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966202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土地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评价方法论土地评价方法论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质量指标土地质量指标第五节第五节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第六节第六节 城市土地评价城市土地评价第一节 土地评价方法论土地评价:土地评价:针对一定的利用目的评价土地的生产潜力针对一定的利用目的评价土地的生产潜力或适宜性,分别称为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或适宜性,分别称为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价。一、土地评价的对象、原则和方法一、土地评价的对象、原则和方法(一)土地评价的对象(一)土地评价的对象目前有四种情况。(土地

2、类型、土壤发生类型、农业地目前有四种情况。(土地类型、土壤发生类型、农业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貌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类型 )。)。以全面反映土地综合特征的以全面反映土地综合特征的土地类型土地类型作为其评价对象。作为其评价对象。(二)土地评价的原则(二)土地评价的原则1 1,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土地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土地的适宜性土地的适宜性:指在土地属性不致恶化或退化的:指在土地属性不致恶化或退化的前提下,土地适宜采用一种或多种利用方式的广度,前提下,土地适宜采用一种或多种利用方式的广度,也指它对各种利用方式适宜的程度。也指它对各种利用方式适宜的程度。土地限制性土地限制性:指在某些限制性因

3、素作用下,土地:指在某些限制性因素作用下,土地不适宜某种利用方式,进行不合理利用非但不能获不适宜某种利用方式,进行不合理利用非但不能获得高效益,反而将导致不良后果。得高效益,反而将导致不良后果。好地:适宜性大、限制性小。反之亦然。好地:适宜性大、限制性小。反之亦然。2 2,效益与投入相比较的原则,效益与投入相比较的原则好地:投入少,效益高。好地:投入少,效益高。3 3,对多宜性土地的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对多宜性土地的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通过比较得出多项综合评价。通过比较得出多项综合评价。4 4,可持续利用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注意保护土地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使其在利注意保护土地生产力

4、和生态服务功能,使其在利用后不致退化。用后不致退化。5 5,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既既考虑自然条件,也考虑社会经济条件。考虑自然条件,也考虑社会经济条件。6 6,多学科综合性原则,多学科综合性原则既进行过学科综合研究,又要建立综合观点。既进行过学科综合研究,又要建立综合观点。(三)土地评价方法(三)土地评价方法1 1,定性方法,定性方法2 2,定量方法,定量方法A A,层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AHPAHP法)法)B B,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C C,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法D D,多元分析法,多元分析法E E,模糊数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二、土地评价因子二、土地评价因子土地潜力和适宜性取

5、决于土地组成要素的性质和土地土地潜力和适宜性取决于土地组成要素的性质和土地区位条件。区位条件。1 1,地形:海拔、坡度、坡长、坡位和坡向等。,地形:海拔、坡度、坡长、坡位和坡向等。2 2,气象气候:辐射、温度、降水、蒸发、风速、雪、雹等。,气象气候:辐射、温度、降水、蒸发、风速、雪、雹等。3 3,水分状况:地下水埋深、有无泉水、洪涝频率等。,水分状况:地下水埋深、有无泉水、洪涝频率等。4 4,土壤:,土壤:E=RKLSCPE=RKLSCP5 5,区位:,区位:位置(相对于城市、道路和市场等)和通位置(相对于城市、道路和市场等)和通达性。达性。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土地利用的潜在能力;土

6、地潜力:土地利用的潜在能力;土地潜力评价: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及其对各种土地利土地潜力评价: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及其对各种土地利用的影响,就土地的潜在能力做出等级划分。用的影响,就土地的潜在能力做出等级划分。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一、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等级系统1 1,潜力级(,潜力级(8 8个)个)根据土地对大田作物或牧草的限制性强度,把所有的土地划根据土地对大田作物或牧草的限制性强度,把所有的土地划分为八个潜力级;分为八个潜力级;土 地土 地潜 力潜 力级级野 生野 生动物动物林业林业放牧放牧耕作耕作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限制性与危险性增大,选择的自由与适宜性限制性

7、与危险性增大,选择的自由与适宜性减少有限有限中等中等集约集约有限有限中等中等集约集约高度高度集约集约135246782 2,潜力亚级(,潜力亚级(4 4个)个)根据潜力级内的限制性和危险性划分:根据潜力级内的限制性和危险性划分:限制性有永久性与暂时性限制。限制性有永久性与暂时性限制。四种限制性类型:四种限制性类型:e e:侵蚀;:侵蚀; w w:水分;:水分; s s:表层土壤;:表层土壤; c c:气候条件。:气候条件。除气候因素外,侵蚀、水分、表层土壤等限制因素均可予除气候因素外,侵蚀、水分、表层土壤等限制因素均可予以改良或局部改良。以改良或局部改良。3 3,潜力单元:,潜力单元: 对于一

8、般农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经营管理具有大致对于一般农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经营管理具有大致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同一潜力单元的土地具有以下特点:同一潜力单元的土地具有以下特点:生产相同的农作物、牧草和林木;生产相同的农作物、牧草和林木; 相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经营管理办法;相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经营管理办法; 相近的生产潜力。相近的生产潜力。4 4,评价规则,评价规则 A A,归属于某一潜力级的土地,不仅有相当于这一,归属于某一潜力级的土地,不仅有相当于这一级的利用潜力,而且也具有低于这一级的其他所有潜级的利用潜力,而且也具有低于这一级的其他所有潜力级的利用潜力。力级的利用潜力。 B B,潜

9、力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土地利用的永久限制;,潜力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土地利用的永久限制; C C,同一潜力级的土地尽管其限制程度相似,但限,同一潜力级的土地尽管其限制程度相似,但限制性因素的种类不一定相同;制性因素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D D,潜力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要素,而不,潜力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要素,而不进行专门的投入产出分析。进行专门的投入产出分析。 E E,假定在中等经营管理水平上评定土地的潜力级;,假定在中等经营管理水平上评定土地的潜力级; F F,评价时不考虑市场的远近,道路存在与否及道,评价时不考虑市场的远近,道路存在与否及道路的级别。路的级别。二、中国土地潜力评价案例二、

10、中国土地潜力评价案例 1 1,毛乌素土地潜力评价,毛乌素土地潜力评价陈传康:(五等)陈传康:(五等) 2 2,中国中国1 1:100100万土地资源图万土地资源图的编制的编制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1111个土地潜力区,个土地潜力区,8 8个质量等,土地限制型个质量等,土地限制型1010种种类型类型5 5级)级)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针对某种土地利用而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针对某种土地利用而进行。一、一、FAOFAO的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评价纲要(19761976)(一)土地适宜纲(一)土地适宜纲适宜(适宜(S S)纲或不适宜()

11、纲或不适宜(N N)纲)纲 (二)土地适宜级(二)土地适宜级适宜纲(适宜纲(S S):高度适宜):高度适宜S1S1; 中等适宜中等适宜S2S2; 临界(勉强)适宜临界(勉强)适宜S3S3。适宜性程度的差别主要取决于投入和收益的相适宜性程度的差别主要取决于投入和收益的相互关系。互关系。不适宜纲不适宜纲 (N N):当前不适宜类):当前不适宜类N1N1; 永久不适宜类永久不适宜类N2N2。(三)土地适宜亚级:(三)土地适宜亚级:反映土地限制性类别的差异反映土地限制性类别的差异。(如水分亏缺、侵蚀。(如水分亏缺、侵蚀危害等)。危害等)。亚级用小写字母附在适宜级符号之后的方法表亚级用小写字母附在适宜级

12、符号之后的方法表示。如示。如S S2m 2m , S S2n2n,等,但,等,但 S S1 1 没有适宜亚级。没有适宜亚级。亚级的数量尽量少,限制因素尽量少(尽量只亚级的数量尽量少,限制因素尽量少(尽量只用一个字母)。用一个字母)。(四)土地适宜单元四)土地适宜单元生产特点、经营条件和管理要求的细节等差异。生产特点、经营条件和管理要求的细节等差异。其对农场一级的土地规划很有意义。其对农场一级的土地规划很有意义。(五)评价规则(五)评价规则1 1,评价的深度;,评价的深度;取决于评价范围。范围小,则深度深。取决于评价范围。范围小,则深度深。2 2,参评因素;,参评因素;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因素。自

13、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因素。适宜于单目标的土地资源评价,而不适宜于多目标的土地资适宜于单目标的土地资源评价,而不适宜于多目标的土地资源评价。源评价。3 3,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种类;,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种类;A A,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B B,目前适宜性评价和潜在适宜性评价。,目前适宜性评价和潜在适宜性评价。4 4,确定土地利用种类和明确土地利用要求;,确定土地利用种类和明确土地利用要求;A A,评价之初确定土地利用种类;,评价之初确定土地利用种类;土地大类调查土地大类调查B B,评价之初大体描述,评价过程中再修改和调整。,评价之初大体描述,评价过程中再修改和调整。土地开发项目土地开

14、发项目5 5,土地利用与土地属性的比较。,土地利用与土地属性的比较。()要求的匹配;()要求的匹配;比较土地适宜等级的指标与土地评价单元的具体条件。比较土地适宜等级的指标与土地评价单元的具体条件。()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持久的,应长期评价中确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持久的,应长期维持而不致造成环境退化或恶化。维持而不致造成环境退化或恶化。土地利用的变化往往给环境带来某种程度的不土地利用的变化往往给环境带来某种程度的不利影响。利影响。()社会经济分析:边际效益分析()社会经济分析:边际效益分析投入产出投入产出关系、价格与成本、信贷需求等。关系、价格与成本、信贷需求等。()

15、实地验证:抽样验证。()实地验证:抽样验证。二、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案例二、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案例,宜胶地评价。,宜胶地评价。余显芳:海南岛(集中在余显芳:海南岛(集中在“南四县南四县”:乐东、:乐东、崖县、保亭、陵水)崖县、保亭、陵水),宜柑橘地评价。,宜柑橘地评价。徐樵利:湖北宜昌县徐樵利:湖北宜昌县,江苏宜兴市南部丘陵山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江苏宜兴市南部丘陵山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倪绍祥:江苏宜兴市南部丘陵山区(毛竹和茶倪绍祥:江苏宜兴市南部丘陵山区(毛竹和茶叶)叶)第四节 土地质量指标土地质量指标(土地质量指标(LQIsLQIs)始于)始于19941994年。年。一、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概

16、念框架与国际进展一、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与国际进展1 1,土地质量及其指标,土地质量及其指标土地质量土地质量是指土地的状况或条件,包括与人类需是指土地的状况或条件,包括与人类需求有关的土壤、水及生物特性。求有关的土壤、水及生物特性。土地质量的评价需要针对某一种土地利用功能与土地质量的评价需要针对某一种土地利用功能与类型,目前主要针对农业生产。类型,目前主要针对农业生产。重点注意的是环境管理与保护中可以应用到人重点注意的是环境管理与保护中可以应用到人工生态系统的那些方面。工生态系统的那些方面。土地质量指标是一种量度或由变量产生的数值。土地质量指标是一种量度或由变量产生的数值。2,压力状态响

17、应模型(PSR)压力指标:描述人为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压力。压力指标:描述人为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压力。状态指标:描述土地资源状态及土地质量变化。状态指标:描述土地资源状态及土地质量变化。响应指标:描述社会(从农民到国家决策者的各个响应指标:描述社会(从农民到国家决策者的各个层次)对造成土地质量状态变化的压力的响应层次)对造成土地质量状态变化的压力的响应(正、负响应)。(正、负响应)。但这些指标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但这些指标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3 3,土地质量指标的主要方案,土地质量指标的主要方案(1 1)针对区域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如针对全球主)针对区域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如针对全球主要农业

18、主要生态带的不同地区。要农业主要生态带的不同地区。(2 2)针对区域问题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针对区域问题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4 4,世界银行,世界银行LQIsLQIs项目。项目。5 5,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的LQIsLQIs项目。项目。6 6,加拿大土壤健康项目,加拿大土壤健康项目二、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与应用领域二、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与应用领域1 1,可持续土地管理和利用决策的需求,可持续土地管理和利用决策的需求对于把握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动态、评价土地利用的可持对于把握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动态、评价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迫切需要建立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续性,迫切需要建立土地

19、质量指标体系。采用指标的最终目的是管理和决策。采用指标的最终目的是管理和决策。指标体系还是一种工具,有助于监督区域的农业、林业指标体系还是一种工具,有助于监督区域的农业、林业及自然资源管理项目的表现,评价国家环境政策的影响。及自然资源管理项目的表现,评价国家环境政策的影响。从国家或国际角度看,指标体系还有助于指导政府及国从国家或国际角度看,指标体系还有助于指导政府及国际组织的科学决策与投资倾斜重点。际组织的科学决策与投资倾斜重点。层次层次决策者决策者农场农场农民,土地管理者,农场决策者农民,土地管理者,农场决策者地方地方村委会,社区村委会,社区地区地区政府管理机构,大部分开发项目政府管理机构,

20、大部分开发项目国家国家国家政府部门国家政府部门国际国际联合国,世界银行,其他国际机构,国际非政府组织及联合国,世界银行,其他国际机构,国际非政府组织及其他其他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决策可分不同层次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决策可分不同层次2,联系科学家、管理者与使用者的桥梁:相互交流。3 3,代表性区域的需求:,代表性区域的需求:目前主要集中在全球几个自然区域。目前主要集中在全球几个自然区域。4,促进自然地理学理论的发展:,促进自然地理学理论的发展:对阐述和发展地理学的基本学说对阐述和发展地理学的基本学说人地关系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意义。5,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在中国的重要性:,土地质量

21、指标体系研究在中国的重要性:研究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可以把以前开展的研究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可以把以前开展的LUCC及其驱动力研究,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脆及其驱动力研究,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脆弱生态整治与恢复研究与实践等多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弱生态整治与恢复研究与实践等多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使之深化。并使之深化。第五节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是将传统土地评价与景观生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是将传统土地评价与景观生态学原理相结合,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态学原理相结合,评价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一、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一、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与方法(一)土

22、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系统分析(一)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系统分析1 1,土地利用系统分析,土地利用系统分析A A,土地利用系统是典型的自然土地利用系统是典型的自然经济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社会复合系统,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土地利用可持续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可以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性可以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评价)B B,土地利用系统的核心是自然,土地利用系统的核心是自然生物子系统和社会生物子系统和社会经济经济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较低层次:自然在较低层次:自然生态因子起决定性作用;在较高层生态因子起

23、决定性作用;在较高层次:社会次:社会经济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因素起着重要作用。C C,土地利用系统由一定的土地单位和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系统由一定的土地单位和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构成。构成。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应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从自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应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对土地单位进行评价,并然(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对土地单位进行评价,并考虑这些因子在可预见的较长时间内的变化和稳定性。考虑这些因子在可预见的较长时间内的变化和稳定性。2 2,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特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特点A A,可持续性是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可持续性是

24、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影响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的环境因子基本相影响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的环境因子基本相同,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要求对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同,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要求对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个种环境因子和生态过程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而土地适个种环境因子和生态过程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而土地适宜性评价仅仅对各种环境因子的特征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价。宜性评价仅仅对各种环境因子的特征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价。B B,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需要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土地利用可持续性需要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但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侧重点不同。从地块综合考虑,但在不同的空间尺度

25、上侧重点不同。从地块地段地段地方地方区域区域国家国家全球,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主全球,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主要约束因素可能依次为农业技术要约束因素可能依次为农业技术微观经济微观经济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经济和社会因子宏观生态因子。宏观生态因子。(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1 1,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的结构,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的结构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的目标的目标经济因子经济因子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生态因子经济因子经济因子环境因子环境因子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接受能力社会接受能力美学价值美学价值经济资源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综合效益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

26、件土壤条件水资源水资源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方式1社会因子社会因子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方式方式2其他土地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利用方式2 2,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1 1)生态指标)生态指标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资源、立地条件、生物资源等。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资源、立地条件、生物资源等。(2 2)经济指标)经济指标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综合效益(3 3)社会指标)社会指标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接受能力、社会的保障水平、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接受能力、社会的保障水平、公众参与程度等。公众参与程度等。(三)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内容(三)土

27、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内容1 1,生态评价,生态评价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目前及其在较长时期内对土地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目前及其在较长时期内对土地的基本属性和生态过程的影响。的基本属性和生态过程的影响。2 2,经济评价,经济评价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大小。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大小。3 3,社会评价,社会评价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是否符合社会的文化观、价值观评价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是否符合社会的文化观、价值观和是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是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土地评价中的社会评价通常表现为社会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评价中的社会评价通常表现为社会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干预。的干预

28、。(四)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程序(四)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程序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与方法的进一步探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与方法的进一步探讨讨 (一)可持续性指标的选择方法(一)可持续性指标的选择方法1 1,枚举法;,枚举法;2 2,综合法。,综合法。(二)关于评价对象的几个问题(二)关于评价对象的几个问题1 1,评价状况还是评价过程。,评价状况还是评价过程。多数是状况,而不是过程。多数是状况,而不是过程。2 2,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只有系统自身的纵向比较,用同样的指标才是合乎逻辑只有系统自身的纵向比较,用同样的指标才是合乎逻辑的。的。3 3,评价地块

29、还是区域。,评价地块还是区域。以各种土地按一定结构组成的区域而不是地块作为土地以各种土地按一定结构组成的区域而不是地块作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对象才是合理的。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对象才是合理的。(三)一种显示过程的综合指标(三)一种显示过程的综合指标1 1,生产力;,生产力;2 2,稳定性;,稳定性;3 3,恢复力;,恢复力;4 4,公平性;,公平性;5 5,自立性;,自立性;6 6,协调性。,协调性。三、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案例三、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案例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第六节第六节 城市土地评价城市土地评价一、城市用地评价一、城市用地评价(一)城市建设用地条件评价(

30、一)城市建设用地条件评价分异因素:分异因素:(范围不大)(范围不大) 大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省性差异不大;大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和经度省性差异不大; 地质地貌、水文和水文地质、土质和土壤、小气候差地质地貌、水文和水文地质、土质和土壤、小气候差异。异。建立城市建设用地评价表。采用极限条件法为主要综合法,将建立城市建设用地评价表。采用极限条件法为主要综合法,将建筑用地地段划分为四等或四类:建筑用地地段划分为四等或四类:A A,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的良好建设用地;,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的良好建设用地;B B,适宜于建设但需要进行简单工程处理的建设用地;,适宜于建设但需要进行简单工程处理的建设用地;C C,

31、可以进行建设,但需要进行适当工程处理的建设用地;,可以进行建设,但需要进行适当工程处理的建设用地;D D,不适宜于工程建设的用地,不适宜于工程建设的用地二、城市用地评价案例二、城市用地评价案例三、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三、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一)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内涵和评价的目标(一)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内涵和评价的目标1 1,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内涵,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内涵土地生产性、生产稳定性、经济的可行性、资源土地生产性、生产稳定性、经济的可行性、资源的保护性、社会可接受性的保护性、社会可接受性2 2,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目标,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目标必须

32、满足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必须满足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必须保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必须保持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佳化;佳化;必须保持城市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保持城市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保持城市居民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必须保持城市居民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必须保持城市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益的公平分配;必须保持城市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益的公平分配;(二)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二)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1 1,土地生产性,土地生产性人口容量、建筑容量、资源流量人口容量、建筑容量、资源流量2 2,生产稳定性,生产稳定性城市土地规模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综合城市土地规模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综合质量质量3 3,经济的可行性,经济的可行性土地经济产值、土地自身价值土地经济产值、土地自身价值4 4,资源的保护性,资源的保护性资源破坏状况、资源保护状况资源破坏状况、资源保护状况5 5,社会可接受性,社会可接受性居住环境、土地收益分配居住环境、土地收益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