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合同法对HR的 十大影响与风险应对 1 1、规章制度制定、公示风险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理等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 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实施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通过协商修改完善。 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在单位内在单位内公示,或者发给劳
2、动者。公示,或者发给劳动者。 2 1、对策 ?利用现行民主程序规定,在新法实施前抓紧完善制度; 积极组建工会、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 提高证据意识,确保制度的有效送达; 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减少制度修改几率。 ?制度公示方法:制度公示方法:1、员工手册发放法;、员工手册发放法;2、会议宣传法;、会议宣传法;3、劳动合同约定法;、劳动合同约定法;4、考试;、考试;5、传阅法;、传阅法;6、职工、职工入职声明法;入职声明法;7、意见征集法。、意见征集法。 ?问题公示法:问题公示法:1、网站公布法;、网站公布法;2、电子邮件;、电子邮件;3、实施、实施认可法;认可法;4、公告栏、宣传栏公布。、公告栏、宣
3、传栏公布。 3 2、事实劳动关系存续风险 ?一个至一年内的,双倍支付工资; ?存续超过一年的,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 2、风险对策 ?A、树立合同先行观念; B、抓紧办理劳动合同订立工作; C、向劳动者发出订立通知书; D、运用法律解除事实劳动关系。 5 3、无固定期限合同订立风险 ?A、签订范围扩大; B、签订条件放款; C、单位举证责任要求提高; D、违法赔偿责任加强。 6 3、风险对策 ? A、正确理解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B、新法实施前终止的合同要慎重考虑是否续订问题; ? C、对问题员工的处理手段要“硬”; ? D、改变合同期限的长短和续签的安排; ? E、适当利用合同
4、变更手段; ? F、职工不愿订立的要注意保留证据; ? G、合理运用劳动合同法的次数计算规定。 7 4、试用期运用不当风险 ?A、试用期期限要合法; B、试用期企业不能脱离劳动合同而存在; C、试用期工资标准有限制; D、试用期解除理由应充分。 8 4、风险对策 ?A、依法确定试用期限; B、完善约定录用条件; C、通过中长期合同解决试用期过短问题; D、革除入职合同期限一年的旧观念; E、同岗位工资要设立职级。 9 5、员工流动便利风险 A、提前30日通知是辞职的唯一法律要求; B、一般性违约金被法律取消; C、不得收取任何抵押金、抵押物; 10 5、风险对策 ?A、合理运用劳动合同法的溯及
5、力; B、理性看待员工辞职问题; C、着手建立履约奖励制度; D、对离职手续的办理作出限制。 11 6、企业用工成本增加风险 ?A、劳动者“被动”辞职的; ?B、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终止合同的; ?C、单位破产、关闭、被吊销或提前解散的。 12 6、风险对策 ?A、新法实施前把握好合同终止机会; B、职工终止的要注意收集证据; C、合同续订、终止调查问卷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 D、防止工资拖欠问题发生; E、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工作要重视。 13 7、不当“裁员”风险 ?A、非法解除、终止后果:A、劳动者要求恢复工作;B、经济补偿金双倍支付赔偿金。 ?B、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后果:支付额外补
6、偿金或赔偿金。 ?C、限制性解除要提前30日通知,否则要赔偿相应工资。 14 7、风险对策 ?A、消除武断或主观主义的工作方式; B、完善员工奖惩制度; C、尽量约定劳动合同解除、终止条件。 D、有效运用协商机制。 15 8、劳务派遣用工风险 ?A、同工同酬; ?B、风险连带责任。 16 8、风险对策 ?A、劳务派遣不应作为用工首选; B、业务外包比劳务派遣、完成任务合同更具风险低的优势 C、使用派遣必须解决协议签署和“同工同酬” D、劳务派遣协议的重点条款介绍。 17 9、核心员工跳槽风险 A、对员工进行额外培训,可以签署服务期协议,约定违约金; B、对高管、核心员工可以签署竞业禁止协议,约定保密和不竞争义务。 18 9、风险对策 ?A、正人先正己,对核心员工更须规范用工; B、培训协议要事先签订; C、培训费可以采取借支或事后报销制度; D、竞业限制协议要把握好签订时机; E、权利义务要提现对等原则; F、对涉密员工约定脱密期。 19 10、个人承包风险 ?连带赔偿责任 20 10、风险应对 ?A、尽量采取组织承包方式; ?B、个人承包要单兵作战; ?C、承包协议的权利、义务要清楚。 21 11、其他风险 ?工作地点变更困难; 拖欠克扣工资风险; 抵押、扣押风险; 档案或社保关系滞留风险; 无效劳动合同风险; 不予出示离职证明风险。 ? 同工同酬风险;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