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预测卷(一)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2、;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这说明()A.故事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C.商朝最早奠定了国家的基本形态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2据考古报告,我国考古工作者从分布在全
3、国各地的数十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批铁器实物。题2图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战国时期文物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和铁锄范。据此推测()A.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器较普遍B.井田制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C.争霸战争推动了工具的改革D.各国纷纷变法确立新的制度3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秦朝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域,却采用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B.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D.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4两汉时,桑树种植以黄河流域为主。东晋时,长江以南的太湖、鄱阳湖流域的桑树种植得到推广,这些地区蚕一年达到四五熟,能进行高等级丝绸的生产。这
4、可用来说明()A.南方地区的开发B.区域经济的平衡C.经济重心的南移D.经济结构的调整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逐渐改变清谈柔媚的社会风气,呈现出慷慨、激越、豪放的气质。同时,语言、文学、音乐、饮食以及服装等方面也深受少数民族的影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权更替频繁B.商品经济繁荣C.民族融合发展D.少数民族汉化6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
5、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7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地区考古中发现大量唐代文书,其中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户籍、赋役、军事、诉讼和馆驿等,私文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等;此外还发现千字文等儿童启蒙书。这反映了当时()A.西域地区全面接受中原文化B.西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C.唐朝实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D.唐朝有效加强对西域的管理8“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材料描述的是()A.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B.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乱象C.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D.北宋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9据题9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对王安石变法准确地评价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C.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0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威逼北京,俘虏皇帝。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互市,任由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甚少构成边境的军事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D.经贸往来有利于民族间亲善和睦11清朝早期的商税在财政收入总额中的比例,由顺治九年的4,上升到康熙二十四年、雍正三年的6,又上升到乾隆十八年的13。商税比重
7、的变化折射出清朝()A.农业生产的兴盛B.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C.经济结构的变化D.手工业技术高度发达12清康熙时,进出口货物税率总计10左右。1843年后,按值百抽五交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A.近代外交的转型B.关税主权的丧失C.自然经济的解体D.民族危机的加深13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
8、程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14.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号召青年“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提出青年应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的主张旨在希望青年()A.追求个性自由B.冲破思想束缚C.改良国家政治D.践行文学革命15结合题15图中文字“猿猴们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判断,该漫画的创作背景是()A.武昌起义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二次革命D.国民革命运动16吴晓波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新兴企业家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同时得益于有利的外部环境,
9、这一时期工业增长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发展()A.加速了清朝统治的瓦解B.促使民主革命出现新气象C.推动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奠定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17.1936年,上海漫画家们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漫画展览,并于1937年春成立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题17图是邵恒秋创作的日本今昔(有改动)。该漫画()A.讽刺日本百足之虫死而不僵B.意在激发国人抗战斗志C.宣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理D.印证了持久抗战合理性18据题18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农民阶级的需要C.马列主义革命理论D.巩固和发展根据地19下列歌谣能够反映出解放战争时期军
10、民情深、共同抗敌的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B.“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双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黄连脸在笑。”C.“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了坚固的抗日的阵线。”D.“刘邓大军过黄河,大军打俺门前过。俺给大军端碗水,大军还俺一条河。”20.1954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和项目标准,早期有劳卫操、爬绳、60米跑、400米跑、掷手榴弹等10项测试内容。这一制度迅速在学校、工矿、机关、部队、农村得到推广。这反映了当时()A.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B.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C.全民健身理念得到推崇D.国防建设取得重大成就21时代周刊把
11、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行称为“漫长而刺激的旅行”,而不称之为“访问”。其主要原因是,尼克松来华前()A.中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B.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文化大革命”正在进行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22题22图所示内容反映出中国()A.主导了世界发展B.致力于区域合作C.改变了国际秩序D.国际影响力扩大23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特定的仪式,在封臣的效忠誓词中,除却强调封臣的职责与义务,还提及如果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可以自行离开封君。这表明封君与封臣的关系()A.具有一定契约性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按严格等级划分D.以封君为绝对核心24英国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法
12、国大革命中写道:“法国大革命是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促成的。”该观点认为,大革命前法国的中心矛盾是()A.君权神授与天赋人权B.专制迷信与民主科学C.专制王权与自由平等D.神职特权与宗教自由25题25表是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情况简表。这些工人组织的建立()A.反映出资本主义走向衰落B.说明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D.表明工人阶级斗争联动性增强26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指出:“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希望获得绝对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报告表明()A.贵族不
13、愿作进一步的妥协B.农民的要求是正当合理的C.沙皇意识到改革的局限性D.改革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27科学家胡克在听了某著作的提纲后说:“亲爱的先生,我真为您高兴,不过我也暗暗地为您捏一把汗啊。如果您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您可能就会被当作异教徒而被处以火刑了!”据此推断,“这位先生和他的著作”是( )A.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B.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C.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D.牛顿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28.20世纪30年代,苏联接受美、德等国的技术援助,购买大量成套设备,兴建了大批建设项目并进行仿制。20世纪70年代,苏联又从这些国家引进了一些项目,其中许多是20世纪30
14、年代曾经引进过的。这反映出苏联()A.对外政策的相对稳定B.经济结构的持续完善C.工业建设的成就巨大D.技术吸收的能力较弱29.1962年,美国设立“跨文化交流项目”,在中央情报局控制下向苏联来访学者提供资料,这些学者通过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对美国逐渐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认识。这强调( )A.美苏冷战形势总体趋于缓和B.文化交流渗透意识形态传播C.国家利益是国际交往的基础D.美国文化对苏联更具吸引力30.2020年1月20日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2020年为3.3。其中,发达经济体2020年经济增速预计为1.6;新兴经济体2020年经济增速预计为4.4。这
15、表明()A.发达国家丧失经济竞争优势B.世界经济重心已经发生转移C.发展中国家经济竞争力增强D.政治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5分,第33小题13分,共40分。31(12分)京剧被誉为中国国粹。某历史社团开展了以京剧为主题的研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等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艺术家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
16、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1)根据材料一,概括京剧形成过程的特点。(2分)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概括申报刊登的京剧广告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三 京剧形成的最初阶段,老生唱腔是主流,男旦一直处于附属地位。清代禁女戏,女伶自然式微。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兰芳对京剧进行了革新,使男旦达到艺术之颠,开辟了京剧艺术的新天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大批女性观众开始进入戏院,由于对京剧艺术相对生疏,对唱腔、内容等并不十分看重,而更注重身段、扮相等外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旦角的盛行。与此同时,北京也出现女旦,政府不再禁止女角演出,京剧表演中出现了男女同台演出,台下观众男
17、女合座。北京历史文化(3)根据材料三,分析旦角盛行的主要原因。(2分)材料四(续表)(4)根据材料四,概括振兴和传承京剧艺术的主要途径。(2分)3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零星的,绝大部分是转译自日本学者研究社会主义的著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原著的引进和翻译出版受到重视,各种期刊大量、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同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用通俗语言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摘编自石仲泉、鞠俊俊热话题与冷思考五四运动与马克思
18、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材料二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的背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过程。(8分)33(13分)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管19世纪有数百万欧洲人移居海外,但是1914年欧洲大陆的人口却仍然膨胀到它在1750年的3倍以上。此前大部分人口死于传染病,而传染病的传播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水平。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人们的营养水平得到提高
19、,对疾病的自然抵抗力也相应增强,死亡率自然也就随之下降。即使有时会发生农作物歉收,新的运输工具也保证了来自外界的充足供应。同时工业革命还改进了下水道系统,饮用水也更加安全,这也进一步降低了死亡率。新医药科学的应用,例如接种疫苗、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等措施使得西北欧的死亡率进一步下降:从1800年至少30降低到1914年的15左右。摘编美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工业化使工人离开人口稠密的农业地区进入新的工厂中心。欧洲工业化进程比较缓慢的南部和东部等地向德国、法国,尤其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工业中心输送了几十万移民。在19世纪末,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的移民者也如潮水般涌入了有更广阔前景
20、的拉丁美洲国家。19世纪早期,在英国的领导下,从非洲贩运奴隶的贸易废止了,只是向中东贩运奴隶的现象还留下一些残余。人道主义关怀和工业化工厂有效组织自由工人进行生产的新能力都推进了奴隶制度的废除。摘编自美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以后欧洲人口增长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工业化进程对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哪个?结合相关史实,论证你提出的因素。(3分,材料中提到的史实除外)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预测卷(二)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
21、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
22、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约1万多年前,中华大地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石器时代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用火烹饪食物B.贫富分化出现C.原始农业产生D.早期国家出现2题2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建都)兹中国,自之乂(y,治理、安定)民”。这是“中国”一词首次出现于文字记载中。材料中的“中国”是指当时()A.统治的地域中心B.诸侯受封的区域C.地方诸侯的国名D.中华民族的总称3很多成
23、语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如尊王攘夷、退避三舍、苌弘化碧、利令智昏、问鼎中原、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奇货可居、唇亡齿寒、毛遂自荐、朝秦暮楚等等。这些成语典故折射出当时()A.经济大发展B.政治大动荡C.文化大繁荣D.社会大变革4秦始皇灭六国后派大军攻下岭南,分置桂林、象、南海等郡,多次迁刑徒和内地民众至岭南屯田,还募15000名未婚女子至岭南。上述措施意在()A.缓解中原地区人口压力B.强化对岭南地区的管理C.普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D.流放刑徒确保中原平安5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此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相互批
24、驳又相互影响,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由此可以看出()A.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B.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进步C.百家争鸣导致时局动荡D.社会变革导致诸侯混战6魏晋以前,牛车是普通人使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牛车开始用于皇室仪仗,也是社会上层贵族常用的交通工具。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交融B.战争频繁C.江南开发D.耕牛过剩7题7表反映的是隋唐时期对海南岛的管理与开发。据表说明()A结束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B.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C.经略海疆的主权意识有所提升D.地方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8关于玄武门之变有以下两则材料。据此能够确认玄武门之变的史实是()A.秦王杀害兄弟B.太
25、子和齐王合谋作乱C.高祖事先知情D.高祖事变中偏袒秦王9唐人杜环在其经行记中记载,当时大食国都城亚俱罗有“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者,河东人乐怀、吕礼”。这一记载说明,唐代()A.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B.国人在国外处于低下的地位C.向阿拉伯地区进行移民D.手工业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10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赀(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该记载可以佐证北宋时期()A.纸币已经出现B.蜀民交易以铁钱为主C.贫富分化严重D.纸币最早
26、由官府发行11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元朝时()A.中原与西域互有人员交流B.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C.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D.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12万历初年,北京市场上,鱼是一种稀罕之物。20年后,北京市场上的鱼、蟹反而比江南便宜,而且蛤蜊、银鱼之类也非常丰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商业繁荣后南北货物广泛流通B.饮食的地域性差异逐渐消除C.北方市场的水产品供应量充足D.南方的影响力明显超过北方13.1500年到1650年间从美洲流向西班牙的金银多得令
27、人咋舌,其中大部分又流向了中国,用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据此可知()A.明清之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西班牙获取大量资本原始积累C.三角贸易推动世界市场发展D.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较突出14题14图是1849-1855年英国经由广州和上海的进出口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中国自然经济具有顽强抵抗力B.英国商品畅销于长江中下游地区C.中国的对外贸易重心发生转移D.开埠通商刺激沿海民族工业发展15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指出:“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国洋枪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将,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
28、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据此知,洋务派主张()A.优先发展军事实力B.抵御外国经济侵略C.打击太平天国运动D.武力收复割让失地16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深入系统地研究日本的著作,作者是曾任中国驻日参赞的黄遵宪。该书早在1887年即已写成,但直到1895年才由广州民间书局羊城富文斋印行。此书甫一出版即洛阳纸贵,风行天下。这一现象说明()A.甲午战争沉重打击清廷统治B.民族危机助推传统思想转变C.民间印书局比官方印书灵活D.时代赋予民族资本主义良机17.1911年11月、12月时报连续登载了女子军、金戒指助军饷、女子军成队、女子革命军赴前敌(如题17图)等几幅纪事画。这些画作反映出( )
29、A.媒体注重宣传保护女性的权利B.政治革命使女性平等地位确立C.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18.1904年的美游和1918年的欧游,是梁启超一生中最重要的两次游历。记载前者而有新大陆游记,记载后者而有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洋溢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批判精神;欧游心影录感觉“科学万能”之梦彻底破灭,孔孟之学在梁启超心里复活,发出“中国不能效法欧洲”的“告白”。促使梁启超观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依然存在B.“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C.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影响扩大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全面攻击19题19表旨在说明()A.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B.日本侵华
30、开始于九一八事变C.国民党执行不抵抗政策D.民族危机推动全民团结抗战20针对不同革命时期遇到的不同问题,毛泽东同志曾出许多著名的论断。下列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论断的是()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B.“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C.“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D.“我们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最基本的方针是持久战”21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国庆日前夕,国家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毛主席高度评价模范代表:“他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国家召开这次劳模大会旨
31、在()A.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理念B.彰显社会主义的原则C.激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D.加快完成“一五”计划22.1979-1989年,中国出版经济类图书18646种,其中新出16455种,再版2191种。这期间,1989年经济类图书的年出版种数比1979年提高11.56倍,再版种数提高近29倍,再版率从1979年的7左右提高到1989年的20左右。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A.国家工作重心转移B.现代教育开始转型C.出版行业结构调整D.国民文化素质提高23据题23表可知,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B.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D.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2
32、4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演员,甚至还有厨师。这种现象会导致()A.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B.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C.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D.罗马的法治得到完善25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将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带回欧洲,同时把欧洲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欧洲人的做法()A.强化了对殖民地的奴役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C.导致了世界人口的激增D.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26.1823年,苏格兰学者伯克贝克在伦敦创办第一家劳动技术学校一伦敦技工所,对技术工人进行科学教育;此后各郡
33、也纷纷成立技工所、夜校等工人教育机构。这反映了英国()A.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B.工人地位的提高C.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D.工业革命的发展27共产党宣言虽发表在170多年前,但其创造的“话语”体系,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仍广泛运用于今天的报章杂志、学术研究中;“八小时工作日”“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这些共产主义运动的成果已经深入到世界各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说明马克思主义()A.深刻影响人类现代文化发展B.推动西方国家工人运动的发展C.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地创新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8第聂伯河水电站(如题28图)位于乌克兰第聂
34、伯河下游,1927-1939年由美国工程师援助建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这一水电站()A.埋下了俄乌两国在苏联解体后冲突的隐患B.见证了美苏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友谊C.体现了通过以工代赈摆脱经济危机的策略D.佐证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伟大成就29.1937年,美国股票下跌比1929年股市大崩溃还要厉害。1938年,美国国库亏空347亿美元,失业人数多达700万,全国14的人口只能靠救济过活。这说明罗斯福新政()A.彻底是一场改革骗局B.对经济未起任何作用C.并未摆脱经济大危机D.迅速加剧社会矛盾30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都把在经济上最终超过对方,建立更美好的社会,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价
35、值观和制度模式,争取到更多的追随者作为最终战胜对方的深层决定因素”。这表明()A.美苏争霸中优势在美国B.美苏重视制度和发展模式竞争C.大国势均力敌维持和平D.美苏两国彰显大国的责任担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5分,第32小题13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31(15分)天下无粮不安,我国历代都十分重视粮食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说明:140343和155337中的140、155指北方亩产量,343、337指南方亩产量。)摘编自吴斌、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发展趋势及原因。(5分)材料二唐朝建立
36、后,基本沿用了隋朝的广通、黎阳、太原等仓,同时又增加了几处粮仓,其中含嘉仓就是最大的一座。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的储粮总数为12656620石,含嘉仓就有5833400石,占了将近一半。(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粮仓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材料三 中国在应对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上取得显著成就,为世界树立了榜样。中国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成功地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有七亿多人摆脱贫困,谱写了人类减贫历史上的奇迹。事实上,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派出了超过10
37、0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帮助这些地区的国家提高粮食安全和营养水平。摘编自韩硕联合国粮农组织:减贫,世界需要向中国学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4分)(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应对粮食安全和消除贫困取得成就的世界意义。(2分)32(13分)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其社论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及发展方向。人民日报从创刊至2012年底共发表了17208篇社论。下表是某学者分阶段对社论高频词汇的统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摘编自黄耿昭人民日报社论全集高频名词词义研究(1)根据题32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北”“城市”成为第一阶
38、段高频词的原因。(4分)(2)任选第二、第三阶段的某一阶段,选择两个词汇,围绕这些词汇阐述基本史实。(4分)示例:选择第二阶段的“美国”“和平”两个词汇。(1分)阐述史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捍卫了世界和平。(3分)(3)第五阶段中,若要增加1个高频词,请你推荐1个并说明理由。(3分)(4)“人民”成为五个阶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说说你的感想。(2分)33(12分)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请至少选择表格中两个事件,提出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10分)选择事
39、件:观点:论证:(2)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一系列大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预测卷(三)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
40、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研究这些文化遗存的主要依据是()A.史书记载B.神话传说C.考古发掘D.学术论著2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近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全国最大的大口尊、国内同时期最大的金面具、器型独特的顶尊跪坐人像、国内唯一经科学考古发掘
41、出土的圆口方体铜尊,以及象牙微雕,大量丝绸和纺织品残留物,碳化稻、竹和阔叶林树种等多种遗物。这反映出()A.中华文明的多元性B.国事决定于礼乐制度C.专制皇权已经确立D.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3湖南益阳出土简牍秦二世元年文书的文本显示,秦二世的即位是秉承秦始皇的遗诏行事,而不是像史记所记载的靠伪造诏书而夺得帝位。这一简牍的发现()A.否定了史记记载的事实B.可以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C.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D.厘清了秦二世继位的真相4题4表为秦汉时期治疗疫病的相关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A.发挥地方主导作用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C.建立完备法律体系D.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5三国时期,扬州
42、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拓展B.江南市镇经济兴起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6题6图为嘉峪关新城魏晋基室壁画“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类壁画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有出土。这反映出魏晋时期()A.畜牧业逐渐向南方扩展B.各民族文化进一步交融C.百姓对富足生活的渴望D.佛教向大众生活的渗透7唐代高僧玄奘于访问印度回国后,曾“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每岁五驮无余”。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普
43、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材料可用来说明()A.活字印刷术进步明显B.唐宋印刷术逐渐外传C.佛像主要用雕版印刷D.雕版印刷术影响深远8南北朝时,南人已有嗜茶之癖,北人尚视之为怪异。而唐人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则有“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该材料反映了()A.国家统一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饮茶之风从江南向北方扩散C.茶叶经济已形成完整产业链D.南北饮食习惯已趋一致9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战乱频繁,百姓流
44、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政局动荡,军阀割据严重10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反映出()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臣关系越来越紧张C.君主专制的强化D.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11靖康之变后,宋朝皇室南迁,以及大批技术工匠和农民南迁,经济重心也随之南移。南宋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重心南移影响经济重心南移B.南宋时期开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C.南方地理环境决定经济重心南移D.北方战乱导致南北经济交流中断12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A.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减少B.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C.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13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清廷提出将田分为新荒、积荒、极荒三等,并规定:新荒者,三年起科(征收钱粮);积荒者,五年起科;极荒者,永不起科。清廷这一规定意在()A.强化民众的“农本”意识B.激励垦荒和稳定社会秩序C.缓解农业领域的民族矛盾D.强调垦荒程序应循序渐进1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