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第三单元昆虫第九课庞大的“家族”1.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昆虫),约占动物总数的80%(约120万种)。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 胸部有(三对足), 多数有一或两对(翅)。3.(甲虫)是数量最多的昆虫,它们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质地坚硬),角质化,后翅(膜化)。4.身边常见的昆虫有(蜜蜂)、(蝴蝶)、(蚂蚁)、(蜻蜓)、(螳螂)、(蚊子)、(苍蝇)、(蝉)等。5.蜘蛛、蜈蚣、蚯蚓等不是昆虫。6.可以像直升机那样悬停在空中的昆虫是(蜻蜓),常常扮成绿色植物的昆虫是(螳螂)。第十
2、课养昆虫1昆虫的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饲养昆虫来了解它。2.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凹陷。刚出壳的小蚕,全身(乌黑),布满细毛,形似蚂蚁,因此叫(蚁蚕) ,只有(2-3)毫米长。3.蚕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4.蚕宝宝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浅)。蚁蚕在蜕皮前,吐出丝来把自己的(脚)固定在纸盒上,头部和胸部都高高地抬起。蚕蜕了(4)次皮,成为(五)龄蚕,身长有(6)厘米。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白),开始吐丝了。5.蚕宝宝用(蚕丝)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过了几天,茧上破了一个洞,一只(飞蛾)钻
3、了出来。6.蚕的寿命只有(五十多天)。7.很多科学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他们会从日积月累的(日记)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发.8.实验:养昆虫养蚕:(1)在春天天气变暖以后,留意蚕卵的变化,等待蚁蚕孵出。(2)在纸盒里铺上干净的纸,在盒盖上扎几个孔。(3)放入洗净擦干的桑叶,再用毛笔将蚁蚕轻轻扫入盒内。(4)每天清除粪便、换桑叶,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第十一课探究昆虫的奥秘1.除了通过观察、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更多的奥秘。2.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3.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实验设计要(合理)。蚕宝宝喜欢生活在(黑暗)的地
4、方。最佳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4.菜青虫冬天会钻进土壤中变成(蛹)冬眠。蜻蜓飞着飞着就点一下水。蜻蜓点水不是为了嬉戏,而是在(产卵),蜻蜓的幼年在(水里)度过。5.蝉的叫声不是从嘴里发出的,而是由肚子两侧,被称为(声鼓)的(薄膜)的(振动)发出的,并且只有(雄蝉)才会唱歌,而雌蝉则全是哑巴。6.米在(避光)、(干燥)、(通风)、(阴凉)的情况下不容易生虫。7.蚂蚁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8.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蝙蝠多在(夜间)活动,所以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动物。9.要考虑到实验的公平性,除了对比因素不同以外,其他的因素要保持完
5、全一致。10.研究“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阳阳的实验设计如下:(1)准备两个饲养盒,里面各放10条蚕宝宝;(2)把两个饲养盒放在相同的地方;(3)给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桑叶,给另一个盒子里的蚕宝宝喂莴笋叶。阳阳的实验设计具有公平性,除了对比因素不同外,其他因素保持一致:两个饲养盒,放在相同的地方;蚕的数量10条更具说服力。第四单元繁殖第十二课用种子繁殖1.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2.种子的内部构造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种皮)保护
6、种子,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叶),(子叶)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3.蚕豆是(双子叶)植物,玉米是(单子叶)植物。4.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种子的胚由(胚乳)、(胚根)、(胚芽)和(子叶)构成。5.无论种子怎么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芽(朝上)。6.有(空气)、(适当的温度)和(水),种子才能萌发。7.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很多:悬铃木种子外长有(冠毛),和蒲公英一样可以借助(风力)传播种子;椰子依靠(水力)去“旅行”;鬼针草和苍耳种子外长有(带钩的尖刺),容易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到达远处,依靠(人类和动物)传播种子;野樱桃靠(鸟类或其他动物)传播种子;凤仙花传播种子的方式
7、是(自身“弹射”)。8.实验:观察种子内部构造实验过程:(1)把蚕豆种子放在水里浸泡一天。(2)用镊子轻轻剥开经水浸泡过的蚕豆种皮。(3)小心地将种子里的“豆瓣”分开,每部分尽量保持完整,摆放整齐。(4)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内部构造,重点观察“豆瓣”连接处有什么。实验结论:种子的内部构造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9.实验:探究种子的萌发情况实验过程:(1)选几颗蚕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几小时。(2)向瓶内倒水,使水位达到1厘米。将纱布弄湿后贴在瓶壁。(3)将种子摆放在纱布和瓶壁之间,有正放的,有倒放的,有横放的。把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4)几天以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实验结论:无论种子怎么摆放,发芽
8、后总是根朝下,芽朝上。第十三课用根、茎、叶繁殖1.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来繁殖。(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2.长寿花、宝石花、芦荟是用(叶)进行繁殖;蓟(ji)是用(根)进行繁殖,红薯的(块根)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吊篮、菊花是用(茎)进行繁殖,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水仙的(球茎)浸入水中,就能生根、发芽、开花。落地生根的(幼芽)落到土里就能长出新苗。3.人们利用有些植物的根、茎、叶在自然条件下就能够进行繁殖的特性,创造了(扦插)和(嫁接)等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4.实验:用根茎叶繁殖实验过程:(1)把红薯浸在水中,当长出小芽
9、后,用刀切下带芽的红薯块,埋入土中。(2)从一株健康的菊花的主茎上剪下一根枝条,插入一盆松软的途中。(3)从宝石花上摘下一片叶,摆放在土上。实验结论:有些植物的根、茎、叶也可以进行繁殖。第十四课动物的繁殖1.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2.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3.动物求偶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雄蛙鸣叫)、(孔雀开屏)、(角马搏斗)、(弹涂鱼“跳舞”)等。4.蛋黄上有明显的(小白点)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5.像鱼和鸟那样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人、马、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胎儿
10、的繁殖方式叫(胎生)。6.在严寒的南极,帝企鹅爸爸把卵放在(脚背)上,用厚实的(羽毛)盖住,不吃不喝,一直站立着,用自己的体温(孵化)卵。7.很多父母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哺育任务,还要教会小动物(生存)的本领。如小北极熊要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学习如何在北极严酷的环境中生存。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第十五课生物与非生物1.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2.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非生物)。第十六课动物的庇护所1.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家,如(松鼠的洞)、(燕子的窝)、(黄鳝的穴)、(蜜蜂的巢)等。2.大自然为动植物提供
11、了生存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3.常见的动物的家:树干上松鼠的(洞)、屋檐下燕子的(窝)、淤泥中黄鳝的(穴)、树枝上蜜蜂的(巢)。4.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寻访动物的家要慢慢地接近,静静地观察,不要(惊吓)和(伤害)小动物。5.鸟儿的家一般按在(树杈)上,用(干草、干树枝、羽毛或泥巴)等搭建巢。第十七课环境变化以后1.生物要依赖(环境)生存,大自然中的(非生物因素)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为应对某些变化,生物有自己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2.当季节更替时,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很多,如雷鸟会(变换羽毛颜色)、猴面包树靠(粗壮的树干蓄
12、水来度过旱季)、北极狐的(毛色和毛量会发生变化)、麻雀的(脂肪和毛量会发生变化)、秋季一些树木的(叶子会变黄、 飘落)等。3.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的、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也有急速的(天气变化),还有海啸、火山喷发、陨石撞击这些(灾害性事件)。4.当生物无法适应环境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猛犸象的灭绝是(环境的突然变化)造成的,导致恐龙灭绝的“陨石撞击”假说,导致猛犸象灭绝的“气候变暖”假说。5.环境的变化,除了自然原因以外,还有(人为)原因,如(砍伐森林)、(城市扩张)、(排放废气)、(石油泄漏)等。6.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的迁徙,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洄游)。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大坝的(人工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