、IECIEC、IFCCIFCC、ISOISO、IUPACIUPAC、IUPAPIUPAP、OIMLOIML)。)。l 本标准的名词引自文件本标准的名词引自文件l1.GB/T 19000-2000 1.GB/T 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基础和术语l2.VIM2.VIM:1993 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BIPMBIPM、IECIEC、IFCCIFCC、ISOISO、IUPACIUPAC、IUPAPIUPAP、OIMLOIML)。)。要点要点29

25、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应用GB/T19000-2000和VIM:1993中给出的以及下述的术语和定义。l3.13.1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 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l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30测量管理体系所具有的特征测量管理体系所具有的特征 1.1.管理管理的特征的特征从定义看,在测量方面具有指挥权从定义看,在测量方面具有指挥权 具有控制能力具有控制能力 具有协调能力具有协调能力 2.2.体现了体现了“体系体系”的特征的特征体系的定义: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体系的定义: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

26、3.体现了体现了“计量管理计量管理”的特征的特征 根据计量学的特性,计量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根据计量学的特性,计量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1)统一性)统一性 (2 2)准确性准确性 (3 3)法制性)法制性 (4 4)社会性)社会性 (5 5)权威性)权威性 (6 6)技术性)技术性 (7 7)服务性)服务性 (8 8)群众性)群众性 313.2 3.2 测量过程测量过程 measurement processmeasurement process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要点要点 l1.1.在本标准中在本标准中, , 术语术语“测量过程测量过程”适用于适用于实际的测量实

27、际的测量活动活动(例如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l2.2.“测量过程测量过程”与与“测量测量”的定义相同。的定义相同。l3.3.“测量测量”与与“计量计量”的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有时可以互的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有时可以互相代替。相代替。 323.3 3.3 测量设备测量设备 measuring equipmentmeasuring equipment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标准物质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要点

28、要点 1.1.测量设备在我国也称为计量器具、计量设备等。测量设备在我国也称为计量器具、计量设备等。 2. 2.按类型可以分为:按类型可以分为:l a. a.硬件和软件硬件和软件。硬件主要包括:装置、仪器仪表、量具、辅。硬件主要包括:装置、仪器仪表、量具、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以及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软件主要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以及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软件主要包括:电子软件、操作手册、文件资料等。包括:电子软件、操作手册、文件资料等。l b. b.按按传递等级传递等级可以分为:计量基准(测量基准)、计量标准可以分为:计量基准(测量基准)、计量标准(测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工作测量器具)。(

29、测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工作测量器具)。l c. c.按按结构结构可以分为:仪器仪表、实物量具、传感器及其装置、可以分为:仪器仪表、实物量具、传感器及其装置、设备、系统、装备、测量链等,标准物质、软件及手册、文件。设备、系统、装备、测量链等,标准物质、软件及手册、文件。l d. d.按按用途用途可以分为:测量用、检验用、监视用、交接用、贸可以分为:测量用、检验用、监视用、交接用、贸易用、校淮用等。易用、校淮用等。 用于测量过程的用于测量过程的软件软件也属于测量设备,应按照对测量设备的要求也属于测量设备,应按照对测量设备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校准。进行管理和校准。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属于测量设备,应注意

30、对其管理。属于测量设备,应注意对其管理。331.1.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分别有若干个计量特性。计量特性反映了测量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分别有若干个计量特性。计量特性反映了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影响测量结果的状况,通常用若干个定量的参数表示出设备和测量过程影响测量结果的状况,通常用若干个定量的参数表示出来;来;2.2.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通常可以通常可以通过通过校准校准得到得到。 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包括:测量范围,偏移,重复性,稳定性,滞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包括:测量范围,偏移,重复性,稳定性,滞后,漂移,影响量,分辨力,鉴别力(阈),误差,死区。应当避免使后,漂移,影响量,分辨力,

31、鉴别力(阈),误差,死区。应当避免使用计量特性的定性表述术语,如用计量特性的定性表述术语,如“测量设备所要求的准确度测量设备所要求的准确度” ;3.3.测量过程的计量特性测量过程的计量特性通常可以通常可以通过通过计算计算和和分析分析得到得到。 包括:包括: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误差、稳定性、重复性、复现性、操作者的技能水测量不确定度、测量误差、稳定性、重复性、复现性、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及其它特性。平及其它特性。 4.4.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5.5.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可以与计量要求直接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可以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比较以实现

32、计量确认。以实现计量确认。3.4 3.4 计量特性计量特性 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m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 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 注注1. 1. 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 注注2. 2. 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要点要点34l3.5 3.5 计量确认计量确认 metrological confirmationmetrological confirmationl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

33、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注注1.1. 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要求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备预期使用要求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注注2.2. 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要求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要求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注注3.3. 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注注4.4. 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

34、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 注注5.5. 图图2 2给出了计量确认过程框图。给出了计量确认过程框图。 l要点要点 l1. 1. “计量确认计量确认”主要是指对测量设备的主要是指对测量设备的校准校准和和验证验证、调整或维修及随、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标签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l2.2.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预期使用要求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预期使用要求( (即计量要求即计量要求) )并形成文件,并形成文件,计量确

35、认才算计量确认才算完成完成。l3.3.计量要求通常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但可以从产品要求中计量要求通常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但可以从产品要求中导出导出,导,导出后用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出后用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表示表示。 35计量: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确认: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 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注注1:“已确认已确认”一词用于表示相应的状态。一词用于表示相应的状态。 注注2:确认所使用的条件可以是实际的或是模拟的。:确认所使用的条

36、件可以是实际的或是模拟的。验证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的认定。 (见(见GB/T19000:2000)本标准中: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常常本标准中: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常常被称之为被称之为验证。验证。几个术语36l3.6 3.6 计量职能计量职能 metrological functionmetrological functionl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要点要点 l计量职能就是负责计量职能就是负责确定确定和和实施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职能。测量

37、管理体系的职能。建立建立计量管理机构,规定计量部门的职能是测量管理体系必不计量管理机构,规定计量部门的职能是测量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可少的先决条件。l确立了计量职能在测量管理体系中的确立了计量职能在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核心地位地位。l计量职能的管理者是测量管理体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计量职能的管理者是测量管理体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l计量职能包括计量职能包括行政行政和和技术技术方面的职能。方面的职能。 行政管理和技术保障是计量工作基础,两者缺一不可。这行政管理和技术保障是计量工作基础,两者缺一不可。这充分反映了计量工作的内在规律,是计量职能区别于其他充分反映了计量工作的内在规律,是计量职能

38、区别于其他管理职能的显著特点。管理职能的显著特点。 37l 4 4 总要求总要求 l 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指南指南 规定的计量要求从产品要求导出。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这些要求。要求可规定的计量要求从产品要求导出。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这些要求。要求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操作者技能要求。 l要点要点 l 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 计量要求计量要求l1.1.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可以从产品

39、或设备的规定要求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可以从产品或设备的规定要求导出导出;l2.2.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都需要导出计量要求;导出计量要求; l3.3.计量要求可表示为计量要求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l 38l几个术语解释几个术语解释l最大允许误差最大允许误差: :对给定的测量仪器对给定的测量仪器, ,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 值。值。 注:有时也称为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限。注:有时也称为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

40、限。 测量范围测量范围: :测量仪器的误差处在规定极限内的一组被测量的值。测量仪器的误差处在规定极限内的一组被测量的值。 稳定性稳定性: :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注:稳定性往往对时间而言,不是的话,应明确说明;注:稳定性往往对时间而言,不是的话,应明确说明; 稳定性可以用几种方式定量表示。稳定性可以用几种方式定量表示。 分辨力分辨力: :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差。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差。 注:对于数字显示装置,其分辨力就是变化一个末位数字时其示值的变化。注:对于数字显示装置,其分辨力就是变化一个末位数字时其示值的变化。

41、39接上页接上页( (总要求总要求) ) 组织应规定属本标准所确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在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规定属本标准所确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在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和内容时, 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组织规定组织规定哪些哪些设备和测量过程设备和测量过程纳入体系纳入体系 组织承担的职责组织承担的职责 1.1.组织应规定哪些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纳入测量管理体组织应规定哪些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纳入测量管理体系,以及纳入的严格程度是多少;系,以及纳入的严格程度是多少;2.2.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应考虑由

42、于不符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要点要点40 考虑风险是决策的有效方法考虑风险是决策的有效方法 1. 1. “引言引言”中指出中指出“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过程适应预期用途, , 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的风险是重要的。” 2. 2. “总要求总要求”中中指出指出“组织应规定属本标准所确定的测量设备和组织应规定属本标准所确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在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

43、内容时,测量过程,在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 应考虑由于不符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3.3.“7.2.27.2.2测量过程设计测量过程设计”中指出中指出“对每一测量过程,应识别有关对每一测量过程,应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和控制。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要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的过程要素和控制。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要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引起的风险相称。引起的风险相称。 4. 4. “在测量过程控制上花费的力量应与测量对组织的最终产品质在测量过程控制上花费的力量应与测量对组织的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相匹配。量的重要性相匹配。 ” 5. 5. “为确定和

44、记录测量不确定度所做的努力应当与测量结果对组为确定和记录测量不确定度所做的努力应当与测量结果对组织的最终产品的质量的重要性相匹配。织的最终产品的质量的重要性相匹配。” 41接上页接上页( (总要求总要求) ) l测量管理体系由设计的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图测量管理体系由设计的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图2 2)和必要)和必要的支持过程构成。测量管理体系内的测量过程应受控的支持过程构成。测量管理体系内的测量过程应受控( (见见7.2)7.2)。测量管理体。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见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见7.17.1)。)。测量管理体系的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

45、构成l1.1.测量管理体系由以下过程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由以下过程构成:l 计量确认过程计量确认过程l 测量过程测量过程l 管理职责过程管理职责过程l 资源管理过程资源管理过程l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过程;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过程; l2.2.测量过程应受控;测量过程应受控;l3.3.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计量确认。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计量确认。要点要点42 测量管理体系的测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和构成和要求要求 1.1.测量管理体系的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两个两个核心过程核心过程: 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过程控制 必要的必要的支持过程支持过程: 管理职责管理职责过程过

46、程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过程过程 体系分析和改进体系分析和改进过程过程 432.2.对测量管理体系核心过程的要求对测量管理体系核心过程的要求l计量确认过程计量确认过程 l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 l测量过程测量过程l测量管理体系内的测量过程应受控测量管理体系内的测量过程应受控; l 44接上页接上页( (总要求总要求) ) 测量管理体系应按照组织制定的程序更改测量管理体系应按照组织制定的程序更改。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的更改的更改程序程序1.1.要制定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制定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2.2.测量管理体系程序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不要随意更改;测量管理

47、体系程序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不要随意更改; 3.3.企业的持续改进,应按照组织制定的程序更改。企业的持续改进,应按照组织制定的程序更改。要点要点45 5. 5. 管理职责管理职责 l5.1 5.1 计量职能计量职能l 组织应规定计量职能。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必要的资源以建立和保持计组织应规定计量职能。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必要的资源以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量职能。l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续改进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其有效性。 l要点要点 规定计量职能规定计量职能 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承担的职责

48、承担的职责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1. 1.建立计量职能部门建立计量职能部门( (计量职能部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或分布在整个组计量职能部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或分布在整个组织中织中) ); 2.2.提供必要的测量资源;提供必要的测量资源; 3.3.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计量职能部门计量职能部门应承担的职责应承担的职责 计量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应:计量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应: 1.1.制定体系文件;制定体系文件; 2.2.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3.3.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46 一、最高管理者在测量管理体系中起着关健作用一、最

49、高管理者在测量管理体系中起着关健作用 如,建立如,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规定计量职能、提供必要的资源、规定计量职能、提供必要的资源、确保管理评审、保持确保管理评审、保持体系的体系的发展等。发展等。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二、计量职能部门二、计量职能部门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在测量管理体系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承担着重要职责 如,如,制定体系文件;建立测量管理体系;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制定体系文件;建立测量管理体系;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其中,保证测量过程能满足顾客要求、制定质量目标、组织性。其中,保证测量过程能满足

50、顾客要求、制定质量目标、组织管理评审等的要求。管理评审等的要求。47接上页接上页( (管理职责管理职责) )l5.2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l 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la a) 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并转化为计量要求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并转化为计量要求 lb b) 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lc c) 能证明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能证明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要点要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l 计量职能部门应承担的职责计量职能部门应承担的职责la.a.了解顾客对产品的要求;了解顾客对产品的要求;lb.b.把产品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测量管理体系ISO10012标准培训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