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页/共8页习习山庄习习山庄山地建筑调研汇报小组成员:陈甜,吴杨,常鑫悦,龚茜,曾鑫, 洪立勇,熊杨欣,张率巍,张雄飞,曾祥信1.1山地建筑的概念山地 (1)辞海中山地被定义为“在陆地表面高度较大,同时坡度较陡,呈隆起性的地貌” (2)地理学定义,绝对高度大于500M,相对高度为200M以上的地形。 (3)建筑学意义上,山地建筑的建筑基地“山地”的与地理学“山地”概念有相同之处,但建筑师对于建造场所的认识并不仅仅拘泥于具体的山体海拔高度、山体位置等地理学上的意义,更多的关注这种特殊场所的建筑基地给予人的感受。山地建筑 我们通常将建在山地坡段上,并依势而建造的建筑称为山地建筑。山地地势的起伏的
2、特点决定了建筑在形态、景观、交通、技术等诸方面会产生于平地建筑不同的技术要求。 三个基本要素-山体、植物、建筑。处理好人工建筑物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是取得山地建筑设计的关键。1.2设计特点1.地形条件的复杂性 山地地形由于山体部位、形状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如山谷潮湿,易被水淹;山脊则取水困难,不易通达;而坡中若过分陡峭则不宜开挖等。 高原 峡谷 丘陵2.设计的不可复制性 不同的山地环境形成不同特点的建筑形态。除复杂的地形条件外,还拥有不可复制的生态系统。 意大利波西塔诺小镇民居 山西临县碛口山地民居 四川酉阳龚滩古镇3.设计功能的多样性 山地建筑的功能涵盖广,包括文化建筑、旅馆建筑、娱乐建筑、
3、办公建筑、居住建筑等。4.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 山地建筑不但与自然环境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密切相关,也与地区的历史传统、地域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优秀的山地建筑需要与特定的环境相协调,这其中包含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1.3自然环境(1)等高线等高性、闭合性、非交性(除悬崖绝壁)、密陡稀缓性、凸脊凹谷性。(2)坡度 通常选取坡度较缓的用地作为建设用地,坡度控制在10%以下,对于坡度大于15%的用地尽量避免建设大体量的建筑实体。 (3)山地建筑与坡度的生存关系类别类别坡度坡度建筑场地布置及设计基本特征建筑场地布置及设计基本特征平坡地3%以下基本上是平地,道路及房屋可自由布置,但须注意排水缓坡地3-
4、10%建筑区内车道可以纵横自由布置,不需要梯级,建筑群布置不受地形约束中坡地10-25%建筑区内需设梯级,车道不宜垂直等高线布置,建筑群布置受一定限制。陡坡地25-50%建筑区内车道需与等高线成较小锐角布置,建筑群布置与设计受到较大的限制急坡地50-100%车道需曲折盘旋而上,车道需与等高线成斜角布置,建筑设计需做特殊布置悬崖坡地100%以上车道及梯级布置及其困难,修建房屋工程费用大。(4)山地建筑与坡度的生存关系山位山位空间特征空间特征景观特征景观特征利用可能利用可能山脊 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堆山积海两侧的空间有分割作用。具有两个或三个方位的景观,视野开阔,体现了山势面积越大,利用可能性越大,
5、并可向山腹部位延伸。山顶中心性强、标志性强具有全方位的景观,视野开阔、深远,对山体轮廓线影响大。面积越大,利用可能性越大,并可向山腹部位延伸。 山腰 空间方向明确,可随水平方向的内凹或外凸形成内敛或发散的空间。具有单向性的景观,视野较远,可提现层次感使用受坡向限制,宽度越大,坡度越缓,越有利于使用山位山位空间特征空间特征景观特征景观特征利用可能利用可能山麓周围大部分地区被山坡所围,只有一面与山坡相联结视域有限,具有单向性景观。面积较大时,利用受限制较少。山崖由于坡度陡,具有一定的紧张感,离心力强。具有单向性的景观,给人一种视觉紧张感利用困难较大山谷具有内向性、内敛性和一定程度的封闭感视域有限,
6、在开敞方向形成视觉通廊。面积较大时利用受限制较少。1.4人文环境1.地域特色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受到各种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于制约。在设计进程的最早阶段开始,建筑与地域之间就建立了相互依存的关系2.历史特征建筑文化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建筑本身就是历史文化的固化积淀。不加创新地完全模仿古代建筑是不可取的不理会历史文化传统、将国际化的现代模式强加其上,也是不可取的第11页/共8页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习习山庄习习山庄区位分析与环境分析一.区位分析杭州市浙江省习习山庄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建德市是全国重点风景区之一,以“奇山碧水”的旖旎风光和人文荟萃的名胜古迹闻名于世,拥有西湖新安江、千岛湖黄山等
7、名山名水。而灵灵栖胜境栖胜境风景区,正是西湖-新安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栖胜境灵栖胜境位于建德市西南30余公里的石屏乡铁帽山是一组奇丽的石灰岩溶洞景观,一座瑰丽的地下艺术宫殿。精巧 奇异,景观齐全,且有地下暗河,可以泛舟。据初步探察,有溶洞9个之多,已开放游览的有山脚的 灵泉洞、半山腰的清风洞清风洞和近山顶的霭云洞三洞。景观古朴幽奇,景观丰富,洞外山景也十分清幽,堪称浙江溶洞中的佼佼者。灵栖胜境灵栖胜境清风洞清风洞图示,习习山庄位于清风洞入口处,其在清风洞口依山布局而建,将洞内清风引出洞口。冬暖夏凉,据地方志记载,该洞口在“盛夏炎日,风从口出,寒不可御”;隆冬季节,洞口又如“春风拂面,
8、温暖和煦”。其原因是离洞口高90米处,还有一个洞穴,空间也较大,当洞内外的温度相差很大时,就形成空气对流。夏季洞内冷气由下洞口流出,冬季地面温度较低,冷空气由上洞下沉,将洞内暖空气从下洞口逼出,从而使清风洞吹出的风冬暖夏冷,清风洞由此得名。全洞面积约2700多平方米,有景点36处,其中“垂莲回廊”、“千尺棕榈”、“三山五岳”、“巫山神女”、“五十三参”、“百鸟归巢”等景点最佳,吸引游人驻足长观。山庄周围植被十分茂密,除非走进建筑,否则完全感受不到建筑的存在,充分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二、环境分析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1.习习山庄四周植被茂密,沿着规划好的石阶徐徐向上,它就被掩
9、映在一片浓荫之中,像一个普通山里人家一样朴素低调。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得十分紧密。2.建筑与山体、山石结合紧密,即巧妙地将原有的山石结构与建筑融合。三、文化载入三、文化载入习习山庄是我国八十年代“新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它将“院落”、江南民居”等地域文化要素运用其中,并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建筑师介绍葛如亮 中国现代乡土建筑的代表人物,是为数不多的被西方载入建筑史的中国建筑师。生前为同济大学教授,师从梁思成。 该作品习习山庄不仅是葛如亮先生的建筑艺术,也包含了他对家乡风土的感情。 葛如亮先生出生于浙江奉化,在他最后10年的创作旺盛期,大部分作品都在浙江,这体现了他对故乡山水的热爱、归
10、依,一如对中国营造传统的态度。功能分区与流行分析习习山庄的平面布局顺应了地形,两组主要功能空间与等高线平行,通过廊道连接。建筑师在形体上运用了“L”形的组合,围着院落。廊道清风洞入口入口一.入口分析转折关系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常用的手法。山庄入口与一直延续的道路偏转成L形。矮小的入口与内部形成对比。进入门之后,是一个宽扁的长廊,空间上可以分为三段,由亮暗亮,富有节奏感。二.流线分析 习习山庄可以看作由四个矩形组成,流线从山庄大门口到洞口一共经历了7次转折,在一次次的转折中,游人不断酝酿入洞的心情,好奇心大起,使得对洞内景色的莫名期待逐渐增强。 出洞的路线经山路到眺台,月亮门作为对景直接将游人吸
11、引到茶室,而后出去。月月 亮亮 门门四个矩形,七次转折四个矩形,七次转折三.功能分区山庄功能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开阔的公共空间,第二个就是功能房。 习习山庄建筑体量较为松散,空间相对开敞,L形流线在室内外,半室内外穿插。L型空间 习习山庄的L型转折受到了天台宗祖庭国清寺的影响,无论是转折还是尺度,都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葛如亮先生在设计前期对该寺庙进行的深度的调研,因而影响颇深。 室内的多次转折也是采用了这种L型空间。立面分析与采光通风立面分析1、立面造型2、立面材质与色彩采用传统的白墙黑瓦建造的“新乡土建筑”,符合江南烟雨的水墨画的意境受蒙特里安抽象画影响的葛如亮,将这三种颜色拼成
12、抽象的墙面,现代又不失自然之趣。这种被称为“灵栖砌法”的做法,是先生的首创。3、立面开窗建筑师利用极有限的材料和资金,在传统样式与现代构图结合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丰富的窗样。入洞前室(平面分割)二楼西侧,(现代花窗,铁条拧转,自成装饰)4、屋顶 长22.8米的“长尾巴屋顶”,是习习山庄的标志性符号。长长的坡廊,上宽下窄,东侧成锯齿状,顺着山势从高处急泻而下,显示了方向主次,使建筑顿时生动了起来。 屋面形状上大下小,屋面下被压制或扩大的倾斜空间,以及南北方向水泥椽子的排布,使得空间指向性十分强烈。 屋脊的做法也有意思,屋脊位置的梁外接装饰板,仿佛梁突然升高,化身吻兽,反身咬住了屋脊,外观简洁有力,
13、又具有很强的传统意味。文化在屋顶设计中的表达采光通风山地建筑剖面设计分析一、山地建筑的剖面特点 在平地建筑中比较确定的建筑底层平面高度,在山地建筑中往往会随着地形的起伏而发生空间与形态的变化。“不定基面”因而成为山地建筑剖面空间形态的最大特点。 1.不定基面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古罗马的特拉杨市集中。对下面公共建筑而言的屋顶,却成了上层民宅建筑群的入口层和街道所在地。人们也很难说清那个层面是建筑的第一层。所以建筑的基面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不定基面是山地建筑所具有的基本形态特征2.基面与底面的的界定基面:建筑的入口层面或较大面积的室外活动空间发生 联系的建筑层面底面:建筑与基面的接触层面,当建筑
14、架空时,底面指 的是水平高低最低的建筑层面。二、山地建筑的剖面形式 山地建筑的剖面形式主要体现在建筑与基地的空间关系。大致可分为地下式、架控式和地表式三种形式。1.地下式 地下式可分为完全覆盖和部分覆盖形式。特点:利于节能,可以获取冬暖夏凉的效果,但是牺牲 了自然通风和采光。窑洞采用全部或大部分覆盖在山体中的形式,式地下式山地建筑的典型代表品,有利于建筑节能,避免高差问题。建筑师运用通透的玻璃外表皮将阳光映入室内地下空间2.架空式 建筑的底面与山地地形表面完全或局部脱开,以柱子或局部来支承建筑。可分为全部架空和部分架空两种。 特点:增加了建筑对特殊山地环境的适应性,减少了对山体地貌的影响,适用
15、于各种类型山体。建筑师用独立钢柱使建筑完全架空葛如亮先生设计的习习山庄就是采用建筑底部的一侧架空,在最少的接触山地地面同时又获得建筑本身的异常轻盈感,使建筑与环境更好的融合。3.地表式 建筑的底面与山体地面直接发生接触。地表式又可分为倾斜式和阶梯式特点:建筑底面会随着山地底面的起伏而发生变化,地表 式也是最能体现山地建筑的特点的建筑剖面接地形式。倾斜式由勒脚砌出水平基面阶梯式错层式错层是指建筑底界面放置在标高相差不足一层的场地基面上。错层的实现,主要依靠建筑内部楼梯的设置和组织。根据地形坡度的大小,采用二、三、四跑或不等跑楼梯,使建筑各部分底界面高差相差1/2,1/3,1/4层等。当错层的高度大于一层时就形成了掉层错叠式三、建筑形体与山地的关系1.融入型 建筑形体有小,散,隐,化整为零,分散布置;建筑肌理 与植被,山石,水流等山地肌理想融合2.共构型 建筑与山体共同组合,塑造符合山地环境的新景观。建筑形体的聚合,轮廓线的处理等 要以山体走势为前提,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衬托,强化对地貌特征的表现。3.超越型 建筑新标题强调自身的功能与形式秩序,同时结合山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