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设角度,以读代析醉翁亭记是一篇经典的文言美文,是欧阳修的代表作,语言晶莹润畅,格调别具清丽,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避免繁琐的分析,直接与语言“亲密接触”要让学生真切地感悟作品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真切地体悟作者愉悦旷达的心境。因为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所以我对课文是这样裁剪的:只上前2段,把它读透,直至背诵下来。目标明确,内容适中,一课一得。导入我采用的是解题导入法,既能直奔课文内容,又能带给学生学习的“盼头”,简洁明快。简介作者时,我特意强调作者屡遭贬谪,并点明这篇千古名作就是在作者贬为滁州知州时,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时所写。做好铺垫,便于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领悟并诵读出作者的心境。疏通前2段的
2、文意,我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但串讲也能讲出别样的精彩,因为我对课文内容相当娴熟,能借助激情的语言和生动的肢体动作,所以同样能把这种看似枯燥的教学方法演绎得有滋有味。语文老师练就一身过硬的串讲功夫,变枯燥为绘声绘色,学生是不会拒绝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在串讲的过程中,我借助简笔画,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这里面有理解、表达的过程,有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有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的过程。或许,这就是初步达到诗意语文的境界吧。词句的含义疏通好了,读出语言的味道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巧设角度,从三个角度读:读出自问自答的韵味;抓语调和语气这两种朗读方法,读出人物的心境;品句式特点,
3、读出语言的美感。这三个角度,既有明确的要求,又有层次感,学生的朗读感悟自然会层层积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在琅琅的诵读中有了最佳的会晤。背诵是本堂课最后一个目标,我就顺着板书指导学生可以按“关键词记忆法”进行背诵。这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老师要善于处理教材,一堂课一定要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还有,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美文要上出美感,文言文要上出本色,以读代析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并且,诵读要有方法指导,要有层次感,这样,对文本的品赏就会达到立体的、圆融的效果。最后,教师的机智和敏锐在课堂上是有画龙点睛之妙的,如学生不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的含义,课堂冷场了,我灵机一动造了一个句子:美国攻打伊拉克,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学生顿悟,纷纷能说出这句话现在的含义了。我看学生读得很投入,并读出了美感,临时决定让学生全体起立,大声吟诵,优美的诵读响彻教室。稍感遗憾的是,对关键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个性化诵读还不够,对“醉翁”情趣的品味或许还欠深入,假使做好了,课堂教学肯定能更富有生机。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是,还要将读、品、赏更好地融为一体,在语言积累,品味上再下功夫。