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技术创新管理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 Enterprise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1.1 技术创新的概念 自熊彼得(J. A. Schumpeter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于20世纪初提出创新概念和理论以来, 技术创新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开发性研究、70年代至80年代的系统研究和80年代至今的综合研究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的定义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争论。 技术创新(Technical innovation),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有以下几个:熊彼特(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188
2、3-1950年)是年)是20世纪最受推崇的经济世纪最受推崇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经济学史上的卓越地位与学家之一,他在经济学史上的卓越地位与亚当亚当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等宗师同列。斯密、马歇尔、凯恩斯等宗师同列。熊彼特的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遗产,他首熊彼特的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遗产,他首先提出先提出“创新创新”学说,不但是知识经济的学说,不但是知识经济的先驱者,其思想更是先驱者,其思想更是21世纪的主流思潮,世纪的主流思潮,到今天仍默默地支配着人心到今天仍默默地支配着人心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1熊彼特的定义 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
3、”引入生产体系。 这种新的组合包括: 引进新产品; 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 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 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195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罗(ROBERT M. SOLOW)对Schumpeter的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后阶段的发展,这种“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界定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2厄特巴克(J.M.Utterback)在70年代的创
4、新研究中独树一帜,他中认为:“与发明和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是技术上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 )。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3缪尔塞(R. Mueser) 缪尔塞(R. Mueser)对80年代中期关于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主要观点和表述做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分析,他定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这一定义表达了两方面的特殊涵义:活动的非常规性,包括新颖性和非连续性;活动必须获得最后的成功实现。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4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的定义 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 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者在
5、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经合组织(OECD),是由30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5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U.S.A.),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并组织对技术的变革和技术创新的研究。 NSF主要的倡议者和参与者S. myers和D. G. Mar
6、quis在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他们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 NSF在70年代的技术创新的限定还比较窄,但到70年代下半期,NSF对技术创新的界定变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 将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知识的改进作为最终层次上的两类创新而划入技术创新定义范围中。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在以上对于技术创新的讨论中,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定义的范围:狭义的定义仅限于与产品直接有关的技术变动,广义的定义则包括产
7、品和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关于技术变动的强度,即技术的根本性变化与渐进性变化;关于新颖程度:只限于“首次”还是创新的扩散性应用(在世界上不算“新”,但在某一国家或地区仍然是“新”的)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技术创新: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商业应用的程序就是技术创新。 简单地讲,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得以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技术创新是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所属学科: 地理学(一级学科) ;经
8、济地理学(二级学科) 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 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1.2 技术创新的特点 很多人将技术创新单纯地理解为技术发明或创造,这二者的中文字面意思“比较接近”,但实际含义却有“很大差别”。创:开始,开始做。如:首创。 在英文中 创新innovation:(1) The act of introducing something new;(2) Something newly introduced. 创造c
9、reation: the act of creating ( To cause to exist; bring into being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理解技术创新概念,应注意几点: 1. 技术创新基于技术(技术是指人类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系统知识的活动)。 不存在技术活动的创新属于非技术创新,如: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2. 技术创新所依据的技术变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定义不强调技术的根本性变动,允许将技术的增量性变动包括在技术创新的概念之中。在概念的外延上,不仅包括新产品、新工艺,也可以包括对产品、工艺的改进
10、;在实现方式上,可以是在研究开发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也可以将已有的技术进行新的组合。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3. 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概念。从本质上说,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是一种以技术为手段,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因此,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商业化,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其商业价值(在有些情况下也包括社会价值)。这一特点也是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的主要区别。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1.3 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的比较 关于创新的概念还有技术进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金融创新等等,要明晰技术创新的意义,将其与创新有关的概念进行比较非常必要。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
11、本理论 技术进步:指在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增长中扣除资本、劳动力等基本要素贡献后的余额。由此可见,技术进步是比较宽泛的概念,是与宏观相对应的概念,在实际中比较抽象。技术进步包括多种要素,其中企业技术创新是其核心要素,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是可以真正应用的企业层面的概念。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知识创新:为了满足未来竞争的需要,在创新过程中除了包含构建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外,还要产生新的思想,并将其融入有发展前景的商业产品中去。知识有非常广泛的含义,科学技术是其中的核心内容,知识创新的概念远比技术创新大而且也抽象得多,它包括知识的产生、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体现了知识经济各个层面的内容,而技术创新则
12、侧重于技术的商品化,范围更加具体。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科技创新:广义讲泛指科技体制、科技体系的变革,使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狭义讲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 教育创新、金融创新一般指一种行业的改革。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1.4 技术创新的主要类型 1.4.1 基于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影响程度的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Sussex科技政策研究所(SPRU)的技术创新产出/应用分类法。他们按照创新影响程度的不同,将创新分为四类: 1. 渐近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引起的渐进性、连续的创新。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大量的创新属于渐近性创新。
13、 2. 根本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创新。 3. 技术系统的变革(change of technology system):这种变革会影响许多经济部门,常常使大量相关的创新集群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而出现。 4. 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change in techno-economic paradigm):伴随着某项根本性创新的扩散和渗透,即会影响到所有经济部门,并且改变了“人们接受和看待事物的模型和规则”。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1.4.2 基于创新对象的分类 1. 产品创新 (product innovation):在产品技
14、术变化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包括在技术发生较大变化的基础上推出新产品,也包括对现在产品进行局部改进而推出新产品。广义的产品包括服务(无形产品),因也产品创新也包括服务创新。 2. 工艺创新(process innovation),又称过程创新,指生产(服务)过程中技术变革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包括在技术较大变化基础上采用全新工艺的创新,也包括对原有工艺的改进所形成的创新。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1.4.3 基于技术创新的技术变动方式的分类 技术变动方式分为结构性变动(技术产品或工艺要素结构或联结方式变动)和模式性变动(技术原理的变动)。 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按这两种分类标准,可以把
15、创新分为四类: 局部性创新(局部性创新(I) :在技术结:在技术结构和模式均未变动条件下的进构和模式均未变动条件下的进所形成的创新。所形成的创新。 模式性创新(模式性创新(II):在技术原):在技术原理变动基础上的技术创新。理变动基础上的技术创新。 结构性创新(结构性创新(III):技术结):技术结构变动形成的技术创新。构变动形成的技术创新。 全面性创新(全面性创新(IV):技术结):技术结构和模式均发生变动所形成的构和模式均发生变动所形成的创新。创新。结 构 变 动模 式 变 动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1.5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1.5.1 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是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核心要
16、素 技术创新带动新产业形成和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1.5.2 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第一章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1.6 对技术创新的几个认识 技术创新没有传统产业和新产业之分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国家创新体系第二章 创新来源 2.1 概述 创新有许多来源企业企业大学大学个人个人私人非盈私人非盈利组织利组织政府资助政府资助的研究的研究第二章 创新来源 2.2 创造力 创新从新创意(new idea)开始,产生新奇而有用的创意的能力创造力(creativity). 个体创造力 个体创造力受其智能、知识、个性、兴趣以及环境 的直接影响。 组织创造力 组织内个体的创造力,二是各种
17、社交过程,三是塑组织 内个体相互作用和行为方式的环境因素。 第二章 创新来源 2.3 把创造力转化成创新 1. 发明家 2. 用户创新 3. 企业的研究和开发 4. 企业同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及互补企业的联系 5. 大学和政府资助的研究 6. 私人非盈利组织第二章 创新来源 2.4 合作网络中的创新 2.4.1 技术集群 近邻性以及交互作用户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互换知识的意愿和能力。首先,复杂或隐性的知识只有通过频繁、交互作用户才能形成有意义的交换。企业在传递知识以前必须通过频繁的交互作用户找到一种共同的理解和连接知识的方式;其次,密切而频繁的交互作用能够影响企业交换知识的意愿。 邻近企业在共
18、享信息方面的优势可以提高创新产出率,反之,又可以导致自我增强的地理优势。第二章 创新来源 知识呈现区域性分块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持有的,而人通常都不大愿意流动。 研究表明,很多创新活动都包含地理方面的因素,而创新活动会导致地理性集群的程度由如下因素决定:技术特性;产业特征;技术的文化环境。第二章 创新来源 2.4.2 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是研发活动的正向外部效应。 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3.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技术创新过程涉及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包括技术方面的变化,而且涉及生产、营销和企业组织的运作。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
19、许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3.1.1线性模型 技术推动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开发研究生产生产销售销售含义:含义:R&D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是由研发成果引发的一种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是由研发成果引发的一种线性过程。线性过程。创新过程起始于研究开发,经过生产和销售最终将新技术引入市创新过程起始于研究开发,经过生产和销售最终将新技术引入市场,市场是成果的被动接受者。场,市场是成果的被动接受者。 技术隧道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3000个个创意创意提出提出300个个125个个小项目小项目4个研发个研发项目项目2个发起个发起项目项目1个
20、个成功产品成功产品 市场牵引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生产需求生产需求研究开发研究开发生产生产销售销售大量实证分析证实,在有些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是在本大量实证分析证实,在有些产业领域,技术创新是在本产业投资、产业高潮之后才出现。产业投资、产业高潮之后才出现。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创新的驱动因素美国美国英国英国来自科技推动来自科技推动22%27%来自市场需求来自市场需求47%48%来自生产需求来自生产需求31%25% 技术推动-市场牵引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研究开发研究开发生产生产销售销售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技术发展技术发展潜在市场潜在市场 创新活动由需求和
21、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创新的报酬,技术决定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及成本。 3.1.2 交互作用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设计设计开发开发生产生产制造制造销售销售当前社会的目标、需求和市场当前社会的目标、需求和市场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知识存量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知识存量形成形成思想思想项目项目确认确认解决解决问题问题新需求识别新需求识别新技术能力新技术能力交互作用模型不仅强调了技术和市场的有机结合,而且强调了创新过程中各大交互作用模型不仅强调了技术和市场的有机结合,而且强调了创新过程中各大环节间与市场需求和技术进展间的交互作用,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在创新过程的环节间与市场需求和技术进展间的交互作用,技术
22、推动和需求拉动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有各大自不同的作用。因此,交互作用模式是技术推动不同阶段有各大自不同的作用。因此,交互作用模式是技术推动市场牵引综合市场牵引综合作用模型的深化,单纯的技术推动和市场拉模型是交互作用模型的特例。作用模型的深化,单纯的技术推动和市场拉模型是交互作用模型的特例。 3.1.3 链环回路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潜在潜在市场市场发明发明设计设计设计细化设计细化试验试验再设计再设计生产生产销售销售CCCC 3.1.3 链环回路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潜在潜在市场市场发明发明设计设计设计细化设计细化试验试验再设计再设计生产生产销售销售ffffFFFCCCC 3.1.3 链
23、环回路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潜在潜在市场市场发明发明设计设计设计细化设计细化试验试验再设计再设计生产生产销售销售CCCC R R R K K K研究研究知识知识1 2 31 2 31 2 3 3.1.3 链环回路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潜在潜在市场市场发明发明设计设计设计细化设计细化试验试验再设计再设计生产生产销售销售CCCC R R R研究研究D 3.1.3 链环回路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潜在潜在市场市场发明发明设计设计设计细化设计细化试验试验再设计再设计生产生产销售销售CCCC R R R研究研究I 3.1.3 链环回路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潜在潜在市场市场发明发明设计设计设
24、计细化设计细化试验试验再设计再设计生产生产销售销售CCCC R R R K K K研究研究知识知识1 2 31 2 31 2 3IDffffFFF 3.1.4 并行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创新构思创新构思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开发设计设计制造制造营销营销并行模型将技术创新过程看做是同时涉及创新构思的产生、研究与开发并行模型将技术创新过程看做是同时涉及创新构思的产生、研究与开发、设计、制造和市场销售的并行过程。并行模型强调了技术创新相关职能部、设计、制造和市场销售的并行过程。并行模型强调了技术创新相关职能部门与供应商、用户间的沟通和合作。门与供应商、用户间的沟通和合作。评估系统评估系统分析分析战略考
25、虑战略考虑 3.1.5 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 活动阶段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创造性创造性项目项目提倡者提倡者项目管理项目管理R&D设计设计生产生产销售销售新产品新产品新工艺新工艺研发部门研发部门销售部门销售部门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市场需求知识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外部环境创新外部环境创新内部环境创新内部环境模型将创新过程分为各个阶段,强调了企业外部环境的两个最重要的变量:科学技术和市场与创新过程各个阶段的关联;企业模型将创新过程分为各个阶段,强调了企业外部环境的两个最重要的变量:科学技术和市场与创新过程各个阶段的关联;企业内部最重要的两个部门研发部门和销售部门与创新各个阶段的联系。这个模型
26、不仅综合了创新活动和企业内部部门的联系,而内部最重要的两个部门研发部门和销售部门与创新各个阶段的联系。这个模型不仅综合了创新活动和企业内部部门的联系,而且表明了创新各大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较为准确、更一般化的概念模型。且表明了创新各大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较为准确、更一般化的概念模型。 决策阶段模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新产品的思想新产品的思想决策阶段决策阶段1决策阶段决策阶段2决策阶段决策阶段N新产品投入新产品投入生产生产每个决策单元都包每个决策单元都包含了四种活动:含了四种活动:1收集信息收集信息2信息评估信息评估3决策决策4确定仍然存在的确定仍然存在的不确定性不
27、确定性在每一个决策单元在每一个决策单元都有两类决策:一都有两类决策:一类是要继续还是停类是要继续还是停止;另一类就是下止;另一类就是下一单元是什么。一单元是什么。 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3.2 产业创新模式 从产业成长的角度来研究创新过程,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关系,研究根本性创新后渐进性创新的分布,是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产业成长,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是AU模型。 3.2.1 AU模型的主要观点和评析 AU模型认为: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相互联系的,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对两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企业的创新频率和创新类型取决于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并把产业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28、:流动阶段、过渡阶段和特性阶段。 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AU 模型模型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根本性根本性创新率创新率时间时间不稳定阶段不稳定阶段 过渡阶段过渡阶段 稳定(特性)阶稳定(特性)阶段段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竞争焦点竞争焦点流动阶段流动阶段过渡阶段过渡阶段特性阶段特性阶段创新焦点创新焦点产品功能、性能产品功能、性能产品多样化产品多样化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创新激励创新激励用户需求和技术信息用户需求和技术信息建立竞争优势的愿望建立竞争优势的愿望竞争压力竞争压力主要创新主要创新类型类型频繁的根本性创新频繁的根本性创新根本性工艺创新根本性工艺创新渐进性产品和工艺创新渐进性产品和工艺创新
29、生产线生产线多样多样 小规模生产小规模生产至少有一种稳定的产品设至少有一种稳定的产品设计、具有一定数量规模计、具有一定数量规模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柔性柔性变得刚性变得刚性刚性,效率高,资本刚性,效率高,资本密集,转换成本高密集,转换成本高设备设备通用设备通用设备有些实现自动化有些实现自动化专用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专用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材料材料现有材料现有材料供应商提供的专业供应商提供的专业化材料化材料专业化材料,没有则专业化材料,没有则要进行垂直一体化要进行垂直一体化组织控制组织控制非正式组织,强调企非正式组织,强调企业家精神业家精神通过关系、小组控制,通过关系、小组控制,强调协
30、调强调协调强调组织结构、目标规强调组织结构、目标规则则AU模型各阶段的特点模型各阶段的特点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AU模型的几个基本结论: 1. 模型的核心概念在于主导设计,主导设计是行业出现分化的分水岭。 主导设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技术局限在现有的水平内没有新的技术要求; 第二,该设计能增进一个产品或其它过程方面的创新机会; 第三,产品保证会占领市场; 第四,产品没有新的操作要求。 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通俗而言,主导设计是指在新兴行业中,生产技术和工艺、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方式和分销方式等等已经被终端用户所接受,而这些终端用户的规模足以将其他竞争性的“设计”排除在主流生产和应用方式之
31、外。 影响主导设计形成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企业的竞争战略; 政府技术标准制定部门; 互补资产(使某项技术得以成功推向市场的互补技术、制造系统、营销和售后服务系统) ; 用户和制造商的选择.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新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10年6月1日起施行。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能效等级由原来的5个等级标准缩减至3个等级。其中,1级表示能效最高,2级表示节能评价值,即评价空调产品是否节能的最低要求,3级表示能效限定值,即标准实施以后产品达到市场准入的门槛。 目前,家用空调80%为额定制冷量4500W以下的空调,在新能效标准中的1、2、3级分别对应的能效值为
32、3.6、3.4、3.2,而现行的标准则为3.4、3.2、3.0、2.8、2.6。 “空调是我国主要的家用电器,但耗能巨大,年耗电量在1000亿千瓦时以上,特别在空调使用集中的夏季,可以占到用电高峰负荷的30%40%,空调的能耗已导致多个省市区采取拉闸限电。所以高空调能效指标能够在节约大量电能的同时,有效解决峰谷差异,减小电力高峰负荷。”上述专家对记者表示,初步估算,该标准的实施可年节电33亿千瓦时。 据记者了解,新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青岛海尔(600690,股吧)、珠海格力、广东美的等共同起草,青岛海尔(600
33、690,股吧)和珠海格力作为企业方参与了新标准的制定。 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2. AU模型反映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演化规律。 在主导设计前的阶段,创新的焦点集中在产品创新,竞争产品的性能和功能,企业试图通过产品新颖性和功能来市场;在主导设计后,创新类型转向工艺创新,竞争转向了价格和成本,企业试图通过低成本优势来赢得市场,最后,创新集中在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企业借此赢得竞争优势。 3. AU模型反映了企业数量的演化规律。 在行业发展初期,有许多企业并在,大量企业开始进入市场,到时主导设计出现时,行业中企业数量达到峰值,然后,退出行业的企业数量开始增加,最后过渡到少数企业控制市场的局
34、面。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4. 行业发展过程也是企业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即企业产品设计、工艺、企业组织不定型到产品设计、工艺和企业高度整合的发展过程,不能完成这种转变的企业将会被市场竞争淘汰。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对于有些产业,AU模型并不合适。 在AU模型, 核心概念集中于主导设计,而主导设计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概念,也并不适用于所有新产品,尤其是在消费者效用标准存在多样化的情况下,这种概念难以运用;此外,主导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AU模型假设根本性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只有在根本性产品创新率显著下降之后,企业才会更加重视根本性工艺创新,两者的分界岭在于主导师设
35、计的存在。而许多行业表现为在任何主导设计形成之前已经形成大规模的工艺创新的现象。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AU模型是对应于一次创新浪潮的概念,各个阶段的区分是与这一浪潮的主导设计相对应,而主导设计是不断变化的,当出现下一个主导设计时,行业发展就进入下一个创新浪潮,那私人对于下一个创新浪潮是否还会重新演化出现AU模型的规律,模型本身没有做出答案。 AU模型所依赖的产业实证分析的数据主要来自美国的产业发展数据,对于在其它发展中国家或者处于跟随地位的国家是否适用仍需进一步分析。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3.2.2 逆AU追赶模型 对于以追赶为主要特征的后发国家来说,产业创新过程很可能是一个逆AU追赶过程
36、,包括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三个阶段。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融合融合高级追赶过程高级追赶过程稳定阶段稳定阶段过渡阶段过渡阶段不稳定阶段不稳定阶段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改进改进消化吸收消化吸收引进引进改进改进消化吸收消化吸收引进引进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技术转移技术转移追赶国家的追赶国家的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时间时间低级追赶过程低级追赶过程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1. 引进阶段 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后发国家引进成熟的国外技术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后发国家引进成熟的国外技术。由于没有任何能力基础,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成套技术启。由于没有任何能力基础,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成套技术启动生产,这其中包括装配方法、产品规范、生产技术
37、、技动生产,这其中包括装配方法、产品规范、生产技术、技术人员和零配件。这一阶段一般是组装生产出现标准的、术人员和零配件。这一阶段一般是组装生产出现标准的、无明显差异的产品。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和在受到保护的市无明显差异的产品。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和在受到保护的市场中没有成本压力,相比之下生效率不高。迫切的技术任场中没有成本压力,相比之下生效率不高。迫切的技术任务是将那些已经得到验证的国外技术加以转化,制造出现务是将那些已经得到验证的国外技术加以转化,制造出现产品。因此,这些企业在生产技术及其管理方面努力较多产品。因此,这些企业在生产技术及其管理方面努力较多。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2. 消化吸收阶段
38、后发国家引进技术成功之后,生产和产品设计技术很快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传播。后进入者从先期引进技术的企业中猎取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引进技术能力。由于后进入者加剧了竞争,促使本国企业努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生产有差异的产品。技术努力的重点是生产技术和渐进的产品创新。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后发国家的企业开始通过模仿,分柝来开发新产品,不再需要国外技术的直接转让。 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3. 改进阶段 随着对国内市场需求的逐步满足,后发国有的企业开始着手开发国际市场,日益强调增加出口。同时,在对引进技术成功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后发国家的企业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开始逐步改进技术,满足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通过努
39、力,改进的技术被应用于各种生产线。第三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4. 追赶过程与发展阶段 后发国家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三阶段追赶既可以发生在稳定成熟技术的追赶过程,也可以发生在新技术成长的不稳定阶段。后发国家中那些已经成功地引进、消化吸收,甚至改进了成熟技术的企业可能会利用发达国家尚处于不稳定阶段的新技术,实施和完成高级追赶过程。 第四章 技术战略 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在考虑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后,对于企业以后的发展所做出现的方向性谋划,战略的优劣成为决定企业能否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第四章 技术战略 技术战略: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进行与技术相关的重大决策,是企业技术选择的表现形式。这些
40、决策包括技术的获取、维持和利用以及技术能力的水平和研究开发投入的强度等等。第四章 技术战略 技术战略概念包含了四个特点: 第一,重点在企业战略性的技术选择上,也就是企业占有、开发、使用或放弃何种技术; 第二,核心是企业如何构建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企业总体战略的核心; 第四,技术战略的深度和广度。第四章 技术战略 技术战略的主要内容: 1. 企业目前技术资源的状况和技术能力的水平; 2. 产业竞争和技术演化趋势的分析; 3. 核心技术的选择; 4. 研究开发投入的强度; 5. 技术源的获取模式; 6. 技术应用的相关资源; 7. 技术在产品和价值链的运用; 8. 什么时候和以什么方
41、式将新技术引入市场; 9. 对创新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第四章 技术战略 技术战略的类别: 1. 领先创新战略; 2. 跟随创新战略; 3. 模仿创新型技术战略。第五章 技术演化 5.1 技术生命周期 技术:技术是科学理念、实践经验和物质设备在社会生产中动态整合的产物。 第一,技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第二,人的实践以及由此获得的能力也是技术;第三,物质设备是改变自然和利用自然的重要手段;第四,科学理论、实践经验、物质设备在技术整体中的结合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而动态整合的过程。 第五章 技术演化 定义:技术是科学理论、实践经验和物质设备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生产、交付过程中动态应用、整合而
42、成的知识体系。 第五章 技术演化 技术的含义应从以下方面把握: 1. 技术的知识属性; 按照不同的知识领域,技术可以分为机械技术、物理技术、化工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第五章 技术演化 2. 技术的价值属性; 技术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生产、交付过程中创造价值。 第五章 技术演化 3. 技术的投入属性; OECD根据R&D经费投入强度对产业进行分类 :强度大于5%的是高技术产业;强度为3-5%的是中高技术产业,强度为1-3%是中低技术产业;强度小于1%是低技术产业。第五章 技术演化 4. 技术的壁垒属性。 技术具有模仿壁垒,壁垒越高,技术的独占性越强。第五章 技术演化 技术生命周期的基本过程 技术
43、生命周期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变异、孕育、选择和保留。 其中,变异期的主要特征是技术不连续,孕育期存在多种技术设计竞争,选择期确定主导设计,保留期的特征是渐近变化。 第五章 技术演化 四类技术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在技术生命周期演化过程中,技术、社会和组织因素都会对演化产生影响。对于不同种类的技术,各个因素发挥的作用不一样。 1. 非装配产品 2. 简单装配产品 3. 封闭装配产品 4. 开放装配系统 5. 四类技术演化过程中的社会与组织影响力第五章 技术演化 技术生命周期中的集聚与替代 第五章 技术演化 5.2 技术进步的S曲线年份年份晶体管晶体管密度密度Inter微处理器的晶体管密度随时间的提
44、高微处理器的晶体管密度随时间的提高第五章 技术演化 5.2 技术进步的S曲线累计研发费用累计研发费用晶体管晶体管密度密度Inter微处理器的晶体管密度与累计研发费用增长对比图微处理器的晶体管密度与累计研发费用增长对比图(19722000)第五章 技术演化 5.2 技术进步的S曲线技术的极限技术的极限投入投入技术性技术性第五章 技术演化技术技术2的极限的极限技术替代技术替代技术性技术性技术技术1的极限的极限第五章 技术演化 5.3技术扩散 从本质上讲,技术扩散的核心是采用者对技术创新的学习和模仿行为,是技术创新的延伸化。技术扩散一般起始于某项根本性创新的首次商业化应用,经过推广使用,直到被淘汰,
45、这个过程实际上对应于一个技术周期。技术演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技术逐步扩散的过程。 第五章 技术演化 技术扩散曲线和采用者类别落伍者落伍者时间时间技术的技术的累积采累积采用者用者晚期大多数晚期大多数早期大多数早期大多数早期采用者早期采用者创新者创新者第五章 技术演化 技术扩散曲线时间时间市场市场份额份额落伍者落伍者晚期晚期大多数大多数早期早期大多数大多数早期早期采用者采用者创新者创新者第五章 技术演化 技术扩散过程初始初始扩散源扩散源123第五章 技术演化 创新采纳决策过程关注、感知关注、感知评估评估决策决策应用应用反馈反馈识别技术识别技术收集信息收集信息确认机会确认机会战略战略资源资源可行性可行
46、性采用采用拒绝拒绝收集反馈信息收集反馈信息转让转让扩散扩散第六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 龟兔赛跑公司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公司的主要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是什么?是是否有可持续竞争的优否有可持续竞争的优势资源?势资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么?这些核心竞争力提供这些核心竞争力提供给顾客的价值主张是什给顾客的价值主张是什么?么?管理层如何管理这些管理层如何管理这些主张?主张?企业需要培育哪些能企业需要培育哪些能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标?第六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 6.1 确定组织的战略方向 6.1.1概述 制定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的第一步是评价公司目前的形势并确定公司
47、未来战略的发展方向。第六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 6.1.2 评价企业当前地位 在评价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的时候,需要采用一些标准战略分析方法来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第六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1 1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 波特的波特的“五力模型五力模型”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激烈程度客户的客户的谈判能力谈判能力潜在进入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者的威胁供应商的供应商的谈判能力谈判能力替代产品替代产品的威胁的威胁第六个因素:配套品的角色第六个因素:配套品的角色第六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相关利益者相关利益者企业企业供应商供应商政府政府当地社团当地社团客户客户员工员工股东股东出借人出借人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第六
48、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二二. .内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企业的基础工作企业的基础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技术开发采购采购生产运作生产运作外部物流外部物流销售销售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内部物流内部物流支持活动支持活动主要活动主要活动第六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 6.1.3 识别核心竞争力和能力 一. 核心竞争力(被普遍认为是那些在战略上构成差异性的东西) 二. 核心刚性的风险 三. 动态能力(包含了能使企业迅速根据市场机会调整组织结构和制度的能力)第六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1业务业务1核心产品核心产品1竞争力竞争力2竞争力竞争力3竞争力竞争力4竞争力竞争力1核心产品核心产品2业务业务2业务业
49、务3业务业务423456789101112最终产品最终产品Prahalad &Hamel第六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 6.1.4 战略意图 企业当前状况企业战略期望定位战略期望定位应具有的资源和能力当前具有的资源和能力资源和能力差距第六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 6.2 选择创新项目 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同时还要冒很大风险。多数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创新都以失败告终。企业不得不做出现艰难的选择,哪些项目是值得投资的?然后确保以严格谨慎的方式执行这些项目。第六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 6.2.1开发预算 产业产业 研发强度研发强度产业产业 研发强度研发强度制造业制造业通信设备通信设备
50、 11.6医药医药 10.5普通机械普通机械 3.3汽车及其零部件汽车及其零部件 2.9 纸张及印刷纸张及印刷 1.4金属制品金属制品 1.4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 0.7非制造业非制造业软件软件 16.7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 6.4建筑建筑 3.1交通和仓储交通和仓储 0.51999年部分产业的研强度年部分产业的研强度第六章 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 6.2.1开发预算 公司公司 研发强度研发强度戴尔戴尔 1.5福特福特 4.5通用电气通用电气 1.8通用汽车通用汽车 3.5 强生制药强生制药 10.9微软微软 17.42001年部分企业的研强度年部分企业的研强度第六章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