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瓷粉彩装饰粉彩的形成与发展(二)粉彩的形成与发展(二)粉彩的形成与发展(二)v三、民国粉彩艺术特征v四、现代粉彩艺术的发展民国新粉彩艺术特征 v进入民国后,由于浅绛彩施彩单薄,粘接不够牢固,缺乏传统粉彩的色泽晶莹亮丽、色域宽广丰富等特色,加之当时的陈设瓷、日用瓷、嫁妆瓷几乎都以浅绛彩作装饰,画面装饰显得雷同和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浅绛彩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为新粉彩所替代。v“新粉彩”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粉彩而言。它运用传统粉彩材料和工艺手法,承继浅绛彩的绘瓷技艺,采用中国绘画的装饰形式。它既不同于传统粉彩拘谨、呆板的画风,又有异于浅绛彩粗率的工艺、单调的色彩,呈现出色彩晶莹
2、绚丽、风格新颖多变、精细豪放皆宜、乡绅市井俱喜的局面,而迅速流行开来。此间,曾从事浅绛彩绘制的一批画家,如潘匋宇、汪浇棠等开始转向新粉彩的绘制,由此开创了陶瓷粉彩装饰艺术新的发展时期。民国新粉彩艺术特征v继潘匋宇、汪浇棠之后,景德镇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了“珠山八友”。“珠山八友”是一个松散性的民间团体,它由王琦等人倡议,邀请几位同道艺人开展一些小范围的研究活动,并相约中秋之日每人自带作品相聚,品茶论画。这种聚会形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以后便约定每当月圆时便相聚一次,谈画论艺,定名“月圆会”。其间不断有官贵人索瓷求画,或八幅、四幅条屏成套,或单块中堂,亦瓷亦画,这在当时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称
3、之为“珠山八友”。(珠山是景德镇的代称。它位于景德镇市中心地区,原御窑厂遗址处,是由废旧窑砖、瓷片堆积而成的小山丘。其坐落有一阁楼,名日“龙珠阁”。)民国新粉彩艺术特征v“珠山八友”的人员组成并不确切,一说由专攻人物的王琦、王大凡,善画花鸟的程意亭、刘雨岑,山水见长的汪野亭,以及善画鱼藻的邓碧珊,主画梅花的田鹤仙,画竹见长的徐仲南组成。另一说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刘雨岑、邓碧珊、何许人(以雪景山水见长)、毕伯涛(以花鸟见长)八人。尽管对“珠山八友”的人员组成说法不一,但这十位艺人画技过人,自成一体,在当时均有较大影响。他们的粉彩瓷绘均以中国画的形式入画。v尽管以中国画作为粉彩的装饰形
4、式并非“珠山八友”首开先河,但就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遗留的众多的作品数量及作品中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工艺的纯熟程度,近现代众多知名瓷绘艺术有与“珠山八友”的渊源关系和由此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等,将其称为新粉彩的代表性人物应不以为过。v“珠山八友”所取得的艺术成就除上述几点外,他们在工艺革新方面也作了尝试和探索。如由王大凡开创的“落地彩”法,即在人物服饰的施彩中,用珠明料勾绘的衣褶线条上直接用广翠、净大绿、净苦绿等色料表现出其明暗、转折关系,待干后平填雪白,以此取代传统的于玻璃白上的渲染衣纹明暗的方法;刘雨岑首创的类似写意花鸟画法的“水点桃花”技法,一改以往在玻璃白上层层渲染彩料,而用含料多的羊毫笔
5、蘸取以水调成的洋红等色料,直接于较薄的玻璃白上拓出花朵的明暗关系,呈现出活泼快的效果;何许人的雪景山水,运用粉彩颜料中的玻璃白突出山石树木的积雪,摸索出一套革故鼎新的技法,等等。这些技法的革新与创造极大程度地拓宽了粉彩装饰的表现力,为新粉彩的蓬勃兴起奠定了工艺技法方面的深厚基础。民国新粉彩艺术特征v民国时期,除“珠山八友”外,景德镇还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粉彩瓷绘名家,他们与“珠山八友”一起,为推动粉彩瓷绘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与“珠山八友”同时或稍晚的粉彩瓷绘名家有:方云峰、汪大仓、张志汤、王步、邹文候、涂菊亭、余翰青、陆云山、徐天梅、汪小亭、邹国钧、毕渊明、魏墉生、王锡良、李明亮等。v
6、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的新粉彩艺人以瓷代纸,以料代墨,把陶瓷装饰演变成了瓷上绘画,甚至以绘画审美意识取代陶瓷装饰审美意识,削弱或割裂造型与装饰的密切关系,形成了唯绘画论的观点,排斥陶瓷艺术对工艺美的结合和艺术表现的追求。另外,民国时的一些瓷绘艺术深受前辈影响而不能自拔,更有直接描摹诸如“杨州八怪”、海上画派家之画风,带有明显的摹仿痕迹,将马骀画宝、诗与画等画册中的 稿样直接翻版。当然,作为学艺的一种方法,临习前人的艺术成果无可厚非,但终不应作为粉彩装饰艺术的主流而予以倡导。v秋色粉彩双耳瓶王琦v粉彩花鸟双耳瓶 程意亭v粉彩桃园结义瓷板画 王琦v描金开光粉彩双耳瓶佚名v白梅图粉彩瓷板画田鹤仙v美
7、女带子图粉彩瓷板画佚名v大富贵亦寿考粉彩瓷板画王大凡v赤壁抒怀粉彩瓷板画邓必诏v粉彩人物瓷板画王大凡v麻姑献寿图粉彩瓷板画王琦v云山飞瀑图粉彩瓷板画汪野亭v残雪 粉彩瓷板画汪大仓粉彩花鸟盆民国李健粉彩瓷板画邓碧珊现代粉彩艺术的发展 v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对陶瓷艺术的振兴和发展极为重视,先后成立了陶瓷生产合作社、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国营景德镇建国瓷厂、艺术瓷厂等,集中了一批颇具影响的粉彩瓷绘名家,将民国时分散的自发怀自主经营模式转化为有序的合作化经营模式,从客观上为景德镇制瓷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国家还委派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学生到景德镇进行指导和实习,他们的
8、到来为景德镇的制瓷业注入了活力。如梅健鹰、祝大年等人向陶瓷艺人讲授写生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提倡从自然界、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这对景德镇艺人长期由师傅带徒弟、父传子、子传孙的学艺模式和创作思维与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那段时间,景德镇艺人写生、学术争鸣之风盛极一时。现代粉彩艺术的发展v20世纪506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景德镇的粉彩瓷绘艺人摒弃过去那种以仙道神佛、才子佳人为题材的创作格局,开始走入了现实生活,师造化、融古今,用饱满的激情创作了一批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如以雄壮秀丽山水题材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以繁花烂漫、彩禽山雉的花鸟为题材象征社会主义祖国如春天般生机勃勃;人物题材或取“白蛇传”
9、、“十五贯”、“西厢记”等反封建制度、礼教,或表现劳动、丰收、知识青年到农村等符合时政要求、主题内容积极和进步的题材。这些作品反映了创作者在努力追求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一时期的粉彩瓷绘制作品工艺制作之精良。即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再回顾这些作品,也令人感到叹服。v应该说政府的这种引导对繁荣陶瓷艺术创作,提高绘制艺人是有积极意的。但一味强调“革命现实主义”题材,开式服从内容、服从政治,势必导致艺术形式的单调和创作风格的雷同,从而制约陶瓷粉彩装饰艺术的健康发展。毕竟有些题材和内容是难以体现作者的政治倾向的。v物资交流大会粉彩瓷板画王莜凡v民族大团结粉彩瓷板画佚名现代粉彩艺术的
10、发展v“文革”期间更是把这种创作模式推向了极致,涌现出一大批宣杨文化大革命胜利成果、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反映革命历史题材以及毛泽东画像、革命样板戏等表现方面的作品。由于“文革”期间强调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反对所谓的资产阶级个人名利思想,因而绝大多数作品均未署作者名款,而代之以“景德镇制”、“革命委员会敬绘”等字样。由于这些作品带有强烈的“文革”色彩而被人称为“文革瓷”。v客观地说,“文革”期间也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的陶瓷作品,尤其是在山水一现代人物方面。如邹国钧的红日东升粉彩瓷板画、(佚名)粉彩山水人物四方瓶、(佚名)我们爱劳动粉彩薄胎瓷瓶、(佚名)知识青年到农村等,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尤其是“文革
11、”后期由原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承制的毛泽东专用瓷,更是瓷中极品。该套餐具瓷胎采用半透明度极佳的高白釉原料烧制成瓷,由王锡良、张松茂、刘平、汪桂英等一批优秀陶瓷艺术名家执笔绘成“水点桃花”纹样。v红日东升粉彩瓷板画佚名(上)v深谷新村粉彩瓷板画佚(右)v庐山秀色粉彩瓷板画张松茂v圭峰奇秀粉彩瓷板画佚名v松猴图粉彩瓷板画毕渊明v池塘月影粉彩瓷板画时幻影现代粉彩艺术的发展v“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大批在“文革”期间思想受到压制的陶瓷艺术家作欢欣鼓舞,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陶瓷艺术创作。他们不求名利,潜心钻研,在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审美情趣,大胆借鉴外来文化艺术元素,在短短的数年间,不但创作了一大批精美的陶瓷粉彩艺术作品,而且涌现出一批卓有影响的陶瓷艺术家,使景德镇粉彩装饰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v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自20世纪90年以来,景德镇粉彩装饰艺术进入了多元化时期,出现了一大批风格迥异、表现形式多样、个性张扬的陶瓷艺术家。他们或努力探寻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陶艺相结合的新路子,或尝试粉彩与其他陶瓷材质的综合运用,或潜心钻研粉彩材料以求得新的表现形式。这无疑将使陶瓷粉彩装饰艺术进入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