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作业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试卷二一、材料分析题(20分)朱彦夫,中共党员,他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经历过长津湖战役,动过47次手术,是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极限人生,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2022年3月,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请理论联系实际分析:1.什么是人生价值?答:人生价值是人生社会价值和人生自我价值的统一。人是社会的人,人生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客观实践性,人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个人行为同他人、社会群体需要之间的一种肯定关系
2、,标志着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或人类社会的有用性,贡献和意义。而人生的自我价值表现为人还具有对自己的有用性,即满足自己的需要。一般物在主体同客体的关系中,只是作为客体而存在,而人则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在人生价值关系中,所反映的.主要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个人与自我的关系,社会和“自我”都处于价值主体的地位。从个人对社会的关系来说,他表现为客体,因为他的人生价值要靠社会来评价。从个人的行为或一生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来说,他又表现为主体,就是说他是站在个人需要的立场上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有无价值的。正是人本身在价值关系中所具有的这种主客体两重性,构成了人生价值的二重性。一方面,人生价值必然具有社会
3、性;另一方面,人生价值又都具有自我性。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人,其人生在对社会、对他人具有价值意义的同时,都毫无例外地对自我也具有价值。我们所讲的人生社会价值,指的是个人的人生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而对社会具有的有用性。我们所说的人生自我价值,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个人自我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际存在和实现的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肯定关系。在这里,人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不是完全对立的。但我们平时讲的人生价值,一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是人生物质价值和人生精神价值的统一。作为人生价值的主体,无论是“社会”还是“自我”,都具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
4、需要。因此,人生价值的两重性又进一步体现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人生的物质价值是指个人以其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服务性劳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需要,促进社会繁荣和发展。人生的物质价值不仅仅指个人和社会的物质消费价值,而且包括物质生产价值。人生的物质价值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生精神价值,是个人以他创造的精神产品及其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满足社会和自我的精神需要,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滿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人生精神价值是在人生物质价值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是人生价值不可少的重要方面。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体系中的一
5、个重要的范畴,价值“具体”在人生观领域中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人生的价值是人生的意义。人生价值是人生社会价值和人生自我价值的统一。人是社会的人,人生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客观实践性,人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个人行为同他人、社会群体需要之间的一种肯定关系,标志着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或人类社会的有用性,贡献和意义。总之,人生价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概念,是由几层价值关系结构而成的。从人生价值的主体需求对象讲,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从人生价值需要主体看,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生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它们都是人的能动创造力实现的结晶,也是对人生目的和行
6、为表现所做出的一种社会评价。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生价值,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重要杠杆,也是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2.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是什么?答:实现人生价值要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基础。它是个人创造价值的前提条件,制约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所特有的劳动创造力是人生价值的源泉,但是,人的创造力的形成和培养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而这种学习和训练的条件又需要社会提供,即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科学和文化发展水平。同样,人们创造力的利用和发挥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如生存条件、工作条件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等。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利用条件,实现人生价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广
7、大人民群众实现人生价值开辟了广阔前景,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随着社会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家和集体在人才培养、智力开发以及人们才智的发挥等方面,将为个人提供更多的良好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更多的保证。可是,社会生活又往往充满矛盾,人生的道路难免艰难曲折。因此,即使遇到不利的条件,也不要消极悲观,更不要随波逐流,而应面对现实,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并努力改变不利条件,以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具体地说,这些生活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的价值观、个性、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习惯等都可以在家庭中找到根
8、源。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保证,而对客观条件的认识和利用则需依靠主观努力。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个人条件越成熟,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人生也就具有更大的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个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相互联系,是人在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人生价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问题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要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一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热爱本职岗位、积极工作,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
9、服务,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道德素质不高的人,即使他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可能全力以赴地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至于那些道德堕落的人,只能给社会带来危害,丧失其社会价值。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实干,发挥聪明才智。每个人最终都要走上工作岗位,人生的价值终究要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展现出来。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切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等级贵贱之分。尽管各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一样,但都是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都可以作出贡献。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理想有志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要有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谁都希望一-帆风顺,道路平直,获得
10、成功。但实际上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在通往成功和胜利的征途上,挫折和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为此,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有坚韧不拔、不怕失败、顽强奋斗的精神,勇于迎接挑战,并最终战胜困难和挫折,获得成功,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离开哪一方面,都不可能实现。个人既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社会条件和各种机遇,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二、简答题(10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些?答: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 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 宗教信仰自由;4. 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
11、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5. 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6. 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7. 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8. 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9.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10. 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仅供参考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
12、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谈谈这段论述对于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什么帮助和启示真理和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既区别又统一。1、真理和价值的区别。表现在:(1)真理原则体现客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而价值原则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3)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
13、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4)真理是一元的,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2、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为:(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3)启示: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14、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是划分社会类型的基本标志。(1)物质生产活动及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类全部的社会生活。(3)它的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3.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
15、原理分析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答: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客观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冶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
16、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重要意义: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工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和经
17、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路线、方针政.和策的重要依据。3.3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如高铁、大飞机以及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谈谈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使得社会有如此大的变革科学技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持续发展(4)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3.4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
18、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即经济、政治、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开创和推进的伟大事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作用和主体地位,充分反映XX应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0、.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XX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