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033129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6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6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6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6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第六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六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第二节第二节区际联系区际联系第三节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赫希曼的极化一、赫希曼的极化- -涓滴效应学说涓滴效应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三、中心三、中心- -外围理论外围理论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域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即域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即它

2、们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它们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机制。机制。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发达区域称为“北方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3、效应。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1 1极化效应的主要内容极化效应的主要内容(1)流动性生产要素)流动性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劳动力、资金):南方:南方 北方北方(2)国内贸易中,北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南方不得(高额关税保护北方进口替代产)国内贸易中,北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南方不得(高额关税保护北方进口替代产品的生产,国际出品衰退)品的生产,国际出品衰退)(3)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初级产品失去国内北方市场初级产品失去国内北方市场)2 2涓滴效应的内容涓滴效应的内容(1)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缓解南方就业压力)北方吸收南方劳动力,缓解南方就业压力(2)北方向南方

4、购买互补商品或投资,给南方带来发展机遇,刺激南方经济增长)北方向南方购买互补商品或投资,给南方带来发展机遇,刺激南方经济增长(3)北方先进的社会经济要素向南方涓滴,推动南方经济社会进步)北方先进的社会经济要素向南方涓滴,推动南方经济社会进步3 3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开始一般是极化大于涓滴,最终,涓滴大于极化开始一般是极化大于涓滴,最终,涓滴大于极化4国家干预国家干预为了克服不利因素,避免成本过高,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干预,强化涓滴效应,促进南北为了克服不利因素,避免成本过高,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干预,强化涓滴效应,促进南北双方的均衡发展双方的均衡发展江西师范大学

5、地理与环境学院二、梯度推移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梯度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梯度区域之间经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差异。1 1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2 2梯度推移学说在我国的发展梯度推移学说在我国的发展与梯度推移有关的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与梯度推移有关的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反梯度推移论;并存论;主导论。反梯度推移论;并存论;主导论。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1、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 产品阶段:创新阶段 成长阶段 成熟阶段 衰退阶段 经济部门: 兴旺部门 停滞部门 衰退部门 发展梯度: 高梯度区域 中

6、梯度区域 低梯度区域 梯度推移: 高梯度区 低梯度区 (创新活动) 紧邻推移 推移方式: 等级推移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 2梯度推移学说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梯度推移学说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1 1)实践及成效)实践及成效 我国于上世纪我国于上世纪7070年代末引入梯度推移说,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的年代末引入梯度推移说,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重点转移问题。认为,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之区域重点转移问题。认为,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之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国家应扶持高梯度区域引进先进技术,消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国家应扶持高梯度区域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后依次向低梯度的区域推移,带动低

7、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化、吸收后依次向低梯度的区域推移,带动低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展,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 梯度推移实践效果:改革开放初期,整体经济水平发展低,梯度推移实践效果:改革开放初期,整体经济水平发展低,只能采用由东向西的梯度推移,但由于西部地区对国民经济循环只能采用由东向西的梯度推移,但由于西部地区对国民经济循环的引力场中占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和区位场的引力强度不够,且的引力场中占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和区位场的引力强度不够,且引力均为递减函数,从而导致了从东向西的顺序推移效果欠佳,引力均为递减函数,从而导致了从东向西的顺序推移效果欠佳,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东西部差

8、距进一步扩大。2000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年以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子跳跃式、多方向、多层次的推移实践,包括由边及中、由开始子跳跃式、多方向、多层次的推移实践,包括由边及中、由西向中的推移,走多向吸收与辐射式、多层次推移道路。西向中的推移,走多向吸收与辐射式、多层次推移道路。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 2梯度推移学说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梯度推移学说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2 2)与梯度推移有关的三种有代表性的观)与梯度推移有关的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点: 反梯度推移论反梯度推移论 并存论并存论 主导论主导论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中心外围理论三、中心外围理论 (

9、 (一一) ) 发展渊源发展渊源中心中心- -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为核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为核心- -边缘理边缘理论或中心论或中心- -边缘理论,是边缘理论,是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和年代和70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观点的总称。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解释区

10、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 -外围理论。外围理论。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二二) )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基本观点:基本观点:(1)(1)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得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得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中心”,其,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外围”。(2)(2)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江西师

11、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中心与外围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中心与外围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1 1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发生。创新增强了中心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发生。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 2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支持中心成长的机制中心存在着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中心存在着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中心的成长。应,支持中心的成长。主导效应: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主

12、导效应: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向中心的净转移。资源向中心的净转移。信息效应: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信息效应: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增加。心理效应:创新的成功对更多创新的心理效应:创新的成功对更多创新的刺激作用。刺激作用。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现代化效应: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现代化效应: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化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化。连接效应:一个创新引起新的创新的趋连接效应:一个创新引起新的创新的趋势。势。生产效应:为创新而提供有吸引力的结生产效应:为创新而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构支持,包括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专业化。构支持,包括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专业化。

13、信息效应和心理效应常常与主导效应相信息效应和心理效应常常与主导效应相伴随,而现代化效应则与连接效应和生产效伴随,而现代化效应则与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密切相联。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中心不应密切相联。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中心不断地成长。相比之下,外围的发展将处于不断地成长。相比之下,外围的发展将处于不利地位。利地位。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资料来源:资料来源:Allen, Unwin Systematic Geography. London: Brian Knapp,1986.423)图图9.1弗里德曼的经济发展中心弗里德曼的经济发展中心外围模型外围模型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资料来源:资

14、料来源:Allen, Unwin Systematic GeographyLondon: Brian Knapp,1986.432)图图9.2欧洲的中心欧洲的中心外围外围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箭头表示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Human Geograph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98.54) 图图9.3世界体系世界体系 的中心、次外围、的中

15、心、次外围、 外围的动态变化外围的动态变化 (a)1795年年; (b) 1895年年; (c)1995年年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四四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一一) ) 依赖理论依赖理论依赖依赖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系。系。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1)中心国家)中心国家控制作用控制作用 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的优

16、势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对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2)外围国家)外围国家依附依附 落后国家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落后国家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上形成对前者的依赖或称之为依附。特别是那些殖民地国家,这种上形成对前者的依赖或称之为依附。特别是那些殖民地国家,这种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就更深。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就更深。(3)宗主)宗主卫星链卫星链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二二) ) 相互依赖理论相互依赖理

17、论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观点:布鲁克菲尔德的相互依赖观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 ,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相互依赖。在世界范围内,没。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

18、。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的传递和影响,而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

19、)所发生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衡量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衡量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的比值。长的比值。各种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各种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变化。变化。国家之间资本双向流动(包括直接投国家之间资本双向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指标。资和间接投资)的指标。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对相互依赖的认识:对相互依赖的认识:相互依赖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相互依赖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相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

20、能是消极的。相互依赖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产生不互依赖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某些国家有利的变化,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某些国家有利的变化,对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不利。对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不利。 此外,相互依赖的影响并不完全表现为此外,相互依赖的影响并不完全表现为积极或消极,而可能是这两种影响同时存在、积极或消极,而可能是这两种影响同时存在、交织。交织。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第二节区际联系第二节区际联系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三、区域合作理论三、区域合作理论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区际经济联系是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

21、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与性经济行为。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等的相互传输过程。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重要性:它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它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建立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

22、相关区域加强联系,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又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又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成损害。成损害。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一一) ) 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1 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区域之间的互补性概念: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概念: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品、技术、资金、

23、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求关系。意义:从根本上讲,只有区域之间具有意义:从根本上讲,只有区域之间具有了互补性,才有建立经济联系的必要。空间了互补性,才有建立经济联系的必要。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 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区域之间的可达性概念: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概念: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口、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意义: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与可意义: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与可达性是呈正向关联的。达性是呈正向关联的。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

24、。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被传输客体的可传输性。被传输客体的可传输性。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交通联系方便、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交通联系方便、通畅,则可达性好;否则,可达性差。通畅,则可达性好;否则,可达性差。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 3干扰机会干扰机会概念: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概念: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它区域的干扰。由于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它区域的干扰。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间也不一

25、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结论: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结论: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先要存在互补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先要存在互补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二二) )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 Q ij = AiWiBjWj f(dij)式中:式中:Qiji与与j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Wi、Wji、j区域产生作用力的因子(如区域产生作用力的因子(如人口、经济规模等);人口、经济规模等);diji、j区域之间的距离;区域之间的距离;f(dij)距离摩擦函数;距离摩擦函数;A

26、i,BjWi和和Wj的权重。的权重。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二、区域分工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 ( (一一) ) 区域分工的概念区域分工的概念 1 1、概念、概念 区域分工是指各区域为了获得资源配置的高收益,进行专业化生区域分工是指各区域为了获得资源配置的高收益,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区域贸易而实现专业化利益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方式。产,通过区域贸易而实现专业化利益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方式。 2 2、区域分工的实质、区域分工的实质第一,区域分工的目的是每个区域为了获得更高的资源配置收益,第一,区域分工的目的是每个区域为了获得更高的资源配置收益,表明区域分工是出于区域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主观

27、表明区域分工是出于区域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主观上的利他行为;上的利他行为;第二,区域第二,区域 分工的形式是区域的专业化生产;分工的形式是区域的专业化生产;第三,区域分工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同时,区际贸易第三,区域分工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同时,区际贸易也是促进区域分工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区域分工的前提条件;第四,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组织方式。因此,需第四,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组织方式。因此,需要用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区域分工。要用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区域分工。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二二) ) 区域分工的意义区域分工的意义能够使

28、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区域分工理论(三)区域分工理论1 1、 成本学说成本学说(1 1)亚当)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绝对成本学说(绝对利益理论)认为,任何区域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绝对成本学

29、说(绝对利益理论)认为,任何区域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生产的条件(这里主要指自然条件),若按绝对的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然后进行产品生产的条件(这里主要指自然条件),若按绝对的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然后进行区域交换,会使各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增进区区域交换,会使各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增进区域利益。域利益。 绝对利益如何产生?假设存在绝对利益如何产生?假设存在R1R1与与R2R2两个区域,它们都有条件生产两个区域,它们都有条件生产A A、B B两种商品两种商品且都存在着对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但且都存在着对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但R1R

30、1生产生产A A商品有优势,商品有优势,R2R2生产生产B B商品有优势。若两商品有优势。若两区域自给自足,满足需求的生产总成本为区域自给自足,满足需求的生产总成本为10001000万元,若采取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满足万元,若采取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满足需求,即需求,即R1R1专门生产专门生产A A商品,商品,R2R2专门生产专门生产B B商品,满足需求的生产总成本为商品,满足需求的生产总成本为700700万元,万元,A A商品从商品从R1R1运到运到R2R2和和B B商品从商品从R2R2运到运到R1R1的运费合计为的运费合计为5050万元。则万元。则R1R1、R2R2两区域所获得的绝两区域所获得

31、的绝对利益共计为:对利益共计为:1000-700-50=2501000-700-50=250万元。万元。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 2)大卫)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他认为,确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地位的依据,他认为,确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地位的依据,是这个国家在生产某类商品时,其生产成本与其他国家比较是相是这个国家在生产某类商品时,其生产成本与其他国家比较是相对有利还是相对不利。每个国家都应出口其对有利还是相对不利。每个国家都应出口其“比较成本比较成本”较低的较低的商品,进口其商品,进口其“比较成本比较成本”较高的商品,这样,国际贸易就可使较高的

32、商品,这样,国际贸易就可使双方都获得利益。双方都获得利益。 “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 2、 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存在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存在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如果它们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异。如果它们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就能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33、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3、新贸易理论 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产业内分工。4、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波特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该模型表明,一个国家某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和法律环境有关,主要由六个因素决定,即产业的生产要素状况,产品的国内需求状况,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发展机遇,政府作用。 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区域合作理论三、区域合作理论( (一一) ) 区域合作的意义区域合作的意义1 1区域合作产生的原因区域合作产生的原因区域合作是

34、与区域分工相伴产生的。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产生的。因为,在区域分工的深化过程中,各区域因为,在区域分工的深化过程中,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化倾向日益突出,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专业化倾向日益突出,伴随着区域之间竞争的加剧也出现了区域之间相区域之间竞争的加剧也出现了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互依赖程度的加深。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区域之间在分工的基础上就必然要需要,区域之间在分工的基础上就必然要开始寻求合作。开始寻求合作。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 2区域合作的形式区域合作的形式区域之间存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区域之间存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关联而形成互补关系和相互依赖,

35、因面的关联而形成互补关系和相互依赖,因而需要通过相互合作才能满足各自的多方而需要通过相互合作才能满足各自的多方面需求,使经济发展获得一定的稳定性。面需求,使经济发展获得一定的稳定性。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相关区域通过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相关区域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或扩大同种优势,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或扩大同种优势,形成竞争力的合力,追求各自经济发展的更成竞争力的合力,追求各自经济发展的更稳定、规模更大。稳定、规模更大。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

36、织起来,把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合作为分工提供了保障,使区域经济专业化能合作为分工提供了保障,使区域经济专业化能够存在和发展。够存在和发展。通过合作可以冲破要素区际流动的种种障碍,通过合作可以冲破要素区际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加强区际经济联系,形促进要素向最优区位流动,加强区际经济联系,形成区内和区际复杂的经济网络,提高区域经济的整成区内和区际复杂的经济网络,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和协调能力。体性和协调能力。3 3区域合作的经济意义区域合作的经济意义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二二) ) 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区域合作的基

37、本原则1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自愿平等,互惠互利2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相互协调3 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三三) ) 区域合作的类型区域合作的类型1 1区域行业合作区域行业合作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发展。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区域性生产合作区域性生产合作 区域性商业合作区域性商业合作 区域性运输合作区域性运输合作 区域性物资合作

38、区域性物资合作 区域性金融合作区域性金融合作 区域性综合行业合作区域性综合行业合作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 2区域全面合作区域全面合作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它的功能如下:全面的经济合作。它的功能如下: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1) 建立区域市场;建立区域市场;(2) 联合开发资源;联合开发资源;(3) 联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联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4) 开展资金横向融通;开展资金横向融通;(5) 建立信息网络;建立信息网络;(6) 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共同协

39、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问题。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一、区域经济差异概述一、区域经济差异概述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一、区域经济差异概述一、区域经济差异概述( (一一) ) 区域经济差异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概念( (二二) )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发展的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一一) ) 区域经济差异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概念1 1区域经济差异的有关定义区域经济差异的有关定义区域经济差异是各个

40、区域之间经济总量上的区域经济差异是各个区域之间经济总量上的差异。差异。区域经济差异包括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差异包括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 还有人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还有人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以及经济间在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所有差异。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所有差异。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 2本书的观点本书的观点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

41、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非均等化现象。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3 3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绝对差异绝对差异用绝对指标衡量的区域之用绝对指标衡量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反映了区域之间经济发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反映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展的实际差距。相对差异相对差异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反映的是区域之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别,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二二) ) 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 1区域经济差

42、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发达、落后地区发达、落后地区)误导区域经济主体行为:短期行为、地方保护误导区域经济主体行为:短期行为、地方保护强化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强化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2 2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人口区际迁移人口区际迁移(2)助长地方主义助长地方主义造成区域之间的心理失衡、情绪对立造成区域之间的心理失衡、情绪对立增强各区域的利益保护意识,助长地方保护增强各区域的利益保护意识,助长

43、地方保护各区域推卸责任、躲避风险、增强独立性各区域推卸责任、躲避风险、增强独立性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 (一)区域差异测度指标 (二)区域差异计算方法 统计方法:极差、标准差及极值比率、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 其他常用方法:基尼系数、泰尔系数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区域差异演化过程 (一)区域差异演化趋势的理论预期 1、非均衡增长理论关于区域差异演化的预期 2、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区域差异演化的预期 (二)区域差异演化的倒“U”字形学说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 ( (一一) ) 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必然性区域经

44、济差异存在的必然性(1) (1) 区域之间在经济结构形成条件方区域之间在经济结构形成条件方面、经济基础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存在面、经济基础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存在差异。差异。(2) (2) 区域之间的发展机遇大不一样。区域之间的发展机遇大不一样。(3) (3) 区域之间经济主体的决策、组织区域之间经济主体的决策、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和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1. 1.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的两种观点关于区域经济差异调控的两种观点威廉逊的倒威廉逊的倒“U”形假说形假说(铃形假说铃形假说):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呈现小呈现小 大大 小的自然

45、变化过程。小的自然变化过程。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人为干预,使之符合区域发展目标。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人为干预,使之符合区域发展目标。2. 2. 对区域经济差异可进行有限度的调控对区域经济差异可进行有限度的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对区域发展有不利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对区域发展有不利影响。倒倒“U”形假说只是在理论上成立,实践上难以证实。形假说只是在理论上成立,实践上难以证实。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多样,区域经济差异并不完全按照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多样,区域经济差异并不完全按照倒倒“U”形轨迹发展而呈现多种变化趋势。形轨迹发展而呈现多种变化趋势。不能完全改变其轨迹,但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46、。不能完全改变其轨迹,但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二二) ) 区域经济差异可以进行有限度的调控区域经济差异可以进行有限度的调控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一)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涵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涵义1. 1. 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方式比较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方式比较先发展后缩小差异:优先发展基础好的地区积累实力,先发展后缩小差异:优先发展基础好的地区积累实力, 等实力提高后再调控区域差异等实力提高后再调控区域差异边发展边缩小差异:差异的负效应及其危害不易判断,边发展边缩小差异:差异的负效应及其危害不易判断, 应该防微杜渐,以免激化矛盾

47、、引发冲突,应该防微杜渐,以免激化矛盾、引发冲突, 发展和调控差异同等重要、同时进行发展和调控差异同等重要、同时进行调控的原则:强调效率;追求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调控的原则:强调效率;追求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展的过程。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二二) )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促进区域经

48、济协调发展的途径(1) (1) 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2) (2) 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3) (3) 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4) (4) 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5) (5) 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6) (6) 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发展。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思思 考考 题题1 1

49、概念题:概念题: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经济梯度;区际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经济梯度;区际联系;空间相互作用;区域分工;赫克歇尔联系;空间相互作用;区域分工;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俄林模型;H-OH-O学说;区域合作;区域经济差学说;区域合作;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异;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 2试述赫希曼的极化试述赫希曼的极化- -涓滴效应学说。涓滴效应学说。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3 3试述梯度推移学说。试述梯度推移学说。 4 4产生梯度推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产生梯度推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5 5与梯度推移理论相关的

50、理论有哪些?与梯度推移理论相关的理论有哪些?6 6试述中心外围理论。试述中心外围理论。7 7试述相互依赖理论。试述相互依赖理论。8 8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9 9试比较绝对成本学说与比较成本学说。试比较绝对成本学说与比较成本学说。1010试述要素禀赋学说。试述要素禀赋学说。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1111试比较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的意义。试比较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的意义。1212区域合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区域合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1313区域经济合作有哪些类型?区域经济合作有哪些类型?1414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6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